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凤乡草食动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1
作者 黄胜义 《农技服务》 201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聚凤乡农业服务中心近期组织有关单位就全乡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作了一次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聚凤乡草地畜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发展不够,草地利用率低、生产方式落后等实际问题。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关键词 调查报告 草食动物 草地畜牧业 草地利用率 牧业发展 服务中心 调查结果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施帮叶面肥对石阡苔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田景光 张昌容 +5 位作者 班菲雪 罗娅 王冰茜 杨秀海 穆航 周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探究施用益施帮叶面肥对“石阡苔茶”夏茶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以石阡苔茶茶树为试材,在夏茶采摘前期喷施2次300倍益施帮叶面肥,与辅酶营养液和复合微生物肥混合液及清水作对比,通过茶芽密度、产量、品质相关生化指标及感官审评评价益施... 探究施用益施帮叶面肥对“石阡苔茶”夏茶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以石阡苔茶茶树为试材,在夏茶采摘前期喷施2次300倍益施帮叶面肥,与辅酶营养液和复合微生物肥混合液及清水作对比,通过茶芽密度、产量、品质相关生化指标及感官审评评价益施帮叶面肥对石阡苔茶的影响。益施帮叶面肥处理中1、2级茶芽数量低于混合施用辅酶营养液和复合微生物肥以及清水,但3级到6级茶芽数量较多,茶芽密度较其他两个处理分别增加12.34%和15.58%,产量分别增加20.67%和48.40%;益施帮叶面肥不影响石阡苔茶的含水量及水浸出物,可提高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的含量;石阡苔茶施用益施帮叶面肥后制成的毛尖绿茶评分高于辅酶营养液和复合微生物肥混用及清水对照,主要表现在外形与香气的评分较高。益施帮叶面肥可以促进茶芽生长、增加茶芽数量及产量并提升茶叶品质,对石阡苔茶夏茶有较好的提质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阡苔茶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沼渣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宏浩 朱青 +7 位作者 陈正刚 张钦 张爱华 秦松 于恩江 吴兴洪 杨俐苹 杨秀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9-525,共7页
【目的】探明酒糟沼渣(酱香型白酒酒糟生产沼气的副产物)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沼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不施沼渣)以及5个... 【目的】探明酒糟沼渣(酱香型白酒酒糟生产沼气的副产物)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沼渣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不施沼渣)以及5个不同沼渣施用量等共6个处理,进行沼渣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渣能增加辣椒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当沼渣施用量在11 250~30 000 kg/hm^2时辣椒株高和茎粗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15 000~30 000kg/hm^2时叶长增加显著(P<0.05),施用量在30 000 kg/hm^2时叶宽增加显著(P<0.05);施用沼渣能使辣椒产量增产8.43%~34.37%,当沼渣施用量为30 000 kg/hm^2时辣椒产量增加显著(P<0.05);增施沼渣能使大部分处理辣椒Vc和还原糖含量提高,部分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降低,同时随着沼渣施用量增加辣椒N含量降低,辣椒P含量不变,辣椒K含量受影响但变化无规律。辣椒产量与株高、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辣椒N呈显著负相关;Vc与辣椒K、土壤全K呈显著正相关;硝酸盐与土壤全N、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酒糟沼渣适量施用能增加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在氮磷钾肥常规施用的基础上以酒糟沼渣施用量30 000 kg/hm^2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沼渣 辣椒 茎粗 VC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方法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胜义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2期55-55,共1页
猪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致病原理非常复杂,发病较为迅速,科学有效地防治该病对提升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防治策略,以期促使养猪行业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呼吸道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水泡病及相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胜义 《农技服务》 2014年第2期113-113,共1页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 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粘膜发生水泡。本病病状虽与口蹄疫相似,但并不感染牛、羊等家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病 传染性 种猪 疗效观察 鉴别诊断 相似 急性传染病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