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7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通过2014年度CORESTA-FAPAS转基因烟草检测能力验证 被引量:1
1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贵州省烟科院烟草基因检测分析中心参加了由Coresta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FAPAS组织的2014年国际转基因烟草检测能力验证计划。评估报告显示,贵州院的定性和定量测试皆顺利通过检测认证,表明贵州院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烟草检测能力。
关键词 转基因烟草 能力验证计划 烟草检测 贵州省 科学研究院 认证机构 FAPAS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榕江县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舒德远 叶红环 +2 位作者 李茂 杨泉 代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解榕江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物种组成、入侵等级、原产地、生长型及繁殖方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榕江县发现外来入侵植物85种,隶属于30科59属,菊科植物数量最多,占28.24%;严重... 为了解榕江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物种组成、入侵等级、原产地、生长型及繁殖方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榕江县发现外来入侵植物85种,隶属于30科59属,菊科植物数量最多,占28.24%;严重入侵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恶性入侵类和有待观察类,且菊科植物在这三大类入侵等级中数量最多;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共61种;草本植物是构成外来入侵植物生长型的主体,占84.71%;多数种类以种子繁殖为主,兼克隆繁殖和种子繁殖的种类有41.18%;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为人为有意引进,且以作为观赏植物引入的物种数量最多,占3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县 外来入侵植物 生长型 入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想 李光雷 +11 位作者 王定斌 李彩斌 张龙 柳强 杨静 蒋卫 沈子霞 芶剑渝 朱经伟 刘艳霞 刘海伟 孙光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为建立贵州植烟土壤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根据在贵州遵义、毕节和黔东南开展的烟草肥料试验,分析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与烟叶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缺素区与全量施肥区烟叶相对产量≥95%、85%~<95%、65%~<85%、50%~&... 为建立贵州植烟土壤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根据在贵州遵义、毕节和黔东南开展的烟草肥料试验,分析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与烟叶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缺素区与全量施肥区烟叶相对产量≥95%、85%~<95%、65%~<85%、50%~<65%和<50%为标准,将对应的土壤速效养分分别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5个等级。结果显示,贵州各试验点植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值分别为122.66、32.52和347.25 mg/kg,而缺氮、缺磷、缺钾处理烟叶相对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4.00%、91.97%和101.00%。经过关系方程推算得出,贵州植烟土壤极高、高、中、低和极低肥力等级碱解氮指标分别为≥134.9、123.8~<134.9、101.5~<123.8、84.8~<101.5和<84.8 mg/kg,有效磷指标分别为≥34.5、28.0~<34.5、14.9~<28.0、5.1~<14.9和<5.1 mg/kg,速效钾指标分别为≥324.0、285.3~<324.0、207.8~<285.3、149.6~<207.8和<149.6 mg/kg,可为贵州烟草产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丰缺指标 相对产量 肥力评价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干流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多鹏 刘洋 +8 位作者 白雪 罗鑫 杨佳莉 李正飞 刘振元 蒋玄空 莫扬新 陈娟娟 谢志才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开展西江干流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为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2021年春季从源头(曲靖市马雄山)至河口(肇庆市沙浦镇)设置50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的全面调查,评估该水域的物种多样... 开展西江干流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为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2021年春季从源头(曲靖市马雄山)至河口(肇庆市沙浦镇)设置50个采样点,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的全面调查,评估该水域的物种多样性,刻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甄别关键驱动因子和生态过程。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43种,隶属于5门10纲21目66科117属。其中,水生昆虫85种,软体动物34种,环节动物15种,软甲类6种,其他类群3种。全干流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39.58±206.9)个/m^(2)和(39.11±61.0)g/m^(2)。群落结构在不同河段间差异极显著(P=0.001),上中下游底栖动物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上游和下游的密度较高,分别为275.50和276.30个/m^(2);上游生物量较高,为62.84 g/m^(2)。全流域的优势种为摇蚊属(Chironomus sp.)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不同河段的优势种各异。方差分解显示,局域环境、土地利用和空间因子共同解释了22%的群落变异。其中,空间(6%)和环境因子(5%)的独立作用相当,表明局域环境过滤和空间制约(主要是扩散限制)是驱动群落变异的关键生态过程。典范对应分析进一步甄别出驱动群落变异的关键局域环境因子(海拔、河宽、水深、盐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空间变量(包括大尺度的PCNM1、PCNM2、PCNM3、PCNM4、PCNM5、PCNM7、PCNM8和小尺度的PCNM23、PCNM34、PCNM35、PCNM37、PCNM39)和土地利用因子(耕地和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西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脉斑驳病毒贵州烟草株系的分子鉴定和基因组序列分析
