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蒸馏技术纯化辣椒碱类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建兰 卢俏 张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64,共5页
以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辣椒碱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刮膜转速对辣椒碱纯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辣椒碱类物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70... 以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辣椒碱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刮膜转速对辣椒碱纯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辣椒碱类物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70℃、真空度0.15 mbar、刮膜转速400 r/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碱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由0.001 5%提高到1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技术 辣椒碱类物质 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基保水缓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兰文 聂晨晨 +6 位作者 周俊 陈娅 孙睿 高璇 杨睿 杨春亮 谢贵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CSC)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可降解高吸水聚合物玉米秸秆纤维素-g-聚丙烯酸(CSC-g-PAA)。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SC-g-PAA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CSC-g-PAA在...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CSC)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可降解高吸水聚合物玉米秸秆纤维素-g-聚丙烯酸(CSC-g-PAA)。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SC-g-PAA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CSC-g-PAA在土壤中的持水性、保水性以及降解性。结果表明,CSC-g-PAA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可达702.89 g/g, 5次循环后CSC-g-PAA的吸水率仍然为初始吸水率的47.27%;添加土壤3%(质量分数)的CSC-g-PAA,土壤持水率为70.51%,36 d后保水率为15.50%;CSC-g-PAA在土壤中50 d的降解率为24.14%。采用液体浸渍法CSC-g-PAA尿素最高负载率为81.76%,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符合M_(t)/M_(∞)=Ktn模型。CSC-g-PAA能集吸水、保水和负载养分及缓释的功能于一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节水、减施增效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纤维素 高吸水聚合物 保水 肥料 缓释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ZnGaZrO_(x)/SAPO-34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坤 任启霞 +3 位作者 董永刚 刘飞 姚梦琴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在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C_(2)^(=)-C_(4)^(=))中,双功能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对其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GaZrO_(x)氧化物,水热法制备了SAPO-34分子筛,然后对两者进行研磨制得ZnGaZrO_(x)/SAPO-34双功能催化剂... 在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C_(2)^(=)-C_(4)^(=))中,双功能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对其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GaZrO_(x)氧化物,水热法制备了SAPO-34分子筛,然后对两者进行研磨制得ZnGaZrO_(x)/SAPO-34双功能催化剂,并考察煅烧温度对ZnGaZrO_(x)和SAPO-34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XPS、H_(2)/CO_(2)/NH_(3)-TPD、SEM、N_(2)吸附-脱附和原位DRIFTS表征发现,在制备ZnGaZrO_(x)过程中,当煅烧温度为650℃时,ZnGaZrO_(x)具有最强的H_(2)和CO_(2)吸附活化能力,能有效提高HCOO*和CH_(3)O*的生成速率和浓度,促进甲醇产物生成;在制备SAPO-34过程中,当煅烧温度为450℃时,分子筛比表面积最大、晶粒尺寸最小、强酸位点的酸性最弱,能有效避免低碳烯烃发生二次加氢,从而获得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最佳条件下合成的ZnGaZrO_(x)/SAPO-34双功能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90℃、压力为3 MPa、空速为3600 mL/(g∙h)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28.3%,CO选择性仅为44.6%,C_(2)^(=)-C_(4)^(=)选择性为84.4%,C_(2)^(=)-C_(4)^(=)产率高达13.2%,且在反应100 h内催化性能无明显衰减。该工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的改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低碳烯烃 煅烧温度 氧空位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ZnO/ZrO_(2)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启霞 杨坤 +2 位作者 刘飞 姚梦琴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CO_(2)加氢制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已报道的ZnO/ZrO_(2)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但其催化性能仍有望进一步提高。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元素掺杂的Ma-ZnO_(x)/ZrO_(2)催化剂,并通过评价发现只有Ga促进了ZnO/Zr... CO_(2)加氢制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已报道的ZnO/ZrO_(2)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但其催化性能仍有望进一步提高。