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卫生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冷静 邓冰 +3 位作者 胡艳文 孙连达 徐茜 韦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82-3184,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收集市卫生局、各社区办事处及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 目的了解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收集市卫生局、各社区办事处及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及服务情况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有10.4%的老年慢性病人认为不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在选择需要的社区服务项目中,仅定期体检所占比例较高(58.4%),实际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慢性病人仅占20.3%。(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医护人员数及床位数不足,医护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较少,以初级职称者居多,全科医生配备不足。每职工年平均业务收入、每职工年平均门诊人次及人均年财政补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贵阳市老年慢性病人卫生服务需求主观意愿不高,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利用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不足,人力资源结构有待调整,卫生资源使用效率较低,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平 郑安杰 +1 位作者 刘雪梅 熊建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17-28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大、中量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穿刺,导丝引导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导管接无菌引流袋。结果均给予每日间断或持续引流,每日引流量为800~1 000 ml。经引流后,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大、中量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穿刺,导丝引导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导管接无菌引流袋。结果均给予每日间断或持续引流,每日引流量为800~1 000 ml。经引流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和气促症状明显改善,低氧血症也有所改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5~10 d,均无气胸、血胸、感染或肺水肿发生,5例发生堵管,2例发生一过性血性胸腔积液。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痛苦、带管活动方便、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ICU的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脏记忆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树龙 范婷婷 +5 位作者 杨延宗 林治湖 李世军 夏云龙 杨东辉 王莹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170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8~ 72 (平均 36± 13)岁 ,均有术前及术后即刻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 ,显性房室旁路预激程度足够充分 (预激波清晰 ,QRS波时限大于 10 0 ms)。按常规旁路消融方法 ,计算不同部位的显性及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百分率 ,比较不同部位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比较显性与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结果 :不同部位的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无显著差异 (右后侧壁 10 0 % ,右后间隔 10 0 % ,右侧其它部位 93% ,左后间隔 10 0 % ,左侧其它部位 90 % ,P>0 .0 5 ) ,显性房室旁路与隐匿房室旁路 (左侧隐匿房室旁路 2 % ,右侧隐匿房室旁路 2 0 % )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是由于心脏记忆所致 ,与旁路部位、心肌损伤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无关 ,冠状动脉缺血不是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记忆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路 射频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和汉族妇女骨质疏松候选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红 杨晶晶 +3 位作者 安吉 唐莹 何进卫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苗族妇女骨质疏松候选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并与汉族妇女进行比较。方法筛选贵州省都匀农村地区20~45岁健康苗族妇女56例和汉族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她们之间均无亲缘关系。使用PCR—RFLP分析或PCR扩增产物直接分析,检测... 目的研究苗族妇女骨质疏松候选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并与汉族妇女进行比较。方法筛选贵州省都匀农村地区20~45岁健康苗族妇女56例和汉族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她们之间均无亲缘关系。使用PCR—RFLP分析或PCR扩增产物直接分析,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Ⅰ多态性、雌激素受体d(ER—α)基因XbaⅠ、PvuⅡ和BstUⅠ多态性。结果苗、汉族妇女所有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苗族和汉族妇女上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苗族和汉族妇女均缺乏ER基因第1外显子区的BstUⅠ多态性,均为BB基因型,并进一步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符合该结果。结论苗族和汉族妇女骨质疏松候选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间无差异,提示苗族和汉族妇女在骨质疏松发病上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候选基因 多态性 苗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