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市3107名妇女首次乳腺钼靶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国元 申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索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以期做好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到本院进行乳腺钼靶筛查的3 107名妇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筛查检出乳腺癌6例,检出率为193.11/10万,年龄40~60岁,其中0期D... 目的:探索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以期做好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到本院进行乳腺钼靶筛查的3 107名妇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筛查检出乳腺癌6例,检出率为193.11/10万,年龄40~60岁,其中0期DCIS 1例,Ⅰ期4例,Ⅱ期1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癌前病变17例,包括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上皮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11例,40~49岁年龄段占88%;腋窝副乳腺629例,检出率为20.24%,副乳腺的发生率随乳腺密度增加而增高。结论:本次筛查乳腺癌检出率高,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极为重要,所有对象均作钼靶检查会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彩超及临床乳腺检查可作为钼靶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钼靶筛查 妇女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副乳腺 乳腺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2
作者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 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37 位作者 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专家组 李少军 谭利平 许峰 刘成军 胡兰 白科 谭继红 李伟 闫军 汪万军 蒋文良 蒋浩 李先强 李坤 张伟 曾毅文 王立 张波 陈明双 张孝庆 郭锐 谭小林 王莹 王继书 张智睿 段钧 张国英 范忠祥 邹莹波 陈建丽 付红敏 曾娟 陈佳 刘娟 石艳 拉姆卓嘎 泽碧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 中国西南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是儿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和重庆市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制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GRADE标准提出16项推荐意见,涵盖了病情评估、转运原则、风险评估、转运方式选择、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护与应急管理、沟通交接及质控体系等关键环节,为西南地区各级医院提供实践指导,旨在规范院际转运流程,保障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儿童 院际转运 专家共识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和分型以及临床转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谭璐 陈涛 +2 位作者 高洪蛟 陈彦希 任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2599,共8页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3组:未缓解组11例、临床改善组27例和临床缓解组54例,比较3组间差异并判断CCT对APA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结果 CCT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对PA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95%CI=0.893~0.950),最佳截断值为11.7 ng/d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6.0%;CCT后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对PA也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95%CI=0.823~0.923),最佳截断值为2.8(ng/dL)/(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1.0%。CCT后PAC>17.0 ng/dL可协助诊断APA亚型,CCT后PAC<11.7 ng/dL同时ARR<2.8(ng/dL)/(mU/L)的患者可排除APA亚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7.2%患者经CCT后PAC<11.7 ng/dL,89.7%患者CCT后ARR<2.8(ng/dL)/(mU/L)均接近术后临床缓解水平(88.0%)。结论 CCT可全程用于PA患者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转归评价,CCT后PAC及CCT后ARR诊断P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7 ng/dL和2.8(ng/dL)/(mU/L),也可用于APA的分型判断以及术后生化缓解的判断。CCT前采血检验临床意义小,可适当简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单侧醛固酮瘤 醛固酮/肾素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立英 何鸿 +5 位作者 班遵浦 张方顺 罗国鸿 陈彤 罗亚丹 赵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2-816,共5页
背景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动脉硬化危险性增加,探讨其影响因素是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之一。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贵州省遵义市第... 背景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动脉硬化危险性增加,探讨其影响因素是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之一。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炎性因子、脂质代谢指标、动脉硬化指数(ASI)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SI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脂蛋白(LP-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全血白细胞计数(WBC)、24 h尿蛋白(24 hUpr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清蛋白(ALB)、总蛋白(T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4.3%(27/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s-CRP、LDL-C、LP-α、FBG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HDL-C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ASI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I与LP-α、TC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hs-CRP、LDL-C、LP-α、FBG、HDL-C是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动脉硬化 微血管并发症 超敏C反应蛋白 α-脂蛋白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AG区域NF-κB、COX-2和5-H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詹剑 杨丽 +3 位作者 易桂标 郝仁方 罗国标 张中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1-2126,共6页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盐酸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AG)NF-κB、COX-2表达的干预,以及该区域的5-HT表达和镇痛关系。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和盐酸青藤碱治...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盐酸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AG)NF-κB、COX-2表达的干预,以及该区域的5-HT表达和镇痛关系。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和盐酸青藤碱治疗组。偏头痛大鼠模型采用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方法建立。