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玉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郑元红
潘国元
何开强
张光旭
杨永奎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经作站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局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毕节地区土肥站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78,共2页
-
基金
贵州省重大攻关后补项目"贵州省中低产旱地粮食平衡丰产增效科技工程"[黔科合NZ字(2005)3011]
-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作物秸秆培肥地力的作用,进而提高旱地地力水平,对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玉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后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玉米秸秆和烤烟秸秆还土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比CK增产24.82%~25.69%,其次是油菜秸秆和马铃薯秸秆的还土处理,比CK增产18.40%~19.44%,小麦秸秆比CK增产8.33%。不同秸秆还土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保持速效磷、速效钾的平衡,其中,烤烟秸秆增加速效钾量能力强;玉米秸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氮素作用较强;油菜秸秆由于腐熟快,增加氮素能力最强;马铃薯秸秆和小麦秸秆相对其他秸秆培肥地力能力稍差。秸秆还土可以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从而促进玉米增产。
-
关键词
作物秸秆
秸秆还土
土壤肥力
-
Keywords
crop straw
straw returned soil
soil fertility
-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郑元红
潘国元
毛国军
潘木军
何开祥
朱长安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经作站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局
贵州省大方县土肥站
贵州省黔西县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威宁县土肥站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重大攻关后补项目"贵州省中低产旱地粮食平衡丰产增效科技工程"[黔科合NZ字(2005)3011]
-
文摘
为了研究在不同间套作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对中低产土壤肥力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地力培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培肥区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为1:1左右,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02.5kg/667m^2,平均增产率为23.05%,其中马铃薯/绿肥/玉米分带种植模式增产幅度较小(51.2~66kg/667m^2),而油菜/绿肥/玉米和小麦/绿肥/玉米种植,增产幅度在100kg/667m^2以上。改良培肥区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提高0.23%、0.033%、23.23mg/kg、1.5mg/kg和17.75mg/kg,土壤肥力指标都有所提高,同时玉米生长健壮,植株高大、粗壮,穗大、粒多,粒重,秃尖率低,产量高。
-
关键词
绿肥
间套作
培肥地力
毕节地区
贵州
-
Keywords
green manure
intercropping and interplant
culturing soil fertility
Bijie Prefecture
Guizhou
-
分类号
S14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不同秸秆还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晴
彭华
方军
卢云昌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96-96,共1页
-
基金
贵州省"十一五"攻关项目"贵州省中低产旱地粮食平衡丰产
增效科技工程"
-
-
关键词
秸秆还土
玉米
产量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等高种植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杨波
梁正蓉
-
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0年第8期997-998,共2页
-
基金
贵州省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等高种植技术集成
-
文摘
实施了《贵州省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等高种植技术集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生物栅篱植物护埂,形成挡土的栅篱植物带,在生物栅篱的拦截阻挡和栅篱植物根系固结土壤的作用下,极大减缓地表径流,减小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在生物篱梯化护埂的基础上,配套横坡垄作由于垄面有一定的高度,起到拦截阻挡泥沙和水分的流动,有效减少减缓地表径流和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从而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在8°坡的坡地上利用黄花菜或紫花苜蓿梯化护埂,可减少地表径流77.7%~82.8%,减少水土流失68.9%~86.2%,减少N、P2O5、K2O养分流失93.82%~93.74%,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72.26%~80.67%。在15°坡的坡地上利用黄花菜或紫花苜蓿梯化护埂,可减少地表径流72.7%~78.6%,减少水土流失76.6%~85.1%,减少N、P2O5、K2O养分流失90.05%~96.01%,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95.03%~97.28%。
-
关键词
生物篱
等高种植
水土流失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不同绿肥聚垄种植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何开祥
贺晓芳
刘玉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8期38-39,共2页
-
文摘
用光叶紫花苕、肥田萝卜+光叶紫花苕(混播)等5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省工省肥,增产效果明显,尤其以光叶紫花苕作为绿肥还土种玉米效果最好。
-
关键词
绿肥聚垄
玉米种植
产量
纳雍县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何开祥
余贵兴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蔬菜》
2015年第2期26-28,共3页
-
文摘
为探索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在纳雍马铃薯主产区的不同海拔、不同肥力区域设10个施肥处理开展脱毒马铃薯氮磷钾肥利用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3.50%、19.90%、3 6.8 3%,常规区分别为3 0.6 9%、1 7.5 7%、35.30%;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分别提高2.81、2.23、1.53个百分点。
-
关键词
高寒
山区
脱毒马铃薯
氮磷钾肥
利用率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寒山区马铃薯N、P、K肥效初探
- 7
-
-
作者
张晴
陈科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河南农业大学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研究了N、P、K3要素对高寒山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3要素的不同用量对高寒山区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试验得出高寒山区马铃薯适宜施肥用量:N7.74~8.31kg/667m^2,P_2O_57.04~8.49kg/667m^2,K_2O14.47~18.82kg/667m^2。
-
关键词
高寒山区
NPK3要素
产量
效益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中低浓度复混肥的配制方法
- 8
-
-
作者
张晴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5年第9期63-63,共1页
-
-
关键词
复混肥料
配制方法
低浓度
普通过磷酸钙
钾含量
熟石灰
石膏粉
填充剂
硫酸钾
-
分类号
S482.21
[农业科学—农药学]
TQ444
[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
-
题名提高尿素追肥效果八措施
- 9
-
-
作者
彭华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5期60-60,共1页
-
文摘
介绍了提高尿素追肥效果的8项措施。
-
关键词
尿素
追肥
效果
措施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高海拔特殊生态区4个小麦品种比较
- 10
-
-
作者
何炜
何开祥
谭微峰
-
机构
贵州省纳雍县王家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7期12-12,50,共2页
-
文摘
在纳雍县高海拔特殊生态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毕2003-1、丰优9911、贵农03-9的比较种植,结果表明,毕2003-1产量最高,为3 051.6 kg/hm2,其次是丰优9911,为2 976.8 kg/hm2,贵农03-9居第3为2 827.2 kg/hm2,分别比小红麦(对照)增产26.7%、23.6%、17.4%。上述3品种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晚12~16 d;均表现为抗倒伏,高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属相好。毕2003-1可在在纳雍县产麦区推广种植,丰优9911和贵农03-9建议在纳雍县产麦区小面积引种试种。
-
关键词
高海拔特殊生态区
小麦
比较试验
-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