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黔西南州山羊痘的血清学调查
1
作者 余波 洪开祥 +4 位作者 谭诗文 冉懋韬 徐景峨 罗成波 洪开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6期66-67,共2页
为调查黔西南州山羊痘的隐性感染率和使用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黔西南州规模化养羊场和农村散养户共762头份羊血清样本进行了GP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未免疫羊群GP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15%;而在免疫羊... 为调查黔西南州山羊痘的隐性感染率和使用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黔西南州规模化养羊场和农村散养户共762头份羊血清样本进行了GP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未免疫羊群GP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15%;而在免疫羊群GP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9.96%;这表明GPV的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未免疫羊群存在GPV感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水平 流行病学 检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州2016~2019年中羊布病监测及流行病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梅 赵庆亮 +3 位作者 韦红边 孔令萍 崔敏 钟纯燕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3期7-8,共2页
为了解贵州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9年上半年间黔西南州8个县份480个场次57090份未免疫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阳性率最高为2.62%.且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最低为0.39%.发现在种羊场及... 为了解贵州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9年上半年间黔西南州8个县份480个场次57090份未免疫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阳性率最高为2.62%.且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最低为0.39%.发现在种羊场及市场个体阳性率比较高,其中本地山羊的布病阳性率最低,波尔山羊的阳性率最高.本文对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羊布鲁氏菌病上升和下降的原因,以期了解黔西南州羊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估布病流行风险,为布病的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数据监测 黔西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纛 孔令萍 +1 位作者 崔敏 叶启祥 《贵州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32-33,共2页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采自不同养羊场的7 654份羊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89份阳性,表明本地区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感染。监测结果为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本病的...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采自不同养羊场的7 654份羊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89份阳性,表明本地区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感染。监测结果为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本病的防控措施、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成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第10期41-42,共2页
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是整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基础。一旦这个环节出问题,动物防防疫工作就落空,必然造成疫情发生,甚至可能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因此,做好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特别是近年来,... 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是整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基础。一旦这个环节出问题,动物防防疫工作就落空,必然造成疫情发生,甚至可能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因此,做好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动物疫病成高发多发态势,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广大农民和养殖业主增收,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机构及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笔者就近年来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工作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并提出对策,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工作 动物防疫 动物疫病预防 重大动物疫情 经济社会发展 身体健康 防疫工作 疫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约化肉鸡场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技术
5
作者 罗成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76-77,共2页
农村集约化肉鸡场是一个集多家养殖农户为一体的相对松散的集体协会组织,目前在我州农村较为普遍。具有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饲养密度大、鸡群周转快、运行效益高、四季频密生产、产品批量均衡上市等特点。在给养殖农户带来较高投资... 农村集约化肉鸡场是一个集多家养殖农户为一体的相对松散的集体协会组织,目前在我州农村较为普遍。具有设施简陋、管理不规范、饲养密度大、鸡群周转快、运行效益高、四季频密生产、产品批量均衡上市等特点。在给养殖农户带来较高投资回报的同时,也给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带来压力,极易造成较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管理 疾病控制 肉鸡场 集约化 控制技术 农村 饲养密度 运行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O型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孔令萍 李益 +1 位作者 崔敏 张德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35-36,共2页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疱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继而发生溃疡,易感动物种类较多,包括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及其他偶蹄动物.为了将感染动物与疫苗...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疱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继而发生溃疡,易感动物种类较多,包括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及其他偶蹄动物.为了将感染动物与疫苗免疫动物加以区分,为口蹄疫的控制和消灭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3ABC-ELISA方法[1]对黔西南州某县的散养和养殖场牛群进行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抗体检测 检测结果 牛群 ELISA方法 传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 动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体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路宪礼 王开功 +5 位作者 文明 罗成波 刘飞 周碧君 罗意 姚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调查养猪场环境中家蝇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情况,2010年采集贵州某猪场家蝇样本,采用RT-PCR方法筛选阳性样本,接种Marc-145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对分离获得的家蝇样本的PRRSV Ns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针对PRRSV N基因... 