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降低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聂瑛洁 罗利梅 +4 位作者 查艳 孙立 骆辑 潘润桑 田晓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膳食对C57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及PAI-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云东 王凤学 +1 位作者 欧阳旭红 杨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4-576,584,共4页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照组(NF组,n=12),喂养25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AI-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AI-1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HF组肝脏病理检测提示中度脂肪肝,血清中FBG、FINs、TC、TG、PAI-1、ALT、AST均较NF组呈不同水平增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CHOP、PAI-1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高脂膳食喂养可诱发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PAI-1mRNA表达增高且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脂肪肝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GF、BDNF和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喻皇飞 马晶晶 +4 位作者 方宁 余丽梅 章涛 刘祖林 陈代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hAMSCs移植组(12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hAMSCs移植组(12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2只)。体外分离培养、鉴定hAMSCs,并以终浓度为10μg/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料标记hAMSCs。在建立大鼠T11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后,立即以微量注射器吸取约3×106个hAMSCs悬液于横断损伤处头尾两端原位移植,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分别于术后3d、7d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AMSCs存活情况,并采用RT-PCR分析损伤脊髓段NGF mRNA、BDNF mRNA及Nogo-A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3d和7d hAMSCs移植组均可观察到植入的hAMSCs在宿主脊髓组织内存活。术后3d、7d,hAMSCs移植组N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Nogo-A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时hAMSCs移植组BDNF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7d其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MSCs移植可上调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NGF mRNA和BDNF mRNA的表达、下调Nogo-A mRNA的表达,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移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