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机制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周芳 曹国璠 +3 位作者 李金玲 赵致 唐乐 黄天忠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3期67-72,共6页
药用植物生产中普遍存在连作障碍现象,这不仅降低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连作障碍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入手,介绍了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主要归结为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害加重与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同... 药用植物生产中普遍存在连作障碍现象,这不仅降低了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连作障碍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入手,介绍了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主要归结为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害加重与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同时,对目前中药材生产中常用的防治连作障碍的手段进行分析,最后对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连作障碍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来源钩藤药材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金玲 赵致 +6 位作者 龙安林 吴常海 刘红昌 王华磊 罗春丽 黄明进 罗夫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为弄清贵州钩藤的品质状况,筛选出优质种源供生产上应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对贵州不同来源钩藤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不同来源钩藤药... 为弄清贵州钩藤的品质状况,筛选出优质种源供生产上应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对贵州不同来源钩藤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不同来源钩藤药材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基本均达到药典标准;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均差异较大,剑河、天柱和锦屏县钩藤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剑河县钩藤浸出物含量最高,其2号(剑河县太拥乡)钩藤达19.40%;异钩藤碱含量为0.000 3%~0.0601%,其变异系数达1.16;不同来源钩藤药材浸出物含量与异钩藤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剑河县钩藤药材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水分 灰分 浸出物 异钩藤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方红杆天麻及其蜜环菌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晶宇 赵致 +3 位作者 李金玲 刘红昌 王华磊 罗夫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48,共3页
为了给贵州大方红杆天麻的营养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以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大小天麻样品及其蜜环菌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13.59g/kg、1.70g/kg和9.43g/kg... 为了给贵州大方红杆天麻的营养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以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大小天麻样品及其蜜环菌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13.59g/kg、1.70g/kg和9.43g/kg,蜜环菌和天麻中的Cu含量分别为5.07mg/kg和2.10 mg/kg,Fe含量分别为325.84 mg/kg和480.03 mg/kg,Mn含量分别为77.37 mg/kg和33.47mg/kg,Ca含量分别为4 069.68 mg/kg和1 318.73 mg/kg,Mg含量分别为215.72 mg/kg和43.98mg/kg,Zn含量分别为184.35mg/kg和64.66mg/kg。2)除Fe元素外,蜜环菌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并形成一定浓度差,3种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中也存在由大到小的矿质元素浓度差。因此,天麻可通过渗透作用从蜜环菌中获取矿质元素,即蜜环菌与天麻为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杆天麻 矿质元素 蜜环菌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林地小气候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天忠 曹国璠 +5 位作者 赵明书 赵致 李金玲 唐乐 周芳 刘文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12-251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林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间种及可持续耕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油茶间作天门冬(YC+T)和天门冬单作(T),油茶间作马铃薯(YC+M)和马铃薯单作(M),油...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林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间种及可持续耕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油茶间作天门冬(YC+T)和天门冬单作(T),油茶间作马铃薯(YC+M)和马铃薯单作(M),油茶间作白菜(YC+B)和白菜单作(B)及对应纯林对照(CK1、CK2和CK3)共9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天门冬、白菜的单作及其油茶间作处理、对照的气温均在14:00达最高值,其中YC+B处理(33.4℃)和B处理(34.7℃)的气温均显著低于CK3(35.9℃)(P<0.05,下同);YC+M处理和M处理的气温在14:00时分别为35.1和36.3℃,二者显著低于CK2(37.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4: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7.9%、39.1%、42.3%和35.6%,YC+M处理和M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6: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2.7%和41.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光照强度均在13:00达最大值,分别为1354.3、1378.5、1319.2和1335.4μmol/(m^2·s),YC+M处理和M处理的光照强度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2:00,分别为1273.2和1279.8μmol/(m2·s)。与CK1相比,间作模式YC+T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76、0.73、0.51和2.90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9.14%、65.85%和18.05%;同时,YC+M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于CK2分别提高34.17%、63.53%、76.47%和19.17%,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6.25、4.27和12.24 mg/kg;YC+B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相对于CK3分别增加4.77、0.50、0.51和2.83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3.81%、64.44%和17.42%。【结论】与作物单作模式相比,油茶间作作物模式下虽然油茶林下光照强度相对较弱,但可降低空气温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综合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间作 空气相对湿度 光照强度 土壤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种源地万寿竹种子萌发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博 王华磊 +5 位作者 赵致 刘红昌 罗春丽 李金玲 罗夫来 黄明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5期71-74,共4页
