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对偏头痛患者外周血CGRP、NO和E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杨小艳 石国霰 +2 位作者 曾利 王建 蒋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抗感染、降压、改善睡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 目的观察天麻素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抗感染、降压、改善睡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每晚10mg口服,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采集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1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及其治疗有效率;2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中的CGRP、NO及ET-1含量变化。结果 1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间CGRP、NO及E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则明显增高(P<0.01);3治疗第1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CGRP、NO及ET-1的表达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天麻素能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患者血清CGRP、NO及ET-1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天麻素缓解偏头痛症状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偏头痛 CGRP NO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聂晶 罗勇 +4 位作者 黄燮南 陆远富 孙安盛 龚其海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10μg制备AD模型,次日起淫羊藿苷30,60和120mg.kg-1灌胃...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10μg制备AD模型,次日起淫羊藿苷30,60和120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d,d15~19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d20检测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给药14d明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NOS活性降低;海马内AChE及ChAT的表达增加。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改善Aβ25-35海马内注射所致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加AChE和ChAT表达,增强SOD和GSH-PX等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NOS活性,减少NO释放等多种机制,促进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淀粉样Β蛋白 学习 记忆 胆碱O-乙酰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三萜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姣娥 江晋渝 +1 位作者 罗勇 戴支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刺梨三萜(Rosa roxburghii Tratt triterpene,RRT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分析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NBT还原实验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 目的:观察刺梨三萜(Rosa roxburghii Tratt triterpene,RRT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分析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NBT还原实验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含量的测定分析RRTT对SMMC-7721分化的影响;采用AO/EB染色法和FCM检测RRTT对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Bad mRNA的表达。结果: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随RRTT剂量的增加,NBT阳性细胞比率增加,AFP含量逐渐降低。RRTT对SMMC-7721细胞凋亡和增殖周期均无明显影响。RRTT作用后,Bad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RRTT具有体外抗SMMC-7721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ad mRNA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分化,而与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三萜化合物 人肝癌SMMC-772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骆彩珍 高志琼 +3 位作者 江晋渝 杨小艳 汤建平 罗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52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为10...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52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为10-15分.年龄为35~4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7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红花注射液治疗20ml/d,25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7、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以同龄健康人群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IL-6、IL-10。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7d和14d后的NSS均明显降低(P=0.000);其中,治疗第14天,治疗组的NSS低于对照组(P=0.040)。与治疗前比,对照组第7天的血清IL-6水平无变化(P=0.078),第14天的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00);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42,P=0.000)。与治疗前比,对照组和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且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38)。对照组IL-6/IL-10比值与NSS的变化无相关性(r=0.962,P=0.177);治疗组IL-6/IL-10比值与NSS变化呈正相关(r=0.997,P=0.048)。结论:红花注射液的早期应用对于改善青年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进而降低IL-6/IL-10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青年患者 轻型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戴支凯 黄姣娥 +2 位作者 江晋渝 赵海潞 罗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安宫牛黄丸9,30,90,300和900 mg·L-1分别与人胃癌MGC-803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孵育24,48和72 h。采用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基苯基)-2-(4-磺酸...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安宫牛黄丸9,30,90,300和900 mg·L-1分别与人胃癌MGC-803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孵育24,48和72 h。采用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基苯基)-2-(4-磺酸苯基)-2H-四氮唑〕细胞毒实验MTS法和克隆实验观察安宫牛黄丸对MGC-803和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安宫牛黄丸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MTS法测定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作用48和72 h对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P=0.002)和0.756(P=0.024);与BEL-7402细胞作用48和72 h的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P=0.030)和0.702(P=0.037)。细胞克隆实验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作用24 h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GC-803细胞(r=0.914,P=0.011)和BEL-7402细胞(r=0.871,P=0.024)克隆形成。Hoechst 33258/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900 mg·L-1作用24 h可诱导MGC-803和BEL-740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达27.2%和19.7%。安宫牛黄丸900 mg·L-1作用后连续检测3 min,MGC-803和BEL-74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5.9%和15.0%。结论安宫牛黄丸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MGC-803细胞 BEL-740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