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州黔南州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
- 1
-
-
作者
刘春
申智慧
蒙仕鹏
潘晓莲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5年第1期41-42,共2页
-
文摘
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和人畜安全。如果农药经营监管不到位,不仅会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而且还会严重影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农药经营质量规范店建设试点的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当前农药市场的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监管的相关对策。
-
关键词
农药经营
监管对策
农业技术部门
质量规范
贵州黔南
人畜安全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农药标签
农药管理条例
-
分类号
S4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菜豆象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申智慧
刘春
杨洪
郑松
罗全丽
徐本刚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肥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
-
文摘
菜豆象是一种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几年贵州部分地区也有发生。介绍菜豆象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发生规律、检验与防控技术等。
-
关键词
菜豆象
形态特征
检验方法
防控技术
-
分类号
S436.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黔南茶饼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9
- 3
-
-
作者
罗全丽
郑松
潘晓莲
韦青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都匀市植保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6年第5期57-59,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合同号:黔科合NY字[2013]3081号)
-
文摘
调查表明,茶饼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高湿、寡照、荫蔽、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试验表明,深修剪对病害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发病初期,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
关键词
茶饼病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稻水象甲为害特点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春
郑松
罗全丽
伍贵方
申智慧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3年第3期40-40,共1页
-
文摘
稻水象甲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具有耐饥饿、繁殖能力强、奇主范围广和传播途径多等特点。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对水稻造成的损失一般在20%左右,严重时超过50%。
-
关键词
稻水象甲
为害特点
防控技术
检疫性害虫
繁殖能力
传播途径
水稻
-
分类号
S435.112.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黔南地区茶树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调查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郑松
罗全丽
潘晓莲
申智慧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0期39-42,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合同号:黔科合NY字[2013]3081号)
-
文摘
通过调查,贵州南部茶树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螨类、蚧类等十余种,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为优势种类。研究分析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状况,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无公害农药防治为补充的防治策略,以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和食用安全。
-
关键词
茶树害虫种类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763.72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丁硫克百威防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效果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何忠雪
罗全丽
陆金鹏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荔波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7年第8期48-51,共4页
-
文摘
为了明确丁硫克百威拌种剂对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不同剂量对水稻种子拌种。结果表明,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30g/kg拌种,对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对稻田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对水稻黑肩绿盲蝽没有显著影响。在水稻生产中,可采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拌种防治秧田期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关键词
丁硫克百威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黔南州玉米黏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 7
-
-
作者
杨珊
潘晓莲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4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黏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是一种迁飞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豆类、蔬菜等。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植物茎叶组织.形成缺刻。为害严重时,玉米叶片全部吃光或仅剩叶脉.一般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为害特点,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
关键词
玉米叶片
黔南州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黏虫
发生为害特点
农业生产
禾本科作物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黔南州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 8
-
-
作者
杨珊
潘晓莲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0期45-46,共2页
-
文摘
稻飞虱是黔南州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近10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普遍推广,稻飞虱严重发生的频次提高。一般年份白背飞虱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5.3万~6万hm^2(占全州水稻播种面积的60%),主迁入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主害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
-
关键词
稻飞虱
黔南州
发生规律
迁飞性害虫
防治
杂交水稻
发生面积
耕作制度
-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都匀毛尖”茶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 9
-
-
作者
潘晓莲
郑松
贺海雄
罗全丽
杨珊
申智慧
张季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6年第2期76-78,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都匀毛尖"茶园病虫害调查及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13)3018]
-
文摘
通过调查,"都匀毛尖"茶园害虫达250余种,以叶蝉、粉虱、螨、蚧、尺蠖等发生普遍。分析茶园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的无害化防治措施。该药剂具有一药多治的效果,是防治茶树害虫的理想药剂。
-
关键词
茶园害虫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黔南州小宗特色作物主要病虫害用药情况调查
- 10
-
-
作者
张季
贺海雄
梁家燕
潘晓莲
罗全丽
何忠雪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
文摘
通过调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区内小宗特色作物用药情况,初步摸清了当地小宗特色作物主栽品种、分布区域、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用药现状。由于部分小宗特色作物无登记用药,生产中出现使用未登记农药、超范围用药、滥用药的现象,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小宗特色作物的发展。
-
关键词
小宗特色作物
病虫害
用药调查
-
分类号
S5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黔南州农区鼠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 11
-
-
作者
罗全丽
郑松
周朝霞
韦青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植保站
贵州省都匀市植保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3年第2期48-50,共3页
-
文摘
黔南州农区主要害鼠有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和小家鼠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在各种生境均有分布;黑线姬鼠主要分布在农田,在黔南州内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低海拔区为稀有种类。各种害鼠繁殖活动高峰在春、秋两季,春季重于秋季。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土壤、作物、环境和天敌。防治上应采取"春季主治压基数、秋季挑治保丰收"的策略。措施上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生态、生物、物理防治,推广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鼠药和"毒饵站"投饵技术。
-
关键词
害鼠
种群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