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贵州红托竹荪鲜品特征性香气物质表征及分析
1
作者 孟令帅 郑婷婷 +3 位作者 王诗琦 陈桐杰 聂玉 许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14-323,共10页
为分析贵州红托竹荪鲜品中香气物质组成,评估贵州红托竹荪鲜品香气特征,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及GC-MS法对鲜品红托竹荪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 为分析贵州红托竹荪鲜品中香气物质组成,评估贵州红托竹荪鲜品香气特征,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及GC-MS法对鲜品红托竹荪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再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法解析红托竹荪鲜品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从GC-IMS中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含醇类26%、酯类20%、醛类11%、醚类8.5%、酸类和酚类5%、酮类2.5%、其他类20%;从GC-MS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含醇类41%、醛类24%、酯类12%、酮类6%、酸类6%、其他类12%,2种方法检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醇类、醛类和酯类。通过对三维地形图、VOC指纹图谱分析,对红托竹荪鲜品中挥发性化合物中检测出的物质进行了很好的区分,其中醇类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乙醇、3-甲基-1-丁醇和2,3-丁二醇等;醛类含量较高的有己醛、苯乙醛和2-庚烯醛等;酯类含量较高的有辛酸乙酯、苯乙酸甲酯和2-丁氧基乙基乙酸酯等。最后再根据ROAV分析法得到红托竹荪鲜品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E)-2-壬烯醛、乙酸乙酯、戊酸乙酯、2-庚烯醛、辛酸乙酯等化合物,赋予红托竹荪鲜品青草、蘑菇、甜香、奶油香等的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红托竹荪鲜品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超 王如福 +5 位作者 陈光贤 徐二娟 杨再群 周小青 杨庭梅 王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63-370,共8页
本研究采用红托竹荪鲜品作为材料,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的红托竹荪鲜品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将红托竹荪鲜品分为4个处理(CK处理、50μL/L褪黑素处理、100μL/L褪黑素处理及150μL/L褪黑素处理),贮藏于(1±0.5)℃环境中... 本研究采用红托竹荪鲜品作为材料,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的红托竹荪鲜品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将红托竹荪鲜品分为4个处理(CK处理、50μL/L褪黑素处理、100μL/L褪黑素处理及150μL/L褪黑素处理),贮藏于(1±0.5)℃环境中。每3 d测定不同褪黑素处理对红托竹荪鲜品贮藏期间感官评价、腐烂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褐变指数、能量水平、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 d时,CK、Y1、Y2和Y3处理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为2.68、6.48、8.52及7.28,腐烂率分别为30.48%、19.29%、5.48%及6.99%,此外,褪黑素处理还能够显著(P<0.05)抑制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褐变指数、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上升,维持能量水平及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由此可知,外源褪黑素处理可减缓贮藏期间红托竹荪鲜品的衰老过程,更好得维持其商品性,其中100μ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褪黑素 抗氧化酶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结合氯化钙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超 陈桐杰 +4 位作者 刘江 陈光贤 吴端普 徐二娟 王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6-31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茉莉酸甲酯结合氯化钙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红托竹荪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对照组为采前喷施蒸馏水(CK);采前喷施3%氯化钙(S1);采前喷施0.3 mmol/L茉莉酸甲酯(S2);采前喷施0.3 mmol/L茉莉酸甲酯结合3%氯化钙... 本研究旨在探究茉莉酸甲酯结合氯化钙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红托竹荪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对照组为采前喷施蒸馏水(CK);采前喷施3%氯化钙(S1);采前喷施0.3 mmol/L茉莉酸甲酯(S2);采前喷施0.3 mmol/L茉莉酸甲酯结合3%氯化钙(S3))在温度(1±0.5)℃条件下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比较,不同处理组均能够抑制红托竹荪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上升,降低红托竹荪剪切力和丙二醛含量,保持红托竹荪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和黄酮含量,维持红托竹荪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在贮藏期12 d时,CK组、S1组、S2组和S3组的红托竹荪腐烂率分别为32.56%、28.32%、19.85%、14.64%,失重率分别为5.62%、3.89%、2.89%、2.21%。综合比较,茉莉酸甲酯结合氯化钙能够显著推迟红托竹荪的劣变进程,延缓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下降。因此,采前用茉莉酸甲酯结合氯化钙处理红托竹荪最好,能够更好地保持红托竹荪的贮藏效果。本研究可为红托竹荪的保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茉莉酸甲酯 氯化钙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孟令帅 王瑞 +5 位作者 郑婷婷 张欣慰 牟芬 陈光贤 舒启成 马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9-255,I0003-I0010,共15页
该研究探讨了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以及热风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色差、质构以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红托竹荪与鲜品相比颜色发黄,品质没有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的好,其中冷冻干燥的红托竹荪干品色泽最接近鲜品;3... 该研究探讨了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以及热风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色差、质构以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红托竹荪与鲜品相比颜色发黄,品质没有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的好,其中冷冻干燥的红托竹荪干品色泽最接近鲜品;3种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干品的硬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热风干燥的影响最小,微波干燥的影响最大。与鲜品相比,3种干燥方式得到的干品弹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冷冻干燥样品的弹性相对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显著增加(P<0.05)。3种干燥方式都对鲜品的韧性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冷冻干燥的影响效果相对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显著降低(P<0.05);此外,干制的方式也改变了红托竹荪风味物质的组成,醇类等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冷冻干燥方式不仅对红托竹荪风味物质的影响最小,还可以突出其风味物质。总体来看,冷冻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的感官品质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干燥方式 色差 质地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梁亚丽 秦礼康 +3 位作者 王何柱 文安燕 阳旭 李启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114,共6页
对红托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菌托中多酚(2.43 mg GAE/g)、黄酮(1.95 mg/g)、维生素B 2(1.04μg/g)含量最高,而菌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7.66,14.19 g/100 g;竹荪蛋3个部位中... 对红托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主要成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菌托中多酚(2.43 mg GAE/g)、黄酮(1.95 mg/g)、维生素B 2(1.04μg/g)含量最高,而菌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7.66,14.19 g/100 g;竹荪蛋3个部位中,菌柄菌裙多糖含量最高(21.47 g/100 g),而其余成分均在菌托中最为丰富;竹荪子实体及竹荪蛋各部位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5.13~18.18 mg/g,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谷氨酸含量为高(1.34~4.86 mg/g)。对比等量鲜竹荪子实体和竹荪蛋营养功能成分,竹荪蛋多糖、维生素B 2含量分别为竹荪子实体的2.06倍和1.25倍,其余成分含量差异较小(P<0.05),食用竹荪蛋可全营养利用;竹荪子实体食用部分(菌盖和菌柄菌裙)营养成分利用率为49.24%~83.59%,而废弃菌托营养损失率为16.41%~38.93%,尤其维生素B 2高达38.93%,具有较高的增值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营养功能成分 利用率 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