分析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万寿竹种子的萌发情况,为人工引种栽培万寿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栽培的万寿竹种子为实验材料,测定万寿竹果实直径与百粒重,种子千粒重、吸水率;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在万寿竹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分析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万寿竹种子的萌发情况,为人工引种栽培万寿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栽培的万寿竹种子为实验材料,测定万寿竹果实直径与百粒重,种子千粒重、吸水率;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在万寿竹种子适宜萌发条件(温度25℃,光照)下,比较从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栽培的万寿竹种子的萌发情况,测定其发芽率,观察萌发动态。结果表明,从贵州不同种源地引种来的万寿竹果实直径大小和百粒重是务川丰乐>德江明溪>正安格林>正安土坪>务川牧羊;种子千粒重是德江明溪>务川丰乐>正安土坪>务川牧羊>正安格林;吸水率为务川牧羊>正安土坪>正安格林>务川丰乐>德江明溪;发芽率为务川丰乐>德江明溪>正安格林>正安土坪>务川牧羊。综合认为德江明溪和务川牧羊的万寿竹种子更适合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竹 种子萌发 引种 不同种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产白及组培瓶苗分级标准及其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磊 唐成林 +3 位作者 熊万 王礼科 罗夫来 赵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制定贵州产白及的质量分级标准,为贵州产白及组培瓶苗销售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以通过组培方法获得的白及组培瓶苗为试验材料,对白及组培瓶苗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制定白及组培瓶苗质量分... 制定贵州产白及的质量分级标准,为贵州产白及组培瓶苗销售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以通过组培方法获得的白及组培瓶苗为试验材料,对白及组培瓶苗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制定白及组培瓶苗质量分级初级标准,并以移栽存活率为考察指标对该标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白及组培瓶苗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假鳞茎直径≥7mm,株高≥8cm;Ⅱ级苗假鳞茎直径≥5.5mm,株高≥4cm;Ⅲ级苗假鳞茎直径≥4mm,株高≥4cm;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和等外苗的存活率分别为91.67%、68.33%、56.67%和34.34%;各等级白及组培瓶苗在培养过程中相对叶绿素先下降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都趋于稳定,等级之间差异较小;炼苗培养90d后,Ⅰ级苗的出芽率(70%)和单株的新芽数(1~2个/株)明显高于Ⅱ级苗和Ⅲ级苗,且根系发达。白及组培瓶苗质量越好,越容易适应外界生长条件,炼苗移栽后存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组培瓶苗 质量分级 栽培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影子 王大昌 +1 位作者 覃玉强 黄明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34-39,51,共7页
兰科植物高度进化且复杂,种类繁多,至今对科内各类群间亲缘关系及与微生物共生作用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其果实通常为蒴果,有极多种子且细小,胚乳极端退化,如天麻、杜鹃兰等种子还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有的还与根际微生物共生或... 兰科植物高度进化且复杂,种类繁多,至今对科内各类群间亲缘关系及与微生物共生作用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其果实通常为蒴果,有极多种子且细小,胚乳极端退化,如天麻、杜鹃兰等种子还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有的还与根际微生物共生或形成菌根菌,对生长条件要求极高,一旦栖息地生态遭到破坏或遇到对共生菌不利的环境,生存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呈现濒危状态,导致其保育工作和栽培发展变得十分困难。本文对兰科植物与共生微生物多样性、促生作用和研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论述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为兰科植物野生资源保育和开发利用、人工栽培以及微生物菌剂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微生物 多样性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天忠 曹国璠 《农技服务》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栽培和可持续耕作,探究油茶间作马铃薯(YC+M)、油茶间作天门冬(YC+T)、油茶间作花生(YC+H)3种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YC+M、YC+T、YC+H处理的土壤细菌菌落数分别较间作前土壤(CK)提高42.59%... 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栽培和可持续耕作,探究油茶间作马铃薯(YC+M)、油茶间作天门冬(YC+T)、油茶间作花生(YC+H)3种间作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YC+M、YC+T、YC+H处理的土壤细菌菌落数分别较间作前土壤(CK)提高42.59%、47.18%和44.89%,土壤放线菌菌落数分别提高41.32%、37.21%和36.30%;各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土壤碱解氮含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高于CK;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磷、碱解氮、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孔隙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油茶林地间作能够增强耕作层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间作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水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块根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胡继田 李金玲 +3 位作者 王华磊 罗春丽 刘红昌 赵致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探明一年生何首乌生长的水肥田间管理方法,以大棚盆栽何首乌为试材,用氮、磷、钾、水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测定一年生何首乌产量及最大块根重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水4个因素对何首乌块根产量的影响,其主次顺... 为探明一年生何首乌生长的水肥田间管理方法,以大棚盆栽何首乌为试材,用氮、磷、钾、水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测定一年生何首乌产量及最大块根重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水4个因素对何首乌块根产量的影响,其主次顺序依次为土壤持水量、磷肥、氮肥和钾肥;水和磷两个因素对何首乌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氮与钾两个因素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随土壤持水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产量出现在水因素为W_(2)时,为297.86 g/株;各处理何首乌最大块根重量在24.57~80.95 g的范围内变化;何首乌最大块根重量与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年生何首乌产量适宜土壤水分含量为65%田间持水量,磷肥单株每盆需要P_(2)O_(5)2.1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肥水 块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水配比对一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胡继田 李金玲 +3 位作者 赵致 王华磊 罗春丽 刘红昌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为探明不同水肥配比对一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L 9(34),设氮(N)、磷(P)、钾(K)、水(W)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9个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水分和灰分等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肥处... 