造模后观察大鼠偏头痛症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PAG区NF-κB、COX-2和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结果偏头痛模型组PAG区NF-κB、COX-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5-HT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盐酸青藤碱治疗组大鼠偏头痛样症状明显减轻(P<0.05),PAG区NF-κB、COX-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5-HT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盐酸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PAG区NF-κB和COX-2诱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上调5-HT活性而达到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大鼠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盐酸青藤碱) 核因子-κB(NF-κB) 环氧化酶-2(COX-2) 5-羟色胺(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杨帆 陈庆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航天医院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 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航天医院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 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所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每月主要收入)、个人生活习惯及日常生活能力(吸烟、饮酒、自我健康评估)、疾病及服药情况(所患主要疾病、认知功能、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服药种类)、过去1年住院史及住院时间。并采用衰弱表型(FP)量表评估其衰弱状态。结果 1 494例患者,排除拒绝调查(n=32)、交流障碍或重症患者无法完成调查(n=20)和缺失数据患者(n=42),共入选1 400例患者。其中衰弱252例(18.0%),衰弱前期458例(32.7%),无衰弱690例(4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婚姻状况、自我健康评估、过去1年住院史、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是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每月主要收入<1 000元/月、自我健康评估、认知障碍、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服药数量是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项人口学指标、疾病情况与衰弱相关,衰弱的治疗重在预防,其治疗应是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多领域的综合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老年人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向永华 王波 +2 位作者 金科 杨伟 汪春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测量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按脑...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测量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按脑梗死前期分期标准对缺血半暗带进行分期。结果 18例缺血半暗带区表现为MTT、TTP延长,CBF降低,CBV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降低。与梗死核心区比较,缺血半暗带区CBV、CBF升高,MTT延长,TTP缩短(P<0.05);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降低,MTT及TTP延长(P<0.05),而CBV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半暗带分期:Ⅰ2期3例,Ⅱ1期9例,Ⅱ2期6例。结论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可明确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缺血半暗带存在,并可对缺血半暗带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液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降低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聂瑛洁 罗利梅 +4 位作者 查艳 孙立 骆辑 潘润桑 田晓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中间性钙化的MRI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国元 周志琴 +3 位作者 邱毅 申霞 胡小池 李廷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对乳腺X线之中间性钙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乳腺X线检查中间性钙化患者74例80个病灶为研究组,术前行MRI检查,对照组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乳腺X线表现为中...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对乳腺X线之中间性钙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乳腺X线检查中间性钙化患者74例80个病灶为研究组,术前行MRI检查,对照组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乳腺X线表现为中间性钙化,而未作MRI检查的患者102例109个病灶,两组均接受手术切除,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结果 (研究组术前MRI、对照组X线)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病理检出良、恶性病灶分别为56、24个,MRI检查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41.4%,准确性为57.5%,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39.3%,阴性预测值为100.0%;对照组病理检出良、恶性病灶分别为81、28个,乳腺X线对中间性钙化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为25.7%;MRI恶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X线,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χ~2=4.35,P〈0.05及v=1,χ~2=19.6,P〈0.01)。结论: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之中间性钙化良、恶性病变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提高活检恶性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中间性钙化 良、恶性病变 MRI 鉴别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钙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沁 陈登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结合钙尔奇对患者骨密度、生化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02例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结合钙尔奇对患者骨密度、生化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02例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钙尔奇治疗,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1~4(L1~4)、股骨颈骨密度及血钙(Ca)、血磷(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osteocalcin,OC)、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CTX)、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L1~4)、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PTH、OC、P1NP、BAL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25(OH)D3及β-CTX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剂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可以安全有效地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钙剂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淼 曹云涛 王旭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脑保护作用和新生大鼠HIE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 目的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脑保护作用和新生大鼠HIE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SD大鼠制作HIE模型,随机分为HIE模型组、EPO实验组、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变化,同时取各组大鼠粪便,用16s rRNA测序的方法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同一时间点nest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最低,EPO实验组最高,HIE模型组其次。