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盘关向斜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
1
作者 胡海洋 阳富芹 +2 位作者 陈捷 娄毅 万玉亭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贵州省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多,煤层气资源丰度高,具备煤层气开发的资源基础,但煤层渗透率较低,影响气、水产出,需探索适应贵州省低渗、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盘关向斜煤储层地质特征及煤层气井工程资料,从地质、压裂、... 贵州省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多,煤层气资源丰度高,具备煤层气开发的资源基础,但煤层渗透率较低,影响气、水产出,需探索适应贵州省低渗、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盘关向斜煤储层地质特征及煤层气井工程资料,从地质、压裂、排采指标3个维度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低渗、多煤层的煤层气开发技术。盘关向斜工程实践表明:(1)该向斜12#、18#煤层合层开发煤层气,渗透率、储层温度、破裂压力、每米煤层的加液量及加砂量、压降速率、提产速率对煤层气井产气的影响较大;(2)提高每米煤层的加液量及加砂量指标,能够显著提高压裂改造后的储层渗透率,YP-1井改造后渗透率达到64.158×10^(-3)μm^(2),提高1304倍;(3)控制合适的压降速率、提产速率能够提高煤层气井的压裂液返排率及扩大压降漏斗半径,YP-1井排采210 d后压裂液累计返排率达到82.53%,产水半径达到压裂影响半径的91%,对扩大有效解吸半径及提高产气效果有利。针对盘关向斜低渗、多煤层的地质条件,建议采取“选层射孔、分段压裂、合层排采”的工艺技术进行煤层气开发,从而提高煤层气开发的地质及工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储层特征 压裂改造 开发效果 煤层气 盘关向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织纳煤田煤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文 徐宏杰 +1 位作者 张孟江 徐大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0,共6页
贵州省中西部织纳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煤层气的系统评价工作比较薄弱,为全面分析、评价该区煤层气资源状况、赋存条件,以煤田地质钻孔、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对织纳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特别是储层含气特征及煤层渗透性... 贵州省中西部织纳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煤层气的系统评价工作比较薄弱,为全面分析、评价该区煤层气资源状况、赋存条件,以煤田地质钻孔、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对织纳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特别是储层含气特征及煤层渗透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体积法对煤层气资源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区煤层主要为中—薄层、中等灰分、低挥发分、相对富氢无烟煤,除了煤层气勘探主力煤层6号煤煤体结构较大程度地受到构造破坏外,其余煤层原生结构较完整;②虽然该区煤储层渗透性相对较低,但区内含煤面积大,煤层气资源丰度较高,含气量较高,煤储层厚度较大,可采性好,具备较有利的煤层气勘探地质条件与可采性;③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852.91×108 m3,其中埋深1 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1 436.59×108 m3,大于15m3/t含气带资源量为1 484.34×108 m3,潜在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747.65×108 m3。结论认为:比德向斜化乐勘探区在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含气量和试井渗透率3个方面优势相对明显,可作为煤层气勘探最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织纳煤田 煤层气 资源量 区块优选 煤层特征 含气性 试井渗透率 比德向斜 化乐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井压裂改造对产气量的影响及开发建议——以盘关向斜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海洋 颜智华 +4 位作者 娄毅 杜志刚 李全中 陈捷 高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6-126,共11页
贵州省含煤构造单元多、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多为低渗储层,宜采取“分段压裂、合层排采”工艺进行煤层气开发。研究以盘关向斜煤层气井为例,在分析2口直井压裂改造规模的基础上,分析其压裂效果,进而研究了压裂改造效果对煤层气井气水产... 贵州省含煤构造单元多、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多为低渗储层,宜采取“分段压裂、合层排采”工艺进行煤层气开发。研究以盘关向斜煤层气井为例,在分析2口直井压裂改造规模的基础上,分析其压裂效果,进而研究了压裂改造效果对煤层气井气水产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盘关向斜煤层气井高效改造压裂施工参数的合理阈值。