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测难点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川 肖德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基于岩溶地区地下水分布特征,结合岩溶地区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了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关于岩溶地区地下水监测的思考和建议,为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下水 水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春 陈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250-251,256,共3页
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农家乐"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并从提高意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发展生态农业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 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农家乐"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并从提高意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发展生态农业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农村 环境污染 现状 防治对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尹琴 高炜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114-116,119,共4页
基于2016~2020年贵州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6项常规污染物(SO 2、NO 2、PM_(10)、CO、O_(3)、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除O_(3)浓度上升11.8%之外,其余5项参数浓度均... 基于2016~2020年贵州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6项常规污染物(SO 2、NO 2、PM_(10)、CO、O_(3)、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除O_(3)浓度上升11.8%之外,其余5项参数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O 2、NO 2、PM_(10)和CO年均浓度均能达到一级浓度限值,PM_(2.5)和O_(3)达到二级浓度限值。此外,污染天数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典型的污染物的PM_(2.5)和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污染物 PM_(2.5) O_(3)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初步研究——贵阳黔灵山的启示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竹如 李燕 +2 位作者 王林均 陈强 陈黎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0-314,T001,T002,共7页
贵州省石漠面积约 98万 ha[1 ] ,87.16 %石漠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 ,其中 93.93%为石灰岩石漠 ,6 .0 7%为白云岩石漠 ,即它们都属岩溶石漠。贵阳市黔灵山是一森林公园 ,山体由下二叠系厚层块状茅口灰岩组成 ,为一裸露型岩溶化山原 ,... 贵州省石漠面积约 98万 ha[1 ] ,87.16 %石漠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 ,其中 93.93%为石灰岩石漠 ,6 .0 7%为白云岩石漠 ,即它们都属岩溶石漠。贵阳市黔灵山是一森林公园 ,山体由下二叠系厚层块状茅口灰岩组成 ,为一裸露型岩溶化山原 ,在大片裸露的基岩上生长着繁茂的林木使其群峰叠翠、古木参天。黔灵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启示我们 :1植物在自然界存在“无土栽培”;2某些已经石漠化地区土壤难恢复 ,但植被有可能恢复 ;3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岩溶石漠的形成人文干扰是主导因子。基于此 ,文中还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岩溶石漠化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东部某燃煤电厂汞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兰兰 傅成诚 +2 位作者 冯新斌 李仲根 周少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8,共8页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测定贵州省东部某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分布情况,同时测定该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探讨了土壤汞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远高于北半...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测定贵州省东部某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分布情况,同时测定该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探讨了土壤汞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燃煤电厂下风向环境空气汞浓度远高于北半球大气气态总汞背景值,空气汞浓度在2.7 km范围内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2.7~5.0 km范围内汞浓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电厂周边表层土壤汞含量是贵州省A层土壤Hg背景值的8.5倍,存在中度到重度程度的污染,土壤Hg与土壤pH呈正相关性,但与土壤有机质未表现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排放 土壤 污染评价 环境空气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喀斯特区域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罗娟 安裕伦 +2 位作者 许璟 马士彬 安宏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3-31,共9页
为对比分析安顺市这一高密度人口活动地区的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覆被方面的景观格局变化的不同,以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安顺市地区的亚喀斯特区域... 为对比分析安顺市这一高密度人口活动地区的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覆被方面的景观格局变化的不同,以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安顺市地区的亚喀斯特区域和纯喀斯特区域做对比分析,探讨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土地覆被类型转移和景观格局特征的区别。研究主要发现:1)安顺市主要土地覆被类型转移表现为耕地向草地、林地转变,表明区内整体生态状况趋于良好,亚喀斯特区域的草地、林地增长恢复显著,草地的增长率有17.75%,林地的增长率达到6.58%,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增长率对比说明亚喀斯特区域具有更好的良好的生态适宜性;2)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区内景观异质性增强,优势度降低,相关指数亚喀斯特区域较纯喀斯特区域表现更为显著;3)亚喀斯特区域具有较纯喀斯特区域良好的生态适宜性,正是因为这一优势,受到更多的人为干扰,然而它本质上属于喀斯特的这一事实不容忽视,所以在合理利用区域资源的同时要重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景观格局 亚喀斯特 纯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江川 王之明 黄文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7,共5页
回顾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介绍了全省各地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防治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该省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自然、经济、机制制约和群众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 回顾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介绍了全省各地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防治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该省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自然、经济、机制制约和群众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现状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郝新朝 安裕伦 +5 位作者 伍显 夏林 陈啟英 奚世军 安宏锋 朱启雄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94-97,130,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出发,基于2000—2010年贵州省各州(市)降雨数据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模块下的空间插值、降雨...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出发,基于2000—2010年贵州省各州(市)降雨数据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模块下的空间插值、降雨量贮存、替代工程等方法,结合坡度、海拔和岩性等指标修正的R值,评估了2010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价值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贵州省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为205.363亿m3,转化成经济价值为1640.850亿元,相当于贵州省同年全省生产总值的35.7%。(2)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上看为中部低,南、北部高;西部低,东部高。(3)按行政区划来分,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呈现为:黔东南>黔西南>黔南>铜仁>安顺>六盘水>遵义>贵阳>毕节。(4)就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来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水源涵养功能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各级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江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通过对近几年贵州省各级饮用水源地水质数据综合分析,结合饮用水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喀斯特发育地区地下水特点,提出适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水质 存在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高峰村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调查及污染指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左思艺 安宏锋 王之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134,共8页
