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王阳明龙场所悟之“道”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路平
-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
文摘
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分水岭。阳明龙场所悟之道,从直接的内容看,不外是对格物致知之说的重新理解,而其深层的内涵则颇为复杂,主要包括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和致知格物三个内容。
-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
所悟之道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佛教与黔灵山旅游业
- 2
-
-
作者
王路平
-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
文摘
佛教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佛教徒是黔灵山的旅游者、是黔灵山景点的开辟者、是黔灵山游客的热情服务者,是黔灵山的积极宣传者;弘福寺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弘福寺是游人游览的风景胜区、是接纳游客的旅店、是吸引游客的佛教场所。由此可见,贵州黔灵山的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黔灵山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
关键词
佛教
黔灵山
旅游
-
Keywords
Buddhism Qianling Mountain Tourism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聊斋志异》编次管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1期77-84,共8页
-
文摘
《聊斋志异》常见的各种版本中,八卷本比十二卷本和十六卷本更有助于解决《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初稿本十六册的起讫大致可以推定,在这个基础上,各册的创作年代也基本上可以推定,又各册的作品大多按照创作先后排列,这样,《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创作年代问题都随之向精确化方向前进一步。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编次
创作年代
初稿本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深情”说看《聊斋志异》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3期149-155,共7页
-
文摘
自从晋人崇尚"深情","深情"在文学里面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汤显祖将"深情"说发展到"情之至",并对蒲松龄产生影响。《聊斋志异》中《连城》《香玉》等作品都表现了"情之至",但是,蒲松龄又通过《花姑子》将"情之至"推进到"恝情",成为"深情"说的理论顶点。
-
关键词
蒲松龄
深情
情之至
恝情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黎庶昌地理学成就试论
- 5
-
-
作者
田原
-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
文摘
黎庶昌研究治地理 ,得益于他出任西欧诸国外交官生涯 ,它的地理研究大多以欧洲为重点 ,成果有《欧洲地形考略》、《西洋游记》等。他还考察了国内数省的水土民情和关山道里 ,写成《丁亥入都纪程》。黎庶昌是抱着国富民强 ,捍卫祖国疆土的目的来研治地理学的。
-
关键词
黎庶昌
地理学
《欧洲地形考略》
《西洋游记》
治学精神
-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再谈《聊斋志异》的编次——兼与马俊慧商榷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
文摘
马俊慧、马晽文丽的《对“铸本”的考察:兼及〈聊斋志异〉的成书》主张铸雪斋抄本忠实于殿春亭抄本、殿春亭抄本忠实于底稿、手稿打乱了底稿的篇次、铸雪斋抄本反映了早期稿本即底稿篇次的本来面貌,但经过考察,这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马文还错误地继承白亚仁《夏雪》《化男》随意置于某册之末的观点,因此没有推翻《〈聊斋志异〉编次管窥》一文对册次的划分以及有关编次的结论。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铸雪斋抄本
手稿
编次
-
Keywords
The Strange Tales of Liaochai
the Zhuxuezhai copy
first draft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醒世姻缘传》作者为蒲松龄补证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1期139-146,共8页
-
文摘
小说中徐文山、孙兰姬的原型分别是蒲松龄的友人孙蕙及孙妾顾青霞;小说中晁源家的花园以蒲松龄的东家毕际友的石隐园为原型;小说中晁夫人分田产的情节影射蒲槃析产一事;根据小说的署名,采用反切法,可以切出"留仙",即蒲松龄的字。这些可以作为补充,进一步证明《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蒲松龄。
-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蒲松龄
原型
反切
-
Keywords
Marriage Stories to Awaken Men
Pu Song-ling
Prototype
Fanqie Phonetic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聊斋志异·莲香》系年辨正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9年第1期51-57,68,共8页
-
文摘
关于《莲香》的系年,主要有三种观点:1670年,1684年至1691年之间,1682年至1689年之间。各说的提出者在论证过程中各有正误。其实,蒲松龄创作《莲香》的灵感来自于刘敬叔《异苑》中的一篇桑树与乌龟的故事。极少数学者认为,为蒲松龄提供《桑生传》的刘子敬、王子章都是虚构的人物,这个故事可以证明该说是正确的。《莲香》文末交代的创作背景,真真假假,经过去伪存真,可知《莲香》的系年应以1670年为是。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莲香
系年
辨正
-
Keyword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IAN Xiang
chronology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阿英》与陈淑卿
- 9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3期5-14,共10页
-
文摘
王敏入、陈淑卿夫妇是淄川著名的孝子、孝妇,他们悲欢离合的婚恋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蒲松龄据之创作了《阿英》。《阿英》曲折地反映了陈淑卿重归王家之后,伺候公婆,很少与丈夫相聚的无奈。小说中的甘玉婚内有一次远行,这是照搬王敏入、陈淑卿的事迹,而陈淑卿卒于顺治末年,由此可以推知王敏入的北京之行实际上是在顺治年间,而不是通常所谓的康熙年间。
-
关键词
陈淑卿
王敏入
阿英
原型
-
Keywords
Chen Shuqing
Wang Minru
A Ying
Prototype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人妖》《丐仙》在《聊斋志异》中之位次
- 10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3期74-81,142,共9页
-
文摘
《人妖》《丐仙》在《聊斋志异》各种版本中的位次往往彼此互异,在任笃行辑校的八卷本中,《丐仙》位于卷六的《张贡士》与《爱奴》之间,《人妖》位于卷八的《外国人》与《韦公子》之间,但这种编排并不正确。根据青柯亭本与二十四卷本的编次规律以及《丐仙》的寓意,可以推定《人妖》《丐仙》是《聊斋志异》全书的封笔之作,在八卷本中应当是卷六的前两篇。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妖》
《丐仙》
位次
-
Keywords
LiaoZhai ZhiYi
Renyao
Gaixian
Position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聊斋志异·张诚》中的国事家事
- 11
-
-
作者
郑子运
-
机构
贵州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1年第3期89-99,共11页
-
文摘
《张诚》融入了清兵南下入侵山东、丁酉科场案、入旗汉人官员出籍的政策等国事,还融入了蒲松龄父亲的行实以及他本人成家、分家等家事,暗示了蒲松龄固有的民族观念、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微妙的创作心态。融入的这些国事家事除了加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还有助于推定《张诚》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以及有助于解决蒲松龄兄弟析箸之年的争端。
-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张诚
国事
家事
-
Keyword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ZHANG Cheng
state affairs
family affairs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