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ichards方程的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性能和品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曾涛 陆秀娟 +4 位作者 潘虹 李祥栋 魏心元 石明 宋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3-1751,共9页
【目的】探明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性能、品质性状差异及其相关性,为薏苡强弱势籽粒产量性能优化与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合Richards方程研究不同薏苡[贵薏1号(GY.1)和师宗黑壳(SZHK)... 【目的】探明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性能、品质性状差异及其相关性,为薏苡强弱势籽粒产量性能优化与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合Richards方程研究不同薏苡[贵薏1号(GY.1)和师宗黑壳(SZHK)]各部位(上部、中部、下1、下2和下3)籽粒干重、灌浆速率、籽粒充实度和淀粉含量等相关性状指标的差异,灌浆结实特性与灌浆参数及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籽粒灌浆方程W=78.76/(1+379259e^(0.27t))^(1/7.91),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为1.82 mg/d,平均1.12 mg/d,生长活跃期73.61 d,平均结实率74.55%,平均充实度76.84%,籽粒百粒重和单茎总粒重分别为7.70和13.49 g。籽粒干重随花后天数逐步增加,在第49天时达最大;灌浆速率与花后天数呈先增后降趋势,花后第31天时达最大。籽粒平均灌浆速率,薏苡下1(1.26 mg/d)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比最低的下3(1.04 mg/d)高21.10%;最大灌浆速率同样表现为下1(2.03 mg/d)最大,比下3(1.71 mg/d)高18.70%;籽粒百粒重及充实度整体表现为下1>上部>中部>下2>下3,其中,下1(8.37 g)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比下2(7.41 g)、下3(7.29 g)高12.95%和14.81%;籽粒充实度下1(80.23%)比下3(72.42%)高10.78%;薏苡下1籽粒淀粉含量(38.10%)分别比下2(33.83%)、下3(33.11%)高12.62%和15.07%。相关分析表明,籽粒百粒重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0.78)、最大灌浆速率(0.89)、淀粉含量(0.95)、淀粉积累速率(0.88)和充实度(0.87)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0.93)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下1籽粒在粒重、充实度及淀粉含量上均优于其他部位,初步判明下1为薏苡强势籽粒,下2和下3为弱势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RICHARDS方程 籽粒灌浆 充实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不同品种薏苡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曾涛 潘虹 +5 位作者 魏心元 陆秀娟 石明 龙声卫 李刚 李祥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25,共7页
本试验以冀薏1号(早熟)和薏珠4号(中晚熟)两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纯氮用量分别为90、180、270、360 kg/hm^(2)四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下各品种薏苡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成熟期,两品种薏苡籽粒产... 本试验以冀薏1号(早熟)和薏珠4号(中晚熟)两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纯氮用量分别为90、180、270、360 kg/hm^(2)四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下各品种薏苡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成熟期,两品种薏苡籽粒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降,其中,薏珠4号籽粒产量在各施氮水平下均明显高于冀薏1号;冀薏1号和薏珠4号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降,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100.90 kg/hm^(2)和19052.95 kg/hm^(2);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13.44 kg/hm^(2)和253.39 kg/hm^(2);籽粒收获指数分别为38.25%~41.09%和25.87%~30.74%。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方面,冀薏1号为23.16~25.05 kg/kg,各施氮水平间无显著差异;薏珠4号为21.72~26.21 kg/kg,且随施氮水平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趋势,在N270水平达到最大值,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冀薏1号和薏珠4号氮素收获指数分别为45.85%~50.93%和46.57%~55.26%,每生产100 kg籽粒的需氮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趋势,施氮量在270 kg/hm^(2)时达最大值,分别为4.32 kg和4.60 kg。根据施氮量与籽粒产量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得知,冀薏1号和薏珠4号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59.21 kg/hm^(2)和222.6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施氮水平 氮素利用特征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干物质和氮素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
3
作者 陆秀娟 李祥栋 +3 位作者 魏心元 曾涛 潘虹 石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43-49,共7页
