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鹏翔 龙祖根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
贵州省煤矿多处于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山区,矿井中煤层瓦斯含量大,"高突"矿井数量占的比例较大,瓦斯灾害严重。选取煤层埋深这个矿区内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煤层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分析和回归,通过研究复... 贵州省煤矿多处于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山区,矿井中煤层瓦斯含量大,"高突"矿井数量占的比例较大,瓦斯灾害严重。选取煤层埋深这个矿区内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煤层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分析和回归,通过研究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高突"矿井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实测数据,发现瓦斯含量与埋深符合对数函数规律,即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增加,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直至煤层瓦斯含量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含量 煤层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荷载下含瓦斯煤能量耗散与破碎特征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怀谦 赵洪宝 +4 位作者 王磊 马庆 于美鲁 胡浩 王春华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88-3503,共16页
为探究动静荷载下含瓦斯煤能量耗散与破碎特征,利用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含瓦斯煤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速度与轴压比条件下含瓦斯煤冲击试验,探究含瓦斯煤破裂能量演化特征与耗能特性,探讨碎屑弹射机制及其分布特征,以期阐... 为探究动静荷载下含瓦斯煤能量耗散与破碎特征,利用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含瓦斯煤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速度与轴压比条件下含瓦斯煤冲击试验,探究含瓦斯煤破裂能量演化特征与耗能特性,探讨碎屑弹射机制及其分布特征,以期阐明含瓦斯煤耗能密度与碎屑分形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含瓦斯煤冲击过程能量转化具有同步性,且耗散能时程曲线与煤体变形阶段相对应,即当含瓦斯煤丧失承载能力时,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形态为抛物线型,耗散能时程曲线划分为弹性储能、弹塑性耗能、塑性耗能与能量释放阶段;特别地,当轴压导致含瓦斯煤处于弹塑性或塑性状态时,耗散能时程曲线可直接划分为弹塑性或塑性耗能阶段与能量释放阶段;当含瓦斯煤仍具有承载能力时,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形态为倒钩型,耗散能时程曲线划分为弹性储能、弹塑性耗能、塑性耗能与耗散能回弹阶段,耗散能回弹阶段可导致煤壁片帮或巷道岩爆。(2)含瓦斯煤耗散能随冲击速度升高而增大,耗能占比基本恒定,其值介于31.1%~34.0%,碎屑分维随耗能密度升高呈指数增长;存在临界轴压比使耗散能与耗能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碎屑分维随耗能密度变化具有分段性,当试样处于持续储能阶段,碎屑分维随耗能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试样处于持续释能阶段,碎屑分维随耗能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此时轻微动力扰动即可导致煤岩失稳。研究丰富了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诱发机制的基础理论,可为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防治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荷载 含瓦斯煤 变形阶段 能量耗散 破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嗣后充填垮落带浆体扩散规律研究
3
作者 李正龙 刘萍 +4 位作者 高方玲 刘贞智 黄鑫康 文林海 王春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4,共13页
煤矸石的处置与利用是我国煤炭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将煤矸石以浆体的形式注入采空区,可以有效解决地面堆放和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为了研究浆体在垮落带的扩散机理,设计了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充填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物理模拟,并通过对... 煤矸石的处置与利用是我国煤炭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将煤矸石以浆体的形式注入采空区,可以有效解决地面堆放和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为了研究浆体在垮落带的扩散机理,设计了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充填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物理模拟,并通过对不同粒径配比的破碎矸石进行注浆充填实验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充填浆体在不同区域内的流动扩散规律。建立了压实区和欠压实区的垮落带模型,得到了浆体在不同压力和不同孔隙率下充填垮落带的流动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浆体在垂直涌流、水平扩散以及轴向扩散3个阶段中呈现出一种不断叠加、相互增强的动态状态;在相同注浆压力下,矸石堆积体的孔隙率越小,浆体流动速度越慢,充填效率降低;而注浆压力增大则能促进浆体在孔隙间的流动扩散,提升充填效果;当注浆压力达到1.00 MPa时,充填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处置 垮落带 浆体充填 扩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瓦斯抽采长钻孔封孔深度分析:以贵州黔北矿区抽采工程为例
4
作者 付金磊 林华颖 +2 位作者 衡献伟 张书金 陈蒙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13-3520,共8页
为研究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长度,基于瓦斯-空气双气体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三维钻孔抽采模型,对封孔段煤层瓦斯压力进行监测分析,通20915运输巷现场试验,考察不同封孔长度瓦斯抽采效果。结果表明:受到负压衰减效应,钻孔抽... 为研究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长度,基于瓦斯-空气双气体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三维钻孔抽采模型,对封孔段煤层瓦斯压力进行监测分析,通20915运输巷现场试验,考察不同封孔长度瓦斯抽采效果。结果表明:受到负压衰减效应,钻孔抽采负压呈指数函数分布,并且钻孔不同位置煤层瓦斯压力减少幅度不同,越靠近封孔位置瓦斯压力减小幅度越小;封孔段瓦斯压力峰值与封孔长度成正相关;根据现场测试,封孔距离为10 m瓦斯抽采浓度在130 d后减小到约10%;而封孔长度为20 m将保持在约30%,封孔30 m的钻孔130 d后抽采浓度保持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钻孔 瓦斯抽采 数值模拟 瓦斯-空气双气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突出矿区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书金 衡献伟 +1 位作者 李青松 张鹏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验证贵州煤矿区目前所采用的局部突出危险性各预测预报指标的敏感性,在对区内典型突出矿井调研基础上,利用三率法和指标与突出危险性相关性分析2种方法,对贵州突出矿区预测预报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煤矿区目前所... 