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有效生态治理对策
1
作者 韦朝鸿 陆波 《绿色科技》 2017年第8期18-19,共2页
以贵州石漠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地区科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为其他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有效遏制这种生态灾害的扩张。
关键词 石漠化 贵州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波 唐丽霞 +3 位作者 潘佑静 杨智 谭顺菊 高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与产流产沙特征,选取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监测资料,采用经验频率统计法、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法、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9月为侵蚀降雨主要集中月份,占侵蚀降雨总量9...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与产流产沙特征,选取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监测资料,采用经验频率统计法、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法、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9月为侵蚀降雨主要集中月份,占侵蚀降雨总量98.08%,占降雨总量48.83%,6月是侵蚀降雨最多的月份;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雨量和雨强标准为14.49 mm和1.51 mm/h;侵蚀性次降雨划分为A(大雨量、长历时、小雨强、低频率)、B(小雨量、短历时、大雨强、高频率)、C(中雨量、中历时、中雨强、高频率)3种降雨类型;B类型的产流产沙能力远大于A、C,是喀斯特地区最易产流产沙的降雨类型;次降雨侵蚀力R的计算公式中将PI30替换为PI后,更能反映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产沙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降雨类型 侵蚀力 产流 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坡面与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波 唐丽霞 +1 位作者 潘佑静 杨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基于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水土保持监测站坡面及小流域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喀斯特坡面和小流域两个不同尺度下的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量达到9.1mm(雨强大)和10.5mm(雨强小),坡面发生产流产沙。产流产沙的次降雨量(P)、平均雨强... 基于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水土保持监测站坡面及小流域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喀斯特坡面和小流域两个不同尺度下的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量达到9.1mm(雨强大)和10.5mm(雨强小),坡面发生产流产沙。产流产沙的次降雨量(P)、平均雨强(I)、最大30min雨强(I30)、最大60min雨强(I60)、降雨历时(T)分别主要集中10~40mm,2~10mm/h,5~30mm/h,5~20mm/h,1~10h;与产流产沙相关度的高低为:P>I_(60)>I_(30)>T。不同措施径流小区产流产沙存在显著性差异,荒草地产流产沙量最高;经果林+玉米的坡耕地次之;水保林、岩石裸露率高的荒草地最低。小流域与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月变化趋势相似,但数值差异极大,产流产沙不同步,径流小区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径流小区 小流域 降雨 产流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现状及建设思路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东来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8期33-33,106,共2页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工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建设水利堤防工程的过程中注重水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堤防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因为良好的堤防系统可以发挥防洪抗涝的功能,同时也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的空间,有助于维持水利...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工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建设水利堤防工程的过程中注重水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堤防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因为良好的堤防系统可以发挥防洪抗涝的功能,同时也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的空间,有助于维持水利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现状,提出了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的原则,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堤防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开发水资源为一城四区建设提供支撑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继程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42-42,44,共2页
本文论述了瓮安县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一城四区水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开发 一城四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