HIE模型组的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较对照组呈降低趋势。结论外源性给予EPO可以促进HIE新生大鼠模型的神经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大鼠 促红细胞生成素 巢蛋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膳食对C57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及PAI-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云东 王凤学 +1 位作者 欧阳旭红 杨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4-576,584,共4页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照组(NF组,n=12),喂养25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AI-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AI-1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HF组肝脏病理检测提示中度脂肪肝,血清中FBG、FINs、TC、TG、PAI-1、ALT、AST均较NF组呈不同水平增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CHOP、PAI-1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高脂膳食喂养可诱发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PAI-1mRNA表达增高且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脂肪肝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向永华 王波 +3 位作者 金科 裴贻刚 杨伟 汪春红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患者行CT全脑灌注成像,一次对比剂注射得到平扫容积图像、CT血管成像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综合运用这三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脑梗死。结果...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患者行CT全脑灌注成像,一次对比剂注射得到平扫容积图像、CT血管成像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综合运用这三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脑梗死。结果:42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现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IP),其中8例超急性期6例存在IP,19例急性期8例存在IP,15例亚急性期4例存在IP。42例梗死核心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脑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18例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仍可能存在IP。应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其责任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IP存在,实现对脑梗死的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梗塞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GF、BDNF和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喻皇飞 马晶晶 +4 位作者 方宁 余丽梅 章涛 刘祖林 陈代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hAMSCs移植组(12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hAMSCs移植组(12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2只)。体外分离培养、鉴定hAMSCs,并以终浓度为10μg/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料标记hAMSCs。在建立大鼠T11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后,立即以微量注射器吸取约3×106个hAMSCs悬液于横断损伤处头尾两端原位移植,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分别于术后3d、7d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AMSCs存活情况,并采用RT-PCR分析损伤脊髓段NGF mRNA、BDNF mRNA及Nogo-A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3d和7d hAMSCs移植组均可观察到植入的hAMSCs在宿主脊髓组织内存活。术后3d、7d,hAMSCs移植组N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Nogo-A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时hAMSCs移植组BDNF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7d其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MSCs移植可上调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NGF mRNA和BDNF mRNA的表达、下调Nogo-A mRNA的表达,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移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小剂量胰岛素的应用方法及技巧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洪蛟 张丹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747-1748,共2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二者均应该在补液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DKA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小剂量胰岛素的持续应...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二者均应该在补液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DKA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小剂量胰岛素的持续应用,其目的不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逆转酮症酸中毒;而HHS不仅需要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纠正高渗状态。为了保证胰岛素迅速发挥作用,故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的治疗一律选用短效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胰岛素 药物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国元 罗义云 +1 位作者 柏拉拉 罗洪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81-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乳腺炎29例30个病灶的MRI表现,同时随机抽取相同时段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在MRI平扫、DWI、DCE、...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乳腺炎29例30个病灶的MRI表现,同时随机抽取相同时段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在MRI平扫、DWI、DCE、EER、时间-信号曲线(TIC)、MIP表现的异同。结果:30个炎性病变,13例病变区含有脂肪信号,全部病例于T2WI均见有高信号;28例病变环状强化或伴强化分隔,29例DWI呈高信号,ADC值平均(0.707±0.181)×10-3 mm2/s,其中53.3%的病例<0.700×10^(-3)mm^2/s;73.3%的TICⅠ型;EER:平均123%±50%,>80%26例,≤80%4例。MIP:21例血运增加。20例乳腺癌,2例于T2WI呈稍高信号,10例表现为向心性环状强化;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平均(0.874±0.108)×10-3 mm2/s,2例<0.700×10^(-3)mm^2/s,85%的TIC为Ⅱ~Ⅲ型;EER:平均137%±36%,>80%19例,≤80%1例;MIP:16例血运增加。以≤0.700×10-3 mm2/s为炎性病变,ADC值对炎性病变的敏感性88.89%,特异性56.25%,准确性68%,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1)。