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元素掺杂的Ma-ZnO_(x)/ZrO_(2)催化剂,并通过评价发现只有Ga促进了ZnO/ZrO_(2)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其中,5%Ga-ZnO_(x)/Zr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条件:P=3 MPa、T=320℃、V(H_(2))∶V(CO_(2))=4∶1、气体质量空速(WHSV)=24 000 mL/(g·h)时CO_(2)转化率为7.2%,甲醇选择性为81.0%,甲醇时空产率可达410 mg/(g·h),是ZnO/ZrO_(2)的1.26倍,且在反应100 h内催化性能无明显衰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发现,适量Ga助剂的掺入可以促进催化剂中氧空位的形成。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CO_(2)/H_(2)程序升温脱附(CO_(2)/H_(2)-TPD)结果表明,Ga助剂的掺入增强了ZnO/ZrO_(2)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活性,Ga-ZnO_(x)/ZrO_(2)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CO_(2)和H_(2)吸附活化能力。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DRIFTS)结果表明,各催化剂合成甲醇均遵循甲酸盐-甲氧基路径,Ga助剂的掺入促进了甲醇中间体的形成,并且更有利于HCOO*物种向CH3O*物种的转化,从而提高甲醇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ZnO/ZrO_(2) Ga助剂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菱锰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伟志 付成兵 +2 位作者 胡平 杨凯旭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贵州铜仁位于中国的“锰三角”地区,锰矿蕴藏量丰富,主要以菱锰矿的形式存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同步热分析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分析方法,对菱锰矿中C、O、Mn、Ca... 贵州铜仁位于中国的“锰三角”地区,锰矿蕴藏量丰富,主要以菱锰矿的形式存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同步热分析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分析方法,对菱锰矿中C、O、Mn、Ca等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学特征及热解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物锰质量分数为14.656%、锰铁质量比为4.22,属低品位中铁酸性菱锰矿;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较为复杂,其中锰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碳酸锰,少量为二氧化锰;钙和镁元素主要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少量以硅酸盐形式存在;500~600℃时菱锰矿分解生MnO和CO_(2),高于600℃时菱锰矿中的白云石分解成生成CaCO_(3)、MgO和CO_(2),同时MgO与少量MnO会反应生成镁锰氧化物,温度达到800℃时,CaCO_(3)分解生成CaO和CO_(2)。研究结果可为铜仁地区菱锰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锰矿 矿物学特征 赋存状态 碳酸锰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改性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岳佳怡 杨兰文 +4 位作者 方柏森 罗兴平 朱梅 詹小蒙 谢贵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2-178,184,共8页
玉米秸秆通过热解可得到具有较丰富孔隙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的生物炭。然而原始生物炭存在吸附性能较差和矿质养分含量低等缺点。以MgCl_(2)·6H_(2)O为活化剂、磷酸盐的吸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热解温度(A)、保... 玉米秸秆通过热解可得到具有较丰富孔隙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的生物炭。然而原始生物炭存在吸附性能较差和矿质养分含量低等缺点。以MgCl_(2)·6H_(2)O为活化剂、磷酸盐的吸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热解温度(A)、保温时间(B)和活化剂浓度(C)等热解改性条件进行优化,制备性能优良的改性生物炭。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C>A>B,其中AB及AC交互作用显著。在热解温度为505℃、保温时间为96 min以及活化剂浓度为1.2 mol/L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对磷酸盐吸附量(25.425 mg/g)最好的改性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玉米秸秆 改性 生物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eO_(2)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占思进 刘仕轲 +2 位作者 刘飞 姚梦琴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氢将CO_(2)催化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径。CO_(2)加氢制甲醇技术所用到的催化剂是一种ZnO-CeO_(2)双金属氧化物,考察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沉淀包覆法和物理混合法等制备方法,并采用X射线晶... 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氢将CO_(2)催化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的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径。CO_(2)加氢制甲醇技术所用到的催化剂是一种ZnO-CeO_(2)双金属氧化物,考察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沉淀包覆法和物理混合法等制备方法,并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N_(2)吸附-脱附、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ZnO-CeO_(2)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催化CO_(2)加氢制备甲醇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ZnO-Ce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300℃、压力为4 MPa、质量空速为19 600 mL/(g·h)的反应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4.61%,甲醇选择性达到80.64%,甲醇时空产率达到244.96 mg/(h·g);同时发现拥有丰富的氧空位缺陷浓度、较强H_(2)活化能力、较大比表面积及孔容是该催化剂催化性能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双金属氧化物 固定床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理明 史永永 +2 位作者 李海洋 谢芳 林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氨法烟气脱硫原理及非平衡级传质模型为基础,利用Aspen Plus模拟系统对某合成氨厂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进行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现有工艺流程存在不足,即不能很好地满足脱硫要求,且提高脱硫率会增大生产操... 