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暗色丝孢菌9个省级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霞 钱正敏 +2 位作者 肖仲久 韦唯 胡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2-1051,共10页
对采自赤水河流域的枯枝标本进行保湿处理后,对其进行暗色丝孢菌的分离、显微形态学鉴定,其中Pseudospiropes costaricensis、Phaeomonilia guangxiensis、Nakataea sichuanense、Diplococcium livistonae、Corynesporella obclavata、S... 对采自赤水河流域的枯枝标本进行保湿处理后,对其进行暗色丝孢菌的分离、显微形态学鉴定,其中Pseudospiropes costaricensis、Phaeomonilia guangxiensis、Nakataea sichuanense、Diplococcium livistonae、Corynesporella obclavata、Solicorynespora ligustri、Shrungabeeja vadirajensis、Melanocephala triseptata和Novozymia elegans 9个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鉴定为贵州省省级新记录种。该种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HMZ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新记录 暗色丝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河流域10个暗色丝孢菌省级新记录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2 位作者 刘婷 陆铮铮 宋培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3-1162,共10页
对采自贵州赤水河流域的枯枝标本进行处理,鉴定出10个贵州省省级新记录种暗色丝孢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图解。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HMZNC)。
关键词 暗色丝孢菌 形态学 种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茅台段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培养·DNA提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小霞 桂小薇 肖仲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对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段土壤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与DNA提取。[方法]从赤水河流域采集土壤样本,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和划线纯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放线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CTAB法提取放线菌基因组DNA。[结果... [目的]对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段土壤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与DNA提取。[方法]从赤水河流域采集土壤样本,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和划线纯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放线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CTAB法提取放线菌基因组DNA。[结果]共分离到6株放线菌。0.001 g/mL土壤悬液最适宜分离放线菌。提取的放线菌DNA条带完整,大小约为23.13 kb。[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放线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赤水河流域 土壤 分离 培养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乌江东风水库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坦 何林 邓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采用典型调查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乌江东风水库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和丰富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18科58属101种,其中,藓类植物有16科56属99种,苔类植物有2科2属2... 采用典型调查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乌江东风水库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和丰富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18科58属101种,其中,藓类植物有16科56属99种,苔类植物有2科2属2种;优势科为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为青藓属(Brahchythecium B.S.G.)、真藓属(Bryum Hedw.)和小曲尾藓属[Dicranella(Müll.Hal.)Schimp.];单属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均较高,分别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0.0%和63.8%。该区域分布的苔藓植物生活型可分为交织型、丛集型、垫状和平铺型4类,以丛集型种数最多(48种),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47.5%。该区域分布的苔藓植物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种类最多,所占比例为81.5%;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仅为18.5%;中国特有种所占比例也较高,为20.7%。该区域苔藓植物的丰富性综合系数(S_i)为-0.360 8,低于相邻的六冲河下游流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多数种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且丛集型苔藓种类最多,与库区消落带的特殊生境相适应;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总体属温带性质,且中国特有种较多,反映出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东风水库 消落带 物种组成 物种丰富性 分布区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凋落枝中暗色丝孢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1 位作者 张冉 冉丽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274-3277,共4页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习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凋落枯枝上暗色丝孢菌进行分析处理及鉴定,发现6个属的6个种,分别为Acrogenospora sphaerocephala、Craspedodidymum fujianense、Dendryphiopsis atra、Endophragmiella boothii、Phragmoceph...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习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凋落枯枝上暗色丝孢菌进行分析处理及鉴定,发现6个属的6个种,分别为Acrogenospora sphaerocephala、Craspedodidymum fujianense、Dendryphiopsis atra、Endophragmiella boothii、Phragmocephala atra和Synnemacrodictys stilboidea,且均为贵州省首次报道,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图解。研究样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丝孢菌 形态学特征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暗色丝孢菌中六个省级新记录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1 位作者 文丹 梁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对采自贵州省赤水河流域4个景点的若干份枯枝标本上的暗色丝孢菌进行形态学研究,其中兰花外孢霉[Exosporium ampullaceum(Petch)M.B.Ellis]、云南具节束梗孢(Gangliostilbe yunnanensis L.G.Ma&X.G.Zhang)、长椭圆单格孢(Monodictys... 对采自贵州省赤水河流域4个景点的若干份枯枝标本上的暗色丝孢菌进行形态学研究,其中兰花外孢霉[Exosporium ampullaceum(Petch)M.B.Ellis]、云南具节束梗孢(Gangliostilbe yunnanensis L.G.Ma&X.G.Zhang)、长椭圆单格孢(Monodictys oblongispora G.Z.Zhao&T.Y.Zhang)、镰孢层出孢[Repetophragma inflatum(Berk.&Ravenel)W.P.Wu]、山茶棕榈枝孢(Spadicoides camelliae L.G.Ma&X.G.Zhang)和稀有玉米孢[Tretospeira ugandensis(Hansf.)Piroz.]6个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鉴定为贵州省新记录种。该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学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丝孢菌 新记录种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贵州不同种植区域白术白绢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仲久 李小霞 岳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39-3841,共3页
对贵州不同种植区域的白术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株进行不同温度培养,比较菌丝生长、产核量、菌核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种植区域的白术白绢病菌菌株在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产核量、菌核萌发率存在... 对贵州不同种植区域的白术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株进行不同温度培养,比较菌丝生长、产核量、菌核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种植区域的白术白绢病菌菌株在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产核量、菌核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菌丝生长速率、产核量、菌核萌发率与培养温度相关;菌丝生长速率、产核产量和菌核萌发率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白术 白绢病菌 贵州 不同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贵州芽串孢属一新种——火棘芽串孢(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6-747,共2页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习水自然保护区暗色丝孢真菌的处理,发现了一个芽串孢属新种——火棘芽串孢Blastocatena pyracanthae,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图解。研究标本保存在遵义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ZNC)。
关键词 分类 火棘芽串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绿色科技》 2017年第9期236-237,共2页
针对学生反映《植物生理学》不易学好、缺乏兴趣等问题,从重视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绪论"入手,在介绍相关知识点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演示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 针对学生反映《植物生理学》不易学好、缺乏兴趣等问题,从重视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绪论"入手,在介绍相关知识点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演示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喜欢上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教学方法 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风营电站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种类调查.
