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茶科所茶树害虫防治研究回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华 夏绍湄 姚雍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47-49,共3页
对贵州省茶科所成立66周年以来在茶树害虫、天敌种类调查、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几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作一总结。试图对建所以来几代科技工作者在不同时期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作一介绍,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贵州 茶树 害虫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茶文化与茶叶科学的先驱——刘淦芝
2
作者 何莲 张其生 《蚕桑茶叶通讯》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茶文化 茶叶科学 刘淦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十五年辉煌茶叶科研历程 被引量:5
3
作者 令狐昌弟 张其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茶叶 历史 6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五棱苦丁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伦 梁远发 +3 位作者 胡华健 陈正武 权启爱 蒋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10-11,共2页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 ,五棱苦丁茶不含儿茶素、生物碱。与广西五棱苦丁茶比较 ,贵州五棱苦丁茶的化学成分特点是 :水浸出物、氨基酸总量略高 ,多酚类、可溶性糖含量较高 (分别为前者的 9.3和 1.85倍 )
关键词 贵州五棱苦丁茶 化学成分 氨基酸 可溶性糖 多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永辉 梁远发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家伦 周国兰 吴德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作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生态群落改善茶园的生态因子,提高了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从而促进了土壤营养元素的活性、茶树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茶叶的品质。经研究人工生态群...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作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生态群落改善茶园的生态因子,提高了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从而促进了土壤营养元素的活性、茶树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茶叶的品质。经研究人工生态群落茶园鲜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较纯茶园的高1.37%、0.63%、0.21%、1.07%,显示出人工生态群落茶园的的良好生态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群落 茶叶品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茶树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永辉 梁远发 +1 位作者 魏杰 王家伦 《蚕桑茶叶通讯》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经 4a定点定位对贵州主产茶区 3种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氨基酸、咖啡碱与总孔隙度、液相、气相成正相关 ,与固相、容重成负相关 ;茶多酚与总孔隙度、气相成负相关 ,与液相、固相、容重成正相关 ;水浸出物与总... 经 4a定点定位对贵州主产茶区 3种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氨基酸、咖啡碱与总孔隙度、液相、气相成正相关 ,与固相、容重成负相关 ;茶多酚与总孔隙度、气相成负相关 ,与液相、固相、容重成正相关 ;水浸出物与总孔隙度、液相成负相关 ,与气相、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物理性状 茶叶品质 相关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远发 田永辉 +2 位作者 王家伦 周国兰 魏杰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4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茶叶品质 茶叶化学成分 茶树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内民族茶俗 被引量:5
8
作者 何莲 何萍 张其生 《蚕桑茶叶通讯》 2005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民族茶俗 茶文化 “罐罐茶” “煮油茶” “茶饼” “煨罐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技术在贵州扁形茶加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伟 金循 +2 位作者 申东 刘晓霞 郑文佳 《中国茶叶》 2010年第9期17-20,共4页
扁形茶在贵州省名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各产茶县(市)均生产扁形名茶,其产量产值在全省位居前列,如传统的湄江翠片,现代的湄潭翠芽、兰馨雀舌等都是贵州省的著名名茶。贵州扁形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 扁形茶在贵州省名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各产茶县(市)均生产扁形名茶,其产量产值在全省位居前列,如传统的湄江翠片,现代的湄潭翠芽、兰馨雀舌等都是贵州省的著名名茶。贵州扁形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高长,粟香显,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扁形茶的成形是通过控制理条机的温度、往复运动速率和加棒加压条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茶 贵州省 分级技术 应用 加工 扁形名茶 品质特征 加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喷施稀土常乐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国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4期26-28,共3页
近年来,经过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用结果,证实喷施稀土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均有一定效果。稀土常乐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国内早有报导,但我省这方面的研究还阙如。我省稀土资源丰富,开发应用稀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为了探讨稀土常... 近年来,经过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用结果,证实喷施稀土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均有一定效果。稀土常乐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国内早有报导,但我省这方面的研究还阙如。我省稀土资源丰富,开发应用稀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为了探讨稀土常乐在我省茶树上的有效施用条件和施用技术,特在本所布置了稀土喷施浓度和次数的小区试验,同时在开阳双流茶场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应用示范试验。现将本所小区试验结果整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常乐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茶叶优质栽培及生态效益研究
