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彭吾训
王蕾
邓进
李彦林
龚跃昆
李世和
-
机构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创伤外科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1-664,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72104)~~
-
文摘
目的观察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 ceramic biologic bone,BCBB)、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模型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该组织工程骨修复FHN的效果。方法取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共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侧。A组:空白对照组;B组:植入BCBB/BMP/bFGF;C组:植入BCBB/BMP/bFGF/MSCs;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行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钙含量及钙磷比检测、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周和12周各有一侧股骨头塌陷;B组2周时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活跃;C、D组12周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不清。②X线评分:12周时,B、C、D组优于A组(P<0.05),但B、C、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组织学新骨形成面积比较:4、8、12周时C组优于B组(P<0.05),C、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X射线能谱分析:2、4、8周时B、C组钙含量及钙磷比显著大于D组(P<0.05)。⑤2、4周和8周时,B、C组血管面积大于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骨BCBB/BMP/bF-GF/MSCs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优于BCBB/BMP/bFGF,与自体松质骨移植相当。
-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双相陶瓷生物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干细胞
-
Keywords
femoral head necrosis
biphasic ceramic biologic bo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81.80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