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作与行距配置影响黔西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
1
作者 蒋紫薇 吴佳海 +7 位作者 吴仙 张凯凯 牟琼 李娟 李丽兰 赵伟 王清峰 李莉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5-222,共8页
为探究黔西地区青贮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促进贵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设置青贮玉米单作(M)、青贮玉米‖大豆间作(MS)及青贮玉米‖芸豆间作(MK)3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下设置等行距种植70 cm+70 cm(R1)和宽窄行种植70 cm+50 cm(R2)2种玉... 为探究黔西地区青贮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促进贵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设置青贮玉米单作(M)、青贮玉米‖大豆间作(MS)及青贮玉米‖芸豆间作(MK)3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下设置等行距种植70 cm+70 cm(R1)和宽窄行种植70 cm+50 cm(R2)2种玉米行距配置方式,探讨间作或行距配置对系统作物生产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种植模式M相比,MS和MK种植模式下青贮玉米的茎粗、穗长、穗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粗灰分、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进而使MS和MK玉米的相对饲用价值和总能显著增加,MS和MK的相对饲用价值较M分别增加24.36%和22.62%,MS和MK的总能较M分别增加2.70%和1.33%。与行距配置R1相比,R2的玉米鲜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粗灰分含量显著减少,R2的玉米鲜草产量较R1提高18.45%。所有处理中MS-R2处理的等权和加权关联度值均为最大,综合评价效果最优,且该处理玉米鲜草产量、相对饲用价值和总能均为最高。综上,青贮玉米/大豆间作配合宽窄行70 cm+50 cm的种植方式是一套适于黔西地区青贮玉米种植的综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间作 行距配置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玲玲 王府 +9 位作者 杨蓉 周迪 申李 倪萌萌 赵佳福 王松 周华 朱琦 杨阿明 赵伟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17期21-23,共3页
牛羊产业既是贵州省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具有基础好、链条长、带动强的特点,是贵州省促进农民增收、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之一。一、牛羊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生产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年末,贵州省牛存栏479.4万头(全国第6位),出栏... 牛羊产业既是贵州省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具有基础好、链条长、带动强的特点,是贵州省促进农民增收、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之一。一、牛羊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生产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年末,贵州省牛存栏479.4万头(全国第6位),出栏180.1万头,较2018年分别增长3%和14.3%;牛肉产量23.6万吨,较2018年增长18.5%,年均肉产增速是全国的2.2倍。贵州省羊存栏386.6万只,出栏279.9万只,羊肉产量4.9万吨。牛羊一产产值241.7亿元,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产量 乡村振兴 朝阳产业 传统产业 牛肉产量 优势产业 牛羊产业 畜牧业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天然草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玲玲 周迪 +7 位作者 杨蓉 张明均 申李 罗玉洁 张双翔 李龙兴 杨阿明 王春文 《中国畜牧业》 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地貌类型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3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地 云贵高原东部 地貌类型 资源开发与利用 天然草场 贵州省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牛产后保健管理
4
作者 李丽兰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16-16,共1页
饲养母牛通常以繁殖为生产目的,性成熟后的母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健全,疫苗也已按照程序完成接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主要面临的是产科问题,而大部分产科疾病由产后未进行科学保健导致,可对繁殖性能造成较大影响。1预防产后感... 饲养母牛通常以繁殖为生产目的,性成熟后的母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健全,疫苗也已按照程序完成接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主要面临的是产科问题,而大部分产科疾病由产后未进行科学保健导致,可对繁殖性能造成较大影响。1预防产后感染产后感染临床发病普遍,尤其以初产和亚健康状态母牛发病率较高,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发,建议以药物预防为主,推荐使用抗菌消炎类化药以及扶正解毒类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感染 机体免疫系统 传染性疫病 产科疾病 繁殖性能 药物预防 临床发病 性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