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是低渗储层增渗的有效途径,增渗倍数与压裂改造规模密切相关,盘关向斜2口井每米煤层的加砂量、加液量及单孔排量的差异,导致压裂改造后与改造前的渗透率比值为55∶1,改造后渗透率差异较大;提高每米煤层的加液量、加砂量及单孔排量,对提高煤层的改造效果及产气量有利,建议每米煤层加液量不宜低于400 m^(3),每米煤层加砂量不宜低于20 m^(3),压裂施工排量不低于8 m^(3)/min,且单孔排量宜控制在0.2 m^(3)/min以上;根据压裂改造后的煤层渗透率,针对改造效果好的煤层气井,可以适当快排降压,反之则应控制排采强度,降低快排降压可能引起的储层敏感性伤害。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区块低渗煤层增渗增能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分层压裂 排采控制 气水产出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勘查钻孔孔斜校正及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地质勘查钻孔孔斜校正需要掌握合理的孔斜校正及计算方法,获得钻孔在勘查线剖面上投影后的偏移距离,以便绘制勘查线剖面图。根据地层走向与勘查线夹角大小,将孔斜校正投影方法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在研究地层、钻孔三维空间和三角函数关系... 地质勘查钻孔孔斜校正需要掌握合理的孔斜校正及计算方法,获得钻孔在勘查线剖面上投影后的偏移距离,以便绘制勘查线剖面图。根据地层走向与勘查线夹角大小,将孔斜校正投影方法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在研究地层、钻孔三维空间和三角函数关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投影方法分别统一了计算公式,不需判断勘查线及孔斜方位,直接利用测斜数据带入公式计算。通过Excel对以往勘查钻孔孔斜数据进行计算验证,显示计算公式正确。当地层产状及勘查线方位一定的情况下,孔段顶角越大,钻孔越深,选择不同的投影方法造成的剖面累计偏移距离差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地质勘查 孔斜校正 投影方法 计算公式 剖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低渗薄煤层水力增渗模拟及地面抽采试验——以山脚树矿YP-7井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捷 胡海洋 +4 位作者 娄毅 邵林杰 阳富芹 李全中 杜志刚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0-70,共11页
贵州省多薄煤层发育,龙潭组煤系地层1.5 m以下薄煤层占煤层总数50%以上,针对薄煤层开采的地面瓦斯治理技术,目前没有成功的单一薄煤层地面瓦斯治理案例可供借鉴。基于此,以贵州省山脚树矿YP-7井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单一薄煤层的压... 贵州省多薄煤层发育,龙潭组煤系地层1.5 m以下薄煤层占煤层总数50%以上,针对薄煤层开采的地面瓦斯治理技术,目前没有成功的单一薄煤层地面瓦斯治理案例可供借鉴。基于此,以贵州省山脚树矿YP-7井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单一薄煤层的压裂液及支撑剂参数变化对改造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低渗薄煤层煤层气井的地面压裂工艺优化提供指导,提高瓦斯抽采及治理效果。模拟研究及工程试验表明:压裂泵注的排量及砂比对储层改造效果的影响较显著;在压裂工艺上,采用活性水+KCL的压裂液体系减小煤层伤害,采取大液量、中高排量、高砂量、中高砂比、段塞加砂的方式提高薄煤层改造效果,压裂改造后煤层的渗透率提高6070倍;在排采制度上,与煤矿采动卸压相结合,实行控制产粉、快速降压的方式,提高低渗薄煤层的压裂液返排率及扩大解吸半径,开抽6个月解吸范围内煤层吨煤瓦斯下降4.49 m^(3)/t,预计开抽2 a后压裂缝网范围内煤层瓦斯含量将降低至8 m^(3)/t以下,对应范围内的煤层气采收率达到51.53%。结果表明:YP-7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压力相对稳定,出现石英砂轻微堆积造成压力上升,但中高排量能够迅速解堵,排采过程连续稳定,未出砂出粉,日产气量达到900 m^(3)以上。根据该井地面压裂与采动卸压的综合治理瓦斯研究与实践,为贵州省薄煤层瓦斯综合治理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煤层气 水力压裂 排采制度 解吸半径 地面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高产水地质与工程因素及控水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海洋 陈捷 +1 位作者 娄毅 李玉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1-158,共8页
为解决高产水煤层气井难以有效降低储层压力的难题,需根据煤层高产水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煤层控水。通过对六盘水煤田古德井区高产水煤层气井从含煤性、孔渗性、含水性、构造、钻井、压裂、排采等七方面进行地质与工程研究,查找煤层... 为解决高产水煤层气井难以有效降低储层压力的难题,需根据煤层高产水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煤层控水。通过对六盘水煤田古德井区高产水煤层气井从含煤性、孔渗性、含水性、构造、钻井、压裂、排采等七方面进行地质与工程研究,查找煤层气井高产水的具体原因,采取有效控水措施,实现煤层气井排水降压、解吸产气的目的。研究表明:古德井区多煤层发育,采取多煤层组段压裂、合层排采的方式,提高煤层气资源开发效率;古德井区地层含水性较弱,煤层孔渗性较差,地层出水性较弱,但断层构造相对较发育,增加断层破碎带含水、出水风险;煤层气井直接钻遇断层的概率较小,但压裂施工影响半径一般在100 m以上,易沟通井筒附近的断层破碎带,煤层气井高产水风险增加;古德井区煤层气井压裂施工沟通上部压裂段的断层破碎带导致高产水,可采取注水泥封堵的措施进行控水,控水作业后煤层气井产水量显著下降,产水降幅超过80%,储层实现有效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断层破碎带 煤层气 高产水 控水 压裂 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xcel VBA编制煤田钻孔孔斜批量处理程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乔 万单静 +2 位作者 张博 陈龙 石立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煤田钻孔孔斜的校正计算,是地层界线和煤层坐标确定、勘探线剖面图、储量平面图绘制的重要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煤炭储量的计算。