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习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欣 徐岩 +4 位作者 范文来 钟方达 唐云容 胡建锋 毛晓红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8,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技术对13种浓香型习酒酒样的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共分析定量了7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27种,醇类9种,酸类12种,醛...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GC-FID)技术对13种浓香型习酒酒样的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共分析定量了7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27种,醇类9种,酸类12种,醛酮类8种,酚类3种,芳香族化合物9种,萜烯类3种,呋喃类3种和硫化物1种。从各类化合物含量上看,在浓香型习酒中含量较高的是酯类、醇类、挥发性有机酸等;结合香气活力值(OAV)分析,浓香型习酒重要的香气物质(OAV≥100)有:己酸乙酯、大马酮、辛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二甲基三硫、3-甲基丁醛、2-甲基丙酸乙酯、乙醛、3-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丁酸和戊酸;通过对习酒重要香气化合物的量比分析,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浓香型习酒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习酒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气化合物 香气活力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E法在盛夏习酒酒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施思 邓宇 +4 位作者 李波 李中泰 唐云容 毛晓红 张文学 《酿酒科技》 2010年第3期51-53,共3页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酒醅入窖前后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微生物群落结构呈明显多样分布,发酵结束后优势菌明显改变,经同源性比较,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成为绝对优势菌,Weissella属细菌在酒醅中稳定存在。根据细菌菌群的变...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酒醅入窖前后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微生物群落结构呈明显多样分布,发酵结束后优势菌明显改变,经同源性比较,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成为绝对优势菌,Weissella属细菌在酒醅中稳定存在。根据细菌菌群的变化及分布推测,在盛夏习酒(浓香型)酒醅发酵过程中,Lactobacillus和Weissella细菌为重要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群 酒醅 16S RRNA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习酒窖泥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云容 钟方达 张文学 《酿酒科技》 2011年第12期24-28,共5页
窖池窖泥中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对于分析窖泥的时间长短及其对酒的香味和风味影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多种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手段对习酒酿酒窖泥细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老窖多粮窖壁泥中的细菌主要分为4个菌群:Petrimona... 窖池窖泥中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对于分析窖泥的时间长短及其对酒的香味和风味影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多种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手段对习酒酿酒窖泥细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老窖多粮窖壁泥中的细菌主要分为4个菌群:Petrimonas sulfuriphila,Thermacetogenium phaeum,Caloramator及不可培养的杆菌属;古菌主要分为2个簇:Methanoculleus和Methanoculleus palmolei。所有细菌都是厌氧的且大多数是嗜热或嗜温的,窖泥中细菌和古菌共同作用生成多种活性物质降解复杂的有机物,其代谢产物在窖池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能形成浓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习酒 窖泥 细菌菌群 古茵茵群 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挺温度对贵州芝麻香型白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建锋 胡峰 +1 位作者 钟方达 周剑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1,共5页
在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中挺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研究使用两个窖池进行对比发酵实验,通过四轮次产酒实验,结果表明,中挺温度对于芝麻香酒产酒以及酒体风格的形成确实有一定影响,中挺温度的保持时间越久,芝麻香酒出酒率越... 在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中挺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研究使用两个窖池进行对比发酵实验,通过四轮次产酒实验,结果表明,中挺温度对于芝麻香酒产酒以及酒体风格的形成确实有一定影响,中挺温度的保持时间越久,芝麻香酒出酒率越高。四轮次酒窖内升温幅度为7℃左右,中挺时间为8 d左右,出酒率可达35.3%,所产白酒总酸、总酯分别为0.99 g/L、7.16 g/L,符合芝麻香型白酒国标要求,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接近某典型芝麻香型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芝麻香 中挺温度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茅台镇酱香白酒主酿区域酵母菌群结构多样性的解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罗方雯 黄永光 +2 位作者 涂华彬 胡峰 尤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27-133,共7页