为调查养猪场环境中家蝇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情况,2010年采集贵州某猪场家蝇样本,采用RT-PCR方法筛选阳性样本,接种Marc-145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对分离获得的家蝇样本的PRRSV Ns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针对PRRSV N基因家蝇样本扩增出377bp的特异性片段,阳性家蝇样本接种的Marc-145细胞出现明显CPE现象,针对PRRSV Nsp2基因细胞培养物扩增出1064bp的特异性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家蝇样本的细胞培养物的PRRSVNsp2基因片段与贵州猪场猪源PRRSV流行株相比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7.1%~98.5%。从而初步推断家蝇也可能成为PRRSV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T-PCR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波 洪开祥 +4 位作者 谭诗文 冉懋韬 徐景峨 罗成波 洪开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的羊口疮B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条件的优化,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成功建立了羊口疮LAMP诊断方法。敏感性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0.50pg/L,而PCR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5... 根据GenBank中的羊口疮B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条件的优化,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成功建立了羊口疮LAMP诊断方法。敏感性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0.50pg/L,而PCR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50pg/L,特异性结果显示,羊大肠杆菌、羊沙门氏菌、口蹄疫病毒、山羊痘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95份自然感染病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4%。整个扩增反应可在30min内完成,结果肉眼可见,为羊口疮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从而满足基层现场快速检疫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 B2L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 诊断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备母猪阴道脱的整复治疗
9
作者 杨斌 贺纛 +2 位作者 邹顺江 卢民健 吴天州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4期47-47,共1页
后备母猪发生阴道脱出,主要原因是对种畜饲养管理不当,无严格耳号、档案管理制度,导致近亲繁殖引起,本文介绍一种简便技术治疗本病。
关键词 后备母猪 阴道脱 整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孔令萍 贺纛 张祖勇 《贵州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30-31,共2页
为了解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007年对本辖区的所有奶牛进行血清学调查。主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出现阳性及可疑再用试管凝集试验作进一步确诊。监测结果显示:对本辖区监测的724份奶牛血清... 为了解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007年对本辖区的所有奶牛进行血清学调查。主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出现阳性及可疑再用试管凝集试验作进一步确诊。监测结果显示:对本辖区监测的724份奶牛血清样品中,平均阳性率为7.73%,阳性奶牛全部进行了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布病在本辖区的个别奶牛场中阳性率高,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需采取进一步的监测净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布氏杆菌病 血清学调查 奶牛调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蛋鸡发病死亡的防治对策
11
作者 崔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8期43-43,共1页
1 基本情况分析 2014年2月8日上午10时左右,南州市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蛋鸡养殖场报告,该场饲养的近3万羽蛋鸡于5天前出现死亡,第一天死鸡8羽、第二天死鸡42羽、第三天死鸡180余羽、第四天死鸡400余羽。接到报告后,... 1 基本情况分析 2014年2月8日上午10时左右,南州市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蛋鸡养殖场报告,该场饲养的近3万羽蛋鸡于5天前出现死亡,第一天死鸡8羽、第二天死鸡42羽、第三天死鸡180余羽、第四天死鸡400余羽。接到报告后,市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询问、检测,该场的鸡最后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日期为2013年12月初,鸡新城疫免疫使用的是鸡新城疫Ⅳ系疫苗,其他疫苗在110天以前按免疫程序进行了接种。目前该场鸡存栏情况为150日龄左右的近8000羽、300日龄左右的近9000羽、500~600日龄左右的近9000羽,共分4个鸡舍进行饲养。目前发病蛋鸡出现在一个鸡舍。鸡发病后,场主先用过环丙沙星、电解多维治疗无效,后又用林可霉素、维生素C、双黄连治疗仍未见效。鸡出现发病、死亡后该场消毒已改为一天2次,死鸡在场内进行焚烧销毁处理,病死鸡没有出现流出场外的情况。通过对病鸡的临床症状观察,鸡冠和脚鳞未见出血,鸡冠发绀、精神沉郁、拉稀,饲养员介绍鸡死前出现喉头嚯嚯音,个别出现神经症状,解剖病死鸡个别有喉头、腺胃乳头轻度出血,盲肠端充气,嗉囊液体增多。经市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认为该场鸡病可能与新城疫和禽霍乱相关。为进一步掌握发病情况,现场采集18羽鸡血分离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死亡 养殖场 蛋鸡 动物疫病预防 禽流感疫苗 实验室检测 防治 控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猪群发生猪瘟疫情的诊断与处置
12
作者 孔令萍 崔敏 +2 位作者 王迪 张祖勇 张元园 《贵州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59-61,共3页
为查明黔西南州某地输入猪群的病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病例进行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所致,并对病例提出处置方案和防控建议,为猪瘟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瘟 临床检查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同步免疫和常规免疫抗体水平的比较
13
作者 孔令萍 李益 +1 位作者 杜明广 崔敏 《贵州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19-20,共2页
采用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同步免疫和常规免疫法试验,免疫后15 d和30 d采血样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法监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同步免疫与常规免疫并没有出现疫苗互抑制现象,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减少了免疫次数,提高... 采用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同步免疫和常规免疫法试验,免疫后15 d和30 d采血样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法监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同步免疫与常规免疫并没有出现疫苗互抑制现象,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减少了免疫次数,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新城疫 两苗同步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