传统的孔斜校正工作一般是借助于Excel表格,但是手动输入耗费时力,且容易出错。基于地质工作实践,从孔斜校正... 煤田钻孔孔斜的校正计算,是地层界线和煤层坐标确定、勘探线剖面图、储量平面图绘制的重要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煤炭储量的计算。传统的孔斜校正工作一般是借助于Excel表格,但是手动输入耗费时力,且容易出错。基于地质工作实践,从孔斜校正的计算法基本理论知识出发,应用内嵌于Excel的VBA语言开发了一个钻孔孔斜批量处理程序,并在《贵州省都匀市江洲镇青山煤矿(预留)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L VBA 孔斜 计算法 测斜点 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阳关寨勘查区构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康 黄文 +2 位作者 唐显贵 徐大杰 聂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98,102,共4页
基于阳关寨勘查区野外地质填图、测井及钻孔等资料,结合构造地质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阳关寨勘查区的构造特征。结果表明:阳关寨背斜勘查区早期受近EW向挤压形成近SN向构造,中期受NE向挤压形成NW向构造,后期受EW向挤压和伸展改造早期构... 基于阳关寨勘查区野外地质填图、测井及钻孔等资料,结合构造地质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阳关寨勘查区的构造特征。结果表明:阳关寨背斜勘查区早期受近EW向挤压形成近SN向构造,中期受NE向挤压形成NW向构造,后期受EW向挤压和伸展改造早期构造。构造成因是燕山早期受水城同沉积断裂影响,区内构造以北西向为主,构造应力为先期反旋挤压、后期顺旋挤压和拉张,后期构造对早期构造叠加改造所致,NW向构造对煤炭赋存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关寨勘查区 地质填图 构造特征 构造成因 阳关寨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xcel VBA编制煤田钻孔综合成果整理程序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乔 窦延宝 +2 位作者 石立华 陈龙 张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0,共4页
煤田钻孔综合成果的整理、统计计算,是柱状图绘制、煤层对比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基础工作。传统的整理工作虽然已经借助于Excel,但是手动处理耗时耗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应用VBA语言开发了一个钻孔综合成果整理程序,并把它应用于... 煤田钻孔综合成果的整理、统计计算,是柱状图绘制、煤层对比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基础工作。传统的整理工作虽然已经借助于Excel,但是手动处理耗时耗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应用VBA语言开发了一个钻孔综合成果整理程序,并把它应用于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勘查区煤炭勘探项目中。应用证明,该程序比传统的手动处理省时省力,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L VBA 综合成果整理 可采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关寨整装勘查区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炜 黄文 +2 位作者 聂波 徐宏杰 周顺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根据含煤地层的单井岩性、沉积构造以及煤岩煤质特点,对贵州省威宁县阳关寨背斜整装勘查区宣威组进行了沉积特征、沉积序列、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宣威组以16号煤层为界,可分为曲流河河道和河岸沉积以及曲流河洪泛... 根据含煤地层的单井岩性、沉积构造以及煤岩煤质特点,对贵州省威宁县阳关寨背斜整装勘查区宣威组进行了沉积特征、沉积序列、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宣威组以16号煤层为界,可分为曲流河河道和河岸沉积以及曲流河洪泛盆地沉积两种聚煤环境,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16号煤层底界—煤系顶界的曲流河洪泛盆地沉积环境,形成的煤层厚度较稳定~稳定,分布范围较广,为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装勘查区 宣威组 煤系地层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排采设备适应性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海洋 冯云飞 +3 位作者 陈捷 高为 李全中 杜志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6-700,共5页