对茅台镇酱香白酒酿造的7个不同主酿区域的酿造环境及生产用大曲的酵母菌群多样性结构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解析,共检出53种酵母属,大曲中共检出33个属,环境中共检出52种属。大曲中的优势酵母属为Saccharomycopsis和Wickerhamomyces,... 对茅台镇酱香白酒酿造的7个不同主酿区域的酿造环境及生产用大曲的酵母菌群多样性结构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解析,共检出53种酵母属,大曲中共检出33个属,环境中共检出52种属。大曲中的优势酵母属为Saccharomycopsis和Wickerhamomyces,环境中的优势酵母属为Wickerhamomyces、Saccharomycopsis、Debaryomyces和Cryptococcus。环境和大曲之间的酵母属群落结构差异性显著,环境中的酵母群落结构丰富度高于大曲。环境是酱香白酒酿造过程生产大曲中的酵母属的主要来源,大曲中有96.97%的酵母属来自于环境。Gibellulopsis、Filobasidium、Kuraishia、Agaricostilbum、Arachnomyces、Bullera、Cystofilobasidium、Dioszegia、Erythrobasidium、Fellomyces、Yamadazyma、Eremothecium、Ballistisporomyces、Aessosporon和Kurtzmanomyces为首次在酱香白酒酿造中检出并报道的酵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酱香型白酒 主酿区域 酿造环境 大曲 酵母菌群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大曲及环境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任爱容 黄永光 涂华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95-202,共8页
通过传统微生物分离筛选与分子鉴定方法,对茅台镇酱香型白酒连续7轮次的大曲和酿造环境样品的可培养细菌进行研究,从样品中共分离得1 370株细菌,归属于5个门、28个属和59种细菌。所分离菌株中Bacillus solani、B.gottheilii、B.paralich... 通过传统微生物分离筛选与分子鉴定方法,对茅台镇酱香型白酒连续7轮次的大曲和酿造环境样品的可培养细菌进行研究,从样品中共分离得1 370株细菌,归属于5个门、28个属和59种细菌。所分离菌株中Bacillus solani、B.gottheilii、B.paralicheniformis、Brevibacillus agri、Pseudomonas xanthomarina、Lelliottia nimipressuralis、Aureimonas sp.、 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Oceanobacillus indicireducens、Cronobacter sakazakii、Mixta gaviniae、Paraburkholderiafungorum、Viridibabacillus arvi和Atlantibacter hermannii在酱香型白酒酿造中鲜有检出并报道。细菌的分布频率和优势度分析表明,Bacillus、Lysinibacillus、Staphylococcus和Micrococcus为大曲中的核心可培养细菌,Bacillus、Staphylococcus、Micrococcus和Alcaligenes为环境中的核心可培养细菌,Bacillus、Staphylococcus和Micrococcus为大曲和环境样品中共有的可培养核心细菌。各轮次大曲与环境样品中的细菌菌群多样性结构存在差异,但其主要功能细菌菌群结构及其演替基本保持一致。大曲和环境样品中的优势细菌均可代谢丰富酶系的功能,且具有较强的金属离子吸附降解功能。本研究可为茅台镇酱香白酒酿造及其他地域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可培养细菌 微生物多样性 酿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镇酱香白酒不同酿造区域可培养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方雯 黄永光 涂华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149,共7页
开展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区域可培养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探索环境与大曲中酵母种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通过样品采集、可培养酵母分离和26S rDNA鉴定,从环境和大曲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68株酵母菌,共送检202株酵母。其中从环境样... 开展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区域可培养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探索环境与大曲中酵母种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通过样品采集、可培养酵母分离和26S rDNA鉴定,从环境和大曲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68株酵母菌,共送检202株酵母。其中从环境样品中共分离334株酵母,鉴定为14个属、25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yeast;从大曲中共分离223株酵母,鉴定为12个属、20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fungus。环境和大曲共有10种相同酵母菌种群;环境中主要优势种酵母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Hyphopichia burtonii;大曲的主要优势种为W.anomalus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环境和大曲中的酵母在数量上多样性明显,但酵母在种水平上多样性不明显。其中,Nectaromyces rattus、Wickerhamomyces sp.H1Y23、Issatchenkia sp.S612Y5、Wickerhamomyces pijperi、Trichosporon faecale、Kazachstania sp.IMB190R、Pseudozyma sp.、Kazachstania solicola、Torulaspora sp.Z8Y10和Helicoceras oryzae为首次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获得的酵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酿造区域环境样品 大曲 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钟方达 胡峰 唐云容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4,49,共5页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从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量化分析、大曲优势微生物菌群的鉴定,以及酒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3个方面对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学研究,探讨了大曲生产体系微...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从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量化分析、大曲优势微生物菌群的鉴定,以及酒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3个方面对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学研究,探讨了大曲生产体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揭示黔派浓香型习酒酿酒微生态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习酒 架式大曲 微生态 菌群结构 优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浓香型习酒的质量与风格 被引量:3
