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原生兰科植物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玉武 喻理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笔者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梵净山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生态特征、生态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其兰科植物生... 笔者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梵净山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生态特征、生态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其兰科植物生活类型多样,既有地生、附生和腐生类型,也有半地生和半附生类型;其兰科植物的分布与植被类型、土壤、海拔高度、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兰科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类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分布着不同的兰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植物种类 生态特征 生态分布 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玉武 杨红萍 +3 位作者 杨瑞 沈峥华 陈训 俞理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研究了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①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计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贵州兰科植物属总数和种总数的50.14%和29.27%。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所含的兰科植物属、种数相比,梵净山... 研究了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①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计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贵州兰科植物属总数和种总数的50.14%和29.27%。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所含的兰科植物属、种数相比,梵净山兰科植物的属、种总数与重庆金佛山和湖北神农架相当,而仅次于四川峨眉山;与贵州的茂兰、习水相比,其属数高于茂兰和习水,种数高于习水、略低于茂兰;②兰科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7个类型或变型,中国特有分布成分占明显优势,为30.55%;其次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州成分,占15.28%;③兰科植物生活类型多样,既有地生、附生和腐生的类型,又有半地生、半附生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区系特征 生活类型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云台山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保育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武 刘盈盈 +4 位作者 宋久祥 邹军 何云松 李青 贺红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6-138,164,共4页
经过实地调查、标本鉴定与资料搜集,贵州施秉县云台山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现有兰科植物18属28种(含种下分类群)。根据云台山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现状及生物生态学特性,针对目前兰科植物保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过度采挖、森林砍伐、土... 经过实地调查、标本鉴定与资料搜集,贵州施秉县云台山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现有兰科植物18属28种(含种下分类群)。根据云台山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现状及生物生态学特性,针对目前兰科植物保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过度采挖、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等人为的威胁因素,从兰科植物维持机制角度提出了云台山兰科植物的保护措施和保育对策。同时,对该区野生兰科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为开发和保育该区的兰科植物以及为施秉县云台山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兰科植物 资源现状 保育对策 云台山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兰科一新纪录属种(独花兰属:独花兰)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玉武 杨传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6,共2页
报道了兰科植物1贵州分布新纪录属和新纪录种,即独花兰属(Changnienia S.S.Chien)和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S.S.Chien)。研究所用标本保存在贵州科学院梵净山生态站和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兰科 独花兰属 独花兰 新纪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种子植物新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传东 张玉武 石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69,共2页
对采自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贵州十字花科一新分布属:山萮菜属(Eutrema R.Br.),4个贵州新分布种:山萮菜(Eutremayunnanense Franch.),长伞梗荚迷(Viburnum longiradiatum Hsuet S.W.Fan),莸(叉枝... 对采自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贵州十字花科一新分布属:山萮菜属(Eutrema R.Br.),4个贵州新分布种:山萮菜(Eutremayunnanense Franch.),长伞梗荚迷(Viburnum longiradiatum Hsuet S.W.Fan),莸(叉枝莸)(Caryopteris divaricata Maxim.),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胸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宇栋 王骥腾 +1 位作者 胡水鑫 贾强 《河北渔业》 2013年第7期34-35,共2页
就如何进行棘胸蛙蝌蚪养殖及缩短冬季变态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笔者通过试验研究和对养殖技术的初步归纳,浅谈蝌蚪养殖模式,以期提高石蛙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棘胸蛙 蝌蚪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棘胸蛙养殖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宇栋 王骥腾 +2 位作者 李新宇 胡水鑫 贾强 《河北渔业》 2013年第8期52-53,共2页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石蛙、石鸡[1].其成蛙体重一般为200~400 g,为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2].棘胸蛙肉质鲜美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具多种药用功效;同时,它还是近年来难得的一种...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石蛙、石鸡[1].其成蛙体重一般为200~400 g,为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2].棘胸蛙肉质鲜美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具多种药用功效;同时,它还是近年来难得的一种山珍美味和高级天然营养滋补食品[3].但是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捉以及环境恶化的影响,棘胸蛙的资源量日渐匮乏[4].各地通过展开棘胸蛙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棘胸蛙养殖的现状,浅谈棘胸蛙养殖模式,以期能为棘胸蛙养殖贡献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棘胸蛙 脊椎动物门 蛋白质含量 药用功效 环境恶化 滋补食品 天然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数量化分级初探 Ⅰ.黔东地区水稻土的肥力分级与理化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隆超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94-97,共4页
本文分析了黔东地区的水稻土,对土壤各理化因素和肥力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回归、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大量的数理统计,筛选出3个因素作为分析的间接指标,并证明提出的肥力分级指标的可测性,其方法简便;此外,还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肥力... 本文分析了黔东地区的水稻土,对土壤各理化因素和肥力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回归、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大量的数理统计,筛选出3个因素作为分析的间接指标,并证明提出的肥力分级指标的可测性,其方法简便;此外,还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肥力分级数量化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分级 土壤肥力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生根粉在刺梨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武 杨红萍 《贵州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45-47,共3页
用ABT(2号)生根粉、萘乙酸(NAA)、清水(对照)三种处理方法,对产于梵净山的刺梨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ABT生根粉处理的插穗其生根时间比对照提前15~20天;生根数量比对照多一倍;苗高全年生长期比对照延长一个月。高生长量比... 用ABT(2号)生根粉、萘乙酸(NAA)、清水(对照)三种处理方法,对产于梵净山的刺梨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ABT生根粉处理的插穗其生根时间比对照提前15~20天;生根数量比对照多一倍;苗高全年生长期比对照延长一个月。高生长量比对照大65%;发技数比对照多86%。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萘乙酸和对照生长表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扦插 ABT生根粉 应用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