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兴莲 程华刚 +3 位作者 张媛媛 王鹏 王胜 张绍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高达66.0%[1],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口腔健康行为状况较差。口腔不良行为是造成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身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由于学龄前儿童...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的患龋率高达66.0%[1],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口腔健康行为状况较差。口腔不良行为是造成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儿童的心身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由于学龄前儿童缺乏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很难独立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知识 行为状况 儿童家长 患龋率 窝沟封闭 口腔卫生 儿童龋齿 乳牙龋病 第一恒磨牙 含氟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IL-17、IL-27表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2
2
作者 鄢仁晴 方宁 +3 位作者 赵建军 罗军敏 罗建波 刘晓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7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患者组按治疗史分为初治组,复治组;按痰涂片抗酸染色分为...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7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患者组按治疗史分为初治组,复治组;按痰涂片抗酸染色分为痰涂阳性组,痰涂阴性组。初治组8例为凡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用药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新发病例;复治组22例为凡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痰涂阳组9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痰涂阴组21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ELISA法检测IL-17,IL-27。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5),初治组与涂阴组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复治组IL-17显著降低(P<0.05),而IL-27显著增高(P<0.05)。②与初治组比较:复治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IL-17显著降低(P<0.05),IL-27显著增高(P<0.05)。③与涂阴组比较:涂阳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CD8+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7与IL-27呈正相关(P<0.05),记忆性T细胞亚群与IL-17,IL-27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可望作为TB初步诊断的观察指标,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均可望作为TB患者的临床分组依据,TB外周血IL-17、IL-27水平可望用于判断TB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记忆性T细胞 效应型T细胞 中央型T细胞 IL-17 IL-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及其katG与inhA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杨 陈玲 +5 位作者 张泓 王建华 李娜娜 李开伦 甘辛 张建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耐异烟肼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与其katG及inh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对87例临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取菌落DNA、PCR扩增katG和inhA基因片段,并对所有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87例菌株经鉴... 目的探讨耐异烟肼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与其katG及inh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对87例临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取菌落DNA、PCR扩增katG和inhA基因片段,并对所有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87例菌株经鉴定均为结核分枝杆菌,30(34.5%)例为耐异烟肼菌株,57(65.5%)例异烟肼敏感菌株。30例耐异烟肼株中,18(60%)株出现katG和(或)inhA基因突变。在突变株中,9(50%)株为katG单基因突变,5(27.8%)株为inhA单基因突变,4(22.2%)株为katG和inhA双基因联合突变。两个新突变位点(Val230Met和Pro232Gln)为首次发现,已被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基因库收录。结论该研究证实结核分枝杆菌katG和inhA基因突变与耐异烟肼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异烟肼的抗菌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异烟肼 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croRNA-7通过下调CGG结合蛋白1的表达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燕 廖珍媛 +7 位作者 陈超 秦娜琳 郑静 田丹 李永菊 朱顺飞 罗军敏 徐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和CGG结合蛋白(CGGBP1)的表达;建立人肺癌裸鼠肿瘤模型,肿瘤局部注射p-miR-7真核表达载体,测量肿瘤大小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实时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7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7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Ki-67和CGGBP1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局部注射p-miR-7组中miR-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同时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缓慢,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肿瘤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过表达miR-7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生长相关蛋白CGGB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R-7 人肺癌95D细胞 细胞生长 CGG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崔伟 朱明兰 +2 位作者 苗向阳 姜小良 罗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56-17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单独使用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慢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单独使用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慢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和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低于对照组评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0.4%,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舒通胶囊 慢性前列腺炎 宁泌泰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必英 陈雅棠 +1 位作者 李文桂 杨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方法自行设计引物,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分别扩增Eg95和EgA31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 目的构建和鉴定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方法自行设计引物,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分别扩增Eg95和EgA31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剪接Eg95和EgA31,得到Eg95-EgA31融合基因,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质粒pGEX-Eg95-EgA31,抽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电穿孔法转化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bifidum,Bb),构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抽提质粒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约1 016bp的Eg95-EgA31融合基因;重组质粒用双酶切鉴定可切出预期大小片段,以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rBb中抽提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可得到约1016bp的Eg95-EgA31融合基因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为该疫苗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的设置与实践 被引量:75
7