为探明不同水肥配比对一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L 9(34),设氮(N)、磷(P)、钾(K)、水(W)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9个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水分和灰分等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一年生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含量、水分和灰分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合蒽醌含量均未达到药典标准。施钾和土壤持水量对何首乌结合蒽醌含量影响极显著,施磷对其影响显著,在施钾量为K_(2)时,结合蒽醌含量最高,为0.06%;当土壤持水量为W_(3)时,结合蒽醌含量最高,为0.08%;当施磷量为P_(1)或P_(2)时,结合蒽醌含量较高,分别为0.06%和0.05%。本试验初步判断适宜何首乌形成较好品质的P_(2)O_(5)施用量为0~2.16 g/盆,K_(2)O施用量为3.00 g/盆,土壤持水量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肥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水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11
作者 胡继田 李金玲 +3 位作者 赵致 王华磊 罗春丽 刘红昌 《农技服务》 2024年第7期22-29,共8页
为何首乌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考察氮、磷、钾、水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共9个肥水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各部位的含氮量为叶片>块根>藤蔓,... 为何首乌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考察氮、磷、钾、水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共9个肥水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各部位的含氮量为叶片>块根>藤蔓,各处理块根和藤蔓中的含氮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何首乌各部位的含磷量相差不大;何首乌各部位含钾量为叶片>藤蔓>块根,各处理块根中的含钾量在6—9月趋于平稳,在9—10月呈上升趋势,在10—11月呈下降趋势,在10月各处理出现峰值。综合分析,每盆施N 4.64 g、K_(2)O 6 g、土壤持水量65%处理,10月何首乌块根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含量高,分别为0.99%、0.25%、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肥水 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太子参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听 曹国璠 +4 位作者 李金玲 刘帮艳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可促进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幅相似。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以100mg/L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9.49μmol/(m^2·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增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随着多效唑浓度增高而降低,除50mg/L处理光饱和点[1 000.80μmol/(m^2·s)]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低;所有处理光补偿点均较对照低;各处理太子参的产量均较对照高,以150mg/L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9.8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多效唑 叶面施肥 光合作用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元素缺乏对一年生何首乌块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建军 李金玲 +3 位作者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罗春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了探索钙镁元素缺乏对一年生何首乌块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块根氮、磷、钾、钙、镁、铜、铁、锰、锌等元素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镁元素缺乏处理何首乌块根氮、钾、镁和铜等元素的... 为了探索钙镁元素缺乏对一年生何首乌块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块根氮、磷、钾、钙、镁、铜、铁、锰、锌等元素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镁元素缺乏处理何首乌块根氮、钾、镁和铜等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处理的差异不大,均未达显著水平;钙元素缺乏处理有利于何首乌块根对磷、锌、锰和铁等元素的吸收;镁元素缺乏处理降低了何首乌块根对钙、锰和铁等元素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矿质元素 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婧 李金玲 +5 位作者 刘宇鹏 武子茜 曹国璠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pH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开花中后期(5月初)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在... 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pH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开花中后期(5月初)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在开花后期(5月中旬)含量最低,块根成熟后(7月中旬)含量最高;速效磷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速效钾开花初期含量高于出苗期,且是全生育期的最高值(97.82mg/kg);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地上部分逐渐凋零后降低;脲酶活性波动较大;出苗后,太子参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出现了3次波峰,2次波谷;放线菌和细菌也分别有2次波峰和2次波谷,从三大微生物菌类比值来看,在块根成熟期的变化波动较大;产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也是在开花中后期。结论:多个指标均在太子参茂盛生长期出现多个峰值,且部分指标在采收时出现徒增的现象;开花中后期是产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最后活跃的时期,而微生物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块根成熟期;太子参不同生长期会影响其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应加强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菌根的研究,以有效遏制根腐病的发生,改善太子参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根际 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密封保鲜天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晶宇 赵致 +3 位作者 刘红昌 李金玲 王华磊 罗夫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86-87,96,共3页
