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核桃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1
作者 敖显禧 欧阳浩 +4 位作者 杨文佳 樊瑞冬 吕周乐 吴朝明 陈孝玉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6-2136,共11页
【目的】明确贵州省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杀菌剂,为核桃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采集自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核桃种植基地的核桃叶斑病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利用柯赫... 【目的】明确贵州省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杀菌剂,为核桃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采集自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核桃种植基地的核桃叶斑病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菌的ITS、β-tubulin和TEF1-α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多基因序列联合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单因子变量法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室内毒力测定评估17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从贵州省赫章县核桃病叶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8株菌株,选取代表性菌株C5进行形态学和致病性测定。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C5为核桃叶斑病的致病菌,该菌的形态特征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且多基因联合聚类分析显示与F.equiseti yl-1聚为一支。菌株C5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光周期为18 h∶6 h(光照∶黑暗),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湿度为70%时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17种供试杀菌剂中,45%咪鲜胺ME、30%唑醚·戊唑醇SC、0.15%四霉素AS、40%腈菌唑SC、10%苯醚甲环唑WG和1%申嗪霉素SC对菌株C5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06、0.0016、0.0046、0.0062、0.0084和0.0097μg/mL。【结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核桃种植区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首选45%咪鲜胺ME或0.15%四霉素AS防治该病害,30%唑醚·戊唑醇SC、40%腈菌唑SC、10%苯醚甲环唑WG和1%申嗪霉素SC可作为备选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叶斑病 木贼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继玥 石登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11-214,228,共5页
总结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贵州省积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措施,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 总结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贵州省积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措施,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十三五”以来,通不过深入推进山地农业产业革命,12个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将为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山地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推动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以谷类作物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继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面对地形复杂和土地资源有限、气候条件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人口技术水平较低等不利条件,贵州省积极投入,着力推动“数智”化建设,以实现“十四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以谷类作物为例,本文论述了贵州山地特色农... 面对地形复杂和土地资源有限、气候条件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人口技术水平较低等不利条件,贵州省积极投入,着力推动“数智”化建设,以实现“十四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以谷类作物为例,本文论述了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数智”化举措,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山地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智慧农业 山地特色 高效农业 谷类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嘉雯 成义沙 +6 位作者 杨亚军 孙天奕 钱佳宁 鲁艳辉 徐红星 吴俨 吕仲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寄主转换经历是否会改变亚致死浓度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稻纵卷叶螟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和小麦种群中收集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寄主转换经历是否会改变亚致死浓度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稻纵卷叶螟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和小麦种群中收集卵,并将其分别转换寄主植物饲养至2龄,作为具有不同寄主转换经历处理的幼虫[以水稻为食的水稻种群(R-R)、以小麦为食的水稻种群(R-W)、以小麦为食的小麦种群(W-W)和以水稻为食的小麦种群(W-R)]。利用离体叶片浸渍法对这些幼虫在亚致死浓度(LC_(25))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浸渍下的水稻或小麦叶片处理后48 h,测定3-5龄幼虫生长发育及成虫繁殖能力和寿命。【结果】未经杀虫剂处理时,寄主转换显著影响稻纵卷叶螟3-5龄幼虫总历期、化蛹率和蛹重,但对水稻种群和小麦种群的影响相反。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2龄幼虫,显著延长3-5龄幼虫总历期,但延长程度因寄主转换经历而异。LC_(25)浓度阿维菌素显著降低各寄主转换经历幼虫的化蛹率(R-R组除外)。LC_(25)浓度毒死蜱仅显著降低W-W组的化蛹率。在2龄幼虫暴露于LC_(25)浓度阿维菌素后W-W和W-R组的蛹重显著降低。水稻种群化蛹率和蛹重受寄主转换的影响在LC_(25)浓度阿维菌素处理后消失,而小麦种群化蛹率和蛹重受寄主转换的影响在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后均消失。无论是何种寄主转换经历还是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均未影响成虫羽化率、交配率和单雌产卵量。寄主转换处理只显著影响未经杀虫剂处理时水稻种群的卵孵化率,但卵孵化率均未受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影响。与未经杀虫剂处理相比,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均未影响雌成虫寿命,但LC_(25)浓度毒死蜱处理显著增加了W-W组雄成虫寿命。【结论】寄主转换经历会影响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的亚致死效应。LC_(25)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处理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后,其幼虫和蛹生长发育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成虫繁殖和寿命所受影响较小。使用针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剂时和进行毒理实验时应考虑到寄主植物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寄主转换 阿维菌素 毒死蜱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