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强化技术在金属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保军 伍玉娇 +1 位作者 龙琼 龙绍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2,18,共5页
综述了金属表面强化技术的强化机理、强化工艺,包括传统喷丸强化、超声冲击强化、水射流冲击强化等强化技术,阐述了各强化技术材料硬化层的应力分布、显微组织变化、粗糙度等表面完整性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上表面强化技术相互间的... 综述了金属表面强化技术的强化机理、强化工艺,包括传统喷丸强化、超声冲击强化、水射流冲击强化等强化技术,阐述了各强化技术材料硬化层的应力分布、显微组织变化、粗糙度等表面完整性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上表面强化技术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应用中的优点,并对各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强化 残余应力 表面形貌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作用下的电沉积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
作者 龙琼 路坊海 +1 位作者 罗勋 黄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9-185,共7页
介绍了均匀/非均匀磁场下电沉积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磁场辅助电沉积技术作用机制,包括传质过程、结构修饰、电化学反应及晶粒取向等,以及磁场与电流的交互作用诱导的流体流动学效应(MHD效应),并模拟了微观MHD效应形成过程,阐述了外加磁... 介绍了均匀/非均匀磁场下电沉积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磁场辅助电沉积技术作用机制,包括传质过程、结构修饰、电化学反应及晶粒取向等,以及磁场与电流的交互作用诱导的流体流动学效应(MHD效应),并模拟了微观MHD效应形成过程,阐述了外加磁场在电沉积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电沉积 MHD效应 研究进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场下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3
作者 龙琼 钟云波 +3 位作者 余正平 龙绍檑 李娟 伍玉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2-479,共8页
近年来,磁控焊接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在焊接过程及焊后热处理过程中施加磁场,可以显著改善熔池金属的传质及传热行为,细化晶粒组织,减少成分偏析,促使第二相均匀化弥散分布,降低气孔、热裂纹等焊接缺陷的敏感性,显著... 近年来,磁控焊接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在焊接过程及焊后热处理过程中施加磁场,可以显著改善熔池金属的传质及传热行为,细化晶粒组织,减少成分偏析,促使第二相均匀化弥散分布,降低气孔、热裂纹等焊接缺陷的敏感性,显著提升焊缝力学性能。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磁控焊接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比了外加磁场与无磁场下焊接的特点,总结了Lorentz力、热电磁力、磁场力、磁Gibbs自由能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及磁场对焊缝微观组织、电弧形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开发多尺度磁场下磁控复合焊接技术、磁控热处理技术结合焊接过程中电流场、温度场、应力场(应变场)有限元分析是将来磁控焊接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焊接 组织 电磁搅拌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镀液超声波作用下双脉冲电镀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 被引量:2
4
作者 龙琼 张玉兰 +4 位作者 路坊海 罗勋 胡素丽 罗咏梅 黄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59,164,共5页
研究了以硅质量分数50%的铁-硅合金颗粒为原料,在循环镀液超声波作用下,采用双脉冲电镀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合金颗粒质量浓度、电流密度、脉冲电流频率、超声波功率等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镀... 研究了以硅质量分数50%的铁-硅合金颗粒为原料,在循环镀液超声波作用下,采用双脉冲电镀法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合金颗粒质量浓度、电流密度、脉冲电流频率、超声波功率等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镀液颗粒质量浓度为50g/L、平均电流密度为2A/dm2、脉冲电流频率为100Hz条件下,镀层硅质量分数达9.67%,镀层表面平整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脉冲 电沉积 Fe-Si镀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TC4涂层临界沉积速度计算及制备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靳磊 崔向中 +2 位作者 丁元法 张岚 苏向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101,共6页
目的研究冷喷涂TC4涂层的临界沉积速度及粒子温度对临界沉积速度的影响规律,并研究气体压强对沉积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理论研究上,采用有限元LS-DYNA软件中的Johnson-Cook塑性模型,选取3D164计算单元建立模型,研究粒子在不同温度... 目的研究冷喷涂TC4涂层的临界沉积速度及粒子温度对临界沉积速度的影响规律,并研究气体压强对沉积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理论研究上,采用有限元LS-DYNA软件中的Johnson-Cook塑性模型,选取3D164计算单元建立模型,研究粒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速度下碰撞基体后的形貌特征,确定粒子沉积临界速度。试验研究上,采用N_2作为冷喷涂驱动气体,在TC4合金上制备TC4涂层,然后采用SEM、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硬度计等分析已沉积涂层的孔隙率和硬度等性能。结果 25、400、500、600℃温度下,计算表明10μm的TC4合金粒子在TC4基板上的临界沉积速度分别为730、465、392、361 m/s,即随粒子温度升高,粒子临界沉积速度降低,粒子沉积成涂层更容易。采用冷喷涂工艺在TC4基板上沉积TC4涂层,在N_2温度600℃、气体压力3 MPa的条件下,制备的TC4涂层厚度约1000μm,与TC4钛合金基体结合紧密,涂层孔隙率约为6.46%。结论气体温度升高,粒子临界沉积速度降低;气体压强变大,制备的涂层厚度就大且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啧涂 TC4涂层 碰撞 临界沉积速度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扰动平推流氧化铝晶种分解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向东 丁元法 +6 位作者 秦庆东 吴海文 李其贵 李国乾 李丹宁 罗源 彭梯礼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
