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及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彪 尚念杰 +8 位作者 黄万兵 张三访 黄晓润 杨通静 刘倾城 刘宏宇 卢颖颖 朱国胜 桂阳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通过对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进行收集,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对各科属出现频度、优势属以及食药用经济价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85个,成功鉴定172个,隶属2门、10纲、10目、28科、47属... 通过对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进行收集,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对各科属出现频度、优势属以及食药用经济价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85个,成功鉴定172个,隶属2门、10纲、10目、28科、47属、101种;出现频度最高的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出现频度最高的属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优势属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鹅膏属(Amanita)、红菇属(Russula)、蜡蘑属(Laccaria)、裸脚伞属(Gymnopus)、乳菇属(Lactarius)、丝盖伞属(Inocybe)、伞菌属(Agaricus)、漏斗伞属(Infundibulicybe)、口蘑属(Tricholoma),占总数的65.14%;可食用大型真菌17.14%,可药用真菌5.72%,食药兼用4.00%,有毒真菌45.14%和食药不明真菌28.09%;被评估为无危等级的有淡黄多汁乳菇(Lactifluus luteolus)和乳酪状红金钱菌(Rhodocollybia butyracea)等12种、数据不足等级的有橙黄蜡蘑(Laccaria aurantia)和棕红乳菇(Lactarius badiosanguineus)等5种。贵州省新记录种9种、中国新记录种2种以及中国特有种1种。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内含有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为该地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优势属 食用菌 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收集及鉴定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彪 尚念杰 +6 位作者 杨通静 赵德刚 朱国胜 周佳佳 苏荣荣 武华文 桂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33,共8页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贵州省大型真菌资源,采用踏查和走访调查法对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收集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353个样品,成功鉴定出134个种,隶属于2门13纲2...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贵州省大型真菌资源,采用踏查和走访调查法对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收集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353个样品,成功鉴定出134个种,隶属于2门13纲23目48科74属,其中子囊菌门有8纲12目12科13属15种,占总数的11.19%;担子菌门有5纲11目36科61属119种,占总数的88.81%;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占比44.19%;竹林中较少,占比0.57%。优势科有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等9科,占总数的69.46%;优势属有乳菇属(Lactari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红菇属(Russula)等18属,占总数的66.88%;食药用菌占5.38%,食用菌占15.01%,毒菌占7.08%。研究结果为册亨县和望谟县食用菌产业品种选择和野生菌保护抚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食用菌 药用菌 食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观风海镇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念杰 桂阳 +8 位作者 黄万兵 卢颖颖 刘宏宇 杨通静 龚光禄 刘倾城 李彪 黄晓润 朱国胜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4期94-96,100,共4页
通过样线法普查毕节市威宁县观风海镇大型菌物资源,对大型真菌的种类进行评价,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采集到的大型真菌。结果表明,隶属于2门,3纲,9目,18科,35属,60种,优势属为红菇菌属、乳菇属、牛肝菌属、鹅膏属和蜡蘑属。从经济... 通过样线法普查毕节市威宁县观风海镇大型菌物资源,对大型真菌的种类进行评价,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采集到的大型真菌。结果表明,隶属于2门,3纲,9目,18科,35属,60种,优势属为红菇菌属、乳菇属、牛肝菌属、鹅膏属和蜡蘑属。从经济价值来看,当地大型真菌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州林下仿野生栽培羊肚菌 被引量:7
4
作者 谌金吾 李琳琪 +5 位作者 陆兰芳 李膳利 郭显会 桂阳 朱国胜 李彪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6期49-51,共3页
基于贵州黔东南气候特征和羊肚菌生长所需要的光、温、水等环境条件,摸索总结出林下栽培羊肚菌技术。其技术要点包括:栽培品种、栽培季节和林型的选择,菌种和外源营养袋制备,林地整理,播种、养菌、出菇、转潮的管理,害虫和杂菌的防治等。
关键词 贵州黔东南州 羊肚菌 林下 仿野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生蕉孢炭角菌的鉴定及其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5
作者 尚念杰 刘宏宇 +1 位作者 陈梦姣 桂阳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研究将野外获得的一株炭角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氮源条件下培养,探究该炭角菌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通过传统形态学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出该菌株为蕉孢炭角菌(Xylaria allantoidea)。蕉孢炭角菌菌丝的最适... 本研究将野外获得的一株炭角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氮源条件下培养,探究该炭角菌在不同碳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通过传统形态学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出该菌株为蕉孢炭角菌(Xylaria allantoidea)。蕉孢炭角菌菌丝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菌 碳氮源 鉴定 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连作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兰子叶 桂阳 +5 位作者 朱国胜 李彪 刘宏宇 黄万兵 杨通静 龚光禄 《食药用菌》 2024年第5期351-358,共8页