【目的】探明传统施肥方式下不施氮和施氮处理不同生育阶段薏苡干物质、氮素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明确薏苡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为薏苡田间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薏珠5号、冀辐19-41矮秆早熟型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N_(0)... 【目的】探明传统施肥方式下不施氮和施氮处理不同生育阶段薏苡干物质、氮素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明确薏苡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为薏苡田间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薏珠5号、冀辐19-41矮秆早熟型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N_(0))和施氮20 kg/667m^(2)(N_(20))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薏苡茎鞘、叶片、籽粒干物质重及各器官氮素养分含量,分析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结果】薏珠5号、冀辐19-41的籽粒产量在N_(20)处理下分别比N_(0)处理显著提高34.27%、24.77%;薏珠5号、冀辐19-41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重N_(20)处理较N_(0)处理分别增加44.20%、22.28%,抽穗后地上部干物质重N_(20)处理较N_(0)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09.71%、36.11%。2个薏苡品种抽穗后地上部干物质重占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重的43.53%~63.30%,其籽粒抽穗后干物质积累率达88.16%~91.34%;地上部抽穗后氮素积累量占成熟期氮素积累量的36.52%~49.68%,其籽粒抽穗后氮素积累率为87.83%~89.94%。N_(0)、N_(20)处理下抽穗期至成熟期薏珠5号、冀辐19-41的茎鞘、叶片干物质几乎无转运,其茎鞘、叶片、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量分别为0.004~0.085 g/株、0.011~0.034 g/株、 0.016~0.054 g/株,氮素转运率为2.19%~27.83%,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为1.28%~22.91%。【结论】施氮可显著增加成熟期薏苡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和养分向籽粒转运较少或无转运,薏苡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养分吸收主要在抽穗后,薏苡籽粒产量形成主要靠抽穗后薏苡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在传统施肥基础上增加抽穗期养分管理更有利于薏苡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薏珠5号 冀辐19-41 干物质 氮素 积累 转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属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4 位作者 陆秀娟 魏心元 陆平 石明 练启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外,其他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 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外,其他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总苞质地)的多样性指数在0.5519~1.6475之间,12个数值型性状(株高、着粒层、主茎粗、叶长、叶宽、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主茎节数、分枝节位、百粒重、粒长、粒宽)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3.01%~60.09%。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363%。聚类分析将108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节数少和分枝节位低等特点;类群Ⅱ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地区及东南亚的较低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高度、茎粗、节数及叶片大小等表现中等、分蘖数偏低等特点;类群Ⅲ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植株茎秆高大粗壮、叶片大、节数多和分枝节位高、分蘖多、生物量大等特征。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薏苡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3 位作者 潘虹 魏心元 石明 苏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8-15,共8页
薏苡营养价值高且是中药配方的重要组分,为典型的药(医)食同源作物,已经发展为极具区域性的特色杂粮作物。薏苡是C_(4)高光效作物,但籽粒单产相对较低,有效提升育种水平已成为提高薏苡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薏苡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从... 薏苡营养价值高且是中药配方的重要组分,为典型的药(医)食同源作物,已经发展为极具区域性的特色杂粮作物。薏苡是C_(4)高光效作物,但籽粒单产相对较低,有效提升育种水平已成为提高薏苡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薏苡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从薏苡属作物科学本源出发,阐述当前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品种选育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薏苡属作物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遗传育种 薏苡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薏苡品种籽粒的灌浆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4 位作者 陆秀娟 魏心元 石明 章洁琼 朱怡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11-14,共4页
