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稻田田螺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螺重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周庆兰 胡锦丽 +3 位作者 覃宁 陈锋 周洲 张显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47-151,共5页
为探明贵州省稻田田螺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形态学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2068只田螺的螺重、11个形态学可量性状及24个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 为探明贵州省稻田田螺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形态学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2068只田螺的螺重、11个形态学可量性状及24个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016%、16.835%、12.618%、10.043%、7.525%和4.476%,累计贡献率为90.513%。相关性分析表明:螺高、螺宽、壳口高和体螺层高4个形态学性状与螺重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依次为0.954、0.932、0.948和0.955。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4个形态学性状为自变量、螺重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田螺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的最优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曲线模型,模型公式分别为y=0.0005x_(1)^(2.8026)(螺高-螺重)、y=0.0005x_(2)^(2.9850)(螺宽-螺重)、y=0.0008x_(3)^(3.0643)(壳口高-螺重)、y=0.0005x_(4)^(2.9831)(体螺层高-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田螺 形态学性状 螺重 模型拟合 相关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面向对象分类法的贵州省山区火烧迹地提取
2
作者 刘芸 廖瑶 +2 位作者 李慧璇 杨娟 王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基于国产高分一号卫星宽幅(WFV)影像,对贵州省复杂地形山区火烧迹地的光谱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火烧迹地提取规则,完成了研究区基于规则面向对象的火烧迹地提取。利用高分二号卫星1 m分辨率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 基于国产高分一号卫星宽幅(WFV)影像,对贵州省复杂地形山区火烧迹地的光谱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火烧迹地提取规则,完成了研究区基于规则面向对象的火烧迹地提取。利用高分二号卫星1 m分辨率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面向对象分类法的GF1WFV火烧迹地提取总体精度为92.67%,总Kappa系数为0.89,能较好地完成研究区的火烧迹地分类提取,分类质量达到极好水平,为贵州省山区火烧迹地提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类法 高分卫星影像 火烧迹地提取 山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启富 王龙燕 闵文武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3-17,25,共6页
蓝藻水华是池塘养殖生产中常见且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破坏池塘水环境还对养殖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水产品质量同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有效进行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保障养殖生产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成为一个关键... 蓝藻水华是池塘养殖生产中常见且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破坏池塘水环境还对养殖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水产品质量同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有效进行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保障养殖生产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成为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生物防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控制蓝藻暴发并利用其初级生产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池塘蓝藻水华产生原因、危害及生物调控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是当前防治蓝藻水华最有效的途径。未来需进一步拓展生物防治蓝藻水华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为水产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综合防控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蓝藻水华 富营养化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技术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锋 李世凯 +3 位作者 周其椿 王艳艳 李礼 李建光 《农技服务》 2025年第8期71-77,共7页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鱼类遗传性状和生产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雌核发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在鱼类养殖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介绍雌核发育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为水产养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鱼类遗传性状和生产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雌核发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在鱼类养殖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介绍雌核发育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为水产养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雌核发育技术在性别控制、品种改良和增强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操作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相关法规,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充分发挥雌核发育技术在鱼类养殖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鱼类养殖 遗传育种 品种改良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鳠苗种培育技术
5
作者 胡锦丽 张显波 +4 位作者 覃宁 刘霆 周洲 陈礼 周传念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51-53,共3页
文章介绍了斑鳠小规格(5 cm)与大规格(13 cm)苗种的培育技术方法,包括鱼池条件及水源要求、鱼池消毒、苗种投放、放养密度、“开口”饵料、水质管理及疾病防治等,并完成人工转饲,将获得的小规格苗种进一步培育成大规格苗种。通过相关技... 文章介绍了斑鳠小规格(5 cm)与大规格(13 cm)苗种的培育技术方法,包括鱼池条件及水源要求、鱼池消毒、苗种投放、放养密度、“开口”饵料、水质管理及疾病防治等,并完成人工转饲,将获得的小规格苗种进一步培育成大规格苗种。通过相关技术的实施,小规格苗种培育成活率为71.43%,大规格苗种培育成活率达8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 苗种培育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鲟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飞 张显波 +4 位作者 韩碧泽 陈飞雄 周其椿 杨兴 李建光 《农技服务》 2020年第9期83-85,共3页