连作障碍是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种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究外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炭及生石灰等改良剂及添加新土等60种改良措施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红托竹荪菌丝萌发时间、菌丝长势和菌丝浓... 连作障碍是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种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究外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炭及生石灰等改良剂及添加新土等60种改良措施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红托竹荪菌丝萌发时间、菌丝长势和菌丝浓密度等指标,综合评估各处理改良效果,筛选可消减红托竹荪连作障碍的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51种土壤改良措施均能改善连作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中单独施加5%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菌剂(JKF5)、2%德沃多复合菌剂(JDW2)、2%生石灰(WYCa2)处理表现最好,经5%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菌剂处理后菌丝萌发时间、长势和浓密度与新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连作障碍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低温保藏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黄晓润 黄万兵 +2 位作者 刘倾城 刘宏宇 桂阳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5-8,共4页
研究采用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荪菌种分别保藏90d、180d和270d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菌萌发时间、萌发率、菌丝生长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4种红托竹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是10%甘油保藏法... 研究采用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荪菌种分别保藏90d、180d和270d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菌萌发时间、萌发率、菌丝生长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4种红托竹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是10%甘油保藏法,其次为蒸馏水保藏法和石蜡油保藏法,最后是白塞保藏法效果。研究通过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进行保藏研究,探索红托竹荪菌种的较佳保藏技术,以期为红托竹荪菌种种质资源的保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保藏方法 低温保藏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龚光禄 桂阳 +5 位作者 黄万兵 杨通静 卢颖颖 刘宏宇 郎柳录 朱国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118,123,共8页
红托竹荪是贵州特色珍稀食用菌,本研究收集贵州省内主产区的野生和栽培资源,分离纯化获得了37个野生菌株和3个栽培菌株。在室内初筛、复筛的基础上,选出5个野生菌株和1个栽培菌株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通过菌丝长速、长势、拮抗以及农艺... 红托竹荪是贵州特色珍稀食用菌,本研究收集贵州省内主产区的野生和栽培资源,分离纯化获得了37个野生菌株和3个栽培菌株。在室内初筛、复筛的基础上,选出5个野生菌株和1个栽培菌株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通过菌丝长速、长势、拮抗以及农艺性状综合评价,最终筛选贵州适栽菌株2个,编号为YZS 020和YZS 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株 筛选 菌丝长势 拮抗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不同处理对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成运 刘宏宇 +4 位作者 桂阳 卢颖颖 李岩 朱国胜 石汉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3-1722,共10页
鲜红托竹荪现采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保鲜期短,品质劣变快,大大限制了鲜红托竹荪的市场销售,探讨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是减缓劣变和延长保鲜期的关键。采用5种保鲜处理方式:(1)无处理(CK);(2... 鲜红托竹荪现采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保鲜期短,品质劣变快,大大限制了鲜红托竹荪的市场销售,探讨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是减缓劣变和延长保鲜期的关键。采用5种保鲜处理方式:(1)无处理(CK);(2)干燥剂处理;(3)臭氧干燥剂处理;(4)干燥剂保鲜纸处理;(5)干燥剂吸湿纸保鲜纸处理对样品进行处理后,将其置于低温4℃和常温25℃贮藏保鲜,定时取样进行感官评价、酶活和质构测定,通过腐烂率、失重率、颜色、气味等感观指标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等酶活指标变化,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质构指标变化等3个层面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和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保鲜处理中的常温干燥剂处理和低温臭氧干燥剂处理对保持红托竹荪的重量有显著效果,失重率最低,分别为4.82%和7.36%,其次是常温臭氧干燥剂处理和低温干燥剂处理,分别为7.66%和7.42%;常温2d时臭氧干燥剂处理的腐烂率为13%,低温22d时为0%;臭氧干燥剂处理的感官评价变黄程度最小,气味恶变分数最低,且变黄程度及气味强度变化慢;而质构各项测试中,臭氧干燥剂处理的综合评价最高,同时该处理对与劣变相关酶系的抑制作用最佳,有效地将红托竹荪的保鲜期从常用保鲜方法的5 d延长至20 d。通过结果可知,臭氧在初期可有效降低红托竹荪子实体表面杂菌的种类和数量,在后续的保鲜过程中减缓杂菌的增殖速度,抑制了红托竹荪子实体的腐坏变黄;而干燥剂能够降低表面湿度,减缓了几丁质酶对细胞壁的破坏,也抑制了表面杂菌的繁殖,起到了延缓红托竹荪软塌变黄的作用。低温臭氧干燥剂处理为红托竹荪保鲜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复合保鲜 臭氧 干燥剂 质构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江红天麻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晓润 刘倾城 +5 位作者 张丽娜 曾宪强 黄万兵 杨通静 朱国胜 桂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78-83,F0003,共7页