为了验证贵州煤矿区目前所采用的局部突出危险性各预测预报指标的敏感性,在对区内典型突出矿井调研基础上,利用三率法和指标与突出危险性相关性分析2种方法,对贵州突出矿区预测预报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煤矿区目前所采用的预测预报指标中,以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最为敏感,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次之,钻屑量和钻屑温差敏感性最差。钻屑瓦斯解吸指标中,安顺、黔西南和六盘水地区K1整体情况更为敏感,毕节和遵义地区Δh2相对更为敏感。由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不能反映地应力因素,钻屑量敏感性差,建议贵州煤矿区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配合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预测 敏感指标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突出危险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辉 陈日辉 +1 位作者 吕力行 苏恒瑜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8期37-40,共4页
介绍了三角模糊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综合地评价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得出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中各因素的相对权... 介绍了三角模糊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综合地评价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得出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大小为W′1>W′4>W′7>W′6>W′5>W′2>W′3,即安全责任心和作业纠错技能是体现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最为重要的指标。该方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符合人的认识模糊性,能有效降低个人的主观片面性,提高了评价指标权重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安全生产 人员综合素质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SWOT分析的贵州煤炭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功勋 李晓华 +2 位作者 王晓东 王建楠 王春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8-192,共5页
为了助力贵州煤炭产业的发展,在全省煤矿开采现状、政策方针、市场等多重背景作用下,利用SWOT法分析了全省煤炭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中的影响因素,并结合AHP分析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影响我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各因素权重。最后,通... 为了助力贵州煤炭产业的发展,在全省煤矿开采现状、政策方针、市场等多重背景作用下,利用SWOT法分析了全省煤炭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中的影响因素,并结合AHP分析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影响我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各因素权重。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全省煤炭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煤炭产业 SWOT法分析 AHP分析 战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9
8
作者 韩真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4,共5页
通过收集分析贵州省74对矿井、107层煤的突出参数和以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对贵州突出煤层及突出指标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贵州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防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突措施:以区域防突为重点,优化矿... 通过收集分析贵州省74对矿井、107层煤的突出参数和以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对贵州突出煤层及突出指标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针对贵州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防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突措施:以区域防突为重点,优化矿井采掘部署,加大矿井防突装备投入,加大矿井瓦斯参数测试和防突技术研究,加大防突知识培训及提高矿井人员素质等,以此减少贵州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特点 防突对策 区域防突 采掘部署 防突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瓦斯)开发适用性技术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晓乾 孟应芳 +2 位作者 段正鹏 李国红 李青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3,共6页
近年来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中遇到诸多技术瓶颈,针对其中关键技术适用性开发问题,基于贵州地区煤储层呈薄煤层群赋存且构造复杂的地质背景,结合贵州地区煤层气成功开发、利用案例,提出了适用于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技... 近年来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中遇到诸多技术瓶颈,针对其中关键技术适用性开发问题,基于贵州地区煤储层呈薄煤层群赋存且构造复杂的地质背景,结合贵州地区煤层气成功开发、利用案例,提出了适用于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技术。贵州地区不同薄煤层群可根据实际间距情况采用光套管合层压裂、可捞式桥塞分段压裂等技术,煤层松软地区要加强防煤粉压裂技术及缝内转向技术的综合利用;松软低透煤层群应优选首采层,采动卸压后瓦斯抽采效果较好,同时加强定向长钻孔"以孔代巷"、松软煤层全程下套管、低透煤层CO2相变致裂或水力割缝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践证明可有效增强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层瓦斯 抽采 松软低透 薄煤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微震信号分类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姝 罗家童 +3 位作者 高雅 俞本立 张书金 甄胜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微震监测技术可实时、精确给出岩体破裂或失稳的空间位置,已成为煤与瓦斯突出、隧道岩爆等灾害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地下工程中环境复杂,信号微弱难以有效辨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结合(T_CNN)的微震信号... 微震监测技术可实时、精确给出岩体破裂或失稳的空间位置,已成为煤与瓦斯突出、隧道岩爆等灾害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地下工程中环境复杂,信号微弱难以有效辨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结合(T_CNN)的微震信号识别方法。利用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西部某隧道工程中的6种信号,将信号经过带通滤波降噪和傅里叶变换后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利用模型中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基于Transformer对重点信息进行聚焦,通过多层感知机得出最终多分类结果。结果表明,基于T_CNN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8.09%,且收敛速度更快。相较于目前先进的残差神经网络来说,其准确率提高了6.2%,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分别提高了0.036、0.023和0.033,证实了该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越性。此外,将光纤微震信号经过特征变换后输入到模型中,光纤微震信号的能量也能得到较为准确的估算,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微震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分类识别 能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瓦斯隧道防突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正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共5页