TIC以Ⅰ型为良性病变,Ⅱ、Ⅲ型为恶性病变,TIC在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P<0.01);EER及MIP在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3(校正),P>0.05;χ~2=0.62,P>0.05)。结论 :非特异性乳腺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仕广 黄晓琦 龚启勇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明确的创伤应激因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损害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脑结构MRI研究因其具有在体、无创、客观、易重复的特点,有助于揭示和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相关的脑机制,故近年来相关研究众多。PTSD结构MRI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明确的创伤应激因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损害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脑结构MRI研究因其具有在体、无创、客观、易重复的特点,有助于揭示和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相关的脑机制,故近年来相关研究众多。PTSD结构MRI研究的技术可归纳为兴趣区研究、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和基于表面的结构分析三种。早期的结构MRI研究多聚焦在特定脑区体积变化,近年来新的自动化图像处理技术对全脑进行研究,发现PTSD患者部分脑区体积或密度的改变以及皮层厚度改变,有效地丰富和完善了PTSD发病机制的研究。迄今,PTSD的脑结构MRI研究较为一致的发现包括海马、内侧前额叶、岛叶及胼胝体等脑区的体积缩小和前扣带皮质厚度变薄等。总体而言,PTSD结构MRI研究的结果重复性较差,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众多,因此如何合理地运用结构MRI研究技术、有效纯化研究样本及科学设计研究方案,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是未来PTSD结构MRI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PTSD脑结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将来结构研究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结构 体积 密度 皮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连学辉 肖红利 +3 位作者 卢涛 韩子冀 邓江 蒋朝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4-712,共9页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11例,L126...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11例,L126例,L27例,L32例,L41例。22例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体外导板,模拟置钉,术中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采用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徒手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Neo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置钉等级,计算置钉准确率;在术前、术后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计算椎体矢状面指数,评价骨折复位及矫正情况;术前和术后1d、7d及1年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3.57±12.18min、23.69±3.63min、15.26±4.15次、48.82±13.72ml;徒手组分别为85.56±16.27min、41.36±8.12min、26.93±6.93次和74.35±18.64ml;导板组均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0级置钉119枚,1级置钉3枚,置钉准确率为97.54%;徒手组0级置钉128枚,1级置钉10枚,2级置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2.09%,导板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与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相比能够显著性提高置钉准确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3D打印体外导板 椎弓根螺钉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围术期容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红爱 王波 +1 位作者 马世颖 杨义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6-449,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围术期液体容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择期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n=40):常规补液组(N组),目标管理补液组(G组)。G组连接Flo Trac/Vigileo监测系统观察△SV、CI等...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围术期液体容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择期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n=40):常规补液组(N组),目标管理补液组(G组)。G组连接Flo Trac/Vigileo监测系统观察△SV、CI等指标指导输液。分别记录患者术中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及血液乳酸含量等。结果与N组比较,G组患者晶体液输注量,HR、△SV,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的用量,PT、APTT、TT明显减少,而尿量,术中各时间点CVP、CI、MBP及FIB值增加(P<0.05);两组患者术毕乳酸均明显高于术前,且N组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应用Flo Trac/Vigileo监测系统行目标指导液体管理,可以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优于常规补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FLOTRAC/VIGILEO 目标指导液体管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复合手术治疗中应用Supera支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朋 李龙 +7 位作者 张银行 杨斌 朱凤水 陈健 华扬 程登贵 邓昭健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Supera支架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单独使用Supera支架和(或)联合其他支架行复... 目的探讨Supera支架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单独使用Supera支架和(或)联合其他支架行复合手术。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支架释放成功、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成功[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支架内血栓、脑梗死、脑出血、脑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心脏事件)。术后3个月采用电话及门诊面对面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影像学随访包括颈动脉超声或CT血管成像或DSA,以最后一次影像资料结果为准,若病变段狭窄率>50%,则认为发生再狭窄(中度狭窄:狭窄率为>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临床随访包括前循环缺血性卒中、mRS评分及死亡事件。结果1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64±6)岁。临床表现包括肢体无力8例,单侧眼盲2例,言语功能障碍8例,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术前mRS评分0~2分10例,3分2例。12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即刻均达成功再通(mTICI分级3级)。出院时mRS评分0~2分11例,3分1例。术后发生无症状性新发脑梗死5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5~21个月,mRS评分0~2分12例;8例患者颈内动脉通畅,4例患者发生颈内动脉再狭窄,包括中度狭窄2例(无临床症状),重度狭窄2例(肢体无力1例、语言功能障碍1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初步分析提示,Supera支架可尝试用于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但仍需增加样本量及开展长期有效性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Supera支架 颈内动脉闭塞 杂交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