探明贵州薏苡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挖掘薏苡高产潜力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薏苡品种兴仁白壳、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和Richards方程对着粒层上、中、下部籽粒的生长动态进行拟... 探明贵州薏苡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挖掘薏苡高产潜力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薏苡品种兴仁白壳、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和Richards方程对着粒层上、中、下部籽粒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比较2种方程的适用性及不同品种的灌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黔薏苡1号与黔薏2号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P<0.05)高于兴仁白壳;薏苡籽粒生长符合"S"曲线增长,Richards方程比Logistic方程更能精确描述薏苡籽粒的生长进程,其中兴仁白壳灌浆启动慢、灌浆速率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推迟,活跃灌浆期延长;黔薏苡1号和黔薏2号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充实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前、活跃灌浆期缩短。灌浆启动快、速率大、籽粒快速充实的薏苡品种增产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灌浆 产量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糯薏苡新品种薏珠4号的选育及品质特征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3
7
作者 陆秀娟 潘虹 李祥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选育出糯性、高产、稳产、抗性强和商品性状好的贵州糯薏苡新品种,以期为贵州薏苡的生产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品种选择。【方法】以贵州晴隆薏苡本地种为基础群体,利用单籽粒糯性鉴定和系统选育法选育贵州糯薏苡新品种。【结果】选... 【目的】选育出糯性、高产、稳产、抗性强和商品性状好的贵州糯薏苡新品种,以期为贵州薏苡的生产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品种选择。【方法】以贵州晴隆薏苡本地种为基础群体,利用单籽粒糯性鉴定和系统选育法选育贵州糯薏苡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糯性较好的贵州糯薏苡新品种薏珠4号,薏珠4号平均株高、主茎粗和百粒重分别为227.1 cm、11.05 mm和9.95 g;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为200.14 kg/667m^(2),较兴仁白壳(CK)平均增产10.03%;其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及脂肪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6.00%、0.95%、99.05%、17.51%、7.63%和17.15%,其中,薏珠4号的支链淀粉、蛋白质和氨基酸略高于CK,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脂肪略低于CK;对叶枯病、黑穗病和叶斑病的抗性均为中抗。【结论】薏珠4号胚乳糯性较好、区域适应性强,可在贵州薏苡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糯薏苡 品种选育 薏珠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雌性不育株FS2106的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3 位作者 魏心元 潘虹 曾涛 石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3-1091,共9页
稳定遗传的雌性不育系是薏苡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雌性不育基因的利用也是实现轻简化杂交种制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团队在资源鉴定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薏苡雌性不育遗传材料FS2106。以FS2106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花... 稳定遗传的雌性不育系是薏苡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雌性不育基因的利用也是实现轻简化杂交种制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团队在资源鉴定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薏苡雌性不育遗传材料FS2106。以FS2106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花粉活力和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以其为父本与2个可育薏苡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观测雌性不育性、柱头颜色、叶鞘颜色和总苞质地4个性状在F_(1)、F_(2)群体中的性状分离情况,并通过χ^(2)检验揭示其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S2106植株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长和叶宽的平均值分别为86.9 cm、4.9 mm、33.4个/株、34.3 cm和2.2 cm;开花期雌穗不发育、雄穗发育正常,产生正常活力花粉,雌性不育性状稳定;染色体数目为2n=20,倍性正常。χ^(2)检验显示,FS2106植株的雌性不育性属于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核遗传,其紫色叶鞘、紫色柱头颜色、总苞质地性状均为单基因显性遗传,而且总苞质地性状位点表现为杂合子。FS2106的发现及其雌性不育基因的挖掘为薏苡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制种提供了基础材料,叶鞘颜色、柱头颜色和总苞质地性状也可做为育种应用的重要标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不育 标记性状 控制基因 遗传规律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SSR位点分析及种质亲缘关系鉴定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4 位作者 陆秀娟 魏心元 陆平 石明 秦礼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5,共5页
为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生物信息的开发综合应用、品种分子鉴定及种质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参考,根据Genebank数据库公布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DNA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SSR位点及分布特征,进而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 为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生物信息的开发综合应用、品种分子鉴定及种质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参考,根据Genebank数据库公布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DNA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薏苡叶绿体基因组的SSR位点及分布特征,进而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SSR位点上下游250bp侧翼引物,并利用PCR扩增筛选SSR多态性引物,根据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利用UPGMA方法对14份薏苡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全长140 745bp的薏苡叶绿体基因组DNA中,共搜寻到38个SSR位点,平均每3 835个碱基出现1个SSR位点。