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市酱香型酒用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范辉 胡朝凤 +1 位作者 袁雨晴 王维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8期209-210,共2页
随着以酱香型茅台酒、习酒为核心的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遵义市酒用高粱种植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本地优质酒用高粱是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不可替代的专用原料。加快酒用高粱产业发展,对持续提升遵义市白酒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做大... 随着以酱香型茅台酒、习酒为核心的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遵义市酒用高粱种植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本地优质酒用高粱是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不可替代的专用原料。加快酒用高粱产业发展,对持续提升遵义市白酒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白酒产业,意义十分重大。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单产和品质为突破口,提高酒用高粱种植水平。从选用良种、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酒用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酒用高粱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超级稻应用效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文平 蒋颖 《农技服务》 2010年第4期437-439,共3页
阐述了遵义市超级稻推广应用取得的效果,分析了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超级稻 推广 应用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优质水稻生态栽培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文平 杨杰 《农技服务》 2009年第3期8-9,共2页
从优质稻品种选择、播期安排、育壮秧技术到本田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全面介绍了遵义市优质水稻生态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稻 栽培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4
作者 范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166-166,248,共2页
为摸清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地区适应性,通过对3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并对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上,金甜28亩产量最高。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金甜28、卓糯1号经济性状... 为摸清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地区适应性,通过对3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并对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上,金甜28亩产量最高。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金甜28、卓糯1号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新品种 产量 品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春播高粱种植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文平 蒋颖 《农技服务》 2011年第7期946-947,共2页
从选用良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与贮藏几个方面总结了有机春播高粱种植技术。
关键词 高粱 种植 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范辉 《农技服务》 2007年第8期22-22,共1页
从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宽厢宽带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保姆”物化技术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文平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1期50-50,52,共2页
"旱育保姆"在水稻上的应用,简化了旱育秧的育苗工序,改善了单株生长环境,提高了秧苗素质,减轻了病害发生,增加了水稻产量。
关键词 旱育保姆 水稻 育苗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全程机械化农艺农机技术集成示范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文平 钟华义 熊国权 《农技服务》 2013年第8期903-904,共2页
针对农业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劳动和生产效益低的问题,探索油菜增产增效耕作栽培新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开展了农艺农机技术集成示范,以期为油菜大面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结果表明:机播机收损失率在8%以下... 针对农业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劳动和生产效益低的问题,探索油菜增产增效耕作栽培新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开展了农艺农机技术集成示范,以期为油菜大面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结果表明:机播机收损失率在8%以下,人工割倒收获的损失率在15%以上。示范区机播机收平均产量124.05 kg,比人工栽收(对照)减产30.2 kg,但机播机收比人工栽收省工节本,示范区机械化面积7.9 hm2,共省工节本22 564.4元,省工节本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全程机械化 农艺农机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多样性间作控制稻瘟病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平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期34-,共1页
介绍了水稻品种多样性间作控制稻温病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多样性 间作 控制 稻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托盘漂浮育苗栽培技术
10
作者 吴文平 陈德珍 袁雨晴 《农技服务》 2011年第8期1123-1124,共2页
从育苗前的准备、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玉米托盘漂浮育苗技术,并介绍了移栽大田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玉米 托盘漂浮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红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苟开礼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1期7-7,共1页
从苗床厢制作、播种、幼苗管理、大田整理、移栽、施肥、中期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脱毒红薯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脱毒红薯 栽培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棚室蔬菜主要障害的危害与预防
12
作者 赵国强 刘元士 颜家辉 《农技服务》 2009年第2期64-64,68,共2页
