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优质早熟新组合T香优557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培英
龙江辉
+1 位作者
陈光辉
王际凤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4期97-98,共2页
T香优557是用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黔恢557配组育成的早熟三系杂交稻,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有稻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稻瘟病抗性好、耐冷性较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T香优557父母本特征特性,...
T香优557是用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黔恢557配组育成的早熟三系杂交稻,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有稻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稻瘟病抗性好、耐冷性较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T香优557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T香优557
高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培英
谢海呈
+9 位作者
王际凤
陈文彪
孙静
施文娟
朱速松
余璐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汕优108系贵州省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珍汕97A与恢复系黔恢108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汕优108父母本的主要农艺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抗稻瘟病
汕优108
高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系中籼杂交稻组合两优6785的选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向关伦
邓勇
+4 位作者
陈文彪
郭慧
黄宗洪
杨占烈
甘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84-86,94,共4页
两优6785是由用两系不育系885S为母本、黔恢785为父本配组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两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经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水稻迟熟组2a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25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
两优6785是由用两系不育系885S为母本、黔恢785为父本配组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两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经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水稻迟熟组2a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25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9 t/hm2,比对照增产10.30%;全生育期158.9 d,比Ⅱ优838早熟0.9 d;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0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6785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育系繁殖育秧技术研究
4
作者
黄培英
王际凤
+6 位作者
陈文彪
施文娟
朱速松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农技服务》
2016年第3期11-12,10,共3页
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技术培育不育系和保持系秧苗,研究了不育系珍汕97A的繁殖技术。结果如下:(1)旱育秧秧苗矮化,分蘖迟缓,叶片生长慢,秧苗素质不如湿润育秧秧苗。(2)湿润育秧始穗期比旱育秧早2—3d,齐穗期比旱育秧早5d,始穗-齐穗历时...
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技术培育不育系和保持系秧苗,研究了不育系珍汕97A的繁殖技术。结果如下:(1)旱育秧秧苗矮化,分蘖迟缓,叶片生长慢,秧苗素质不如湿润育秧秧苗。(2)湿润育秧始穗期比旱育秧早2—3d,齐穗期比旱育秧早5d,始穗-齐穗历时比旱育秧短2—3d。(3)不育系湿润育秧种子产量显著高于不育系旱育秧,以不育系湿润育秧和保持系旱育秧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18.3kg/667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不育系湿润育秧穗型大、结实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系
繁殖
湿润育秧
旱育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早熟新组合T香优557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培英
龙江辉
陈光辉
王际凤
机构
贵州
省
农业
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4期97-98,共2页
基金
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一级优质杂交稻T香优557绿色示范研究”(编号:黔农育专字[2018]001号)
贵州省成果转化项目“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785与机械化技术集成及应用”(黔科合成果[2018]4305号)。
文摘
T香优557是用不育系T香A与恢复系黔恢557配组育成的早熟三系杂交稻,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有稻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稻瘟病抗性好、耐冷性较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T香优557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优质
T香优557
高产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培英
谢海呈
王际凤
陈文彪
孙静
施文娟
朱速松
余璐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机构
贵州
省水稻研究所
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遵义市种子管理站
贵州
省种子管理站
湄潭县
农业
局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基金
国家转化资金"高产抗病抗寒杂交稻汕优108大面积示范"(编号:2014GB 2F200257)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优108示范研究"(编号:黔科合NY(2013)3002)
+2 种基金
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0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育专字(2014)00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汕优108稻瘟病抗谱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3]01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培育与人才培养项目"自育杂交水稻组合不育系原种繁殖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CR(2014)58)
文摘
汕优108系贵州省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珍汕97A与恢复系黔恢108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汕优108父母本的主要农艺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抗稻瘟病
汕优108
高产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系中籼杂交稻组合两优6785的选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向关伦
邓勇
陈文彪
郭慧
黄宗洪
杨占烈
甘雨
机构
贵州
省水稻研究所
贵州
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
筑农科种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84-86,94,共4页
基金
贵州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GZCYTX2014-0601)
贵州省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创新团队(黔科合人才团队〔2012〕4020)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培育与人才培养项目[黔农科院CR合字(2014)57号]
文摘
两优6785是由用两系不育系885S为母本、黔恢785为父本配组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两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经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水稻迟熟组2a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25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9 t/hm2,比对照增产10.30%;全生育期158.9 d,比Ⅱ优838早熟0.9 d;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04号)。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6785
选育
Keywords
Hybrid rice
Liangyou 6785
Breed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育系繁殖育秧技术研究
4
作者
黄培英
王际凤
陈文彪
施文娟
朱速松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机构
贵州
省水稻研究所
贵州红四方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省种子管理总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3期11-12,10,共3页
基金
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高产抗病抗寒杂交稻汕优108大面积示范"(编号:2014GB2F200257)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优108示范研究"(编号:黔科合NY(2013)3002)
+3 种基金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汕优108稻瘟病抗谱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3]01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联合2号的抗性基因研究"(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1]028)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培育与人才培养项目"自育杂交水稻组合不育系育种繁殖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CR合字(2014)58号)
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0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育专字(2014)001)
文摘
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技术培育不育系和保持系秧苗,研究了不育系珍汕97A的繁殖技术。结果如下:(1)旱育秧秧苗矮化,分蘖迟缓,叶片生长慢,秧苗素质不如湿润育秧秧苗。(2)湿润育秧始穗期比旱育秧早2—3d,齐穗期比旱育秧早5d,始穗-齐穗历时比旱育秧短2—3d。(3)不育系湿润育秧种子产量显著高于不育系旱育秧,以不育系湿润育秧和保持系旱育秧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18.3kg/667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不育系湿润育秧穗型大、结实率高。
关键词
不育系
繁殖
湿润育秧
旱育秧
产量
Keywords
sterile line
seed production
seedling in wet-land condition
seedling in dry-land condition
yiel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优质早熟新组合T香优557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黄培英
龙江辉
陈光辉
王际凤
《耕作与栽培》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黄培英
谢海呈
王际凤
陈文彪
孙静
施文娟
朱速松
余璐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系中籼杂交稻组合两优6785的选育
向关伦
邓勇
陈文彪
郭慧
黄宗洪
杨占烈
甘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育系繁殖育秧技术研究
黄培英
王际凤
陈文彪
施文娟
朱速松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农技服务》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