针对传统氧化铝晶种分解工艺长期采用全混合分解强力搅拌物料的技术路线,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晶种分解工艺技术与装备能耗高、投入大的原因。通过研究晶种分解动力学与流体力学模拟计算,提出了氧化铝晶种分解过程中可以减弱搅拌强度,简化... 针对传统氧化铝晶种分解工艺长期采用全混合分解强力搅拌物料的技术路线,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晶种分解工艺技术与装备能耗高、投入大的原因。通过研究晶种分解动力学与流体力学模拟计算,提出了氧化铝晶种分解过程中可以减弱搅拌强度,简化装备结构,从而实现节能降耗,节省投资的新路径。开发出微扰动平推流氧化铝晶种分解新技术及其装备,并应用于工业生产。结果与传统分解槽相比生产过程平均节能42.5%;分解槽运行周期平均延长2.5个月;底部结疤高度由2.5m降为0.5m;产品产出率和粒度分布等各项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微扰动平推流 晶种分解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磷石膏复合材料中重金属浸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皇志威 苏向东 +3 位作者 张建刚 骆弟元 陈烨 李海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为实现赤泥和磷石膏两大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未经改性处理的赤泥与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复合助剂的改性固化作用制备达到充填要求的复合材料。当赤泥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85%、磷石膏为5%时,复合材料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为4.34 MPa,达... 为实现赤泥和磷石膏两大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未经改性处理的赤泥与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复合助剂的改性固化作用制备达到充填要求的复合材料。当赤泥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85%、磷石膏为5%时,复合材料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为4.34 MPa,达到了矿山充填力学性能要求。参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和《块状废物或建材中无机组分扩散浸出行为测试容器实验》(EA NEN 7375—2004)对颗粒状和块状样品对比进行浸出实验,研究了赤泥-磷石膏复合材料中重金属元素(镉、铬、镍、钡)的浸出行为。结果表明,重金属浸出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铬、钡、镍、镉;磷石膏掺量在5%以内时重金属元素浸出浓度及扩散系数变化较小,超过5%后重金属元素浸出率增加。对两种浸出方法复合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行为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行为主要受扩散作用控制,在长期浸出过程中还受到耗竭作用和延滞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磷石膏 充填 重金属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掺杂锆钛酸钡钙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小明 周旺 +6 位作者 熊俊华 唐云松 杨冬 刘万丽 蔺锡柱 罗咏梅 李国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23-10026,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无铅压电陶瓷(Ba0.85Ca0.15)(Ti0.9Zr0.1)O3+x%(质量分数)Li2CO3(x=0.1,0.3,0.5,0.7,1.0,简写BCTZL-x),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锂对该陶瓷体系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无铅压电陶瓷(Ba0.85Ca0.15)(Ti0.9Zr0.1)O3+x%(质量分数)Li2CO3(x=0.1,0.3,0.5,0.7,1.0,简写BCTZL-x),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锂对该陶瓷体系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于1400℃/2h下的BCTZL-x陶瓷具有典型ABO3型钙钛矿结构。当增加Li的量,陶瓷经历从正交(O)向四方(T)晶相结构转变。当x≥0.3时,掺锂陶瓷结构变得更为致密。BCTZL-0.3体系陶瓷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d33=456pC/N,kp=0.49,εr=4864,tanδ=0.018,Qm=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85Ca0.15)(Ti0.9Zr0.1)O3 无铅压电陶瓷 制备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机莼菜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顺清 谢淋 +3 位作者 龙琼 冉永安 艾飞 苏向东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莼菜具有高营养价值、保健价值以及药用价值。但是由于莼菜对环境要求极高,只有水质极好的高海拔地区才能生长出高品质莼菜,目前由于自然环境的急剧改变莼菜的自然生存环境不断减少,适宜于莼菜生长的环境被破坏,莼菜自然种群数量减少、... 莼菜具有高营养价值、保健价值以及药用价值。