综合分析了贵州省近几年的瓦斯隧道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瓦斯事故,分析了影响瓦斯隧道防突工作的因素。基于煤矿领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瓦斯隧道的防突技术体系,通过在贵州某瓦斯突出隧道执行区域和... 综合分析了贵州省近几年的瓦斯隧道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瓦斯事故,分析了影响瓦斯隧道防突工作的因素。基于煤矿领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瓦斯隧道的防突技术体系,通过在贵州某瓦斯突出隧道执行区域和局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该隧道实现安全揭煤,未发生瓦斯超限、突出等事故;当隧道施工方瓦斯灾害防治力量不足时,可与资质单位展开合作,加强防突力量,保证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有效执行,实现预测准确,措施有效,检验可靠,防护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工区 瓦斯等级 四位一体 防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衡献伟 李希建 +5 位作者 李文彬 左金芳 武瑞龙 张书金 陈蒙磊 刘晓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为了解决突出煤层固定孔间距的抽采方式难以满足瓦斯灾害的高效、协同治理的需求,以林华煤矿209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取代以往抽采钻孔的粗放设计模式。首先将瓦斯地质等相关信息录入瓦... 为了解决突出煤层固定孔间距的抽采方式难以满足瓦斯灾害的高效、协同治理的需求,以林华煤矿209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基于瓦斯地质可视化的差异化协同抽采技术,取代以往抽采钻孔的粗放设计模式。首先将瓦斯地质等相关信息录入瓦斯地质可视化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动态展示和可视化;其次制定瓦斯含量界定准则,识别与划分工作面的低瓦斯区、中瓦斯区和高瓦斯区,在“应抽尽抽”的原则下,结合采掘进度差异化设计抽采钻孔;最后通过防突信息分析模块自动生成防突预测图,有效识别瓦斯治理空白带,进一步优化抽采钻孔设计。研究表明:2091工作面整体抽采时间控制在30~150 d,残余瓦斯含量为4.53~5.88 m^(3)/t,回风瓦斯浓度为0.22%~0.41%,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0%~0.47%,实现了对2091工作面瓦斯高效、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瓦斯地质 地质可视化 瓦斯抽采钻孔 协同抽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煤矿集团的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杰 李晓华 +2 位作者 万一帆 向剑平 王建楠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确保煤矿集团公司层级对下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控的及时性、精准性及有效性,促进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集团的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了以接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支撑层及应用层... 为确保煤矿集团公司层级对下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控的及时性、精准性及有效性,促进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集团的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了以接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支撑层及应用层为核心,安全运维管理和标准规范为保障体系的总体架构,详细阐述了业务子系统、可视化大屏子系统及移动应用APP三大功能模块设计及平台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效果显著,可满足煤矿集团公司层级对下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和辅助决策需求,对促进煤矿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信息管理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 安全生产监管 自动化控制系统 综合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群双重卸压开采覆岩移动及裂隙动态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树清 何学秋 +4 位作者 李绍泉 张书金 颜智 解庆雪 丁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46-2152,共7页
近距离煤层群双重卸压开采时,顶底板煤岩层反复破坏,形成了不同于单层煤层开采的裂隙通道,对瓦斯抽采造成了较大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单层开采和双重卸压开采覆岩位移、裂隙及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双重卸压开采... 近距离煤层群双重卸压开采时,顶底板煤岩层反复破坏,形成了不同于单层煤层开采的裂隙通道,对瓦斯抽采造成了较大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单层开采和双重卸压开采覆岩位移、裂隙及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双重卸压开采作用下,一些覆岩裂隙经历了生成、扩展、压实、张拉、再压实等复杂的过程;覆岩中形成了裂隙趋于闭合的"压实区"和裂隙趋于张开的"裂隙区",这些裂隙形成了立体交错的瓦斯运移通道,并随双重卸压开采工作面推进而变化。提出了近距离煤层群重复卸压开采瓦斯立体抽采模式,实现上覆煤岩层和下伏煤岩层裂隙通道瓦斯的全面抽采,并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金佳煤矿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卸压开采 相似模拟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化掘进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飞 张林 +4 位作者 尚宇琦 孔德中 王玉亮 陈龙 张枝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介绍了近年来煤矿巷道掘进主要技术(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及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这3种主要巷道掘进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指出:(1)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仅能“前掘后锚”,掘进与支护的过... 