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寿螺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吴永忠
程蕾
杨胜红
-
机构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0期53-54,共2页
-
文摘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每只雌螺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
-
关键词
福寿螺
综合防治
发生现状
亚马逊河流域
农业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物种
物种灭绝
-
分类号
S966.28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毒土”在水稻上的应用
- 2
-
-
作者
吴永忠
程蕾
杨胜红
-
机构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
文摘
近两年来,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少量褐飞虱)在镇宁县大发生。水稻后期受害后,轻者灌浆受阻,千粒重降低6-8 g,重者水稻冒穿倒伏,提前枯死,减产40%-80%。2014年9月13日县植保植检站对镇宁县城关镇锦屏村田间调查,褐飞虱若虫群集为害水稻中下部,田间一般虫口密度为1.2万头/百丛,最高虫口密度为13.2万头/百丛,而该村大部分水稻处于蜡熟期或黄熟期,
-
关键词
毒土
白背飞虱
镇宁县
虫口密度
黄熟期
大发生
田间调查
蜡熟期
植保植检站
锦屏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