但是由于莼菜对环境要求极高,只有水质极好的高海拔地区才能生长出高品质莼菜,目前由于自然环境的急剧改变莼菜的自然生存环境不断减少,适宜于莼菜生长的环境被破坏,莼菜自然种群数量减少、濒临灭绝,已成为制约高品质莼菜广泛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进行现代化培育已成为天然有机莼菜广泛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莼菜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培育 营养价值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退火温度对金属三靶顺序溅射CZTS薄膜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仪柯 张坤 +3 位作者 唐雅琴 蒋良兴 刘芳洋 赖延清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通过XRD及Raman物相分析、SEM形貌观察和EDS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硫化退火温度对金属三靶顺序溅射铜锌锡硫(CZTS)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00~580℃),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变好的趋势,形貌也得到了改善。... 通过XRD及Raman物相分析、SEM形貌观察和EDS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硫化退火温度对金属三靶顺序溅射铜锌锡硫(CZTS)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00~580℃),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变好的趋势,形貌也得到了改善。当温度达到600℃时,CZTS薄膜会发生分解反应,该分解反应不但导致薄膜结晶性能及形貌恶化,也造成了锡元素的损失。580℃条件下获得的薄膜各项性能俱佳,是最适合本实验体系的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退火 退火温度 铜锌锡硫薄膜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VNbTa/Inconel 600扩散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1
作者 李娟 沈宽春 +4 位作者 尹蓉 赵宏龙 罗少敏 周念 秦庆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鉴于TiVNbTa难熔高熵合金优异的耐蚀性和高温强度,针对其与高温合金复合使用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TiVNbTa和Inconel 600的扩散焊接性能。在850~1150℃条件下对二者进行了扩散焊研究,对850~1000℃下所得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所有... 鉴于TiVNbTa难熔高熵合金优异的耐蚀性和高温强度,针对其与高温合金复合使用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TiVNbTa和Inconel 600的扩散焊接性能。在850~1150℃条件下对二者进行了扩散焊研究,对850~1000℃下所得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所有温度下所得接头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除850℃下所得接头只含一层富Ni界面层外,其余接头均具有“Inconel 600/镍基扩散层/富Cr层/富Ti层/富Ni层/TiVNbTaNi(Fe,Cr)扩散层/TiVNbTa RHEA”多层界面结构,其中富Ni层为具有菱方晶体结构的Ni_(2)Ti型金属间化合物,富Cr层为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Cr2X型Laves金属间化合物。950℃下所得接头具有最高剪切强度,其值为357 MPa,断裂主要发生在接头中具有Ni_(2)Ti型晶体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层,裂纹扩展穿过多层界面。接头界面形成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扩散焊过程中,Ti,V,Nb,Ta元素由RHEA侧向Inconel 600合金侧扩散,Ni,Fe,Cr元素由Inconel 600合金侧向难熔高熵合金侧扩散。其中,Ti和Ni元素扩散剧烈;Cr和Ni元素在界面化学反应的驱动下发生偏聚;Nb和Ta元素的扩散因Ni_(2)Ti型界面层的形成而受阻,从而出现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 难熔高熵合金 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粒度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结晶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蒋斌 苏向东 +1 位作者 周念 张建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为研究体系,以氢氧化铝为诱导分解结晶反应晶种,研究分析反应过程中晶种粒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种粒度减小,表观活化能降低,分解率升高。晶种颗粒形貌近似于椭球形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了比表面能对A... 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为研究体系,以氢氧化铝为诱导分解结晶反应晶种,研究分析反应过程中晶种粒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种粒度减小,表观活化能降低,分解率升高。晶种颗粒形貌近似于椭球形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了比表面能对Arrhenius公式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修正,表观活化能与晶种粒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降低诱导结晶的晶种粒度使分解率升高的机理是由于晶种引入了额外比表面能,该比表面能降低了铝酸钠溶液分解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从而使分解率升高。建立了晶种粒度与反应分解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分解结晶 晶种粒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MnNiFe高熵合金成分对力学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13
