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少数民族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卫群 朱江 +2 位作者 刘克仁 何江 赵翠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71,共4页
关键词 生殖健康状况 未婚青少年 少数民族 健康状况调查 贵州省 婚前性行为 未婚青年 风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汉族人群THO1、TPOX、CSF1PO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强 吴思鵾 +1 位作者 喻芳 何荣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解贵州地区汉族群体中THO1、TPOX、CSF1PO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这3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和法医学相关数据。采自贵州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110份EDTA抗凝血样用Chelex法提取DNA,应用PCR复合扩增技术扩增样本后,聚丙烯酰胺凝胶... 为了解贵州地区汉族群体中THO1、TPOX、CSF1PO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这3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和法医学相关数据。采自贵州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110份EDTA抗凝血样用Chelex法提取DNA,应用PCR复合扩增技术扩增样本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对3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其他汉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在贵州汉族群体中,3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 berg平衡。3个STR基因座总个体识别率为0.9986,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832。表明这3个基因座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中是很有价值的遗传标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汉族人群 THO1 TPOX CSF1PO 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已婚妇女性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卫群 朱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7,共3页
已婚少数民族妇女的性生活和谐程度和夫妻交流性感受程度较高。民族、年龄、职业、家庭年收入、小孩数目、因避孕不适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参加生殖健康培训以及与配偶讨论性是少数民族已婚妇女性生活是否和谐的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地... 已婚少数民族妇女的性生活和谐程度和夫妻交流性感受程度较高。民族、年龄、职业、家庭年收入、小孩数目、因避孕不适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参加生殖健康培训以及与配偶讨论性是少数民族已婚妇女性生活是否和谐的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殖健康干预措施要结合各民族文化习俗,才能保证其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已婚妇女 性生活和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inacrine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卫群 朱江 +1 位作者 黄燮南 卢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 研究 quinacrine经不同途径给药的血药浓度 ,了解 quinacrine经阴道向子宫内给药绝育 (quinacrine女性非外科绝育法 )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方法 以兔为模拟对象 ,用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宫腔内缓释给药、静脉、口服和输卵管内注射... 目的 研究 quinacrine经不同途径给药的血药浓度 ,了解 quinacrine经阴道向子宫内给药绝育 (quinacrine女性非外科绝育法 )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方法 以兔为模拟对象 ,用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宫腔内缓释给药、静脉、口服和输卵管内注射等 4种不同途径给quinacrine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 血药浓度峰值以静脉给药法最高 ,宫腔内缓释给药法最低。宫腔内缓释给药法的血药浓度水平接近其他给药方法血药浓度水平的残余浓度。血药浓度下降的起点静脉法在给药后立即产生 ,口服法在给药后 8h出现 ,输卵管内注射法见于给药后 4h ,而宫内缓释法则可维持到 7d。结论 从是否产生全身性的毒副反应的角度看 ,quinacrine宫腔内缓释给药法比口服法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NACRINE 给药方法 血药浓度 抗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苗族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松 周强 董兆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为研究细胞色素P45 0 2C19在中国苗族人群中的基因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了 98例无血缘关系苗族人群的基因型。结果显示 5 0人为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 (wt/wt) ;39人为CYP2C19m1杂合子 (wt/m1)... 为研究细胞色素P45 0 2C19在中国苗族人群中的基因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了 98例无血缘关系苗族人群的基因型。结果显示 5 0人为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 (wt/wt) ;39人为CYP2C19m1杂合子 (wt/m1) ;9人为CYP2C19m1突变型纯合子 (m1/m1)。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C19 基因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内切核酸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苗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在早孕母胎界面对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的正性调节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涂媛媛 喻海芬 +5 位作者 赵淑云 翁宇红 王珺 李仕祥 钱志瑶 黄官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干扰素(IFN-γ)是否上调母胎界面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方法:收集早孕6~9周的妇女行人工流产获取绒毛组织与蜕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绒毛、蜕膜组织中IFN-γ与IDO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干扰素(IFN-γ)是否上调母胎界面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方法:收集早孕6~9周的妇女行人工流产获取绒毛组织与蜕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绒毛、蜕膜组织中IFN-γ与IDO蛋白的表达情况;在绒毛和脱膜组织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1、10和100 ng/ml)分别培养48 h和72 h后,观察IDO蛋白在两种组织中的变化。结果:人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均有IFN-γ与IDO蛋白的表达且成正相关性(r=0.987 1,0.979 1,P均<0.01);不同浓度的IFN-γ(1、10和100 ng/ml)分别培养48、72 h后,IDO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且随着IFN-γ浓度的增高而升高。结论:在正常生理妊娠状态下,母胎界面中IFN-γ与IDO蛋白质表达成正相关,IFN-γ可上调IDO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蜕膜 干扰素-Γ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婚育龄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7
作者 朱江 陆卫群 钟春琍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4,共3页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影响家庭经济和后代素质,存在着民族差异。笔者调查少数民族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生殖保健服务体系是其影响因素。在生活方式、禁忌...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影响家庭经济和后代素质,存在着民族差异。笔者调查少数民族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生殖保健服务体系是其影响因素。在生活方式、禁忌习俗与社会风尚方面,如何兴利除弊、因势利导和促进男女平等是改善各民族生殖健康状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已婚育龄妇女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