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胎文学的电影本体彰显及其个性化表达——从娄烨的《推拿》说开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效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1-63,共3页
电影作为艺术,其根本的力量在于运用心理驱动调动出观众的欲望并令观众看到银幕上所没有的东西。这不仅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体特征,而且也是电影本身以"不在"展现"在"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电影构建出了有和无... 电影作为艺术,其根本的力量在于运用心理驱动调动出观众的欲望并令观众看到银幕上所没有的东西。这不仅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体特征,而且也是电影本身以"不在"展现"在"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电影构建出了有和无、在和不在、自我和非我、可见和不可见、显要和隐次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相互依存与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因而,电影能够"用德里达的话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叙事 本体特征 辩证关系 毕飞宇小说 文本意义 语言建构 《霸王别姬》 美学意蕴 艺术语言 介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对白电影的文本建构与个性化呈现--从《列宁在波兰》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效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7-61,109,共6页
从默片到有声片,电影在确立自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立身份与独立地位的过程中,受到过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影响并从中汲取过相应的养分。电影对故事、情节、对白、矛盾等其他艺术相对成熟的艺术元素或艺术养分之所以进... 从默片到有声片,电影在确立自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立身份与独立地位的过程中,受到过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影响并从中汲取过相应的养分。电影对故事、情节、对白、矛盾等其他艺术相对成熟的艺术元素或艺术养分之所以进行汲取,是为了更好地促成和加速电影艺术自身的成长而并非为了求得文学、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收留或者收容抑或包容以混迹其中,更不是委屈求全、试图融合并求得个综合艺术的名号以在艺术界混血般的模糊存在。历史进程中的电影行为造就了电影创作多元化的艺术呈现,也造就了电影观众、电影理论的复杂认知现状。然而,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语境的时代建构、数字化科学技术的升级、特别是好莱坞电影携带着的美国文化艺术的商业泛滥,生活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甚至包括墨西哥、加拿大在内的北美洲等众多的电影人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觉醒,开始立足自身所在的地域对电影的主体意识、电影的本体特征、电影的民族意识以及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呈现等问题给予重视、思考且付诸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个性化 文本建构 对白 艺术元素 波兰 列宁 文化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黔森的创作语境:主流文化的影像塑造与演绎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新 吴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28,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贵州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文化振兴,贵州再也不是那个“心远地自偏”的地方。这既有国家政策倾斜扶持的原因,也有贵州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奋斗,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贵州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文化振兴,贵州再也不是那个“心远地自偏”的地方。这既有国家政策倾斜扶持的原因,也有贵州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奋斗,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努力。近些年来,贵州文化局、文艺局聚焦新时代,同步描绘贵州、书写贵州。特别是贵州省文联主席、作家欧阳黔森的作品立足民族、立足贵州而放眼世界,有历史感也有时代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倾斜 文联主席 欧阳黔森 主流文化 历史感 民族融合 文化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室疑云
4
作者 安洨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1-184,共14页
序幕 镜头从高空俯瞰下来,伴随着凝重的旋律,在以下镜头中叠现演职员表。 林立的高楼,似一片片钢筋水泥丛林。 高楼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似蜿蜒的蚯蚓。 镜头推近,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 人行道上拥挤的人流。 “冰糖葫... 序幕 镜头从高空俯瞰下来,伴随着凝重的旋律,在以下镜头中叠现演职员表。 林立的高楼,似一片片钢筋水泥丛林。 高楼间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似蜿蜒的蚯蚓。 镜头推近,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 人行道上拥挤的人流。 “冰糖葫芦——”守着小摊的小贩,拼命地吆喝着,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一把。 公共汽车里拥挤的乘客。 公共汽车一到站,乘客从车里涌出,行色匆匆各自向目的地奔去。 人才招聘市场里人头攒动,一张张紧张焦虑的面孔。 音乐止。推出片名:《办公室疑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室 公共汽车 招聘市场 镜头 人行道 目的地 高楼 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喧嚣下的落寞——《小等》在等什么?
5
作者 郝南飞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5期7-8,共2页
《小等》是近期出现的一部优秀儿童题材电影,影片以朴实的纪实风格,关注当下被人们忽略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也是对儿童片形态和风格多样化的探索。影片以自由灵活的长镜头摄影,逼真的录音效果,真实地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小等》是近期出现的一部优秀儿童题材电影,影片以朴实的纪实风格,关注当下被人们忽略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也是对儿童片形态和风格多样化的探索。影片以自由灵活的长镜头摄影,逼真的录音效果,真实地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影片中的主人公小等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生存状态 影片 农村 自由灵活 经济发展 二年级 儿童题材 纪实风格 生活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等的眼睛
6
作者 蒋芹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5期5-6,共2页
莽莽大娄山,雨润过的泥路上,远远走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她的背后一个大大的背篓里,装着满满的红辣椒,在云雾飘渺的山中,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影片《小等》中主人公小等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看过影片之后。
关键词 眼睛 留守儿童 影片 第一印象 红辣椒 基本生活 老师 儿童问题 办公室 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