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19年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NA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勤妮 庄丽 +1 位作者 任丽娟 万永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19年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神经氨酸酶(Neuramini dase,NA)基因的遗传特性,为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7-2019年贵州省13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 目的分析2017-2019年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神经氨酸酶(Neuramini dase,NA)基因的遗传特性,为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7-2019年贵州省13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以自然年度为监测周期进行统计分析。H3N2亚型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狗肾胚细胞(MDCK)分离病毒,收集培养液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特异性NA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用MAGE7.0软件和Clustal W2软件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和耐药位点分析。结果2017-2019年,贵州省采集ILI咽拭子标本分别为15553、15164和15348份,H3N2亚型阳性率分别为5.12%(797/15553)、0.80%(122/15164)和7.67%(1177/15348),呈交替流行趋势;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3月和10-12月。2017-2019年H3N2亚型N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5%~100%,在进化树上主要分成2个分支,所有毒株NA基因关键位点均未发生突变。结论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呈年度周期性流行,多发于冬春季节,为更好防控流感,应及时掌握流行趋势,需加强监测并及时分析病毒基因特征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3N2亚型 流行特征 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过型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15种全氟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坤 吴玉田 +1 位作者 赵君 周贻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提出了滤过型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全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十三酸、全氟十四酸、全氟丁烷磺酸、全氟己烷磺酸、全氟... 提出了滤过型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全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十三酸、全氟十四酸、全氟丁烷磺酸、全氟己烷磺酸、全氟庚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等15种全氟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鸡蛋样品(2 g)中加入0.1 mL 20.0μg·L^(-1)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经10 mL 80%(体积分数)乙腈溶液振荡和超声提取后,离心;分取5 mL滤液,直接过滤过型Captive EMR-Lipid柱净化,收集流出液,氮吹至近干,加入500μL甲醇复溶,经涡旋、离心处理后测定。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RRHD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2 mmol·L^(-1)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全氟化合物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125~20.0μg·L^(-1),测定下限(10S/N)为0.05~0.16μg·kg^(-1);在0.500,4.00,16.0μg·kg^(-1)加标浓度水平下,15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8.0%~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鸡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Captive EMR-Lipid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石斛中8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权 毕珊 +7 位作者 吴玉田 李磊 周贻兵 刘利亚 刘文政 陈庆园 周雪 郭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5-575,共11页
利用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石斛基质中84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比较了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1%乙酸乙腈、丙酮)和不同的提取方式(加水浸泡和不加水浸泡)下目标物的提取效率。... 利用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石斛基质中84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比较了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1%乙酸乙腈、丙酮)和不同的提取方式(加水浸泡和不加水浸泡)下目标物的提取效率。利用金钗石斛样品系统比较了Sin-QuEChERS Nano法与经典的基质固相分散法(dSPE)、固相萃取法(SPE)、QuEChERS法的净化效果及提取回收率,以及净化效果较好的Sin-QuEChERS Nano法与dSPE法基质效应的差异。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外标法定量。通过GC-MS/MS检测方法对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中的84种代表性农药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各目标物在不同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0.99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1.5~5.8μg/kg,方法的定量限(LOQ,S/N=10)为5.0~15.0μg/kg。在两个水平下,目标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68.7%~116.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低于15%。与其他经典的前处理方法相比,Sin-QuEChERS Nano法在净化效果方面表现更好,该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色素、有机酸、碱性干扰物等物质,还可以节省样品制备时间,避免溶剂转移造成的损失,无需进一步涡旋或离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提取物纯化程序。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地提高了石斛中农药快速筛查时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所开发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目标农药的类型,并可以用于检测其他更多食品及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Sin-QuEChERS Nano净化柱 快速筛查 农药残留 石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竹木砧板表层中五氯酚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权 刘利亚 +4 位作者 吴玉田 李磊 刘文政 郭华 陈庆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竹木砧板中五氯酚含量的方法。通过表层取样法与九点式布点法联合制备样品后,在2.00 g样品中加入10.0 mg·L^(-1)的2,4,6-三溴酚内标溶液50μL,以体积比1∶9的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10 mL为提取剂,经...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竹木砧板中五氯酚含量的方法。通过表层取样法与九点式布点法联合制备样品后,在2.00 g样品中加入10.0 mg·L^(-1)的2,4,6-三溴酚内标溶液50μL,以体积比1∶9的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10 mL为提取剂,经SLC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洗脱液氮吹至1.0 mL,用体积比1∶1的乙酸酐-吡啶混合液进行衍生。样品衍生后,在Agilent J&W 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上采用柱升温程序进行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五氯酚的质量浓度在25~800μg·L^(-1)内与五氯酚衍生物和2,4,6-三溴酚衍生物的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3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6.0%~96.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0%。按此方法对80份竹木砧板样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专项监测,发现非定型包装竹木砧板中五氯酚高残留量(高达384.350 mg·kg^(-1))的风险隐患,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风险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表层取样 五氯酚 竹木砧板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乳制品中10种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磊 周贻兵 +3 位作者 张权 林野 李海畅 郭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7-61,共5页
建立了乳制品中10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筛查方法。将QuEChERS试剂加入待测乳制品中,旋涡混匀离心后将上清液转移至含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的离心管中,取上层乙腈2.0 mL氮气吹干后用流动性初始比例定容... 建立了乳制品中10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筛查方法。将QuEChERS试剂加入待测乳制品中,旋涡混匀离心后将上清液转移至含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的离心管中,取上层乙腈2.0 mL氮气吹干后用流动性初始比例定容,以0.1%甲酸水及甲醇-乙腈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分离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进行多反应监测扫描。结果显示10种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测定组分相关系数r≥0.998,空白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添加下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3.2%~96.7%之间,精密度范围为4.32%~11.42%之间,10种喹诺酮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3.0μg/kg。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相对于固相萃取净化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的特点,适用于乳制品中10中喹诺酮化合物的定量筛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乳制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