针对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案例较少的现状,开展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适配性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以六盘水煤田水平井为例,分析该井井斜、压裂规模对排采设备排水采气的影响,并进行设备适应性分析,优选射流泵作为该井的排采设备。... 针对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案例较少的现状,开展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适配性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以六盘水煤田水平井为例,分析该井井斜、压裂规模对排采设备排水采气的影响,并进行设备适应性分析,优选射流泵作为该井的排采设备。结果表明:煤层气水平井的复杂工况会影响排采设备的适应性,需根据水平井的工况复杂性优选匹配的排采设备;采用射流泵进行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能够满足水平井连续稳定排采的要求;对射流泵井下管柱及下泵深度进行优化,增大沉砂沉粉井段,采取“S”型产出流道分离气水流体,能够有效避免泵筒卡泵及气锁现象。该水平井的开发实践及应用效果,为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的排水采气设备优选及管柱优化提供了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压裂规模 排采设备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重庆 周建勋 张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2,29,共9页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的方法,根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实际地质条件设计模型,对该区反S形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赛什腾山弧形刚性边界和巨厚下侏罗统泥岩滑脱层的控制;褶皱-冲断带自北...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的方法,根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实际地质条件设计模型,对该区反S形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赛什腾山弧形刚性边界和巨厚下侏罗统泥岩滑脱层的控制;褶皱-冲断带自北东向南西逐步扩展,其形态也从弧形逐渐过渡为直线形;挤压应变主要集中在褶皱两侧的逆冲断裂之中,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新产生的活跃构造带上,剪切应变集中在与挤压方向斜交的褶皱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地质模型 柴达木盆地 褶皱-冲断带 形成机制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下三叠统碎屑岩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响应
13
作者 邓旭升 杨江海 +1 位作者 何犇 聂波 《沉积学报》 2025年第4期1293-1307,共15页
【目的目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华南西部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遭受了强烈的剥蚀,为相邻的右江盆地提供了大量的碎屑沉积物质。这些碎屑沉积物质不仅记录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被剥蚀的火山岩岩石类型和组分特征,也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 【目的目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华南西部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遭受了强烈的剥蚀,为相邻的右江盆地提供了大量的碎屑沉积物质。这些碎屑沉积物质不仅记录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被剥蚀的火山岩岩石类型和组分特征,也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火山序列可能存在的岩浆演化趋势。因此,黔西北地区下三叠统碎屑岩对于系统认识剥蚀序列及岩浆演化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方法】为进一步明确早三叠世的侵蚀变化,以威宁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碎屑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开展了详细的物源分析,探讨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风化侵蚀和晚期的岩浆过程。【结果结果】飞仙关组碎屑岩主要由石英、长石、方解石、火山岩屑和黏土矿物组成。火山岩屑结构反映其源岩为玄武质和长英质的火山岩。粉砂岩中具有较高的ICV值,反映了威宁地区飞仙关组碎屑岩来源于第一次循环碎屑。粉砂岩中含有较高的Fe2O3和MgO,Al2O3/TiO2值略高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暗示了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为主要源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以~260Ma的主要年龄组和>300Ma的次要年龄组为特征,与右江盆地及其周缘晚二叠世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一致,均指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为主要碎屑沉积物源区。与下伏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相比,威宁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具有更多>300Ma的老锆石,且该组~260Ma的锆石颗粒具有更高的Th/Nb值和U/Yb值,它们在垂向上表现为系统的变化。【结论结论】在右江盆地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构成的源—汇沉积系统中,早三叠世和晚二叠世碎屑沉积物的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很可能代表了剥蚀的火山序列固有特征,共同且连续记录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的岩浆活动,即晚期岩浆活动中伴随了逐渐减弱的地壳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早三叠世 物源分析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