研究638株德江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I. f. elata)的18个农艺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因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德江红天麻地上部分农艺性状中,花茎粗度、花被筒长度、花被筒宽度、子房长度、果实长度和果实宽度具有较高的一... 研究638株德江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I. f. elata)的18个农艺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因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德江红天麻地上部分农艺性状中,花茎粗度、花被筒长度、花被筒宽度、子房长度、果实长度和果实宽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特异性,其因子贡献率和通径分析的正向直接作用也较大;地下部分主要农艺性状中,纵长、横长和环纹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与单个块茎鲜重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其因子贡献率和通径分析的正向直接作用也较大。上述主要农艺性状可作为德江红天麻品质控制和品种选育的关键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I.f.elata)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数量分析 德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对姬松茸生长发育及出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光禄 杨通静 +3 位作者 陈娅娅 胡腾文 王沁 朱国胜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4期32-37,46,共7页
为探索凹凸棒土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生长发育及子实体中重金属砷(As)、汞(Hg)、镉(Cd)的影响,设置了4个试验梯度,分别对姬松茸的基质料与覆盖土进行处理,研究姬松茸生长发育特性和子实体中重金属(As、Hg、Cd)含量情况。结果表明,... 为探索凹凸棒土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生长发育及子实体中重金属砷(As)、汞(Hg)、镉(Cd)的影响,设置了4个试验梯度,分别对姬松茸的基质料与覆盖土进行处理,研究姬松茸生长发育特性和子实体中重金属(As、Hg、Cd)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对姬松茸菌丝的萌发、生长速度、原基的形成以及产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子实体粗壮、品相较优;凹凸棒土处理对砷(As)元素含量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对汞(Hg)和镉(Cd)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姬松茸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竹荪产业现状与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23
12
作者 龚光禄 杨通静 +5 位作者 桂阳 黄万兵 卢颖颖 刘宏宇 黄晓润 朱国胜 《食药用菌》 2022年第4期271-276,共6页
我国是最早食用竹荪并实现其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我国分布有7种,其中,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主产区分别为贵州织金、福建顺昌和将乐、四川青川和长宁。红托竹荪栽培历经了... 我国是最早食用竹荪并实现其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我国分布有7种,其中,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主产区分别为贵州织金、福建顺昌和将乐、四川青川和长宁。红托竹荪栽培历经了野生抚育、砂锅栽培、室外简易大棚栽培和新型栽培技术快速发展等四个阶段。从优质菌包的生产和选择、脱袋覆土、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具体介绍现阶段集成的“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其作为贵州省2022年农业“十大主推技术”,实现了液体菌种快繁、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优选了适栽菌株配套林下栽培、层架式栽培、筐式栽培、工厂化栽培等多种模式,栽培周期短,可实现周年生产及供应。随着产业的发展,预计低成本的二次发酵或三次发酵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产业 红托竹荪 棘托竹荪 长裙竹荪 菌包脱袋 覆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颖颖 黄万兵 +2 位作者 刘宏宇 桂阳 朱国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7,140,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9个红托竹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TM值(溶解温度)差异对7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34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其片段大小为100~2000 bp;各种质间Nei’s遗传距离(GD)值0.1312~0.9974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9个红托竹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TM值(溶解温度)差异对7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34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其片段大小为100~2000 bp;各种质间Nei’s遗传距离(GD)值0.1312~0.9974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016~0.8770之间变化,聚类分析将29个红托竹荪菌株分为三类,Z 8(重庆市石柱县)与Z 10(四川省青川县)菌株间亲缘关系最近,Z 5(兴义市)和Z 2(织金县)菌株间亲缘关系最远,29个红托竹荪菌株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遗传信息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ISSR 遗传差异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资源收集与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龚光禄 杨通静 +5 位作者 桂阳 黄万兵 卢颖颖 刘宏宇 黄晓润 朱国胜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7,21,共5页