9
作者 肖世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通过对茅台集团习酒公司浓香型习酒的酿造生态环境、水质、原料、微机控制架式制曲工艺、酿造工艺新技术、勾调技术、存储时间、质量保证体系、专业人才队伍、省级白酒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的了解,对形成浓香习酒的质量与风格的成因进行... 通过对茅台集团习酒公司浓香型习酒的酿造生态环境、水质、原料、微机控制架式制曲工艺、酿造工艺新技术、勾调技术、存储时间、质量保证体系、专业人才队伍、省级白酒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的了解,对形成浓香习酒的质量与风格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习酒 质量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酒镇特殊生态环境及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代永 王和玉 +1 位作者 刘华 胡锋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1,共3页
习酒镇是贵州省名特优十大品牌之一——习酒的产地。本研究综述了习酒镇特殊的生态环境及酿造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与分布情况,并提出对习酒镇特殊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改良与保护的必要性。
关键词 习酒镇 习酒 生态环境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色芝麻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应莲 钟方达 +5 位作者 胡峰 胡建锋 王秀龙 黄平 谌永前 黄永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6,共4页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集浓、清、酱工艺于一体,酒体风格兼具浓香型白酒的绵柔丰满、清香型白酒的清净典雅、酱香型白酒的幽雅细腻,芝麻香典型性突出。结合贵州酱香型白酒发展和酿造优势,研究贵州特色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以及产品风格... 芝麻香型白酒生产集浓、清、酱工艺于一体,酒体风格兼具浓香型白酒的绵柔丰满、清香型白酒的清净典雅、酱香型白酒的幽雅细腻,芝麻香典型性突出。结合贵州酱香型白酒发展和酿造优势,研究贵州特色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以及产品风格特征。同时对贵州特色芝麻香型白酒成分的形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酒质、研究发酵机理、认识风味形成机理与其他区域芝麻香型白酒的差异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芝麻香 工艺 微量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法判别酱香习酒质量等级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艳艳 杨军林 +4 位作者 田栋伟 蒋力力 陈明学 尤小龙 程平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法判别酱香习酒质量等级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质量等级酱香习... 目的建立非靶向代谢组学法判别酱香习酒质量等级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质量等级酱香习酒,筛选不同等级酒样的主要特征化合物,并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判别酱香习酒质量等级。运用Compound Discoverer 3.2代谢组学分析软件处理检测数据并分析酒样中特征化合物信息。结果主成分分析PC1和PC2累积方差贡献率之和为67.5%,能够较全面反应酒样特征。聚类热图和主成分分析可明显区分不同质量等级酒样,且4个不同等级酒样分类结果符合实际酒样信息。结论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区分酱香习酒的不同质量等级,同时可反映出不同质量等级酒样的差异性及其相应特征化合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非靶向代谢组学 酱香习酒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习酒·窖藏1988质量成因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世政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
酱香型习酒.窖藏198"8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醇厚丰满、细腻体净、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风格突出"独特风格的主要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习酒生态酿造环境、赤水河河水、绿色食品原料、特殊的酿造生产工艺、盘勾勾兑... 酱香型习酒.窖藏198"8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醇厚丰满、细腻体净、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风格突出"独特风格的主要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习酒生态酿造环境、赤水河河水、绿色食品原料、特殊的酿造生产工艺、盘勾勾兑调味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等因素铸造了酱香型习酒.窖藏1988的特殊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酱香习酒·窖藏1988 质量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布辅助封窖在酱香型习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刚仁 曾凡君 +3 位作者 吴徐建 罗太坤 肖兴杰 张飞 《酿酒科技》 2020年第8期33-35,共3页
传统酱香型白酒封窖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固体生产垃圾多,且存在诸多不利基酒质量因素。通过创新性的在封窖过程中增加麻布隔离后,能减少腐殖质进入封窖泥中,增加封窖泥的循环利用次数,并将固体生产垃圾量降为原来的4.8%。同时简化了开窖工... 传统酱香型白酒封窖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固体生产垃圾多,且存在诸多不利基酒质量因素。通过创新性的在封窖过程中增加麻布隔离后,能减少腐殖质进入封窖泥中,增加封窖泥的循环利用次数,并将固体生产垃圾量降为原来的4.8%。同时简化了开窖工序,提升开窖生产效率4倍,有效减少基酒中的泥味和霉味,进而提升大回酒轮次优质品率4.76%,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习酒 封窖 麻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习酒酿造环境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开梅 胡峰 +1 位作者 胡建锋 李波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0期51-54,共4页