其中,在大单拷贝区(LSC)有30个位点,占所有标记数目的78.95%;小单拷贝区(SSC)有4个位点,占10.53%;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各有2个位点,均占5.26%。单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有16个、二核苷酸重复5个、三核苷酸重复2个、四核苷酸重复9个、复合核苷酸重复4个、五核苷酸重复和六核苷酸重复均为1个,出现频率分别为42.11%、13.16%、5.26%、23.68%、10.53%、2.63%和2.63%。在筛选的38条引物中,有21条引物在14个薏苡种质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占有效扩增引物的55.3%。聚类分析将14份薏苡种质材料分为两类,Y07号种质材料单独为Ⅰ类,其余13个种质材料聚为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叶绿体 基因组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5 位作者 潘虹 魏心元 陆平 高爱农 周美亮 石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 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碘试剂快速染色法对116份薏苡属资源进行胚乳类型鉴定,并通过Waxy基因分型技术筛选优异薏苡资源。结果显示,在全部资源中,29份野生型资源糯性籽粒百分率在0~25.00%之间,均表现出粳性(非糯性)特征。87份栽培资源中粳、糯性胚乳类型均存在,包括纯粳性资源8份,纯糯性资源17份,62份材料以两种胚乳类型的混杂形式。根据表型鉴定和单籽粒的粳糯性分型,筛选出16份遗传稳定、性状差异明显的优良株系,其中,糯性材料14份,其总淀粉含量为57.82%~71.51%,直链淀粉含量为0~4.98%;粳性材料2份,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7.33%和65.65%,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3.75%和25.48%。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糯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550 bp片段,2份粳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约850 bp片段。糯性和粳性株系材料的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差异明显,而且Waxy位点基因型的纯合、遗传稳定,可作为薏苡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的基础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WAXY基因 胚乳类型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总苞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祥栋 潘虹 +3 位作者 陆秀娟 魏心元 石明 陆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96-1903,共8页
【目的】揭示薏苡总苞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为薏苡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经多年单株提纯的6个薏苡品系为亲本共配制6个杂交组合,观测其F1代和F2代群体总苞的颜色、质地、喙和纵长条纹等4个性状,并通过χ2检验揭示4... 【目的】揭示薏苡总苞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为薏苡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经多年单株提纯的6个薏苡品系为亲本共配制6个杂交组合,观测其F1代和F2代群体总苞的颜色、质地、喙和纵长条纹等4个性状,并通过χ2检验揭示4个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结果】黄白色(♀)×黑(褐)色(♂)的5个杂交组合F1代植株总苞颜色均为黑(褐)色,与父本相同;分别以总苞有喙、甲壳质、有纵长条纹的品系为母本,总苞无喙、珐琅质、无纵长条纹(CL91)为父本的5个杂交组合F1代植株均表现为总苞有喙、珐琅质、无纵长条纹;1个双亲均为总苞有喙、甲壳质、有纵长条纹组合F1代植株总苞表现为有喙、甲壳质、有纵长条纹。说明有喙相对于无喙为显性,珐琅质相对于甲壳质为显性,有纵长条纹相对于无纵长条纹为隐性。在F2代植株中,总苞颜色黑(褐)色和黄白色的分离比为15∶1或3∶1,说明薏苡总苞颜色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方式不尽相同,表现为2对等位基因的显性重叠效应遗传和单基因显性遗传2种方式;有喙和无喙的的分离比为3∶1或9∶7,表现为单基因显性遗传和2对显性互补基因遗传2种方式;"无"或"有"总苞纵长条纹与总苞质地的珐琅质和甲壳质的分离表现一致,且纵长条纹总是伴随着甲壳质总苞而出现,总苞珐琅质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纵长条纹表现为单基因隐性遗传。薏苡总苞质地、喙和纵长条纹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均表现出偏分离现象。【结论】薏苡总苞颜色、质地、喙和纵长条纹的遗传受1~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具有基因互作、基因重叠及偏分离遗传特点,可作为薏苡遗传改良的重要标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总苞 性状 遗传规律 遗传方式 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秀娟 李祥栋 +4 位作者 石明 潘虹 魏心元 陆平 苏跃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5,41,共4页
为研究薏苡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4份材料做亲本构建4个杂交组合,观察并记录其F 1、F 2植株的性状特征和分离比例。结果显示,紫色柱头相对于白色为显性,各F 2群体植株的柱头颜色分离比皆符合3∶1比例,说明紫色柱头是由1对显性等... 为研究薏苡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4份材料做亲本构建4个杂交组合,观察并记录其F 1、F 2植株的性状特征和分离比例。结果显示,紫色柱头相对于白色为显性,各F 2群体植株的柱头颜色分离比皆符合3∶1比例,说明紫色柱头是由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头颜色 性状 遗传规律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苗期紫叶鞘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秀娟 李祥栋 +3 位作者 石明 潘虹 魏心元 陆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146-149,共4页
