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腹血糖水平与全因死亡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张骥 周婕 +3 位作者 李凌 吴延莉 吉维 刘涛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1期3924-3931,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关于空腹血糖(FBG)和成人全因死亡和特定原因死亡的关联结论不一致,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讨FBG水平与成人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关系,为重点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 背景既往研究关于空腹血糖(FBG)和成人全因死亡和特定原因死亡的关联结论不一致,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探讨FBG水平与成人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关系,为重点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于2010年11月建立,在贵州省12个县(市、区)抽取9280名在该地每年居住≥6个月的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对所有参与基线调查的人员进行随访。根据基线FBG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低血糖组(LFG)、正常血糖组(NFG)、血糖受损组(IFG)、糖尿病组(DM),各组人数分别为437、6210、2035、427名。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FBG水平与成人全因死亡、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关系,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FBG与死因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9109名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1.69年,随访期间发生589例死亡。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FBG每增加1mmol/L,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HR=1.10,95%CI=1.06~1.15);与NFG比较,DM增加了全死因风险(HR=1.59,95%CI=1.18~2.17)和恶性肿瘤死亡风险(HR=2.16,95%CI=1.03~4.49)。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表明,FBG水平与全因死亡及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亚组分析显示,女性(HR=2.01,95%CI=1.27~3.20)、≥45岁(HR=1.57,95%CI=1.13~2.16)、BMI<24.0 kg/m^(2)(HR=1.45,95%CI=1.11~2.43)、BMI≥24.0 kg/m^(2)(HR=1.67,95%CI=1.01~2.76)的DM全因死亡风险均增加,女性(HR=2.39,95%CI=1.11~5.14)、≥45岁(HR=6.62,95%CI=1.61~9.76)、BMI<24.0 kg/m^(2)(HR=2.69,95%CI=1.11~6.52)的DM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增加。结论FBG水平与死亡呈线性正相关,DM增加全因死亡和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将血糖有效控制在理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因死亡 特定原因死亡 空腹血糖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