作者 周念 张浪 +4 位作者 李青 伍剑明 李娟 秦庆东 苏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为探究CoCrMnNiFe高熵合金中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主元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微观物理机制。结果发现:Ni含量升高,CoCrMnNiFe高熵合金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逐渐增大;Fe、Mn、Cr含... 为探究CoCrMnNiFe高熵合金中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主元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微观物理机制。结果发现:Ni含量升高,CoCrMnNiFe高熵合金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逐渐增大;Fe、Mn、Cr含量升高会降低CoCrMnNiFe高熵合金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Co含量变化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此外,还阐明了成分变化影响CoCrMnNiFe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微观物理机制,发现通过调控高熵合金成分可以调控其层错能,从而影响其位错形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分子动力学 成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油对PP/EPD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登凤 林靖淞 +3 位作者 罗煜 周颖 郭建兵 何玮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7,共7页
运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了EPDM含量对TPV性能的影响,发现PP/EPDM质量比为60/40时,TPV的拉伸性能达到最大,在此优化配比下研究了环烷油充油前后TPV拉伸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 运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了EPDM含量对TPV性能的影响,发现PP/EPDM质量比为60/40时,TPV的拉伸性能达到最大,在此优化配比下研究了环烷油充油前后TPV拉伸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烷油的加入使得PP/EPDM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环烷油阻碍TPV中PP相的结晶,其结晶、熔融温度及相应焓值在充油过后都有所下降;环烷油降低了TPV的热降解速率,且使TPV中EPDM相和PP相分子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降低,其中EPDM相的T_g降低更明显,同时熔融状态下TPV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下降,表明熔融状态TPV中聚合物分子链运动能力增加,分子链内摩擦减小,加工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油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结晶 动态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恒磁场对循环电镀液Fe-Si复合电沉积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咏梅 龙琼 钟云波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研究了以Fe-50%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磁场中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随磁感应强度增大,采用Fe-50%Si颗粒和纯Si... 研究了以Fe-50%Si合金颗粒及纯Si颗粒为原料,在稳恒磁场中用循环镀液复合电沉积制备Fe-Si复合镀层,考察了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对Fe-Si复合镀层形貌及硅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随磁感应强度增大,采用Fe-50%Si颗粒和纯Si颗粒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同时,在梯度磁场力和磁流体力学效应(MHD效应)协同作用下,镀层硅质量分数从边沿至中心呈"平底锅"状分布;电流密度为2A/dm^2、磁感应强度为0.5T时,用Fe-50%Si颗粒电镀获得的镀层硅质量分数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稳恒磁场 Fe-Si镀层 梯度磁场 MHD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注射法合成Cu_2SnSe_3纳米晶及其光电转换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仪柯 唐雅琴 +2 位作者 伍玉娇 刘芳洋 蒋良兴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48-2351,共4页
以乙酰丙酮铜、无水氯化亚锡为金属源,Se/OLA悬浊液为硒源,在油胺溶剂中热注射合成了Cu_2SnSe_3纳米晶。采用TEM、XRD、EDS分别对典型纳米晶产物的形貌、物相和组成做了分析表征。通过不同反应温度的条件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对最终产物... 以乙酰丙酮铜、无水氯化亚锡为金属源,Se/OLA悬浊液为硒源,在油胺溶剂中热注射合成了Cu_2SnSe_3纳米晶。采用TEM、XRD、EDS分别对典型纳米晶产物的形貌、物相和组成做了分析表征。通过不同反应温度的条件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对最终产物的影响,探讨了相关规律。采用光电化学池评价了纳米晶的光电转换性能,结果表明Cu_2SnSe_3纳米晶光电转换性能优良,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Cu2SnSe3 热注射法 光电转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泡沫Ti/AlSiMg的SiC陶瓷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娟 李立新 +2 位作者 秦庆东 凃泉 何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91,I0009,共7页