为阐明薏苡苗期紫叶鞘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指导薏苡的品种选育,利用5份紫叶鞘材料为母本,1份绿色叶鞘材料为父本,分析不同杂交世代F1、F2的叶鞘色表型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紫叶鞘相对于绿叶鞘为显性,对于不同的F 2群体,植... 为阐明薏苡苗期紫叶鞘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指导薏苡的品种选育,利用5份紫叶鞘材料为母本,1份绿色叶鞘材料为父本,分析不同杂交世代F1、F2的叶鞘色表型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紫叶鞘相对于绿叶鞘为显性,对于不同的F 2群体,植株表现出紫叶鞘∶绿叶鞘=9∶7和紫叶鞘∶绿叶鞘=3∶1的分离比。因此,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薏苡苗期紫色叶鞘的遗传方式不同,表现为2对基因的显性互补遗传和单基因显性遗传2种类型。紫叶鞘可作为薏苡遗传改良的标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鞘色 花色素苷 杂交 性状 遗传规律 薏苡 单株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总苞质地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3 位作者 石明 潘虹 魏心元 陆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共4页
为薏苡分类、驯化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份薏苡材料为双亲构建4个杂交组合,采用目测统计和χ^2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的总苞质地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薏苡总苞质地珐琅质相对于甲壳质为显性,F2群体植株总苞质... 为薏苡分类、驯化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份薏苡材料为双亲构建4个杂交组合,采用目测统计和χ^2检验方法分析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的总苞质地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薏苡总苞质地珐琅质相对于甲壳质为显性,F2群体植株总苞质地性状珐琅质与甲壳质的分离比为3∶1。说明,珐琅质总苞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可作为薏苡遗传改良的标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总苞质地 性状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秀娟 潘虹 +3 位作者 李祥栋 魏心元 陆平 石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32-36,共5页
利用ISSR标记对92份薏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4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占各自总条带的比例为66.6%~100.0%;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92份... 利用ISSR标记对92份薏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4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占各自总条带的比例为66.6%~100.0%;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92份薏苡种质的聚类结果一致,均分为3个类群,云南、贵州、福建3个省份的种质表现出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他省份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薏苡 类群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份薏苡自交系的主要氨基酸及脂肪酸组分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祥栋 章洁琼 +2 位作者 潘虹 陆秀娟 魏心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59-164,共6页
为整体把握薏苡遗传材料主要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特征,为薏苡的加工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遗传材料,以18份薏苡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检测其粗蛋白、粗脂肪和17种氨基酸和4种主要脂肪酸组分,采用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分析其氨基酸组成,... 为整体把握薏苡遗传材料主要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特征,为薏苡的加工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遗传材料,以18份薏苡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检测其粗蛋白、粗脂肪和17种氨基酸和4种主要脂肪酸组分,采用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和优异资源筛选。结果显示,18份薏苡自交系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7.72%,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7.1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5.89%,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55.99%,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SRC的变化范围为65.41~70.54,平均值为68.16,与FAO/WHO标准氨基酸模式相比,缬氨酸(Val)、蛋氨酸和胱氨酸(Met+Cys)与标准模式谱极为相近。18份材料粗脂肪的平均含量为8.29%,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绝对优势,并筛选出5份综合性品质较优的遗传材料。薏苡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必需氨基酸组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不同品质类型的材料可用于专用加工品种的选育及创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脂肪酸 组分评价 薏苡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源库特征解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戴燚 李祥栋 +4 位作者 潘虹 陆秀娟 魏心元 石明 苏跃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47,共5页