为研究苔藓植物在重金属污染中的监测作用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调查了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高峰村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该金矿区各生境中的苔藓植物优势种及基质进行Cu、Zn、Cd、Pb、Hg、As测定分析。利用检测数据,通过相关性... 为研究苔藓植物在重金属污染中的监测作用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调查了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高峰村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该金矿区各生境中的苔藓植物优势种及基质进行Cu、Zn、Cd、Pb、Hg、As测定分析。利用检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富集系数完成本次研究。在采集到的169份苔藓标本中,发现苔藓植物12科26属50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真藓科,生活型以矮丛集型为主。该金矿2个开采点的苔藓植物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8. 82%、55. 56%和27. 59%。2个开采点的苔藓植物与其基质的重金属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中硬叶净口藓Cd和Zn的相关系数为0. 973和0. 892,属于显著正相关;各生境中的优势苔藓植物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中羽枝青藓和硬叶净口藓对Cd强烈富集,富集系数为16. 52和5. 58。当地硬叶净口藓对Cd和Zn污染有明确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金属污染 监测 植物修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GC/MS法测定贵州省典型城区秋季大气PM_(2.5)中的正构烷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琨 李文举 +3 位作者 杨龙誉 金梅 周黔兰 龚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54-57,共4页
2015年秋季(9月—11月)在贵州省典型城区空气污染观测期间,使用大流量PM_(2.5)采样仪连续7 d采集贵州省典型城区环境空气中PM_(2.5)。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GC-MS法测定大气PM_(2.5)中16种正构烷烃,通过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使方法在0.... 2015年秋季(9月—11月)在贵州省典型城区空气污染观测期间,使用大流量PM_(2.5)采样仪连续7 d采集贵州省典型城区环境空气中PM_(2.5)。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GC-MS法测定大气PM_(2.5)中16种正构烷烃,通过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使方法在0.500μg/L^1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1μg^0.005μg。3个质量比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0.7%~91.7%,6次测定结果的RSD在1.8%~1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快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贵州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佳佳 曾昭婵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95-97,共3页
依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噪声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了贵州省城市声环境污染程度、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略... 依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噪声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了贵州省城市声环境污染程度、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功能区点次达标率有所上升。但监测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仍不可忽视,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采取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城市声环境持续改善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声环境质量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9年贵州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佳佳 尹琴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2期77-79,共3页
根据2005~2019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情况,讨论了酸雨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05~2009年,贵州省降水pH年均值自2009年起高于5.6;酸雨城市比例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发生酸雨的城市比例自2007... 根据2005~2019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情况,讨论了酸雨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05~2009年,贵州省降水pH年均值自2009年起高于5.6;酸雨城市比例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发生酸雨的城市比例自2007年起逐年下降;2005~2008年,贵州省酸雨区域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东南部和南部;2009~2011年,贵州省酸雨区域面积缩小,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和东南部;贵州省自2012年起无酸雨区域。可见贵州省酸雨污染程度与二氧化硫排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化学特征——以贵州清镇王家寨喀斯特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生华 王世杰 +1 位作者 肖德安 杨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0-2135,共6页
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清镇市王家寨退耕还林(草)示范区内的9个表层岩溶泉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系统监测,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开展了泉点的聚类分析研究,旨在从常规水化学角度为流域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从结果来... 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清镇市王家寨退耕还林(草)示范区内的9个表层岩溶泉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系统监测,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开展了泉点的聚类分析研究,旨在从常规水化学角度为流域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从结果来看,虽然所有泉点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型,但是根据K+、Na+、Ca2+、Mg2+、F-、Cl-、NO3-、HCO3-、SO42-等指标的具体差异,还是可以将9个泉点分为3组:(1)位于流域上游分水岭处的S8、S9泉点,由于远离居民集聚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弱,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均很低,[Ca2+]*与[HCO3-]的关系说明泉水流经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白云岩;(2)位于流域中部的S2、S3、S4、S5、S6和S7泉点,靠近居民点,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也相应增大,[Ca2+]*与[HCO3-]具有与第一组泉水完全不同的特征,表明此组泉水流经地区的岩石类型为白云质灰岩;(3)位于流域下游的S1泉点,处于村寨下游,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泉水中EC和各主要离子的质量浓度也很高,[Ca2+]*与[HCO3-]的关系与第二组泉点相似,但是[SO42-]和[F-]远高于前2组泉点,这可能是由于在泉水的运移路径上有富含石膏和氟的岩石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带 喀斯特小流域 水化学特征 R型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西北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志强 顾尚义 +1 位作者 李海英 吴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5,17,共6页
