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陈松 黄健 +2 位作者 杨静 于黔 吴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2-474,共3页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过生活方式干预、碱化尿液和别嘌醇(0.1~0.2g/d)降低尿酸治疗等治疗4周,血尿酸水平仍≥420μmol/L的43例慢性肾脏病(G3期和G4期)伴无症状高尿酸血...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过生活方式干预、碱化尿液和别嘌醇(0.1~0.2g/d)降低尿酸治疗等治疗4周,血尿酸水平仍≥420μmol/L的43例慢性肾脏病(G3期和G4期)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中17例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疗,其余26例患者仍接受别嘌醇治疗,每4周复查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随访时间24周。结果:非布司他组从12周开始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24周时血尿酸水平进一步下降,17例患者中有11例(68.75%)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别嘌醇纽从20周起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24周时别嘌醇组26例患者中有7例(26.92%)血尿酸水平〈360μmol/L。24周时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相比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24周时两组患者eGFR水平较基线相比都下降(P〈0.05)别嘌醇组较非布司他组下降更明显(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4周时eGFR相关的因素为基线eGFR(相关系数0.4347,P〈0.05)、转为使用非布司他(相关系数0.2142,P〈0.05)。结论: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能更有效的降低慢性肾脏病(G3期和G4期)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延缓eGFR的下降速度。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健 刘畅 +5 位作者 闵亚丽 杨静 邓超 黄匀 于黔 吴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人体成分分析评估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根据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调整超滤量达到干体重,B组患者由肾内科专科医生根据... 目的:探讨通过人体成分分析评估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根据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调整超滤量达到干体重,B组患者由肾内科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来评估患者的干体重,并逐渐下调至医生设定的干体重。记录患者干预前后24h动态血压、干体重下降值的变化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干体重下降值明显减低(3.87±1.49 vs.2.16±0.85,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139±19 vs.147±17;74±10 vs.85±11;94±13 vs.112±8,P<0.05;干预后A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46.1%vs.23.1%,P<0.05),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干体重存在过高估计干体重的情况,而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更准确,有助于改善透析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分析 生物电阻抗 干体重 血液透析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