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业璘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6,122,共6页
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并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化学式Na_(0.44)Mn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分析...
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并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化学式Na_(0.44)Mn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分析了Na_(0.44)MnO_(2)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Na_(0.44)MnO_(2)为结晶良好的棒状结构,宽度为200~400nm,长度为2~5μm;在0.5C和1C倍率条件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5mAh/g、84.8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高温固相法
锰酸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多伦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6,共6页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针对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镍锰酸锂
正极材料
制备
改性
绿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两步固相法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的研究
3
作者
马镰仁
谢红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
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能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但锰铁比过高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为了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材料阻抗,采用表面活性剂油酸辅助的两步固相方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孔隙分布均匀且...
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能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但锰铁比过高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为了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材料阻抗,采用表面活性剂油酸辅助的两步固相方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孔隙分布均匀且碳包覆薄厚均匀适中的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LFMP/C-3)。循环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在1C下放电比容量为119.6 mA·h/g,循环100次后为102.8 mA·h/g,循环效率为88.87%。经倍率测试得出,在0.1C、0.5C、1C、2C、5C和10C倍率下的平均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08、132.70、128.44、105.86、89.10、83.40 mA·h/g,在之后的0.1C倍率下仍能恢复到开始5次的平均水平。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LFMP/C-3样品具备较小的极化程度、最低的电荷转移阻抗(139.75Ω/s^(1/2))和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46×10^(-14)cm^(2)/s)。结果表明,油酸的加入可获得良好的形貌特征,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脱嵌,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提高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7)Fe_(0.3)PO_(4)/C
碳包覆
固相法
电化学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孔冬冬
陈海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138-144,共7页
磷酸铁锰锂材料因其成本低廉且安全性优势逐渐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商业锂电池存储材料,然而,高倍率下容量低、循环性能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产业化应用。其制备方法有溶剂热法、高温固相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等。归...
磷酸铁锰锂材料因其成本低廉且安全性优势逐渐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商业锂电池存储材料,然而,高倍率下容量低、循环性能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产业化应用。其制备方法有溶剂热法、高温固相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等。归纳了近年来各种制备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方法的优劣,以及针对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对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铁锰锂(LFMP)/C正极材料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锰锂
电化学
改性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业璘
谢红艳
机构
贵州
大学
材料
与冶金学院
贵州省
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
重点
实验室
贵州省高等学校高性能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6,12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52364045)。
文摘
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酸浸碱浸并结合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化学式Na_(0.44)Mn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分析了Na_(0.44)MnO_(2)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Na_(0.44)MnO_(2)为结晶良好的棒状结构,宽度为200~400nm,长度为2~5μm;在0.5C和1C倍率条件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5mAh/g、84.8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0%。
关键词
软锰矿
高温固相法
锰酸钠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pyrolusite
high-temperature solid-phase method
sodium manganat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多伦
谢红艳
机构
贵州
大学
材料
与冶金学院
贵州省
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
重点
实验室
贵州省高等学校高性能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266,共6页
文摘
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因无钴,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平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综述了各种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针对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电池
镍锰酸锂
正极材料
制备
改性
绿色材料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lithium nickel manganese cobalt oxide(NMC)
cathode material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green material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两步固相法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的研究
3
作者
马镰仁
谢红艳
机构
贵州
大学
材料
与冶金学院
贵州省
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
重点
实验室
贵州省高等学校高性能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
基金
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2364045)。
文摘
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能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但锰铁比过高反而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为了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材料阻抗,采用表面活性剂油酸辅助的两步固相方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孔隙分布均匀且碳包覆薄厚均匀适中的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LFMP/C-3)。循环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在1C下放电比容量为119.6 mA·h/g,循环100次后为102.8 mA·h/g,循环效率为88.87%。经倍率测试得出,在0.1C、0.5C、1C、2C、5C和10C倍率下的平均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08、132.70、128.44、105.86、89.10、83.40 mA·h/g,在之后的0.1C倍率下仍能恢复到开始5次的平均水平。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LFMP/C-3样品具备较小的极化程度、最低的电荷转移阻抗(139.75Ω/s^(1/2))和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46×10^(-14)cm^(2)/s)。结果表明,油酸的加入可获得良好的形貌特征,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脱嵌,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提高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LiMn_(0.7)Fe_(0.3)PO_(4)/C
碳包覆
固相法
电化学
正极材料
Keywords
LiMn_(0.7)Fe_(0.3)PO_(4)/C
carbon coating
solid-phase method
electrochemistry
cathode materials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孔冬冬
陈海军
机构
贵州
大学
材料
与冶金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年第S02期138-144,共7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技[2022]041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494)。
文摘
磷酸铁锰锂材料因其成本低廉且安全性优势逐渐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商业锂电池存储材料,然而,高倍率下容量低、循环性能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产业化应用。其制备方法有溶剂热法、高温固相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等。归纳了近年来各种制备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方法的优劣,以及针对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对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铁锰锂(LFMP)/C正极材料改性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锰锂
电化学
改性
正极材料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LFMP/C
electrochemistry
modification
cathode material
分类号
TM53 [电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韩业璘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进展
王多伦
谢红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采用两步固相法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LiMn_(0.7)Fe_(0.3)PO_(4)/C正极材料的研究
马镰仁
谢红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孔冬冬
陈海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