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京、津产麦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袁淑杰 梁平 +4 位作者 武文辉 徐大红 杨昌银 韩俊玲 李智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20-224,共5页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2℃日数大部地区呈弱增加趋势,降雨量和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部以南地区的日照条件向降低小麦抗病能力的方向转化;贴近度分析表明,塘沽-天津-保定以南地区秋季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宜或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菌原体 形成期 气象要素 趋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湖北入梅首场暴雨的垂直螺旋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群 毛坚强 +1 位作者 周长志 高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158-17161,共4页
利用湖北省自动雨量站资料和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湖北省2009年6月28~30日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整层强的垂直上升运动稳定维持情况下,垂直螺旋度时空演变特征能很好地反映强降水出现... 利用湖北省自动雨量站资料和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湖北省2009年6月28~30日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整层强的垂直上升运动稳定维持情况下,垂直螺旋度时空演变特征能很好地反映强降水出现时段及其落区范围的大小;间隔6h的700hPa垂直螺旋度梯度大值区和∑θse(500+700+850)水平能量锋区叠加区的的分布对6h强降水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大降水中心出现的区域有低层正与高层负垂直螺旋度的配置,在低层正垂直螺旋度略高于高层负值时,更有利于大暴雨中心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暴雨 天气形势 垂直螺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