11
作者 梁远发 田永辉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家伦 周国兰 姚雍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应用多年多点定位测试方法,对乌江流域茶园规划种植、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益、不同条件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以及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合理规划种植、构建人工生态茶园为核心的综合技术,使乌江流域茶园水土流失基本控制、... 应用多年多点定位测试方法,对乌江流域茶园规划种植、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益、不同条件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以及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合理规划种植、构建人工生态茶园为核心的综合技术,使乌江流域茶园水土流失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改善、主要害虫减轻、茶叶品质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茶叶品质 人工生态茶园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茶叶出口战略 促进贵州茶业大发展
12
作者 郑文佳 朱福建 王家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茶叶出口 战略 茶业产业化 发展 贵州 市场调研 贸易 探索 方向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叶苦丁茶与绿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国兰 刘晓霞 《蚕桑茶叶通讯》 2005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苦丁茶 生化成分 绿茶 开发利用 化学成分 常规分析方法 研究 测定 制定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贵州无公害茶叶建设的思考
14
作者 申东 刘晓霞 赖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无公害 茶叶 绿色食品 卫生指标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茶叶加工技术 争创贵州茶叶品牌
15
作者 郑文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加工技术 茶叶 品牌 贵州 名牌战略 名牌 品牌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贵州茶叶发展之思考
16
作者 梁远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WT0 贵州 茶叶 发展 生产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皋芦茶(五棱苦丁茶)资源考察及繁殖技术研究报告
17
作者 王家伦 梁远发 +1 位作者 胡华健 卢天国 《贵州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调查了贵州皋芦茶 (Ilex.pentagona S.K.Chen,Y.X.Feng et C.F.L iang)的资源、生物学特性 ,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 ,结果表明 :该种在贵州仅分布在丹寨、荔波两县 ,其资源量相对较大。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每年可萌发 4轮 ,正常生长 3轮 ,2... 调查了贵州皋芦茶 (Ilex.pentagona S.K.Chen,Y.X.Feng et C.F.L iang)的资源、生物学特性 ,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 ,结果表明 :该种在贵州仅分布在丹寨、荔波两县 ,其资源量相对较大。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每年可萌发 4轮 ,正常生长 3轮 ,2~ 3轮生长势较好 ,生长量大。该种宜在温暖、湿润和漫射光较多的地方生长 ,从叶片性状可初步确定贵州的五棱苦丁茶分别为大、中叶型 ,顶叶和第一叶长、宽均不如一般叶。扦插繁殖试验的结果表明 ,用生根剂处理插穗的时间越长 ,其掉叶率越高 ,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长发育 ,ABT、 BR、SY三种生根剂的混合液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皋芦茶 繁殖技术 五棱苦丁茶 资源 生物学特性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叶苦丁茶与绿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18
作者 周国兰 刘晓霞 《茶叶通讯》 2004年第4期25-26,共2页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几种生化成分 ,并与贵州中小叶种绿茶进行了比较 ,旨在了解贵州小叶苦丁茶与绿茶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 ,为苦丁茶的开发利用、苦丁茶标准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生产上规划发展地方产业有...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几种生化成分 ,并与贵州中小叶种绿茶进行了比较 ,旨在了解贵州小叶苦丁茶与绿茶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 ,为苦丁茶的开发利用、苦丁茶标准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生产上规划发展地方产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地方产业 发展 差异性 中小 参考价值 规划 化学成分 苦丁茶 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牧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9
作者 张莉 苏生 孟泽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143-144,149,共3页
介绍了贵州地区草场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和常见牧草病害的危害症状,总结了贵州地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为草地植保工作者进行草地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牧草病虫害 防治技术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73
20
作者 田永辉 梁远发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家伦 周国兰 吴德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对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能提高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改善茶园内气候因子 ;提高和改善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增加了茶园内的有益生物的数量 。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茶叶品质 生态因子 人工生态茶园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