6
作者 张长城 姜军 +8 位作者 潘首慧 薛原 张权 李梓阔 汪汉成 史彩华 方守国 章松柏 李熙全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10,共9页
为明确贵州烟草新病毒病害的病原及其分子特征、传播方式和致病性状,有效防控该病毒病,利用病毒检测试纸条、电镜观察、间接ELISA、RT-PCR和dsRNA技术等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通过RT-PCR扩增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借助系统发育树和重... 为明确贵州烟草新病毒病害的病原及其分子特征、传播方式和致病性状,有效防控该病毒病,利用病毒检测试纸条、电镜观察、间接ELISA、RT-PCR和dsRNA技术等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通过RT-PCR扩增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借助系统发育树和重组分析解析病原进化关系及可能存在的重组事件;通过生物学接种病原至本氏烟和云烟87,观察是否发病及发病症状。结果表明,在病株汁液中电镜观察到(12~14)nm×(700~900)nm的线性病毒粒子;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呈阳性,但PVY特异性引物RT-PCR检测呈阴性;通过dsRNA技术获取病原基因组的随机克隆片段,经测序为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基因组片段;灌根、摩擦、介体均能传播该病毒株系,其侵染本氏烟的典型症状为褪绿、黄化、疱斑、叶缘下卷和植株矮化,侵染云烟87品种的典型症状为斑驳、疱斑和叶缘下卷;该株系的基因组序列全长为9782 nt(登录号:OP378160),与同以烟草为寄主的ChiVMV YN-tobacco在系统发育关系上最为接近;进一步的重组分析显示,该株系可能为重组分离物。综上所述,贵州烟草新病害病原为ChiVMV的一个株系,命名为ChiVMV贵州烟草株系(GZ-tobacco),该株系能够引起烟草典型病毒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辣椒脉斑驳病毒 株系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调控烟叶糖碱比的植烟土壤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杨荣 朱经伟 +9 位作者 李彩斌 艾永峰 刘青丽 刘艳霞 李志宏 李寒 陈曦 王新修 李琼香 张云贵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8,共9页
为了促进烟叶高质量生产,在贵州省采集同田土壤和烤后C3F等级烟叶进行土壤养分和烟叶糖碱比测定,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糖碱比,通过布尔塔(Boruta)算法评估变量重要性并构建最小数据集进行基于烟叶糖碱比的植烟土壤质量评价,同时明确贵... 为了促进烟叶高质量生产,在贵州省采集同田土壤和烤后C3F等级烟叶进行土壤养分和烟叶糖碱比测定,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糖碱比,通过布尔塔(Boruta)算法评估变量重要性并构建最小数据集进行基于烟叶糖碱比的植烟土壤质量评价,同时明确贵州烟区烟叶糖碱比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1)根据Boruta分析结果,明确了有效铜、有效硼、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铁为烟叶糖碱比的重要影响因子,并组成植烟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2)基于全量数据集的植烟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植烟土壤质量指数为38.30~78.07,均值为60.20,整体土壤质量状况较好。基于最小数据集的植烟土壤质量指数与全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_(TDS))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66(P<0.001),最小数据集对SQI_(TDS)等级预测准确率达88.1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达0.90~0.97,表明最小数据集能够有效代替全量数据集对植烟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3)根据土壤质量指数低分因子分析结果,明确了贵州省烟叶糖碱比的主要土壤限制因子为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主要表现为含量偏低,因此,在生产中通过合理提高土壤中的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有望改善烟叶糖碱比,提升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碱比 随机森林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气强度和活度值的贵州烟叶蜜甜香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8
作者 罗俊华 龙勇 +5 位作者 汪雪娇 蔡凯 林叶春 赵瑞娟 孙振春 曹建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5-1065,共11页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区蜜甜香型烟叶的烟气特征香气成分,利用剑桥滤片捕集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GC-O-MS)对9个烟气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通过多元统计手段结合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筛选烟叶烟气的蜜甜香韵特征香气成分,并探...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区蜜甜香型烟叶的烟气特征香气成分,利用剑桥滤片捕集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GC-O-MS)对9个烟气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通过多元统计手段结合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筛选烟叶烟气的蜜甜香韵特征香气成分,并探究凸显贵州烟叶蜜甜香特征风味的内在物质基础。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4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31种酮类、22种烃类、22种杂环类、22种酚类、15种酯类、13种酸类、11种醇类、6种醛类及2种其它组分。经GC-O-MS共嗅辨到69种香气化合物,香气特征主要呈现果香、奶香、焦甜香、花香、坚果香、蜜甜香等香韵,并筛选出1-戊烯-3-酮、乙酸苄酯、愈创木酚、乙位大马酮等25种香气活性化合物(ROAV≥1)。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共筛选VIP>1的34种关键差异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依据VIP>1(P<0.05)和ROAV≥1的条件,得到1-戊烯-3-酮、甲基环戊烯醇酮、乙基环戊烯醇酮、对异丙基苯酚、丁香酚、吲哚、反式橙花叔醇、乙位大马酮8种特征香气组分,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8种香气物质对于整体香气轮廓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是贵州烟叶蜜甜香韵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贵州地区烟叶烟气的香气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烟叶 蜜甜香 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 相对香气活度值 多元统计分析 特征致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云松 王孜昌 +2 位作者 黄家勇 张玉武 陈翔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57,共4页