作者 黄乐春 温贤秀 +1 位作者 吴玉芬 黄萌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为探索一套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工作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成立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设立专、兼职护理岗位,通过患者档案电子化管理、电话随访和温馨短信提示、上门专科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网络平台管... 为探索一套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工作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成立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设立专、兼职护理岗位,通过患者档案电子化管理、电话随访和温馨短信提示、上门专科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网络平台管理等方法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建立延续性护理健康档案1200余份,电话随访3000余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32次,上门专科护理服务120余人次。延续性护理中心的工作保证了患者康复的连续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模式实践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发生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冒青 汤静燕 +4 位作者 潘慈 陈静 薛惠良 顾龙君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1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6例初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Ⅳ期非霍杰金淋巴瘤 (NHL)患儿 ,在初期化疗时加予水化、碱化、别嘌呤醇治疗 ;监测治疗前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6例初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Ⅳ期非霍杰金淋巴瘤 (NHL)患儿 ,在初期化疗时加予水化、碱化、别嘌呤醇治疗 ;监测治疗前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1~2周内的电解质、血尿酸、肌酐 (Cr)、尿素氮 (BUN)、DIC指标变化。按Cohen提出的ATLS的诊断标准 ,统计ATLS的发生率 ,分析其与WBC计数、LDH水平和肿瘤细胞免疫分型的关系。结果216例患儿中因代谢紊乱诊断ATLS者17例 (占7.9 % ) ,以血液生化改变为主 ,包括高尿酸血症、高磷、高钾、低钙、高尿素氮或高肌酐。169例ALL和47例Ⅳ期NHL患儿ATLS发生率分别为5.3 %和17.0 % ,Ⅳ期NHL的ATLS发生率大于ALL(P<0.05) ,120例B系和96例T系淋巴系统恶性肿瘤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5.8 %和10.4 %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WBC≥50×109/L者66例 ,WBC<50×109/L者150例 ,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15.2 %和4.7 %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LDH≥2000U/L者40例 ,LDH<2000U/L者176例 ,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40.0 %和0.6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17例ATLS患儿经前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 ,预后良好 ,无少尿、无尿需要透析者 ,无严重出血或心率失常危及生命者。结论高WBC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高危因素 预防 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霍杰金淋巴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白雪梅 杨平 +1 位作者 王莹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4-666,共3页
关键词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急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09例剖宫产指征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明 刘东屏 罗克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54-2154,2157,共2页
关键词 术中并发症 剖宫产指征 阴道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掌握情况 母婴 医务人员 证明 基本途径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2介导MCP-1诱导的人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艳 刘喜平 +2 位作者 李琴山 尚惠锋 钱民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本室前期工作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诱导人内皮细胞(hVECs)凋亡.为进一步揭示MCP-1诱导凋亡分子机理,首先观察MCP-1对hVECs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chemokine receptor-2,CC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P-... 本室前期工作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诱导人内皮细胞(hVECs)凋亡.为进一步揭示MCP-1诱导凋亡分子机理,首先观察MCP-1对hVECs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chemokine receptor-2,CC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P-1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CCR2在hVECs的表达.以脂质体为载体的CCR2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hVECs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膜联蛋白(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显示,CCR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VECs48h后可明显降低CCR2蛋白质的表达(P<0.05),抑制MCP-1诱导的hVECs凋亡(P<0.01).反义CCR2抑制凋亡结果与加入CCR2阻断剂RS102895后细胞凋亡测定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MCP-1的主要受体CCR2介导了MCP-1诱导的hV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构建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苏小林 江智霞 +3 位作者 代群燕 周家梅 李昌秀 郑喜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 :将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应用于急救教学,探讨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及良好情感态度培养。方法 :介绍了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设计的思路以及元素设计及其构建,设置5大功能模块,进行创伤现场救护知识... 目的 :将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应用于急救教学,探讨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及良好情感态度培养。方法 :介绍了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设计的思路以及元素设计及其构建,设置5大功能模块,进行创伤现场救护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将某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33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实施后的教学效果。结果 :将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应用于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创伤救护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急救意识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3D创伤现场救护实训系统教学效果良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应用前景比较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现场救护 急危重症护理 急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2
13
作者 蔡庆勇 梁贵友 +4 位作者 曾宽 徐刚 刘达兴 宋永祥 李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43-646,共4页
目的:总结预防及处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并发症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VATS肺叶切除手术317例。观察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术中发生并发症患者28例(8.8%),包括血管意外损伤出血16例(5.0%)、误伤/... 目的:总结预防及处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并发症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VATS肺叶切除手术317例。观察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术中发生并发症患者28例(8.8%),包括血管意外损伤出血16例(5.0%)、误伤/断支气管2例(0.6%)、缝合器切割血管残端渗血4例(1.3%)、缝合器切割残端肺漏气3例(0.9%)、肺损伤2例(0.6%)、膈肌损伤1例(0.3%)。中转开胸17例,中转率5.4%。出血镜下修补成功14例,成功率70%(14/20)。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是胸外科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需注重预防及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的损伤出血,才能减少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得到广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术中并发症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林蛙的核型、C带和银带研究及田野林蛙起源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刚 徐宁 +1 位作者 李德俊 吴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5,共3页