为贵州鲟鱼规模化繁殖提供技术支撑,从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亲鱼产后护理方面介绍了贵州山区鲟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关键词 鲟鱼 亲鱼 人工繁殖 催产 孵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养殖水域现状及发展规划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强 张效平 +6 位作者 张美彦 商宝娣 周洲 曾圣 王艳艳 杨星 周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95-97,共3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贵州淡水水域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对贵州宜养水域进行规划,到2020年养殖水库水域面积达13.92万hm^2(不含原种良种苗种场、休闲渔业、江河溪流放流增殖、流水养鱼等规划面积),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t,产值107... 为合理开发利用贵州淡水水域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对贵州宜养水域进行规划,到2020年养殖水库水域面积达13.92万hm^2(不含原种良种苗种场、休闲渔业、江河溪流放流增殖、流水养鱼等规划面积),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t,产值107亿元。其中,网箱养殖水库从现有的32座增加到108座(含山塘),水域面积达67 195hm^2;放流增殖水库2 376座,面积63 301hm^2;地下水出水点205处,养殖面积达358.77hm^2;池塘养殖面积达8 391hm^2。同时提出了贵州发展水产养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域 渔业现状 规划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贵州省发展设施渔业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路 杨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近年来,贵州省水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水产品流通不断增长,吃鱼难问题已基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限于鲤、鲫、鲢、鳙、草鱼等常规鱼类,对名优高档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贵州省水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水产品流通不断增长,吃鱼难问题已基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限于鲤、鲫、鲢、鳙、草鱼等常规鱼类,对名优高档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成为关注的问题,绿色、无公害、健康的水产养殖已广泛引起再视。因此,开展设施渔业、高效渔业和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正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现就贵州省开展没施渔业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渔业 水产养殖业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鲟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碧泽 张显波 +5 位作者 陈飞雄 赵飞 周其椿 赵振新 杨兴 李建光 《农技服务》 2020年第9期52-53,共2页
为提高贵州鲟鱼苗种培育期间的存活率,增加养殖效益,开展了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鲟鱼卵黄囊吸收完后经过40d培育,鲟鱼苗全长可达60mm以上;投喂水蚯蚓浆阶段的存活率为93.7%,投喂水蚯蚓小段阶段的为98.6%,水蚯蚓转食S1粉料阶段的为94.... 为提高贵州鲟鱼苗种培育期间的存活率,增加养殖效益,开展了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鲟鱼卵黄囊吸收完后经过40d培育,鲟鱼苗全长可达60mm以上;投喂水蚯蚓浆阶段的存活率为93.7%,投喂水蚯蚓小段阶段的为98.6%,水蚯蚓转食S1粉料阶段的为94.2%,投喂S1粉料阶段的为95.4%,S1粉料转食S3颗粒料阶段的为98.3%,投喂S3颗粒饲料阶段的为98.2%,最终存活率达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苗种培育 存活率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世凯 杨兴 《科学养鱼》 2022年第5期1-2,共2页
一、贵州省冷水资源概况贵州省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大部分水温保持在16℃左右,加上全省众多水库深层水、河道水水温常年保持在l5~25℃,水质、水温均适宜鲟鱼生长,发展鲟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现状1.... 一、贵州省冷水资源概况贵州省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大部分水温保持在16℃左右,加上全省众多水库深层水、河道水水温常年保持在l5~25℃,水质、水温均适宜鲟鱼生长,发展鲟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现状1.养殖产量保持高速增长自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在1998年将鲟鱼引进贵州并开展技术推广以来,目前全省鲟鱼养殖已取得较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研究所 水资源概况 鲟鱼养殖 深层水 技术推广 养殖产量 冷水资源 河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空间分配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敬婷 王艳妮 王金乐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1-4,14,共5页
为建立贵州省高空间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技术依据,以黔东南州现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开展了3 km×3 km空间分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市(县)排放的污染物分布不均衡,与人类活动区域基本呈一致... 为建立贵州省高空间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提供技术依据,以黔东南州现有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开展了3 km×3 km空间分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各市(县)排放的污染物分布不均衡,与人类活动区域基本呈一致分布。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市(县)单位面积排放量、总排放量的排序不同,凯里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空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鲟鱼苗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振宇 罗天逊 +5 位作者 赵飞 赵振新 韩碧泽 黄福江 刘霆 张显波 《农技服务》 2021年第9期64-65,共2页
为提高贵州山区鲟鱼苗种培育的存活率,提升鲟鱼养殖效益,推进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培育池准备、鱼苗选择、开口、转食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贵州山区鲟鱼苗种开口和转食技术要点。
关键词 鲟鱼 苗种培育 开口 转食 贵州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稻渔生态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飞 覃宁 +1 位作者 罗天逊 赵振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99-203,共5页
稻田渔业综合种养作为我国稻作和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相结合的典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明显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现已衍生出多种“稻+多种经济水产品种”养殖模式。本文主要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 稻田渔业综合种养作为我国稻作和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相结合的典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明显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现已衍生出多种“稻+多种经济水产品种”养殖模式。本文主要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渔业生产部分为重点,分别对稻鱼共作、稻虾共作、稻蟹共作、稻鳖共作、稻鳅共作、稻鱼鸭共作、稻鱼鳖共作等多种组合养殖模式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养殖组合下常见的养殖品种疾病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生产潜力,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渔业 产业化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志技术在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中华 陈学艳 +3 位作者 郝永峰 尹丹 田沛 曾圣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增殖放流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是国内外在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领域采用的普遍方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有助于掌握放流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指导增殖放流工作。