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德文
李彬
+4 位作者
何冬玲
傅晓丽
周箫
吕庆
刘艳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基因胚系突变情况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结果:57例发生胚系突变的CSCC患者组织样本共检出46种胚系突变基因及其相应的125个突变位点。46种胚系突变基因在CSCC患者中排名前10位的为FANCA、MSH2、BRCA2、BRCA1、BRIP1、TSC1、PTCH1、MSH6、CHEK2和CDKN2A,其中FANCA、BRCA2、MSH2、BRCA1及BRIP1等30种基因突变出现在2例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些突变分别发生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其突变类型分别为3个移码缺失突变、112个非同义突变、4个同义突变、2个非移码缺失突变、1个终止突变和3个可变剪切位点突变。在125个突变位点中有24个(19.20%)位点发生致病性突变和101个(80.80%)位点发生非致病性突变。24个致病突变位点发生在19例CSCC患者对应的11种基因(FANCA、BRCA1、BRCA2、MSH2、PALB2、BRIP1、ATR、CHEK2、FLCN、MRE11A和NF2)中,其中新发现5个突变位点BRCA1(c.2350del:p.S784Rfs*8)、MRE11A(c.1532del:p.N511Ifs*13)、NF2(c.1724del:p.N575Ifs*24)、ATR(c.1222A>G:p.I408V)和BRIP1(c.3391T>C:p.Y1131H)在CLINVAR和HGMD数据库中未收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胚系突变在绝经状态和病理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系突变位点的变异类型也仅在非同义突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是潜在地促进CS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致病性突变位点可能是CSCC发生更加密切相关的致病位点。新发现的5个突变位点可能参与CSCC发生和发展的致病机制,有望成为CSCC未来需要关注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基因
胚系突变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姜德文
李彬
何冬玲
傅晓丽
周箫
吕庆
刘艳洁
机构
贵州
医
科
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贵州
医
科
大学附属
医院
病理
科
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9,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编号:(2019)2791]
贵阳市科技计划资助[编号:(2019)9-1-16]。
文摘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基因胚系突变情况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结果:57例发生胚系突变的CSCC患者组织样本共检出46种胚系突变基因及其相应的125个突变位点。46种胚系突变基因在CSCC患者中排名前10位的为FANCA、MSH2、BRCA2、BRCA1、BRIP1、TSC1、PTCH1、MSH6、CHEK2和CDKN2A,其中FANCA、BRCA2、MSH2、BRCA1及BRIP1等30种基因突变出现在2例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些突变分别发生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其突变类型分别为3个移码缺失突变、112个非同义突变、4个同义突变、2个非移码缺失突变、1个终止突变和3个可变剪切位点突变。在125个突变位点中有24个(19.20%)位点发生致病性突变和101个(80.80%)位点发生非致病性突变。24个致病突变位点发生在19例CSCC患者对应的11种基因(FANCA、BRCA1、BRCA2、MSH2、PALB2、BRIP1、ATR、CHEK2、FLCN、MRE11A和NF2)中,其中新发现5个突变位点BRCA1(c.2350del:p.S784Rfs*8)、MRE11A(c.1532del:p.N511Ifs*13)、NF2(c.1724del:p.N575Ifs*24)、ATR(c.1222A>G:p.I408V)和BRIP1(c.3391T>C:p.Y1131H)在CLINVAR和HGMD数据库中未收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胚系突变在绝经状态和病理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系突变位点的变异类型也仅在非同义突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是潜在地促进CS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致病性突变位点可能是CSCC发生更加密切相关的致病位点。新发现的5个突变位点可能参与CSCC发生和发展的致病机制,有望成为CSCC未来需要关注的突变位点。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基因
胚系突变
临床特征
Keywords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ene
Germline mutation
Clinical features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姜德文
李彬
何冬玲
傅晓丽
周箫
吕庆
刘艳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