以氨法烟气脱硫原理及非平衡级传质模型为基础,利用Aspen Plus模拟系统对某合成氨厂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进行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出:现有工艺流程存在不足,即不能很好地满足脱硫要求,且提高脱硫率会增大生产操作费用。因此,在现有工艺流程基础上提出了"AN1+AN2"的补氨工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最优的补氨位置为:AN1的补氨位置在SO2吸收段一级喷淋段和二级喷淋段的中间;AN2的补氨位置在氧化段底部,通过现有工艺的氧化空气管道利用氧化空气吹扫进入氧化段;同时,补氨方式可以采取自动变频控制系统来实现。优化后,烟气脱硫率为95%,出口净烟气中SO2质量浓度为411 mg/m3,NH3质量浓度为17.5 mg/m3,各工艺指标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法 烟气脱硫 ASPEN PLUS 模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潘红艳 田敏 +2 位作者 何志艳 花开慧 林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5-2633,共9页
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合成机理、ZSM-5分子筛的结构与酸性对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子筛的改性。重点探讨了ZSM-5分子筛的改性(如水热处理改性、磷改性、氟改性、硼改性、金属离... 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合成机理、ZSM-5分子筛的结构与酸性对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子筛的改性。重点探讨了ZSM-5分子筛的改性(如水热处理改性、磷改性、氟改性、硼改性、金属离子改性及其他化学改性)对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孔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分子筛孔径/表面酸性的调控和MTO/MTP反应机理的研究是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改性 甲醇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比对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潘红艳 田敏 +3 位作者 赵敏 刘秀娟 花开慧 林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以n(Si)/n(A1)分别为25、38、50、80、360的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和NH3-TPD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催化剂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各产物的选择性,讨论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 以n(Si)/n(A1)分别为25、38、50、80、360的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和NH3-TPD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催化剂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各产物的选择性,讨论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硅铝比增加,催化剂平均孔径逐渐减小,中强酸逐渐消失,酸强度逐渐减弱,烯烃的选择性逐渐增大,催化剂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其中,硅铝比360的分子筛具有最低的表面酸强度,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孔径,MTO催化性能最佳,乙烯+丙烯的选择性达6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甲醇制低碳烯烃 选择性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催化剂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永永 蒋东海 +4 位作者 杨春亮 易芸 刘飞 林倩 曹建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0-1063,共4页
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突破费托合成中烯烃选择性限制,实现了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成为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研究热点。详细综述了近五年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构效关系、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 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突破费托合成中烯烃选择性限制,实现了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成为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研究热点。详细综述了近五年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构效关系、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低碳烯烃 费拓合成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元素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红艳 陈政 +3 位作者 张煜 高珊珊 史永永 林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非金属元素改性催化剂P-ZSM-5、F-ZSM-5、B-ZSM-5,利用XRD、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分析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孔结构,测定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低碳烯烃产物的选择性,并考察磷酸浓度对P-ZSM-5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非金属元素改性催化剂P-ZSM-5、F-ZSM-5、B-ZSM-5,利用XRD、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分析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孔结构,测定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低碳烯烃产物的选择性,并考察磷酸浓度对P-ZSM-5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经磷、氟改性后,催化剂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强酸消失,烯烃选择性增大;经硼改性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显著减小,烯烃选择性降低。