为了探索薏苡干物质的累积、分配及源库特征,以6个不同生育期类型的薏苡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测定其产量、叶面积及根、茎、叶、籽粒部位的干物质含量,分析干物质累积和分配规律,剖析其源库容量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6个薏苡品种的... 为了探索薏苡干物质的累积、分配及源库特征,以6个不同生育期类型的薏苡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测定其产量、叶面积及根、茎、叶、籽粒部位的干物质含量,分析干物质累积和分配规律,剖析其源库容量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6个薏苡品种的产量为2107.7~2863.0 kg·hm^-2,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抽穗期至成熟期叶面积先增大后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最大;短生育期品种安国薏苡和临沂薏苡具有相对较高的籽粒干物质分配和叶片干物质转移能力,但是茎鞘干物质占比较小,地上部分和整株的干物质积累也较小。不同的薏苡品种类型其源库特征存在差异,收获指数整体偏低。相比之下,短生育期品种具有相对较大的库容量、收获指数和较小的单位库容叶面积、单位库容茎鞘重;其余4个品种则表现为单位库容茎鞘重偏高,叶‘源’供应不足或库容量不足,物质分配不协调,收获指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 源-库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幼苗叶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秀娟 潘虹 +3 位作者 蒋太英 魏心元 李祥栋 石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为薏苡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幼苗期呈紫叶(安薏1号)和绿叶(安国薏苡、临沂薏苡和CL91)的薏苡品系作亲本,构建4个杂交组合,通过观察分析其F 1和F 2幼苗植株的性状特征和分离比例,研究薏苡幼苗叶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薏苡4个... 为薏苡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幼苗期呈紫叶(安薏1号)和绿叶(安国薏苡、临沂薏苡和CL91)的薏苡品系作亲本,构建4个杂交组合,通过观察分析其F 1和F 2幼苗植株的性状特征和分离比例,研究薏苡幼苗叶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薏苡4个杂交组合F 2群体植株中紫叶和绿叶性状的分离比符合3∶1,紫叶性状相对于绿叶性状为显性,紫色叶片是由1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可作为薏苡遗传改良的标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叶色 性状 遗传规律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籽粒灌浆动力学及N、P、K养分吸收动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娟 李祥栋 +1 位作者 戴燚 苏跃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33,39,共5页
本研究以黔薏2号、台湾薏苡、安国薏苡和临沂薏苡4个薏苡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薏苡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索灌浆籽粒对N、P、K养分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4个薏苡品种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扬花期和成熟期... 本研究以黔薏2号、台湾薏苡、安国薏苡和临沂薏苡4个薏苡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薏苡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索灌浆籽粒对N、P、K养分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4个薏苡品种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扬花期和成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黔薏2号>台湾薏苡>临沂薏苡>安国薏苡。4个薏苡品种具有不同的灌浆特征,台湾薏苡和临沂薏苡平均灌浆速率(G mean)和起始灌浆势(R 0)较大,灌浆活跃期(D)短,籽粒充实较快;黔薏2号和安国薏苡则具有相对较长籽粒灌浆活跃期。薏苡籽粒灌浆过程对N元素的需求比P、K元素更为敏感,需求量也更大,K元素和P元素次之;随着灌浆时间的推进,籽粒对N、P元素的需求整体上呈增强趋势,但对K元素的吸收则呈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灌浆 RICHARDS方程 N、P、K元素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黄酮类物质组成差异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祥栋 陆秀娟 +3 位作者 潘虹 魏心元 杨小雨 石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410-1417,共8页
黄酮类是薏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了解不同薏苡品种中黄酮类物质的组成差异和功能定位也是品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8份栽培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其种仁中黄酮及其衍生物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组成差异。结... 黄酮类是薏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了解不同薏苡品种中黄酮类物质的组成差异和功能定位也是品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8份栽培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其种仁中黄酮及其衍生物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组成差异。结果表明,8份薏米材料中共检测到17种黄酮类分子而且种皮颜色相同的品种整体上表现出相似的代谢组轮廓,黄皮品种比红皮品种的黄酮物质种类更丰富、含量也更高。异槲皮苷、芦丁、圣草酚和木樨草素4种成分为薏米黄酮的主要特征组分,分别占总黄酮组分的45.35%、32.77%、6.04%和5.37%,而且表现出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细菌和病毒、调节代谢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活性。薏米黄皮和红皮特征的形成可能与黄酮物质的累积差异有关,其主要特征组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可作为薏米的功能组分加以发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分子 代谢组学 生理活性 薏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