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洪举 丘云锋 +3 位作者 董玲 陈飞 覃婷 丁一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7-952,共6页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4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SET)组(n=23)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CPM)组(n=23)。CPM组给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SET组给予悬吊训练。术前、术后15 d、术后3个月采...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4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悬吊训练(SET)组(n=23)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CPM)组(n=23)。CPM组给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SET组给予悬吊训练。术前、术后15 d、术后3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量表(HSS)和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5 d,SET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被动屈曲角度比CPM组增加6.0°(95%CI=0.9°~11.2°;P〈0.01),膝关节最大主动屈曲角度比CPM组增加5.7°(95%CI=0.4°~9.1°;P〈0.01);但两组最大主动伸展角度、最大被动伸展角度、HSS评分(除活动度外)、姿势控制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所有评估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T在短期内增加膝关节ROM比CPM更有效,可以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悬吊训练 持续被动运动 术后康复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燕 闫蕾 +5 位作者 李永杰 夏渊 梁振 唐海兰 郭佳琳 王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6-853,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关于TB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关于TB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研究指标为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由2位评审员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质量评估,并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6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时间≥2周、以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靶点的TBS更能降低PANSS总分(WMD=-4.63,95%CI:-5.75~-3.51,P<0.001)、阳性症状得分(WMD=-1.13,95%CI:-2.00~-0.26,P<0.05)、阴性症状得分(WMD=-2.51,95%CI:-2.77~-1.53,P<0.001)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WMD=-1.20,95%CI:-1.80~-0.60,P<0.0001)。TBS不良反应有头晕等,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结论:TBS安全性较好,2周及以上和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靶点的刺激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冲击波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田 刘文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5,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是一种隐匿起病的慢性致残性疾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致残影响和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虽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认为理想的方法应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是一种隐匿起病的慢性致残性疾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致残影响和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虽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认为理想的方法应是“保髋”而不是“换髋”,尤其对于早中期的病患,防止股骨头塌陷是治疗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尝试运用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放射状冲击波治疗(radialshockwavetherapy,RSWT)早期ANFH,在临床中取得初步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冲击波治疗 临床应用 放射状 治疗方法 疾病预后 股骨头塌陷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5%葡萄糖注射治疗2型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邱智 韦忠娜 刘洪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pain syndrome, CRPS)指的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自发性、区域性慢性疼痛。其疼痛区域不符合神经支配的皮节区,其疼痛程度与诱发因素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呈比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自...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pain syndrome, CRPS)指的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自发性、区域性慢性疼痛。其疼痛区域不符合神经支配的皮节区,其疼痛程度与诱发因素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呈比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感觉改变、运动功能改变和萎缩的症状[1]。 CRPS 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型旧称为反射性交感性肌萎缩(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第二型(CRPS II)旧称为灼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综合征 区域性 复杂性 注射治疗 葡萄糖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型 皮肤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