为丰富SiC陶瓷钎焊所用钎料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泡沫Ti/AlSiMg新型复合钎料,通过Ti元素的溶入提高钎料与SiC陶瓷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利用泡沫Ti与Al基钎料之间的界面反应获得原位增强的钎缝,从而提升接头力学性能.采用钎焊温度700℃、... 为丰富SiC陶瓷钎焊所用钎料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泡沫Ti/AlSiMg新型复合钎料,通过Ti元素的溶入提高钎料与SiC陶瓷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利用泡沫Ti与Al基钎料之间的界面反应获得原位增强的钎缝,从而提升接头力学性能.采用钎焊温度700℃、保温时间60 min和焊接压力10 MPa进行SiC陶瓷真空钎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万能试验机对接头组织、成分和性能进行分析,探索泡沫Ti/AlSiMg复合钎料在SiC陶瓷钎焊中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填充泡沫Ti/AlSiMg复合钎料所得接头结构为SiC/Al/Ti(Al,Si)_(3)/Ti(Al,Si)_(3)原位增强Ti基钎缝/Ti(Al,Si)_(3)/Al/SiC,断裂发生在铝合金界面层和SiC陶瓷之间,Ti元素的溶入提高了铝合金界面层与SiC陶瓷之间的界面结合力,接头抗剪强度达1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Ti/AlSiMg复合钎料 SIC陶瓷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提取低品位稀土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欣月 张建刚 +4 位作者 杜海军 杜科志 张艳 艾纪星 胡华丽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5,共5页
有大量稀土资源存在于尾矿和工业废渣中,品位较低,但是总量可观。采用生物浸取技术从低品位稀土资源中提取稀土元素是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绿色冶金工艺。该工艺采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对不同微生物浸取稀土元素的情况和微生物... 有大量稀土资源存在于尾矿和工业废渣中,品位较低,但是总量可观。采用生物浸取技术从低品位稀土资源中提取稀土元素是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绿色冶金工艺。该工艺采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对不同微生物浸取稀土元素的情况和微生物与稀土元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表明目前采用微生物浸矿提取稀土元素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微生物浸取出的金属元素不具有专一性,给稀土元素的分离及单一稀土元素的分离造成困难;与无机酸和有机酸浸取稀土元素相比,微生物浸取出的稀土含量较低;微生物浸取过程中可能存在高稀土浓度条件下微生物衰变甚至死亡的情况。最后指出,稀土元素提取技术正朝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生物技术和萃取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 微生物浸取技术 生物技术 绿色冶金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料形态对半固态加压反应钎焊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娟 秦庆东 +1 位作者 龙琼 张英哲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144,I0007,共7页
采用自制不同形态的Al-Si-Mg-Cu-Ti钎料对70%SiCp/Al复合材料进行了半固态加压反应钎焊,阐述了该焊接方法的内涵,分析了接头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填充粉末钎料时,钎缝组织为铝合金基体、深灰色环状和块状Ti7Al5Si12和块状Ti;填充片状钎料... 采用自制不同形态的Al-Si-Mg-Cu-Ti钎料对70%SiCp/Al复合材料进行了半固态加压反应钎焊,阐述了该焊接方法的内涵,分析了接头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填充粉末钎料时,钎缝组织为铝合金基体、深灰色环状和块状Ti7Al5Si12和块状Ti;填充片状钎料时,钎缝组织为铝合金基体和短棒状Ti7Al5Si12.接头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填充粉末钎料时,钎料与母材结合充分,原子扩散通道多,接头界面结合好,没有明显分界线,接头力学性能好,抗剪强度达92.1MPa,断口属于韧脆混合断口;填充片状钎料时,界面处有明显分界线,接头力学性能差,抗剪强度为43.9MPa,断口为脆性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形态 半固态加压反应钎焊 接头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添加量对赤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刚 皇志威 +3 位作者 苏向东 陈烨 李海嘉 李玮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为促进赤泥和磷石膏两大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以赤泥、磷石膏和胶凝材料(包括水泥、钢渣、矿渣)为原料制备复合材料砂浆,研究了磷石膏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赤泥添加量为70%,磷石膏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7 ... 为促进赤泥和磷石膏两大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以赤泥、磷石膏和胶凝材料(包括水泥、钢渣、矿渣)为原料制备复合材料砂浆,研究了磷石膏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赤泥添加量为70%,磷石膏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4.97 MPa和15.2 MPa。采用XRD、SEM-EDS、TG和FTIR对复合材料矿物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磷石膏可有效填充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机械性能;加入过量磷石膏会形成大量的钙矾石,增大复合材料内部孔径,同时磷石膏中磷、氟成分大量富集会降低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复合材料合理配比,可固定赤泥中的钠元素,有效缓解赤泥基建筑材料的泛霜行为。对复合材料进行浸出试验,ICP-OES检测表明复合材料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浓度满足Ⅲ类地下水排放标准,可用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复合材料 浸出 磷石膏 钙矾石 胶凝材料 钠固定 抗压强度 重金属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