对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26种杜鹃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trnL-F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序和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杜鹃属下的常绿杜鹃亚属是一个单系类群,而映山红亚属和马银花亚属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糙叶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间的系... 对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26种杜鹃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trnL-F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序和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杜鹃属下的常绿杜鹃亚属是一个单系类群,而映山红亚属和马银花亚属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糙叶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较近但仍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分子系统学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磨对舞毒蛾飞行能力的研究
10
作者 窦烽瑞 季文拽 +3 位作者 曹逸霞 朱秀娥 张春华 石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飞行能力,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5个地理种群1~4日龄舞毒蛾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并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明确飞行能力与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舞毒蛾雄成虫的飞行能力显... 为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飞行能力,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5个地理种群1~4日龄舞毒蛾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并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明确飞行能力与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舞毒蛾雄成虫的飞行能力显著强于雌成虫;不同日龄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显著,1,2日龄的雄成虫飞行能力显著高于3,4日龄,雌成虫飞行能力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云南种群雄成虫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四川种群较弱,在聚类分析中单独聚为一支,雌成虫中内蒙古种群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云南种群较弱单独聚为一支,南北方种群也各自聚为一类;翅载荷与舞毒蛾雌成虫的飞行能力呈负相关,胸节最宽处长度与舞毒蛾雌成虫飞行能力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阐明舞毒蛾的飞行生物学和扩散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昆虫飞行信息系统 飞行能力 翅载荷 胸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研究
11
作者 王礼 罗鑫 +3 位作者 王小梅 苏云宁 杨再华 吴跃开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贵州贵阳地区大型真菌物种资源情况,本研究采用野外随机踏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地11个区域的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优势科属等进行调查,研究其大型真菌多样性与生境、气候之间的相关性。在研究区共采集429份菌物标本,鉴定分... 为进一步明确贵州贵阳地区大型真菌物种资源情况,本研究采用野外随机踏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地11个区域的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优势科属等进行调查,研究其大型真菌多样性与生境、气候之间的相关性。在研究区共采集429份菌物标本,鉴定分类出大型真菌215种,隶属3门8纲19目47科107属。在门水平上,担子菌(90.23%)和子囊菌(8.83%)为优势门;在属水平上,多孔菌科(21.395%)、小皮伞科(7.907%)和红菇科(7.442%)等为优势属。在市场调查到红菇类、乳菇类、灵芝类等大型真菌共21种,其中食用菌16种,商品潜力较大。野生菌资源中共有食用菌69种、药用菌33种、毒菌16种;大型真菌生境主要为混交林、阔叶林等,其物种丰富度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菌的种类随着降水量增加而增多。研究区大型真菌资源较丰富,应加强菌物资源采集驯化和人工促繁的研究力度,加快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发挥贵阳地区真菌资源优势,为促进该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资源多样性 优势科属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主产区核桃种仁4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12
作者 卢香 黄安香 +4 位作者 柏文恋 杨守禄 李丹 张智琦 姬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5,共8页
为明确贵州主产区核桃(Juglans regia Linn.)种仁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对主产区18个县级行政区的143个核桃种仁样品及对应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种仁... 为明确贵州主产区核桃(Juglans regia Linn.)种仁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对主产区18个县级行政区的143个核桃种仁样品及对应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进行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种仁中Fe、Mn、Cu、Zn含量的均值分别为21.70、39.13、12.33、17.25 mg·kg^(-1),生物富集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001 4、0.099 6、0.668 3和0.692 9。总体来看,粉(砂)质黏壤土和黏壤土中核桃种仁的Fe、Mn、Cu、Zn含量及生物富集系数较高。供试土壤样品中,92.6%的土壤介于微酸性至微碱性,88.9%的土壤有机质极为丰富,且半数以上土壤的有效Fe、Mn、Cu、Zn含量达到中上及以上等级水平。粉(砂)质黏壤土的有机质含量及有效Fe、Mn、Cu和Zn含量在6种质地类型土壤中均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种仁的Fe、Mn、Cu含量仅与少量土壤性状和个别颗粒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贵州主产区核桃种仁的Fe、Mn、Cu、Zn含量相对较高;粉(砂)质黏壤土和黏壤土更利于核桃种仁中微量元素的积累。通过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以及选择合适质地土壤,可有效提高贵州地区核桃种仁的微量元素含量,从而提升该地区核桃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微量元素 土壤性状 贵州主产区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研究哈茨木霉WF2诱导的烟草抗病分子机制