其中磷改性催化剂P-ZSM-5具有较大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弱酸量,烯烃选择性最佳,在磷负载质量分数为6%时,乙烯+丙烯的选择性达85.09%,与ZSM-5相比,提高了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非金属元素改性 甲醇 低碳烯烃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红艳 史永永 +2 位作者 刘秀娟 郑蓓蕾 林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3,65,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金属离子改性催化剂Cu-ZSM-5、Fe-ZSM-5和Ag-ZSM-5,利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CO脉冲吸附分析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测定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低碳烯烃产物的选择性,并考察浸渍温度和时间对Ag-ZSM-5催化活...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金属离子改性催化剂Cu-ZSM-5、Fe-ZSM-5和Ag-ZSM-5,利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CO脉冲吸附分析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测定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低碳烯烃产物的选择性,并考察浸渍温度和时间对Ag-ZSM-5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经金属离子Cu(II)、Fe(III)和Ag(I)改性后,催化剂孔径降低,表面强酸消失,烯烃的选择性增大。其中Ag-ZSM-5具有最弱的表面酸强度和较好的金属分散度,MTO催化性能最佳,在浸渍温度和时间分别是40℃和18h,乙烯+丙烯的选择性达88.04%,与ZSM-5相比,提高了2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金属离子改性 MTO 甲醇 低碳烯烃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壳聚糖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春亮 潘红艳 +2 位作者 史永永 王贤书 林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5-1489,1493,共6页
以壳聚糖为碳前驱体、正硅酸乙酯为模板硅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碳材料。通过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介孔碳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和硅碳比对介孔碳孔结构的影响,介孔碳对维生素B1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介孔碳材料... 以壳聚糖为碳前驱体、正硅酸乙酯为模板硅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碳材料。通过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介孔碳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和硅碳比对介孔碳孔结构的影响,介孔碳对维生素B1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介孔碳材料孔隙发达、呈蠕虫状孔结构;溶液pH值为4、硅碳比为0.9时,介孔碳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平均孔径分别达到1 118 m^2/g,1.48 cm^3/g及5.3 nm;对VB_(12)分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最大平衡吸附量达到417.8 mg/g,2 h吸附量达到平衡吸附量的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模板法 介孔碳 V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对硫酸钙晶须形貌及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林 柏光山 曹建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探讨了磷、氟、有机物等杂质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作用,并分析了这些杂质对硫酸钙晶须微观形貌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对硫酸钙晶须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化氢对硫酸钙晶须具有粗化作用,氟化氢掺量(质量分数,下同)越大,... 探讨了磷、氟、有机物等杂质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作用,并分析了这些杂质对硫酸钙晶须微观形貌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对硫酸钙晶须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化氢对硫酸钙晶须具有粗化作用,氟化氢掺量(质量分数,下同)越大,硫酸钙晶须直径越大,当氟化氢掺量为0.8%时,硫酸钙晶须平均直径为12μm,长径比为28;有机物能降低硫酸钙晶须的直径与长径比,但其影响作用小于氟化氢,有机物掺量越高,硫酸钙晶须的白度越小,当有机物掺量为1.5%时,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为12,白度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磷酸 氟化氢 有机物 硫酸钙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改性活性炭富集低浓度含氧煤层气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敏 潘红艳 +2 位作者 郑蓓蕾 万俊桃 林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利用碱(NH3和KOH)改性活性炭,N2吸附法、酸碱滴定、FTIR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测定低浓度含氧煤层气CH4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透过曲线。结果表明,活性炭经氨水和KOH改性后,随氨水/KOH浓度的增加,改性活性炭微孔孔容先增大后降低... 利用碱(NH3和KOH)改性活性炭,N2吸附法、酸碱滴定、FTIR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测定低浓度含氧煤层气CH4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透过曲线。结果表明,活性炭经氨水和KOH改性后,随氨水/KOH浓度的增加,改性活性炭微孔孔容先增大后降低,表面总碱量逐渐增大。其中,K-2/AC的微孔孔容最大(0.64m L/g),表面碱性基团含量较多(1.51mmol/g),对CH4的吸附量最大,单位吸附量达到7.16m L/g,较AC提高了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活性炭 碱改性 甲烷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凝胶体系硅铝比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结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争 林倩 +2 位作者 潘红艳 曹建新 刘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1284,共4页
