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MS/MS不同香型白酒、鹿茸酒及鹿血酒非挥发性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竹 苏伟 +4 位作者 母应春 齐琦 邹恬杏 姜远平 陈乾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为全面比较清香型白酒基酒(FB)、清香型鹿茸酒(FP)、酱香型白酒基酒(MB)、酱香型鹿茸酒(MP)、酱香型鹿血酒(MA)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鉴定并分析了五种酒之间的代谢组分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 为全面比较清香型白酒基酒(FB)、清香型鹿茸酒(FP)、酱香型白酒基酒(MB)、酱香型鹿茸酒(MP)、酱香型鹿血酒(MA)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鉴定并分析了五种酒之间的代谢组分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构建模型,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及方差分析P值筛选关键差异代谢物,并进行聚类分析(CA)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5种酒样共检出124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其中氨基酸类45种,有机酸类8种,肉桂酸衍生物4种,糖类15种,脂类18种,胺类3种,醇类2种,维生素类3种,呋喃酮类1种,苯类11种,吲哚羧酸类4种,核苷酸类1种,其他类9种。通过PCA、OPLS-DA均能有效区分五种酒。以VIP≥1和P<0.05为标准,共筛出43个关键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五种酒中MA与MP聚为一类,FB、FP和MB聚为一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L-苏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高胱氨酸等可以作为区分五种酒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鹿茸酒 鹿血酒 非挥发性代谢物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