13
作者 危潇 黄大野 +4 位作者 姚经武 袁勤峰 汪汉成 黎妍妍 曹春霞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哈茨木霉WF2诱导烟草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将经过哈茨木霉WF2处理的烟苗与对照的转录组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发现,WF2处理共诱导了37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341个DEGs上调表达,36个D... 为了深入探究哈茨木霉WF2诱导烟草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将经过哈茨木霉WF2处理的烟苗与对照的转录组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发现,WF2处理共诱导了37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341个DEGs上调表达,36个DEGs下调表达。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WF2主要诱导乙烯(E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其中包括大量植物防御抗性相关基因,如编码ERF、WRKY、TGA等转录因子的基因。此外,哈茨木霉WF2还诱导了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信号调节因子如DREB、CRK、PYL等的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转录组分析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贵州省森林综合效益
14
作者 许才万 舒德远 +1 位作者 李君一 谢刚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89-91,共3页
贵州省森林资源丰富,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分布和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未来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在充分分析贵州省森... 贵州省森林资源丰富,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分布和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未来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在充分分析贵州省森林资源现状、当前贵州省森林综合效益发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贵州省如何通过转变森林经营理念、优化经营方式、加强林业科技支撑、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参与等科学有效的举措,达到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的目的,旨在最终实现贵州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发挥 森林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刺花椒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15
作者 娄丽 吴勇 +2 位作者 朱佳敏 王港 卢中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1,共7页
为建立无刺花椒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顶坛花椒和九叶青花椒播种苗为砧木,以无刺花椒当年生枝条为接穗,对比不同嫁接方法、砧木品种、砧木地径及砧木高度等因素对无刺花椒嫁接苗成活与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口愈合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选... 为建立无刺花椒嫁接育苗技术体系,以顶坛花椒和九叶青花椒播种苗为砧木,以无刺花椒当年生枝条为接穗,对比不同嫁接方法、砧木品种、砧木地径及砧木高度等因素对无刺花椒嫁接苗成活与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口愈合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选择顶坛花椒为砧木,无刺花椒嵌芽接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枝接,成活率为85.93%,嫁接口愈合好;嫁接时间以5月中旬、6月中旬嫁接效果好,成活率均高于85.00%、嫁接愈合时间较短,苗木生长快、新梢生长快。嫁接砧木高度为4~8 cm, 8~12 cm有利于无刺花椒嫁接成活。砧木地径对无刺花椒嫁接的成活影响极显著,随着砧木地径增大,嫁接新梢粗度、新梢长度及嫁接成活率呈增大的趋势;分析砧、穗嫁接口显微解剖结构发现,嫁接19 d后嫁接口部分愈合,25 d后接穗和砧木的嫁接口愈合度高,愈合后嫁接苗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无刺 嫁接技术 砧木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16
作者 冉景丞 蒙秉顺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扩张 黑颈鹤 栖息地选择 行为响应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桐子果实采后品质劣变规律
17
作者 刘亚娜 宁选争 +4 位作者 卯升勇 文弢 耿阳阳 王纪辉 陶文刚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139,185,共7页
以贵州本土山桐子果实为研究对象,模拟采后常温高湿环境,探究其品质劣变规律。结果表明,山桐子采后常温高湿贮藏过程中,色泽劣变,果实处于不断失水状态,干基含油率持续缓慢上升。山桐子油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要组分,占比为65.95%~67.65%... 以贵州本土山桐子果实为研究对象,模拟采后常温高湿环境,探究其品质劣变规律。结果表明,山桐子采后常温高湿贮藏过程中,色泽劣变,果实处于不断失水状态,干基含油率持续缓慢上升。山桐子油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要组分,占比为65.95%~67.65%,其次为棕榈酸,占比为13.93%~16.46%,棕榈一烯酸、油酸含量较高,硬脂酸、亚麻酸、芥酸以及二十四碳一烯酸含量较低且较为接近。贮藏过程中脂肪酸主要组分构成无变化,但各组分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二十四碳一烯酸变异最大,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维持稳定;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油脂可食用性变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含水率和千粒重逐渐下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稳定性与亚麻酸和二十四碳一烯酸的变化息息相关;虽然果实含油率升高,但油脂品质不断劣变。常温高湿贮藏导致山桐子品质不断劣变,适宜的贮藏条件是保障山桐子油脂品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贮藏 品质 劣变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个主栽花椒品种对缺水胁迫的响应
