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籼米皖稻207储藏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及安全储藏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树会 袁毅 +2 位作者 陈智斌 陈甜 邓树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共6页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1)℃、空调控温仓房(20、25℃)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优质籼米皖稻207时主要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和害虫发生情况,研究大米储藏周期和大米储藏安全水分,探讨储备大米品质判定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表...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1)℃、空调控温仓房(20、25℃)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优质籼米皖稻207时主要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和害虫发生情况,研究大米储藏周期和大米储藏安全水分,探讨储备大米品质判定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从抑制害虫和抑制霉变的角度来看,(14.5±0.5)%水分的供试大米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可安全储藏,其他储藏条件下仍需配合磷化氢熏蒸密闭处理方可安全度夏;由于垩白粒率值超标(>30%),4种储藏条件下的供试大米安全储藏期均仅为4~5个月;同时,推荐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3个指标共同作为优质籼米储藏品质判定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米 安全水分 安全储藏期 垩白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防治大米中玉米象虫卵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智斌 吴树会 +1 位作者 夏列 邓树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1,共3页
通过正交微波杀虫试验,研究大米水分、微波处理温度和处理功率3个因素对大米害虫玉米象子代种群抑制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微波防治大米中玉米象虫卵的主要因素,在水分14%、功率200 W、温度(59±1)℃的微波处理条件下,... 通过正交微波杀虫试验,研究大米水分、微波处理温度和处理功率3个因素对大米害虫玉米象子代种群抑制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微波防治大米中玉米象虫卵的主要因素,在水分14%、功率200 W、温度(59±1)℃的微波处理条件下,玉米象子代种群抑制率达100%。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微波防治大米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害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杀虫 玉米象 子代种群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红蛋白在纳米银溶胶修饰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艳霞 倪小英 +5 位作者 邓志坚 洪玲 梅广 杨静 周京 陈智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3,共6页
采用聚氧乙烯月桂醚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还原硝酸银得到稳定的纳米银溶胶,然后将纳米银溶胶与血红蛋白(Hb)溶液混合得到Hb-Ag溶胶。将该Hb-Ag溶胶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Hb在此修饰电极界面上可发生直接的电子传递,其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3... 采用聚氧乙烯月桂醚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还原硝酸银得到稳定的纳米银溶胶,然后将纳米银溶胶与血红蛋白(Hb)溶液混合得到Hb-Ag溶胶。将该Hb-Ag溶胶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Hb在此修饰电极界面上可发生直接的电子传递,其氧化还原式电位为-0.303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Hb在纳米银溶胶中保持自然构象不变。该Hb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催化米氏常数(K_m^(app))为47μmol·L^(-1),表明了对过氧化氢良好的亲和性,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过氧化氢传感器。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7~3.0×10-4 mol·L^(-1),检出限(3S/N)为2.0×10-8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 过氧化氢 血红蛋白 纳米银溶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米安全储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树华 袁毅 +3 位作者 吴树会 陈志军 陈甜 张军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4期94-98,共5页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空调控温仓房(20℃和25℃)以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大米度夏时主要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害虫发生情况,探讨储备大米宜储性控制关键指标,研究大米储藏安全度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1...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空调控温仓房(20℃和25℃)以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大米度夏时主要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害虫发生情况,探讨储备大米宜储性控制关键指标,研究大米储藏安全度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16℃、湿度65%是优质籼米黄花粘储藏防虫保质的最优储藏条件。在20℃、25℃储藏条件下的大米需结合防虫技术才能安全度夏,自然温度储藏条件下的大米不能安全度夏;色泽气味和品尝评分值是黄花粘宜储性控制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米 低温储粮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米皖稻207储藏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及安全储藏期研究
5
作者 吴树会 袁毅 +2 位作者 陈智斌 陈甜 邓树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59-64,共6页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1)℃、空调控温仓房(20、25℃)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优质籼米皖稻207时主要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和害虫发生情况,研究大米储藏周期和大米储藏安全水分,探讨储备大米品质判定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1)℃、空调控温仓房(20、25℃)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优质籼米皖稻207时主要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和害虫发生情况,研究大米储藏周期和大米储藏安全水分,探讨储备大米品质判定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从抑制害虫和抑制霉变的角度来看,(14.5±0.5)%水分的供试大米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可安全储藏,其他储藏条件下仍需配合磷化氢熏蒸密闭处理方可安全度夏;由于垩白粒率值超标(>30%),4种储藏条件下的供试大米安全储藏期均仅为4~5个月;同时,推荐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3个指标共同作为优质籼米储藏品质判定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米 安全水分 安全储藏期 垩白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粮食收储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覃世民 袁毅 +1 位作者 吴树会 邓树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6,共3页
以南方水稻产区湖南省粮食生产方式演变为切入点,综述规模化农户粮食收储方式现状和储藏技术研究进展,探讨加强规模化农户粮食收储技术支持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相关政策支持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规模化农户 收储方式 农户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