为了调查红托竹荪资源分布特征,以织金县为调查对象,共设计了6条调查路线,对红托竹荪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林分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的寄主主要为多年生苦竹、金竹等竹林腐根;在营养丰富、... 为了调查红托竹荪资源分布特征,以织金县为调查对象,共设计了6条调查路线,对红托竹荪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林分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的寄主主要为多年生苦竹、金竹等竹林腐根;在营养丰富、土质疏松、保湿效果好的黑棕色沙土中分布较多;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 m^1 500 m,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织金的北部以及中南部,东南方向和西面分布较少。此次调查探明了红托竹荪生态习性与分布特征,为贵州红托竹荪这一特色优势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为红托竹优良菌株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种质资源 林分因子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古尼异虫草培养及子实体成分分析
15
作者 林群英 龚光禄 +2 位作者 李传华 吴亮亮 邓春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为加快实现新古尼异虫草(Metacordyceps neogunnii)的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以分离自贵州的菌株为种质材料进行人工培养,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蚕蛹水提液最利于菌丝体的生长,生长速度均为1.5 mm/d,25℃、pH值... 为加快实现新古尼异虫草(Metacordyceps neogunnii)的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以分离自贵州的菌株为种质材料进行人工培养,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蚕蛹水提液最利于菌丝体的生长,生长速度均为1.5 mm/d,25℃、pH值为5.0时,菌丝体生长最快。以含果糖和蚕蛹的营养液配制小米培养基,新古尼异虫草子实体高可达6 cm,生物转化率达47.5%。子实体含粗蛋白29.5%、粗纤维20.4%、灰分4.02%、水解氨基酸14.3%;有效成分方面,含腺苷497 mg/kg、粗多糖5.5%、虫草酸7.0%,但未检测出虫草素。研究结果将有效促进新古尼异虫草的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尼异虫草 古尼虫草 生物学特性 人工驯化 成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矿质元素和氨基酸需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胜平 桂阳 +3 位作者 黄万兵 龚光禄 刘宏宇 朱国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118,124,共12页
本研究以原生境中红托竹荪主要伴生植物竹子的根茎叶蔸作为培养基质,结合根、茎、叶、蔸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通过菌丝宏观形态评价,得到与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相关的物质,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验证。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Ca... 本研究以原生境中红托竹荪主要伴生植物竹子的根茎叶蔸作为培养基质,结合根、茎、叶、蔸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通过菌丝宏观形态评价,得到与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相关的物质,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验证。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Ca、Mn、Zn和Fe)及6种氨基酸(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与红托竹荪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呈正相关;在基础培养基中四种矿质元素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Zn 2+、20μmol/L,Fe 3+、100μmol/L,Mn 2+、100μmol/L,Ca 2+、10 mmol/L;6种氨基酸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D-丙氨酸为10 mg/L、DL-丝氨酸为10 mg/L、L-苏氨酸为100 mg/L、L-谷氨酸为100 mg/L、L-天门冬氨酸为1 mg/L和L-天冬酰胺为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矿质元素 氨基酸 伴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果–盘州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17
作者 张三访 桂阳 +4 位作者 朱国胜 尚念杰 李彪 刘宏宇 杨通静 《食药用菌》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柏果–盘州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样方及随机路线法在该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174份,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生态功能区分布有大型真菌196种...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柏果–盘州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样方及随机路线法在该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174份,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生态功能区分布有大型真菌196种,隶属于2门,6纲,17目,55科,102属;优势科以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为主,共68种,占总种数的34.69%;优势属有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裸脚伞属Gymnopus和蘑菇属Agaricus等8属,共62种,占总种数的31.63%;五种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117种、阔叶林65种、针叶林59种、灌木9种和草地5种。