10
作者 邓坦 何林 陈元伟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6期45-47,共3页
为了解索风营电站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种类,对在索风营电站库区消落带采集的295份苔藓植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索风营水电站库区消落带有苔藓植物70种,隶属于42属15科。其中苔类2科3属3种,藓类植物13科39属67种。丛藓科(Pottiales... 为了解索风营电站库区消落带苔藓植物种类,对在索风营电站库区消落带采集的295份苔藓植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索风营水电站库区消落带有苔藓植物70种,隶属于42属15科。其中苔类2科3属3种,藓类植物13科39属67种。丛藓科(Pottiales)、真藓科(Bry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为该区域的优势科,绢藓属(EntodonMfill.Hal)、青藓属(BrachytheciumBruch&Schimp.)、真藓属(BryumHedw.)为该地区优势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消落带 索风营电站 乌江 梯级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水库龙塘坝区域消落带苔藓植物种类初步研究
11
作者 邓坦 何林 张家玲 《绿色科技》 2017年第9期81-83,共3页
对乌江水库(龙塘坝区域)消落带苔藓植物作了调查,进行了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8科24属33种,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小羽藓属(Haplocladium)为该区域优... 对乌江水库(龙塘坝区域)消落带苔藓植物作了调查,进行了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苔藓植物8科24属33种,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小羽藓属(Haplocladium)为该区域优势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种类 乌江水库 消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网箱养殖患病加州鲈鱼的细菌分离鉴定与回复感染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秀荣 曾燕玲 魏志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254,共3页
利用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加州鲈鱼分离出6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Ⅵ;对这6株菌株的16 S 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均得到长约1500 bp的片段;将扩增结果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 利用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加州鲈鱼分离出6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Ⅵ;对这6株菌株的16 S 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均得到长约1500 bp的片段;将扩增结果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中,用BLAST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析结果,Ⅰ为微小杆菌属,同源性98%;Ⅱ、Ⅳ、Ⅵ为巨型球菌,同源性98%;Ⅲ为库特氏菌属,同源性99%;Ⅴ为不动杆菌属,同源性99%。分别将这几种细菌接种到健康加州鲈鱼体内,均能引起加州鲈鱼患病,巨型球菌的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鱼 细菌 分子鉴定 16S RRNA 回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鱥体内3株可疑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晓舒 余祥单 王庆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2-144,F0003,共4页
从乌江网箱养殖的患病丁鱥(Tinca tinca)鳍上分离到3株可疑致病真菌,分别命名为丁鱥鳍1(DGQ1)、丁鱥鳍2(DGQ2)、丁鱥鳍3(DGQ3)。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结果表明,DGQ1、DGQ2、DGQ3分别为多籽毛霉(Mucedoparvisporus)... 从乌江网箱养殖的患病丁鱥(Tinca tinca)鳍上分离到3株可疑致病真菌,分别命名为丁鱥鳍1(DGQ1)、丁鱥鳍2(DGQ2)、丁鱥鳍3(DGQ3)。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结果表明,DGQ1、DGQ2、DGQ3分别为多籽毛霉(Mucedoparvisporus)、变孢毛霉(Mucedo alboater Naumov)和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采用4种培养基及7种不同温度对该3种真菌进行培养,结果显示,3个菌株在查氏琼脂培养基(CA)、查氏琼脂培养基(CYA)、燕麦脂培养基(OA)上生长状况良好,在25%甘油硝酸盐琼脂培养基(G25N)上生长状况较差;25℃是该3个菌株的最适温度,DGQ1、DGQ2在35℃以上几乎不能生长,DGQ3在35℃可以生长,但生长速度比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鱥 真菌 分离鉴定 18S rRNA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HE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庆容 徐晓舒 +1 位作者 夏浪 杨秀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68-170,共3页
取草鱼的肾组织、肝组织、肠组织,选择25、35、45℃这3种不同温度进行HE染色,以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35℃温度时所染的装片脱蜡较为彻底,染色效果很明显,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之间的间隙可以清晰看到;而在25、4... 取草鱼的肾组织、肝组织、肠组织,选择25、35、45℃这3种不同温度进行HE染色,以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35℃温度时所染的装片脱蜡较为彻底,染色效果很明显,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之间的间隙可以清晰看到;而在25、45℃温度条件下染色效果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HE染色 组织切片 最适温度 染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仲久 李小霞 +2 位作者 余玉莎 牟铭 刘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9-81,共3页
探索了不同温度、光照、pH、营养等条件对贵州栀子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或产孢)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栀子叶枯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叶枯病菌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 探索了不同温度、光照、pH、营养等条件对贵州栀子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或产孢)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栀子叶枯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叶枯病菌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孢子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连续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在pH5-6之间,是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该病原菌适宜于PDA、PSA等培养基,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叶枯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仲久 李小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3-977,共5页