对贵州省黔西北铅锌矿区18个矿渣和污染土壤样品中Zn、Pb、Cu、Cd 4种重金属的总量、生物有效态含量以及对应的植物样(根和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其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除Cu污染较轻外,Zn、Pb、Cd均大大超过了土壤环境阀值... 对贵州省黔西北铅锌矿区18个矿渣和污染土壤样品中Zn、Pb、Cu、Cd 4种重金属的总量、生物有效态含量以及对应的植物样(根和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其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除Cu污染较轻外,Zn、Pb、Cd均大大超过了土壤环境阀值;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最高为Cd,占总量的50%,对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现很好的正相关性,植物根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分别为RZn=0.871 3、RCu=0.883 3、RPb=0.783 2、RCd=0.8937,说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已经威胁到植物生长,且在植物中产生了富集,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环境效应时,应将重金属总量和生物有效态含量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植物中该元素含量之间作相关分析,根据其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其生物有效性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植物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例行酸雨监测网点位设置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皓皓 徐浩 +1 位作者 李健军 王瑞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回顾了我国酸雨监测点位设置的有关规范,讨论了目前我国例行酸雨监测网络点位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例行酸雨监测网络点位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点位设置 监测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土法炼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海英 顾尚义 +1 位作者 吴志强 王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四个矿区周围的土壤和植物(蔬菜和作物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时土壤和植物重金属(Zn、Cd、Pb、Cu和As)污染现状进行了监测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土法炼锌矿区除野马川的土壤属于中度污染外,其余全部处... 在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四个矿区周围的土壤和植物(蔬菜和作物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时土壤和植物重金属(Zn、Cd、Pb、Cu和As)污染现状进行了监测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土法炼锌矿区除野马川的土壤属于中度污染外,其余全部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并且Cd是每个矿区的主要污染元素;土法炼锌矿区周围的蔬菜已全部受到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在10.83~40.67之间,属于重度污染,蔬菜污染主要以Cd为主,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54倍;矿区周围其他植物如土豆、玉米和绿肥等中的重金属亦严重超标,主要以Pb污染为主,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366.75倍。说明矿区土壤中种植作物的生长及食用安全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影响,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土法炼锌矿区 土壤 植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海丰水期chl-a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之明 王堃 +4 位作者 刘绥华 夏品华 宋善海 吴胜利 杨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39,共6页
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湖泊水质评价提供可靠基础。以2017年7月草海丰水期水质数据为参考,对各监测点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TN,TP,NH_3-N,COD_(Mn),DO,WT)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预... 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湖泊水质评价提供可靠基础。以2017年7月草海丰水期水质数据为参考,对各监测点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TN,TP,NH_3-N,COD_(Mn),DO,WT)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预测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草海丰水期叶绿素a的均值为8.07μg/L,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叶绿素a与TN,TP,NH_3-N,COD_(M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表明营养盐对浮游植物影响程度最大;将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的叶绿素a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性拟合,得到较好的相关性(R^2=0.85,P<0.01),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能为预测草海叶绿素a变化趋势提供参考。草海上游及人类活动较大区域污染程度高,TP是草海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因此控制TP含量的输入是改善水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被变化的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新朝 安裕伦 +4 位作者 朱启雄 伍显 陈啟英 安宏锋 夏林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运用GIS和RS技术,对贵州草海地区1990年、1995年、2010年以及2015年四期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覆被图。采用转移矩阵,计算草海保护区1990—1995年和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比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 运用GIS和RS技术,对贵州草海地区1990年、1995年、2010年以及2015年四期TM遥感影像解译获得覆被图。采用转移矩阵,计算草海保护区1990—1995年和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比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成立初期和近些年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发现:1) 1990年、1995年、2010年和2015年草海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6 696. 57万元(人民币,下同)、18 391. 57万元、20 724. 93万元和20 766. 52万元,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2)研究区1990—1995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比2010—2015年的增加量增长10. 15%,增速快2%; 3)在草海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和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占比最大,均在65%以上; 4)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与其面积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被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转移矩阵 草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期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戴刚 高兰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4,共3页
为了解和掌握贵阳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根据贵阳市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对贵阳市"十五"期间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较"九五"期间有了很大的改善;SO2浓... 为了解和掌握贵阳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根据贵阳市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对贵阳市"十五"期间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较"九五"期间有了很大的改善;SO2浓度逐年下降,到2005年底SO2年日均值已接近国家二级标准;NO2浓度值一直稳定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逐年下降,2004年起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表明,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已向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空气质量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