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城市的建设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南枢
易星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绿色智慧城市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遵循新时期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当前,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均被认可。然而,“双碳”目标要求全流程降碳,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的视角观察,...
绿色智慧城市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遵循新时期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当前,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均被认可。然而,“双碳”目标要求全流程降碳,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的视角观察,数字技术并非对“双碳”目标的单向赋能,其本身也面临“绿色悖论”问题,且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同主体存在协同治理困境,不同空间呈现分化失衡困境。因此,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实现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并促进主体协同以契合不同主体的需求,加强空间建设以实现效率最优与成本最低,真正将“绿色”与“智慧”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
“绿色悖论”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农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燕燕
《村委主任》
2022年第9期159-162,共4页
贵州在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后,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从乡村内生型人才摸排、人才选育、人才锤炼、人才激励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条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
贵州在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后,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从乡村内生型人才摸排、人才选育、人才锤炼、人才激励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条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闭合链条,为贵州乡村人才振兴找到了新出路,但仍面临着乡村内生型人才总量较少与总体素质不高的双重困境。从人才生态学角度来看,贵州要实现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除了要破解内生型人才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难题之外,还应积极打造良好的乡村人才生态环境,为乡村内生型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型人才
乡村振兴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智时代的韧性城市治理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南枢
易星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韧性城市即在风险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正处于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要时期——数智时代,其在改善风险应对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韧性城市即在风险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正处于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要时期——数智时代,其在改善风险应对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带来新挑战。数智时代的城市是由多元主体与数智技术交互形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其与演化韧性理论相互契合。而受制于系统的复杂性,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主体层面表现为内部分化加剧与组织变革不足,空间层面表现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制约。由此,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需要摒弃传统韧性治理的线性模式,通过增强系统内部的协同性以调整系统结构的内在关系,并保持对环境的观察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韧性城市
智慧城市
复杂系统理论
韧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4
作者
易星同
薛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2,共12页
理解先秦儒家治理思想应回到乐论之中,其以贯通天人通达于治的高度,呈现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治理目的,供给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伦理,塑造了问题意识与政治理想相统一的治理形态。具体而言,孔子乐论的焦点在秩序重建,源于治理现实...
理解先秦儒家治理思想应回到乐论之中,其以贯通天人通达于治的高度,呈现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治理目的,供给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伦理,塑造了问题意识与政治理想相统一的治理形态。具体而言,孔子乐论的焦点在秩序重建,源于治理现实问题,强调治理价值判断,重视承继治理传统,因而有着现实主义治理底色;孟子乐论核心是治理功能实现,试图衡量治理现实状况,揭示儒家治理思想特质,其有着鲜明的民本主义治理倾向;荀子乐论的贡献则在于治理理论的系统建构,在以乐论深刻阐明“乐”的本质并呈现“和”“正”的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维齐非齐、礼法兼施、化性起伪为核心的理性主义治理系统。先秦儒家乐论始终为后世儒家治理思想“调音协律”,实现了延续性的发展,其当代价值则在于,由于乐论作为一种中国式治理“知识”,蕴含着中国式治理的内涵阐释,体现着中国式治理的功能统合,能够启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治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论
治理理论
先秦儒家
自主知识体系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城市的建设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南枢
易星同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法律
研究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后期资助项目“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XHQ2421)。
文摘
绿色智慧城市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遵循新时期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当前,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均被认可。然而,“双碳”目标要求全流程降碳,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的视角观察,数字技术并非对“双碳”目标的单向赋能,其本身也面临“绿色悖论”问题,且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同主体存在协同治理困境,不同空间呈现分化失衡困境。因此,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实现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并促进主体协同以契合不同主体的需求,加强空间建设以实现效率最优与成本最低,真正将“绿色”与“智慧”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
“绿色悖论”
协同治理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农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燕燕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村委主任》
2022年第9期159-162,共4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创新工程项目CXQN22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贵州在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后,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从乡村内生型人才摸排、人才选育、人才锤炼、人才激励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条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闭合链条,为贵州乡村人才振兴找到了新出路,但仍面临着乡村内生型人才总量较少与总体素质不高的双重困境。从人才生态学角度来看,贵州要实现乡村内生型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除了要破解内生型人才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难题之外,还应积极打造良好的乡村人才生态环境,为乡村内生型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关键词
内生型人才
乡村振兴
贵州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智时代的韧性城市治理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南枢
易星同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法律
研究所
重庆邮电大学数字经济法律治理
研究
中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组织嵌入韧性社区治理的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SKGH114)。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韧性城市即在风险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正处于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要时期——数智时代,其在改善风险应对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带来新挑战。数智时代的城市是由多元主体与数智技术交互形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其与演化韧性理论相互契合。而受制于系统的复杂性,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主体层面表现为内部分化加剧与组织变革不足,空间层面表现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制约。由此,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需要摒弃传统韧性治理的线性模式,通过增强系统内部的协同性以调整系统结构的内在关系,并保持对环境的观察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韧性城市
智慧城市
复杂系统理论
韧性治理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4
作者
易星同
薛雪
机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
研究所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2,共12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后期资助项目(CXHQ2405)。
文摘
理解先秦儒家治理思想应回到乐论之中,其以贯通天人通达于治的高度,呈现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治理目的,供给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伦理,塑造了问题意识与政治理想相统一的治理形态。具体而言,孔子乐论的焦点在秩序重建,源于治理现实问题,强调治理价值判断,重视承继治理传统,因而有着现实主义治理底色;孟子乐论核心是治理功能实现,试图衡量治理现实状况,揭示儒家治理思想特质,其有着鲜明的民本主义治理倾向;荀子乐论的贡献则在于治理理论的系统建构,在以乐论深刻阐明“乐”的本质并呈现“和”“正”的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维齐非齐、礼法兼施、化性起伪为核心的理性主义治理系统。先秦儒家乐论始终为后世儒家治理思想“调音协律”,实现了延续性的发展,其当代价值则在于,由于乐论作为一种中国式治理“知识”,蕴含着中国式治理的内涵阐释,体现着中国式治理的功能统合,能够启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治理理论。
关键词
乐论
治理理论
先秦儒家
自主知识体系
当代价值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城市的建设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视角
李南枢
易星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州农村内生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析
赵燕燕
《村委主任》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智时代的韧性城市治理及其优化路径
李南枢
易星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易星同
薛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