为明确引起贵州省白术叶枯病的病原菌及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白术感病叶片组织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白术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 为明确引起贵州省白术叶枯病的病原菌及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白术感病叶片组织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白术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Speg.)Satista&Peres.],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值5~6;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肌醇不适于该菌生长;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全光照有利于该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铁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霞 肖仲久 +1 位作者 许艾斌 徐刚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66-2070,共5页
近年在贵州省苏铁各栽培地发现一种叶枯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采集苏铁叶枯病叶片样本数份,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接种后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直接采集... 近年在贵州省苏铁各栽培地发现一种叶枯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采集苏铁叶枯病叶片样本数份,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接种后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直接采集到的病害标样症状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对病原菌进行传统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拟茎点霉一致;将待测菌株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菌株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与Phomopsis vaccinii(Gen Bank登陆号为:KC488259,JX846914)的同源性达97%。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株r DNA-ITS序列(Gen Ban登录号:JN417709)特征,确定苏铁叶枯病病原菌为Phomopsis cyca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 拟茎点霉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斑叶螨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道伟 曾燕玲 +1 位作者 魏福伦 周德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为研究二斑叶螨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TRIzol试剂提取二斑叶螨总RNA,通过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利用SMARTIVTMOligonucleotide和CDSⅢ/3’PCRPrimer为引物,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第1链,利用LD—PCR方法合成cDNA第2链。合... 为研究二斑叶螨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TRIzol试剂提取二斑叶螨总RNA,通过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利用SMARTIVTMOligonucleotide和CDSⅢ/3’PCRPrimer为引物,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第1链,利用LD—PCR方法合成cDNA第2链。合成的双链cDNA经酶切回收后,再连接pDNR—LIB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5α,检验库容量和重组效率,并采用PCR方法检测插入cDNA片段的大小。结果表明,构建的二斑叶螨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3.54×10^6CFU/mL,重组效率达95.8%,插入片段长度在0.3-2.0kb之间。构建的二斑叶螨cDNA文库质量良好,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二斑叶螨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CDNA文库 滴度 重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网箱养殖花鲈体表细菌分离鉴定与感染草鱼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燕玲 杨秀荣 魏志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4-126,F0003,共4页
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花鲈体表分离出了5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Ⅴ。进行生化试验和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NCBl(http://www.ncbi.nlmmih.gov/)中,利用BLAST工具对... 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花鲈体表分离出了5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Ⅴ。进行生化试验和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NCBl(http://www.ncbi.nlmmih.gov/)中,利用BLAST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5株细菌中,初步鉴定Ⅰ为野菊微小杆菌,Ⅱ为乙酰做小杆菌,Ⅲ~Ⅳ为巨型球菌,Ⅴ为细菌MM5。用5株细菌分别感染健康草鱼,发现5株细菌均具有致病性,其中巨型球菌对草鱼的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细菌 分子鉴定 16S RRNA 回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鲈鱼体表可疑性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福伦 朱里鹏 王庆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7-190,共4页
以患病鲈鱼为材料,从中分离出7株真菌,再筛选出3株真菌,采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进一步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真菌分别为斑替枝孢霉(Cladosporium ba... 以患病鲈鱼为材料,从中分离出7株真菌,再筛选出3株真菌,采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进一步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真菌分别为斑替枝孢霉(Cladosporium bantianum)、变孢毛霉(Mucedo alboater Naumov)和锈色毛霉(Mucor rufescens Fischer)。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低于5℃或高于37℃均不生长;低于10℃时枝孢霉菌丝不萌发生长,而高于37℃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分离到的3种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是中性偏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可疑性致病真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