标志技术... 增殖放流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是国内外在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领域采用的普遍方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有助于掌握放流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指导增殖放流工作。标志技术是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主要方法,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标志技术在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旨在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技术 增殖放流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小瓜虫病抗病相关免疫功能酶活性差异和氨基酸组分变化研究
15
作者 陈锋 饶昌浩 +3 位作者 任芸 张显波 黄梦璐 沈玉帮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为解决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抗病能力减弱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多子小瓜虫对草鱼的致病、致死机制,根据草鱼感染小瓜虫病的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组、抗病组和易感组,对各组鳃部组织学特... 为解决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抗病能力减弱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多子小瓜虫对草鱼的致病、致死机制,根据草鱼感染小瓜虫病的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组、抗病组和易感组,对各组鳃部组织学特征、抗病相关酶活性指标以及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健康组和抗病组个体鳃丝结构完整,毛细血管丰富充盈且细胞排列有序,而易感组个体鳃部出现典型的畸形病变特征,如毛细血管明显减少、鳃丝细胞结构紊乱等。抗病组草鱼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物酶(PER)、蛋白酶(PRO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和易感组(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易感组(P<0.01);抗病组与易感组之间有20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病组与健康组之间有22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磷乙醇胺、牛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是共有的差异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多子小瓜虫 酶活性 氨基酸组分 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胁迫对瘤背石磺糖酵解途径的影响
16
作者 陈锋 李建光 +4 位作者 土志涵 汤刘思巧 孙梦颖 蒋超 沈和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5-1935,共11页
【目的】探究低氧胁迫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糖酵解途径的影响,明确其能量代谢途径转换机制,以了解潮间带物种对缺氧环境的适应策略。【方法】克隆瘤背石磺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OrGLUT-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究低氧胁迫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糖酵解途径的影响,明确其能量代谢途径转换机制,以了解潮间带物种对缺氧环境的适应策略。【方法】克隆瘤背石磺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OrGLUT-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rGLUT-1基因在瘤背石磺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低氧胁迫0、1、3、6、12 h时神经节和肝胰腺组织中糖酵解相关基因[OrGLUT-1基因、己糖激酶基因(HK)和丙酮酸激酶基因(PK)]的表达。检测不同低氧胁迫时间的瘤背石磺神经节组织中糖酵解酶HK、P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OrGLUT-1基因cDNA序列全长238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656 bp,编码551个氨基酸残基。OrGLUT-1蛋白分子式为C_(2706)H_(4282)N_(702)O_(786)S_(24),分子量为59.995 kD,理论等电点(pI)为5.79,OrGLUT-1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基于GLUT-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瘤背石磺与加州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的亲缘关系较密切。OrGLUT-1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肝胰腺、神经节及性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低氧胁迫不同时间后,神经节和肝胰腺组织中OrGLUT-1、HK和P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氧胁迫前上调,其中神经节组织的响应比肝胰腺组织更迅速。低氧胁迫不同时间后,神经节组织中HK、PK和LDH活性均较低氧胁迫前上升,表明瘤背石磺在低氧胁迫下会通过糖酵解途径来获取能量。【结论】低氧胁迫下瘤背石磺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糖酵解酶活性在低氧胁迫下明显升高,表明糖酵解通量大幅增强。瘤背石磺适应潮间带缺氧环境的策略可能是将能量代谢途径从有氧代谢转换为无氧代谢,以启动糖酵解途径获取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背石磺 低氧胁迫 糖酵解途径 OrGLU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我国鲟鱼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亮 李小义 袁福双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文章围绕“鲟”这一主题,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3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分布特征、核心研究机构与作者团队的组成、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 文章围绕“鲟”这一主题,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3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分布特征、核心研究机构与作者团队的组成、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表现突出,是主要的文献发表机构,对鲟鱼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合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机构内的作者合作较为紧密,但不同机构间的作者合作较少;关键词图谱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繁殖技术、品质提升、食品加工技术创新、病害防治是当前鲟鱼研究领域的前沿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CNKI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18
作者 罗天逊 周洲 +3 位作者 刘霆 孔杰 赵振新 吕盛寒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1-93,共13页
