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兜兰种群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
1
作者
吴天柔
余登利
+4 位作者
安明态
刘绍飞
陈正仁
谭成江
刘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株为主(55.24%),种群生长与发展趋势为稳定型,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繁殖策略以分檗繁殖为主(占比大于90%),开花株率仅40%,有性繁殖效率低下导致单株生存活力分化(平均展叶率63.65%)。生境适应性分析显示,该物种集中分布于海拔800~900 m的疏林区(郁闭度30%~50%)。种间联结网络结果表明,小叶兜兰与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寒莓(Rubus buergeri)等具有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率较高;与马铃苣苔(Oreocharis amabilis)、十字薹草(Carex cruciata)、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等草本植物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喀斯特地貌区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研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参考,建议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叶兜兰及其生境的保护与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兜兰
种群特征
种间关联
喀斯特地貌区生境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形态及发育过程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蒙文萍
冉景丞
+1 位作者
何异杰
文洁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近扇形,直径(23.27±1.05)μm,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三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地泥炭藓
孢蒴
孢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兜兰种群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
1
作者
吴天柔
余登利
安明态
刘绍飞
陈正仁
谭成江
刘锋
机构
贵州省独山县林业局
贵州
大学林学院
贵州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贵州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基金
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第一阶段)项目(编号:MCHC-ZC20232187)。
文摘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株为主(55.24%),种群生长与发展趋势为稳定型,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繁殖策略以分檗繁殖为主(占比大于90%),开花株率仅40%,有性繁殖效率低下导致单株生存活力分化(平均展叶率63.65%)。生境适应性分析显示,该物种集中分布于海拔800~900 m的疏林区(郁闭度30%~50%)。种间联结网络结果表明,小叶兜兰与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寒莓(Rubus buergeri)等具有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率较高;与马铃苣苔(Oreocharis amabilis)、十字薹草(Carex cruciata)、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等草本植物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喀斯特地貌区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研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参考,建议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叶兜兰及其生境的保护与宣传。
关键词
小叶兜兰
种群特征
种间关联
喀斯特地貌区生境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Keywords
Paphiopedilum barbigerum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ter-species associations
karst habitat
Maol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Guizhou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形态及发育过程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蒙文萍
冉景丞
何异杰
文洁斌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贵州省
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
贵州省独山县林业局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金
贵州省林业科研课题(黔林科合[2016]12号)资助
文摘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近扇形,直径(23.27±1.05)μm,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三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
关键词
暖地泥炭藓
孢蒴
孢子形态
Keywords
Sphagnum junhuhnianum
capsula
spore morphology
分类号
Q949.352.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兜兰种群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
吴天柔
余登利
安明态
刘绍飞
陈正仁
谭成江
刘锋
《绿色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形态及发育过程探讨
蒙文萍
冉景丞
何异杰
文洁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