阐述了遵义棚室蔬菜低温障害、高温障害和湿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棚室蔬菜 障害 危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红缨子漂浮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朝凤 刘羽 余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247-2248,共2页
[目的]探索珍酒集团指定品种红缨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摸索出适合红缨子的最佳种植方式和密度。[方法]开展2、3株种植方式的9万、12万、15万株/hm23个密度栽培对比试验。[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着壳率、千粒重都降低,其中... [目的]探索珍酒集团指定品种红缨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摸索出适合红缨子的最佳种植方式和密度。[方法]开展2、3株种植方式的9万、12万、15万株/hm23个密度栽培对比试验。[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着壳率、千粒重都降低,其中以9万株/hm2处理的经济性状较好;产量以12万株/hm2处理的最高,在2株栽培方式中比9万、1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400.20、1467.45kg/hm2,增幅分别为17.90%、19.55%,在3株栽培方式中比9万、1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1134.00、1156.20 kg/hm2,增幅分别为6.00%、24.44%。[结论]建议生产中红缨子的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种植方式为3株,可在同类地区中推广应用此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缨子 密度 种植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朝凤 袁雨晴 《农技服务》 2009年第4期44-44,51,共2页
在N、P、K施用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各生育时期施用比例不同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施肥处理为,氮肥:底肥30%、苗肥20%、穗肥40%、粒肥10%;磷肥:底肥70%、穗肥30%;钾肥:底肥60%、穗肥40%。
关键词 氮磷钾肥 生育时期 施用比例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冻害及减灾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文平 《农技服务》 2008年第2期11-12,共2页
介绍了马铃薯冻害的受害症状,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冻害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Y两优3218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文平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254-1255,共2页
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Y两优3218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人工手插最高,免耕栽秧最低,人工手插比免耕栽秧增产6.04%;人工手插稻总成本最高,最低为免耕栽秧。不同栽培方式的成本投入依次为:人工手插>翻犁抛秧>厢... 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Y两优3218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人工手插最高,免耕栽秧最低,人工手插比免耕栽秧增产6.04%;人工手插稻总成本最高,最低为免耕栽秧。不同栽培方式的成本投入依次为:人工手插>翻犁抛秧>厢式丢秧>免耕栽秧。从净利润上看,免耕抛秧最高,其次为厢式丢秧,翻犁抛秧居第三,最低为人工手插。免耕栽秧产投比最高达1.78,人工手插最低,为1.67。虽然人工手插稻产出最高,但因劳动力、畜力成本较高,净利润则最低。因此,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前茬物为蔬菜、油菜等收获较迟,劳动力充裕的地区均可选用人工手插栽种;在有水源灌溉保障的区域,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免耕栽秧、抛秧轻简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移栽方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型脱毒甘薯引种的效果
17
作者 吴文平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0期1102-1103,共2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遵义市生产的蔬菜型、鲜食型脱毒甘薯品种,引进7个蔬菜型、鲜食型脱毒甘薯,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001、紫云甘薯、1083、广薯87、浙紫1号适宜作蔬菜型、鲜食型品种在生产上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鲜食型 脱毒甘薯 引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对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地力的影响
18
作者 胡朝凤 李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3-34,共2页
沼液对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地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原液、清粪水可使高粱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沼液原液比对照增产672.39 kg/hm2,增产17.55%,施用清粪水比对照增产596.27 kg/hm2,增产15.56%;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 沼液对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地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原液、清粪水可使高粱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沼液原液比对照增产672.39 kg/hm2,增产17.55%,施用清粪水比对照增产596.27 kg/hm2,增产15.56%;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因此沼液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但对pH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酒用有机高粱 产量 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高粱红缨子产量及其紫斑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苟开礼 李士敏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0期28-29,31,共3页
为提高高粱产量并减少紫斑病的发生,对比直播与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对红缨子产量及紫斑病的影响,进而选择最优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直播、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平均产量分别为234.78公斤/亩、277.47公斤/亩和288.14公斤/亩,营养块育... 为提高高粱产量并减少紫斑病的发生,对比直播与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对红缨子产量及紫斑病的影响,进而选择最优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直播、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平均产量分别为234.78公斤/亩、277.47公斤/亩和288.14公斤/亩,营养块育苗与漂浮育苗分别较直播单产提高18.2%和22.7%。从紫斑病病情指数看,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发病最轻的均为漂浮育苗,且在成熟期漂浮育苗与直播达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缨子 高粱 紫斑病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