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兴莲 程华刚 +3 位作者 张媛媛 王鹏 王胜 张绍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高达66.0%[1],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口腔健康行为状况较差。口腔不良行为是造成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身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由于学龄前儿童...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高达66.0%[1],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口腔健康行为状况较差。口腔不良行为是造成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身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由于学龄前儿童缺乏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很难独立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知识 行为状况 儿童家长 患龋率 窝沟封闭 口腔卫生 儿童龋齿 乳牙龋病 第一恒磨牙 含氟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软衬热凝树脂在颌骨囊肿塞治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晓红 胡小华 +1 位作者 黄桂林 姚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68,共3页
采用超级软衬热凝树脂制作塞治器,对59例颌骨囊性病变进行开窗减压治疗,术后佩戴塞治器。术后3、6、12个月行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检查;结果显示59例颌骨囊性病变内骨密度逐渐增高,囊腔体积变小;其中32例新成骨超过50%,17例患者囊腔消失... 采用超级软衬热凝树脂制作塞治器,对59例颌骨囊性病变进行开窗减压治疗,术后佩戴塞治器。术后3、6、12个月行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检查;结果显示59例颌骨囊性病变内骨密度逐渐增高,囊腔体积变小;其中32例新成骨超过50%,17例患者囊腔消失,无需行二期刮切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治器 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华林 谢文扬 +1 位作者 徐锋 徐宇红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总结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保守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适当的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的病例共 11例 ,在全麻下 ,使用一定强度的外力使纤维性粘连撕裂松解。结果 :11例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全部治疗成功 ,治疗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目的 :总结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保守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适当的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的病例共 11例 ,在全麻下 ,使用一定强度的外力使纤维性粘连撕裂松解。结果 :11例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全部治疗成功 ,治疗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 ,较手术方法有许多优越性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 ,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适应证的选择恰当 ,并能坚持有效的张口训练 ,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纤维性强直 保守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感染伤口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毛小泉 谢文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9-20,60,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模型建立的规范方法及细菌用量。方法:40只成年健康大白兔,每只兔两侧颌面部各做1个伤口,每个伤口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为滴入加涂擦法,对照侧为滴入加注射法接种细菌。观察伤... 目的:寻找一种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模型建立的规范方法及细菌用量。方法:40只成年健康大白兔,每只兔两侧颌面部各做1个伤口,每个伤口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为滴入加涂擦法,对照侧为滴入加注射法接种细菌。观察伤口感染情况。结果:3×108cfu/mL以上:实验侧2例伤口感染,8例轻微感染;对照侧1例伤口感染,9例轻微感染。9×108cfu/mL以上:实验侧11例伤口感染,1例轻微感染;对照侧5例伤口感染,7例轻微感染。结论:接种细菌量少于3亿,难以建立明显感染伤口;9亿以上注入法成功率低,而涂擦法能行之有效地建立伤口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接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颌面部感染伤口清创缝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小泉 谢文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寻找感染伤口清创缝合规范合理的术式,为临床感染伤口清创缝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健康大白兔,于颌面部两侧及后大腿伤口接种金葡菌,选取已成功感染的兔20只。实验侧作特殊清创处理,对照侧作传统常规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 目的:寻找感染伤口清创缝合规范合理的术式,为临床感染伤口清创缝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健康大白兔,于颌面部两侧及后大腿伤口接种金葡菌,选取已成功感染的兔20只。实验侧作特殊清创处理,对照侧作传统常规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侧:颌面部1期愈合19例,2期愈合1例;后大腿1期愈合12例,2期愈合8例。对照侧:颌面部1期愈合0例,2期愈合20例;后大腿1期愈合0例,2期愈合2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伤口,通过特殊清创处理能达到1期愈合;肢体感染伤口同方法处理效果不及颌面部,但比常规处理效果好。以封闭式负压灌洗引流为主的特殊清创措施治疗感染伤口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伤口感染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