为探究天麻的保鲜方法,以贵州天麻为材料,设置不添加保鲜剂+蒸制、添加保鲜剂+蒸制及不添加保鲜剂+免蒸制(CK)3个处理,常温保存20、40、60、80 d后,分别取样测定天麻样品的外观形态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添加保鲜剂+免蒸制处理的保鲜... 为探究天麻的保鲜方法,以贵州天麻为材料,设置不添加保鲜剂+蒸制、添加保鲜剂+蒸制及不添加保鲜剂+免蒸制(CK)3个处理,常温保存20、40、60、80 d后,分别取样测定天麻样品的外观形态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添加保鲜剂+免蒸制处理的保鲜效果较差;不添加保鲜剂+蒸制处理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且具有保证天麻原有气味、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添加保鲜剂且蒸制的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真空 密封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元素缺乏对何首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金玲 熊寅森 +5 位作者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罗春丽 罗夫来 黄明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70,共3页
为了探索钙镁元素缺乏对一年生何首乌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外观症状、叶绿素含量、地上与地下部分质量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钙、镁元素,一年生何首乌叶片颜色褪淡,叶绿素含量降低,植株... 为了探索钙镁元素缺乏对一年生何首乌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外观症状、叶绿素含量、地上与地下部分质量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钙、镁元素,一年生何首乌叶片颜色褪淡,叶绿素含量降低,植株地上部生长较小,根系增多,膨大的块根较少,须根系较多;正常、缺钙和缺镁3个处理间的根冠比差异较大,相互间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缺钙处理的根冠比最大,但比重和折干率的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生长发育 叶绿素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水搭配对一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威 赵致 +3 位作者 王华磊 李金玲 刘红昌 罗春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6-48,共3页
通过盆栽控水的方式,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水搭配对1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何首乌水分和灰分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10.0%、5.0%,二苯乙烯苷... 通过盆栽控水的方式,以何首乌扦插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水搭配对1年生何首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何首乌水分和灰分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10.0%、5.0%,二苯乙烯苷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不少于1.0%,而结合蒽醌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不少于0.1%。综合分析,盆栽水肥最优搭配组合为:氮肥施用量0~2.32g,盆,P2O5施用量0~2.16g/盆,K2O施用量3.00g/盆,土壤持水量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灰分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宇鹏 李金玲 +5 位作者 袁婧 武子茜 曹国璠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1-233,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施氮肥水平,设置N1、N2、N3、N4共4个氮肥水平,分别为0、150、300、450 kg/hm2,测定4月中旬叶片叶绿素、MDA(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施氮肥水平,设置N1、N2、N3、N4共4个氮肥水平,分别为0、150、300、450 kg/hm2,测定4月中旬叶片叶绿素、MDA(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对MDA、脯氨酸含量,POD、CAT活性影响不显著,N2、N3水平下叶绿素a和b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N1、N2、N3水平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氮肥300 kg/hm2时,叶片生理指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氮肥 生理指标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黑草种子发芽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婧 李金玲 +5 位作者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罗春丽 陈仁琴 曹国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0,53,共3页
黑草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研究黑草种子的报道也较少。通过对贵州省望谟县野生黑草种子的研究,发现经过不同处理后,黑草种子发芽能力有很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浸种6 h的黑草种子最先露白,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也较高,而且黑草种子适合生长... 黑草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研究黑草种子的报道也较少。通过对贵州省望谟县野生黑草种子的研究,发现经过不同处理后,黑草种子发芽能力有很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浸种6 h的黑草种子最先露白,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也较高,而且黑草种子适合生长于pH值为6.5的环境中,过酸或过碱会使其不发芽,同时,施加一定浓度的GA溶液会使黑草种子提前露白发芽,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会提高,但是浓度过高,又会使得黑草发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草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大力种子特性与萌发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禄军 李金玲 +3 位作者 夏锦慧 范士杰 韦忠斌 谢永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为探寻牛大力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萌发床、不同浓度梯度GA、不同浓度中性单盐、不同浓度梯度外源SNP处理,对不同颜色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深棕色、浅棕色牛大力种子含... 为探寻牛大力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萌发床、不同浓度梯度GA、不同浓度中性单盐、不同浓度梯度外源SNP处理,对不同颜色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深棕色、浅棕色牛大力种子含水量差异不大,黑色牛大力种子千粒重最大,达163.1g,与浅棕色和深棕色种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牛大力种子随着颜色变深,种子活力逐渐降低。布床处理下牛大力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最高,分别为96.56%和76.41%;不同浓度梯度GA处理下,3种颜色牛大力种子的萌发率均有所升高;中性单盐处理下牛大力种子萌发率与萌发势均随着中性单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外源SNP处理下,3种颜色牛大力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势均比盐对照组的高。研究表明,牛大力种子最佳萌发床是布床,促进牛大力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的GA浓度为50mmol·L^-1,中性单盐和外源SNP处理对牛大力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种子 特性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