经济价值分析显示:食用菌44种,药用菌18种,毒菌20种,食用兼药用菌1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果–盘州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 大型真菌 优势科属 真菌名录 物种多样性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倾城 黄晓润 +5 位作者 黄万兵 刘宏宇 尚念杰 李彪 吴洪梅 卢颖颖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为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香笔菌B-L3四个冬荪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考察供试碳源、氮源对冬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鬼笔B-L1、冬荪P... 目的:为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香笔菌B-L3四个冬荪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考察供试碳源、氮源对冬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242 mm/d、2.200 mm/d、2.328 mm/d,香笔菌B-L3菌丝在供试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无显著差异;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酵母提取物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8 mm/d、2.124 mm/d,白鬼笔B-L1菌丝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2.340 mm/d,香笔菌B-L3菌丝则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1.148 mm/d。试验为冬荪培养基碳源、氮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鬼笔 冬荪 重脉鬼笔 香笔菌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离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的复壮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晓润 黄万兵 +3 位作者 刘倾城 卢颖颖 朱国胜 桂阳 《农技服务》 2022年第8期26-29,共4页
红托竹荪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避免红托竹荪优良性状的退化,以保存1年的红托竹荪菌株为材料,通过菌丝尖端分离复壮和利用竹蛋组织分离、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复壮。结果表明:尖端分离的菌丝体复壮效果最... 红托竹荪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避免红托竹荪优良性状的退化,以保存1年的红托竹荪菌株为材料,通过菌丝尖端分离复壮和利用竹蛋组织分离、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复壮。结果表明:尖端分离的菌丝体复壮效果最好,3株复壮菌株长势为生长浓密;生长速度为1.09~1.15 mm/d,复壮菌株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保存1年的对照菌株(0.96 mm/d);萌发率、萌发时间、污染率分别为100%、24 h、0%,该方法可用于短期内的菌株复壮。红托竹荪竹蛋组织分离复壮时,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3个菌株全萌发;萌发时间均为24 h;菌丝生长速率较快(0.23~0.35 mm/d),且没有污染。红托竹荪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复壮时,也为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萌发率为80%~100%;污染率也较低,仅20%;萌发时间24 h;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为0.34~0.35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复壮 尖端分离 组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黄裙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倾城 黄万兵 +3 位作者 黄晓润 桂阳 刘宏宇 朱国胜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0期83-85,共3页
为黄裙竹荪营养生理学特性研究和菌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方法,以黄裙竹荪Dm-L1为供试菌株,比较果糖、甘露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红糖、葡萄糖共8种碳源和草酸铵、尿素、硫酸铵、酵母浸粉、蛋白胨共5种氮源培... 为黄裙竹荪营养生理学特性研究和菌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方法,以黄裙竹荪Dm-L1为供试菌株,比较果糖、甘露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红糖、葡萄糖共8种碳源和草酸铵、尿素、硫酸铵、酵母浸粉、蛋白胨共5种氮源培养基上黄裙竹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表现,筛选出黄裙竹荪母种生长最适宜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8种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培养基的黄裙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898 mm/d,果糖和葡萄糖次之,分别为0.828 mm/d和0.802 mm/d;三者间在菌丝生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气生菌丝较为丰富、健壮、洁白、菌落完整且边缘整齐。5种氮源中,尿素培养基的黄裙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2.540 mm/d,且生长势表现健壮、浓密;硫酸铵次之,菌丝生长速度为1.598 mm/d,生长势表现与尿素培养基相同。结合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表明,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分别是最适宜黄裙竹荪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裙竹荪 碳源 氮源 菌丝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