中亚林蛙(Ranaasialica)的核型为2n=26,NF=52.第2号染色体短臂有一条近端着丝粒区C带。第10号染色体长臂上有一对标准NORs。本文认为,田野林蛙(Ranaarvalis)起源于欧洲,是欧洲林蛙群与亚洲2n=24的林蛙群间的过渡种类。
关键词 C带 银带 起源 染色体组型 林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2 位作者 匡菊香 杨艳 刘龙忠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49-649,共1页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增大或减少对其包合率无明显影响。饱和水溶液法工艺复杂 ,稳定性差 ,β CD比例改变时 ,莪术油包合率也发生变化。结论 :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的较好方法是莪术油与 β CD按 1∶4比例投料 ,研磨 5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法 研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释义 被引量:64
16
作者 梁煜 林代华 王清 《中医药学刊》 CAS 2003年第4期588-588,599,共2页
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阳气虚阴寒盛理论、瘀血理论、痰瘀相关理论等。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 ,可知在众多的冠心病发病机理中 ,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 ,因之而产生的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则。冠心病... 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阳气虚阴寒盛理论、瘀血理论、痰瘀相关理论等。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 ,可知在众多的冠心病发病机理中 ,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 ,因之而产生的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则。冠心病发病机理中 ,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 ,该观点及因之而产生的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的思想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气虚血瘀可能兼挟痰浊、阴虚、气郁等病理改变 ,在以益气活血为根本法则的基础上 ,兼治痰浊、阴虚、气郁等 ,由此阻断冠心病的病机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冠心病 病机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豫皖 金瑛 +1 位作者 熊华章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目的:对目前膝关节组织工程韧带在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应用及价值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组织工程韧带构建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相关应用文献,对包括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三大要素对构建膝关节组织工程化韧带的研究... 目的:对目前膝关节组织工程韧带在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应用及价值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组织工程韧带构建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相关应用文献,对包括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三大要素对构建膝关节组织工程化韧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筛选和适当的生长因子是构建膝关节组织工程韧带的核心和必要条件。种子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和生长因子的浓度选择及配比是构建良好组织工程韧带的关键,而实现膝关节组织工程韧带在体内存活和更好发挥生物学效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膝关节组织工程韧带的构建方法及方式在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组织工程韧带 种子细胞 生长因子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测及解脲支原体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泽慧 闵迅 +1 位作者 高英 肖代敏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支原体感染状况 ,分析解脲支原体 (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泌尿 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62 0例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 (或宫颈分泌物 )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 ,并对UU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支原体感染状况 ,分析解脲支原体 (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泌尿 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 62 0例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 (或宫颈分泌物 )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 ,并对UU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2 0例临床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 3 3 6例 ,UU感染 2 46例 ,人型支原体 (MH)感染 15例 ,二者混合感染 75例 ,分别占支原体感染的 73 .2 % ,4.5 %和 2 2 .3 %。UU对四环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米诺环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 2 8.5 % ,79.3 % ,74.4% ,4.1% ,6.9% ,9.3 % ,2 7.7% ,10 .2 % ,1.6% ,2 .4%。结论 :UU对各类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株 ,NGU患者应进行支原体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避免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尿道炎 非淋菌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2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珍媛 秦娜琳 +4 位作者 李永菊 陈超 田丹 罗军敏 徐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构建miRNA-126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iRNA-126的正义和反义寡核苷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miR-126,体外瞬时转染至4T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转染效率。Real-time PC... 目的:构建miRNA-126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iRNA-126的正义和反义寡核苷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miR-126,体外瞬时转染至4T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4T1细胞中miRNA-126的表达,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4T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法观察4T1细胞的体外迁移。结果:成功构建pcDNA6.2-miR-126真核表达载体,其可在4T1细胞中有效表达miR-126。与转染空质粒组(pcDNA6.2-Ctrl)相比,瞬时转染72 h后,pcDNA6.2-miR-126转染组4T1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0.30±0.03)vs(0.51±0.04),P<0.05];瞬时转染48 h后,pcDNA6.2-miR-126组4T1细胞迁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8.17±2.30)vs(28.33±2.16)个,P<0.05]。结论:miRNA-126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6 真核表达 乳腺癌 4T1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立仙 庞雯 +1 位作者 王东红 张振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35-3237,共3页
目的:总结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并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1)A组(硝呋尔太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组)共33例;(2)B组(甲硝唑+制霉菌素组):共39例。观察两组术前准备时间、... 目的:总结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并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1)A组(硝呋尔太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组)共33例;(2)B组(甲硝唑+制霉菌素组):共39例。观察两组术前准备时间、疗效及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A组及B组治疗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时间分别为(2.51±0.49)d及(5.86±0.73)d(P<0.001),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2.25±0.63)d及(4.93±0.46)d(P<0.00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及94.87%(P>0.05);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分别为6.06%及7.69%(P>0.05)。结论:与传统阴道用药比较,硝呋尔太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用于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肯定,术前准备时间及治疗时间缩短明显,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病 细菌性 子宫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