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市花溪区林业管护机制创新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厚宽 《农技服务》 2014年第8期137-139,共3页
花溪区作为贵阳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水源保护区,创新林业管护机制对加快花溪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花溪区林业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花溪区当前林业管护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 花溪区作为贵阳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水源保护区,创新林业管护机制对加快花溪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花溪区林业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花溪区当前林业管护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加快花溪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护机制 生态立区 联动机制 生态效益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涂鸣英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0期126-126,共1页
本文就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要求进行了概述,总结我国高速公路绿化现状的不足,介绍国外高速公路绿化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阐述了生态理念在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中的运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 绿化 景观 多样性 绿化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水植物及其组合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钱珍余 陈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沉水植物及其组合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对3种不同的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粉绿狐尾藻)及其4种组合方式(苦+轮、苦+粉、轮+粉和苦+轮+粉)对水体中NH3-N、TP和COD_(Mn)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沉水植物及其组合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对3种不同的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粉绿狐尾藻)及其4种组合方式(苦+轮、苦+粉、轮+粉和苦+轮+粉)对水体中NH3-N、TP和COD_(Mn)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单一沉水植物中,苦草对水体中TP和COD_(Mn)的净化效果相对较好,最大去除率分别达52.3%和43.2%,轮叶黑藻对NH3-N净化效果最佳,最大去除率达60.3%。4种组合方式中,苦+轮的水质净化效果相对最佳,对水体中NH3-N、TP和COD_(M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62.6%、58.6%和40.2%。[结论]综合分析3种沉水植物及其组合方式对NH3-N、TP和COD_(Mn)的平均净化效果,轮叶黑藻、苦草、苦+轮和苦+粉的综合净化效果较好,表明轮叶黑藻、苦草、苦+轮和苦+粉更适合作为水体原位修复的种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轮叶黑藻 苦草 粉绿狐尾藻 组合 水质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述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姝 蒋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795-12797,12802,共4页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根构件等在内的植物种群构件研究现状。我国植物种群构件研究要注意构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注意与生理生态相结合;研究对象多元化,为开发和保护我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将构件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群 构件理论 种群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营养循环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婷 段如雁 苏刚 《绿色科技》 201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从马尾松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养分循环特征、干扰环境对马尾松营养特性的影响、马尾松施肥及调控等方面分析了马尾松营养循环和调控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概述了马尾松研究营养循环及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 从马尾松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养分循环特征、干扰环境对马尾松营养特性的影响、马尾松施肥及调控等方面分析了马尾松营养循环和调控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概述了马尾松研究营养循环及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含量 养分循环 营养调控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泽波 梁厚宽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2期219-220,共2页
主要论述了目前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改善苗木种植死亡的策略。
关键词 林业 苗木种植 死亡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初步研究
7
作者 苏刚 杨婷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为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7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下的枯落物进行了储量、持水量及吸水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储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篦子三尖杉林〉人工杉木林〉阔叶林〉... 为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7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下的枯落物进行了储量、持水量及吸水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储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篦子三尖杉林〉人工杉木林〉阔叶林〉红豆杉林〉竹林〉灌木林;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红豆杉林〉人工杉木林〉灌木林〉篦子三尖杉林;各森林群落类型枯落物在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h内,总吸水速率大小结果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杉木林〉红豆杉林〉灌木林〉竹林〉篦子三尖杉林。0~2h各林分林下地表枯落物层持水量几乎呈直线上升,2h后吸水速率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最大值;0~2h各林分林下地表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几乎都呈直线下降,2h后吸水速率下降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动态平衡。综合分析了7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下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得出优势群落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劣势群落为灌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储量 持水量 吸水速率 自然保护区 大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