介绍了近年来煤矿巷道掘进主要技术(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及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这3种主要巷道掘进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指出:(1)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仅能“前掘后锚”,掘进与支护的过程不能同时进行,限制了掘进效率。(2)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仅可在近水平煤层条件下进行,且对顶板的稳定程度有一定要求,适用性不强。(3)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仅适用于巷道断面大的单巷快速掘进,所用到的掘锚一体机机身大且价格昂贵,并对所掘进巷道的底板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相比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在我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将原有掘进机的掘进功能拓展为掘进兼支护的功能,这对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的研究与普及可起到推动作用。分析了近年来煤矿巷道机器人化智能掘进技术中智能截割、远程智能监控、智能协同控制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1)智能截割技术主要集中在对煤岩自适应识别方面的研究。(2)远程智能监控技术已从远程实时监测向远程可视化监控方向发展,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将井下掘进巷道的情况可视化地展现在地面,并将控制信号反馈到掘进工作面来对掘进工作面掘进机组进行远程同步控制,成为当前巷道掘进远程监控智能化的重要标志。(3)目前针对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较少。探讨了煤矿巷道掘进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掘进设备集成协同化、设备模块化组合、5G矿用无线网络设备、掘进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及难掘慢掘巷道掘进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快速掘进 悬臂式掘进机综掘技术 连续采煤机掘进技术 掘锚一体化掘进技术 智能截割 远程智能监控 智能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煤矿安全生产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邹义怀 江成玉 +1 位作者 李春辉 苏恒瑜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0期39-41,共3页
为了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煤矿安全生产评价准确性和可靠性高... 为了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煤矿安全生产评价准确性和可靠性高,为评价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生产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巷一巷两用瓦斯抽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晓华 韩真理 +2 位作者 李臣武 马曙 戚新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54,共4页
为了解除煤巷掘进期间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和解决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超限问题,在松河矿井1031工作面顶板上方布置高位巷,从高位巷内向下施工穿层钻孔在掘进前预抽掘进条带瓦斯,利用高位巷在工作面回采时抽采采空区上部卸压瓦斯。采用一... 为了解除煤巷掘进期间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和解决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超限问题,在松河矿井1031工作面顶板上方布置高位巷,从高位巷内向下施工穿层钻孔在掘进前预抽掘进条带瓦斯,利用高位巷在工作面回采时抽采采空区上部卸压瓦斯。采用一巷两用的高位巷抽采瓦斯方法后,巷道掘进时无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工作面回采时回风流最高瓦斯体积分数不超过0.8%、上隅角最高瓦斯体积分数不超过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巷 抽采 瓦斯 一巷两用 穿层钻孔 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地质及瓦斯涌出动态预测可视化系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晓华 周炳秋 韩真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64,67,共4页
为了防止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引起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用瓦斯地质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对矿井瓦斯地质的动态分析;同时结合工作面瓦斯抽采动态信息,采用分源预测的方法实现对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动态预测的可视化;在对系统... 为了防止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引起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用瓦斯地质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对矿井瓦斯地质的动态分析;同时结合工作面瓦斯抽采动态信息,采用分源预测的方法实现对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动态预测的可视化;在对系统模块及架构设计的基础上,运用Map GIS开发平台、采用其关键技术实现了可视化功能,并在林华煤矿得到了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瓦斯涌出 动态预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河矿煤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勇 李绍泉 +1 位作者 秦震东 姚荐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针对松河矿开采煤层属薄及中厚近距离煤层群、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大且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煤巷快速掘进技术。应用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区域性措施预抽煤层瓦斯,降低了煤层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消突措施有... 针对松河矿开采煤层属薄及中厚近距离煤层群、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大且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煤巷快速掘进技术。应用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区域性措施预抽煤层瓦斯,降低了煤层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消突措施有效;检验期间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未发生喷孔、顶钻及其他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实现了煤巷的快速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快速掘进 消突措施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产高效煤矿能源管理浅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青松 韩真理 +2 位作者 李晓华 马曙 戚新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
分析了贵州煤矿能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矿能源管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和考核指标。
关键词 高产高效 能源管理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