18
作者 邓全恩 郭之燕 +2 位作者 段洪浪 冯世静 罗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和提升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保障贵州省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方法】以贵州省本土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品种九叶青花椒为材料,设置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重度缺水胁迫3个水分梯度进行胁迫试验,土壤含水... 【目的】加速贵州省花椒栽培良种化进程和提升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保障贵州省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方法】以贵州省本土品种顶坛花椒和引进品种九叶青花椒为材料,设置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重度缺水胁迫3个水分梯度进行胁迫试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不小于75%、50%~75%、不大于50%。测定不同缺水胁迫程度下2个花椒品种的生长量、叶片解剖结构,以及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并综合评价2个花椒品种的抗旱生理响应能力。【结果】随着缺水胁迫程度的加剧,2个品种的生长量均受到抑制,其中九叶青花椒表现较好,解剖结构变化呈现相似规律。随着缺水胁迫程度加剧,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九叶青表现较好。缺水胁迫60~69 d后,对照组、轻度缺水胁迫组、重度缺水胁迫组顶坛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32.5%、55.6%、60.6%,九叶青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12.5%、42.8%、72.8%,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规律和净光合速率一致。随着缺水胁迫程度的加剧,SOD、CAT、POD活性分别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先降低后升高、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2个品种的趋势一致,但九叶青花椒酶活性的变化幅度更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厚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等指标对花椒的抗旱能力有显著影响。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九叶青和顶坛花椒的抗旱指数分别为0.872、0.668。【结论】在轻度缺水胁迫下2个花椒品种的抗旱性差异不明显,但重度缺水胁迫条件下,九叶青花椒的抗旱能力强于顶坛花椒。因此九叶青花椒具有作为抗旱育种改良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花椒 缺水胁迫 解剖结构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与定量评价
19
作者 高川川 朱文静 +4 位作者 史训瑶 巴金莎 高维常 潘文杰 蔡凯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38-46,共9页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 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2+))和水溶性氯(Cl^(-))等含量处于适宜水平;有效硫(S)、有效锰(Mn)、有效铜(Cu)、有效锌(Zn)和有效钼(Mo)等含量处于极高水平;有机质(SOM)、有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Ca^(2+))、有效硅(Si)、有效硼(B)和有效铁(Fe)含量处于高水平,而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处于低水平。(2)烟田平均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为0.685,属于较高级别;不同植烟区和土壤类型间的IFI值无显著差异,海拔2000 m以上的烟田IFI值显著低于低海拔烟田。(3)2006—2019年土壤综合肥力从中等提升至较高等级,增幅达到20.17%。综上,贵州植烟土壤保育应以“保”为主,以“育”为辅;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需依据烟田肥力的实际情况,且总体上控制微量元素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综合肥力指数 空间分布 定量评价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下红火蚁在贵州的适生区预测
20
作者 张念念 黄安香 +1 位作者 喻三鹏 齐大鹏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目的】预测分析红火蚁的贵州适生区,以便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红火蚁在贵州进一步蔓延。【方法】基于环境变量数据和红火蚁在贵州的发生分布数据,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预测方法,模拟预测红火蚁在当前和未来气候... 【目的】预测分析红火蚁的贵州适生区,以便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红火蚁在贵州进一步蔓延。【方法】基于环境变量数据和红火蚁在贵州的发生分布数据,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预测方法,模拟预测红火蚁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在贵州的适生区域。并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红火蚁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35和0.932,预测结果精度高。红火蚁在贵州的潜在适生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72.56%,高、中、低适生区各占全省面积的8.92%、31.99%、31.65%。高、中适生区主要集中于贵州南部。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以及黔东南等少量地区;中适生区是高适生区的外围扩展,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红火蚁在贵州的适生区面积总体呈增加势态,其质心逐渐向北迁移。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红火蚁在贵州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温度和降水。【结论】红火蚁在贵州省潜在适生范围广,需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阻止红火蚁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气候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