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70
1
作者 黄健 刘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72-1473,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婕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46-146,148,共2页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冠...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冠心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冠心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李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利用无创脉搏波速(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利用无创脉搏波速(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CHD患者C-FPWV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2.43±1.57)m/s与(10.85±1.98)m/s,P<0.01];CHD患者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0.78±0.17)m/s与(0.67±0.13)m/s,P<0.05]。Pearsi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C-FPWV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年龄、总胆固醇、血糖、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25、r=0.29、r=0.30、r=0.31、r=0.26、r=0.28、r=0.30,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5,P<0.01),而与舒张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血糖、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5、r=0.26、r=0.29、r=0.23、r=0.30、r=0.33、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而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C-FPWV及颈动脉IMT均明显升高,说明CHD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PWV变化及颈动脉IMT和年龄、收缩压、脉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大动脉顺应性 脉搏波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李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利用无创脉搏波速(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利用无创脉搏波速(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CHD患者C-FPWV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2.43±1.57)m/s与(10.85±1.98)m/s,p<0.01];CHD患者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0.78±0.17)m/s与(0.67±0.13)m/s,p<0.05]。Pearsi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C-FPWV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年龄、总胆固醇、血糖、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25、r=0.29、r=0.30、r=0.31、r=0.26、r=0.28、r=0.30,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5,p<0.01),而与舒张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血糖、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5、r=0.26、r=0.29、r=0.23、r=0.30、r=0.33、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而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C-FPWV及颈动脉IMT均明显升高,说明CHD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PWV变化及颈动脉IMT和年龄、收缩压、脉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大动脉顺应性 脉搏波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谭学君 谢世敏 +2 位作者 刘娟 庹德军 孙洪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3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研究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联合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36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36例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的指标、血清新喋呤(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血清Np及Hcy的水平均较低,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均较小,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效果确切,治疗后其心功能较好,其血清Np及Hcy的水平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运动治疗 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玲 赵淑媛 廖贵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心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总计252例,采取...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心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总计252例,采取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例因血管畸形1,1例因桡动脉严重痉挛而改为经股动脉入路行介入术,余均顺利通过手术,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全面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介入诊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