采用微波水热包覆法制备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ZSM-5凝胶体系硅铝摩尔比对复合分子筛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XRD、SEM、BET、NH_3-TPD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分子筛微观结构、形貌、孔结构及表面酸性质等进行分析表征。结... 采用微波水热包覆法制备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ZSM-5凝胶体系硅铝摩尔比对复合分子筛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XRD、SEM、BET、NH_3-TPD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分子筛微观结构、形貌、孔结构及表面酸性质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ZSM-5凝胶体系硅铝比对复合分子筛样品晶相组成影响较小,但对样品比表面积、孔结构参数及表面酸性质影响较大。硅铝比为150时,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具有包裹状特殊晶体结构及多级孔(微孔孔容0.21 cm^3/g、介孔孔容0.09 cm^3/g)和弱酸中心(0.209 mmol/g)独特物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ZSM-5 复合分子筛 ZSM-5凝胶体系 硅铝比 结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ZSM-22复合催化剂共混比例对MTG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淑霞 倪利萍 +3 位作者 罗兰 许争 曹建新 刘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1-1255,1258,共6页
以HZSM-5(MFI)和HZSM-22(TON)为原料共混制备了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共混比例对复合催化剂结构性质和催化MTG反应的影响。采用XRD、FTIR、BET和NH3-TPD等手段对不同共混比例制得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 以HZSM-5(MFI)和HZSM-22(TON)为原料共混制备了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共混比例对复合催化剂结构性质和催化MTG反应的影响。采用XRD、FTIR、BET和NH3-TPD等手段对不同共混比例制得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孔结构及表面酸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例对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和MTG反应影响较大。两相共混比例为1∶2时,催化剂极易失活,汽油收率低(25.98%);随HZSM-5分子筛含量增大,汽油收率和芳烃选择性随之增大。比例增至2∶1时,ZSM-5/ZSM-22复合催化剂具有相对较大比表面积(227 cm^2/g),中强酸量和总酸量达0.010 2 mmol/g和0.056 9 mmol/g;在常压、反应温度380℃,氮气流速10 m L/min、进料空速为2 h^(-1)反应条件下,ZSM-5/ZSM-22复合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芳烃生成性能,甲醇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分别为96.31%和41%时芳烃选择性仅为3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ZSM-22复合催化剂 共混比例 结构性质 MTG反应 芳烃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钯基催化剂对直接合成过氧化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鑫 潘红艳 +2 位作者 林倩 陈政 万俊桃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9,96,共6页
采用紫外线光催化法、沉积-沉淀法、反相胶束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催化剂Pd/TiO_2-UV、Pd/TiO_2-CD、Pd@TiO_2、Pd/TiO_2-JZ,利用一氧化碳-脉冲、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 采用紫外线光催化法、沉积-沉淀法、反相胶束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催化剂Pd/TiO_2-UV、Pd/TiO_2-CD、Pd@TiO_2、Pd/TiO_2-JZ,利用一氧化碳-脉冲、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测定了各催化剂对直接合成过氧化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TiO_2-UV和Pd/TiO_2-CD催化剂催化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活性明显高于Pd@TiO_2和Pd/TiO_2-JZ催化剂,反应0.5 h时单位质量钯合成过氧化氢的产率分别达到1 631.4 mmol/(g·h)和852.3 mmol/(g·h),这是由于催化剂上活性金属钯的颗粒尺寸较小、分散度较大、提供的活性位点较多,有利于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在活性位上的吸附与活化,提高其合成过氧化氢的活性。其中Pd/TiO_2-UV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该催化剂上氧化钯含量较少,形成的钯-氧化钯界线较长,导致该催化剂上钯-氧化钯位点的数量更多,提供反应物氢气解离吸附和氧气非解离吸附的活性位点也就越多,催化活性也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基催化剂 直接合成 过氧化氢 沉积-沉淀法 光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红 刘飞 曹建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44-2050,共7页
采用原位两步晶化法制备了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SAPO-34分子筛合成体系的晶化pH,进一步研究了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BET和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 采用原位两步晶化法制备了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SAPO-34分子筛合成体系的晶化pH,进一步研究了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BET和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ZSM-5预晶化不同时间合成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的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质有较大影响。预晶化时间为6 h制得复合分子筛SZ-ZSM-5(6 h)形成紧密的复合相结构,表现出丰富的微-介孔的多级孔分布和适宜的弱酸位和中强酸分布等特性,在MTO反应中甲醇转化率为98. 4%,低碳烯烃选择性为93. 4%,催化寿命达1400 min,具有较优越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 ZSM-5预晶化时间 物化性质 MTO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