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对浓香型习酒酿造环境中的细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探讨了浓香型习酒生产体系细菌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从而为揭示浓香型习酒酿酒微生态学特征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浓香型习酒 酿造环境 细菌 多样性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仿生机制曲在酱香习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凡君 罗胜 +4 位作者 杨刚仁 李中泰 蔡勇 谢学先 袁小军 《酿酒科技》 2016年第5期80-82,85,共4页
习酒公司在高温制曲上积极创新,与设备厂家合作并成功开发了首台仿生机械压曲机,将制作的仿生机制大曲应用到酱香习酒的生产中,其产量和质量与传统人工大曲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生产效果十分显著,仿生机械制曲是未来制曲生产的发展... 习酒公司在高温制曲上积极创新,与设备厂家合作并成功开发了首台仿生机械压曲机,将制作的仿生机制大曲应用到酱香习酒的生产中,其产量和质量与传统人工大曲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生产效果十分显著,仿生机械制曲是未来制曲生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制曲 传统人工曲 盖章式压曲 高温曲 酱香型 习酒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科技兴企 新世纪黔酒飘香——热烈祝贺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成立50周年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自力 钟方达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127,共3页
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作为中国酿酒工业科技的专业性研究机构之一。成立50年来,参与并主持了"茅台酒传统工艺研究"、"两期科技试点"、"茅台酒异地试验"、"茅台酒香气香味成分研究"等酿酒行... 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作为中国酿酒工业科技的专业性研究机构之一。成立50年来,参与并主持了"茅台酒传统工艺研究"、"两期科技试点"、"茅台酒异地试验"、"茅台酒香气香味成分研究"等酿酒行业重大科研课题300多项;成功研制麸曲酱香型白酒和根霉麸曲,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白酒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成果应用推广、生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祝愿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在今后漫长的科技兴酒的岁月中,快马扬鞭,为发展中国酿酒工业和振兴贵州白酒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科技 黔酒 祝贺 成立5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码防伪溯源在习酒系列产品的运用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世政 蒲定波 杨萍 《酿酒科技》 2015年第7期63-64,共2页
二维码防伪溯源系统属原料保证、质量保证、防假打假、防窜货、物流信息、防伪溯源、与消费者互动的一项新防伪系统技术运用,习酒公司在白酒行业率先开发运用该系统以来均能有效服务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防伪系统给所产系列产品以唯... 二维码防伪溯源系统属原料保证、质量保证、防假打假、防窜货、物流信息、防伪溯源、与消费者互动的一项新防伪系统技术运用,习酒公司在白酒行业率先开发运用该系统以来均能有效服务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防伪系统给所产系列产品以唯一电子身份证明,对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防伪溯源等环节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 防伪溯源 习酒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习酒不分段摘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徐建 曾凡君 +4 位作者 胡建峰 杨刚仁 蔡勇 王秀龙 袁小军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0期71-74,共4页
通过对比不分段摘酒与分段摘酒工艺基酒的理化指标和产质量情况发现,不分段摘酒依然能够确保基酒的优良品质,且该摘酒工艺能调节基酒中的四大酯的比例,特别是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比例,协调基酒感官风味。入库基酒优质品率从35.52%提高... 通过对比不分段摘酒与分段摘酒工艺基酒的理化指标和产质量情况发现,不分段摘酒依然能够确保基酒的优良品质,且该摘酒工艺能调节基酒中的四大酯的比例,特别是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比例,协调基酒感官风味。入库基酒优质品率从35.52%提高到5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习酒 不分段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白酒产业专利发展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迅 罗小芹 +2 位作者 伍巨 曹文涛 王晓丹 《酿酒科技》 2020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贵州省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白酒专利更是发展产业的重要保障。目前,贵州白酒专利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贵州省白酒产业中专利的管理、保护和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白酒产业专利发展的现状,探索一... 贵州省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白酒专利更是发展产业的重要保障。目前,贵州白酒专利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贵州省白酒产业中专利的管理、保护和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白酒产业专利发展的现状,探索一条以保护和发展白酒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推动贵州省白酒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白酒产业 专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