【目的】探明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底栖鱼类施氏鲟的毒性效应,为评估TiO_(2)-NPs对水生鱼类危害及其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施氏鲟幼鱼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iO_(2)-NPs(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 【目的】探明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对底栖鱼类施氏鲟的毒性效应,为评估TiO_(2)-NPs对水生鱼类危害及其毒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施氏鲟幼鱼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TiO_(2)-NPs(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600 mg/L和800 mg/L)进行96 h半致死浓度(LC50)试验。在TiO_(2)-NPs 96 h LC50基础上,以超纯水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LC50、1%LC50和1‰LC503个浓度梯度进行TiO_(2)-NPs胁迫试验。通过显微观察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鳃、肝脏、肠及脾脏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阐明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作用。【结果】半致死浓度试验表明:TiO_(2)-NPs浓度为5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3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4.17%;TiO_(2)-NPs浓度为100 mg/L、200 mg/L、30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5.17%、8.33%、12.5%;TiO_(2)-NPs浓度为400 mg/L、500 mg/L、600 mg/L、800 mg/L时,施氏鲟幼鱼第1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8.33%、12.5%、16.67%、20.83%。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96 h LC50为52.70 mg/L。高浓度(10%LC50=5.27 mg/L)TiO_(2)-NPs处理施氏鲟幼鱼鳃、脾脏、肝脏和肠组织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破坏了正常细胞结构。TiO_(2)-NPs胁迫试验表明:TiO_(2)-NPs胁迫14 d后,幼鱼肝脏组织SOD活性随TiO_(2)-NPs浓度降低而逐渐增加,CAT活性随TiO_(2)-NPs浓度降低而逐渐下降,高浓度TiO_(2)-NPs显著降低GPx活性,MDA含量随TiO_(2)-NPs浓度降低呈下降趋势。【结论】TiO_(2)-NPs对施氏鲟幼鱼96 h的半致死浓度为52.70 mg/L,TiO_(2)-NPs会破坏施氏鲟幼鱼鳃、脾脏、肝脏和肠组织细胞结构,引起肝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对施氏鲟有明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TiO_(2)-NPs 施氏鲟 半致死浓度 毒性效应 胁迫试验 细胞形态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促黄体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周洲 孔杰 +3 位作者 赵振新 赵飞 吕盛寒 刘霆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阐明促黄体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的生理功能和LHR基因在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过程的功能作用,为鲟鱼的生殖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兼并引物扩展及RACE技术,克隆西伯利亚鲟LHR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TMHMM... 【目的】阐明促黄体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的生理功能和LHR基因在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过程的功能作用,为鲟鱼的生殖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兼并引物扩展及RACE技术,克隆西伯利亚鲟LHR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TMHMM、Signal 5.0等在线软件对LHR基因的理化性质、序列同源性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西伯利亚鲟LHR基因cDNA序列全长1994 bp,包括开放性阅读框1140 bp,共编码37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3.02 kD,理论等电点为8.96,有35个正电荷氨基酸残基(Arg+Lys),24个负电荷氨基酸残基(Asp+Glu)。西伯利亚鲟LHR氨基酸序列与小体鲟、大西洋鲟、匙吻鲟和俄罗斯鲟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2%~98%。LHR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蛋白典型保守区域。LHR基因编码的蛋白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435,属于疏水性氨基酸。二级结构模型显示,LHR蛋白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以及β-转角的占比分别为41.69%、37.20%、19.53%及1.58%。三级结构模型显示,LHR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结论】从西比利亚鲟卵巢组织成功克隆获得LHR基因cDNA全长序列,LHR氨基酸序列与小体鲟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LH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对应的蛋白质为疏水性氨基酸,存在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蛋白典型保守区域,LHR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促黄体激素 受体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李礼 王伟 +4 位作者 闵文武 王仕豪 韦兴黄 吴俣学 曾圣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研究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和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在水温23~27℃下,将初始体质量(56.99±2.02)g的暗色唇鲮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于12个... 为研究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和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在水温23~27℃下,将初始体质量(56.99±2.02)g的暗色唇鲮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于12个直径2.4 m的圆柱养殖缸中,采用周期性饥饿1 d、2 d、3 d再投喂6 d(S1F6)、5 d(S2F5)、4 d(S3F4)和持续投喂(对照组CON)4种投喂模式,共投喂60 d。结果显示:(1)S3F4组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低于CON组和S1F6组(P<0.05);S1F6组、S2F5组、S3F4组肝体比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各试验组间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S1F6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CON组和S3F4组(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2F5组和S3F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肝脏H_(2)O_(2)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S2F5组和S3F4组肠道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升高。(4)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各组间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和肌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长度显著低于CON组、S1F6和S2F5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宽度显著低于S2F5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可激发暗色唇鲮补偿生长,引起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中S1F6组补偿生长最显著,对肝脏抗氧化酶、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学影响较小。为保证饲养效果,建议在生产中使用S1F6投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唇鲮 饥饿复投喂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力 肠道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