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稻高产制种父本育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际凤 罗勤智 +2 位作者 张学兵 梁雄 向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一期父本的增产优势,总结了应用配套技术。结果表明: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父本个性生长优势明显,秧苗素质好,有效穗多,花粉量充足,抽穗集中,花期适... 采用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一期父本的增产优势,总结了应用配套技术。结果表明: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父本个性生长优势明显,秧苗素质好,有效穗多,花粉量充足,抽穗集中,花期适中,容易提高花粉密度;结合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加强秧田栽培管理等配套技术,可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使制种产量由2.25t/hm2提高到3.975t/hm2,最高产量可达5.25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 温室 两段育秧 配套技术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杂稻母本撒直播制种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际凤 梁雄 罗勤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6期21-23,共3页
对高海拔地区杂交水稻母本撒直播制种技术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总颖花数,提高了异交结实率,比母本移栽的结实率高5.9%。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是: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抽穗整齐... 对高海拔地区杂交水稻母本撒直播制种技术研究表明,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总颖花数,提高了异交结实率,比母本移栽的结实率高5.9%。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是: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抽穗整齐,播始历期减少5d。在高海拔地区运用配套技术,一般产量可达5t/hm2,最高产量达5.7013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直播 产量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系多系1号的形态生育特征及其系列组合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勤智 张学兵 +2 位作者 向明 梁雄 王际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5期12-14,共3页
恢复系多系1号及其系列组合抗稻瘟病。1993年在贵州省湄潭县对多系1号的形态生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对其系列组合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恢复系 多系1号 杂交水稻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伏旱地区玉米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向明 邱仕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27-29,共3页
为探索干旱高温和低温气候对杂交玉米制种的影响规律 ,在黔北海拔 750~ 80 0 m地区 ,以玉米交三单交的两亲本为材料设置 2个播期、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制种试验。结果表明 :采取早春播种的保护性栽培 ,可以获得早苗、壮苗、齐苗 ,克服春... 为探索干旱高温和低温气候对杂交玉米制种的影响规律 ,在黔北海拔 750~ 80 0 m地区 ,以玉米交三单交的两亲本为材料设置 2个播期、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制种试验。结果表明 :采取早春播种的保护性栽培 ,可以获得早苗、壮苗、齐苗 ,克服春旱 ,避开伏旱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一般增幅为 30 .8%。在找出父母本错期播种最佳时间的基础上 ,提倡采用两期父本的栽培方式 ,以减少环节 ,节省人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制种技术 伏旱地区 播期 种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实灵在杂稻制种上应用初报
5
作者 王际凤 张学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10-13,共4页
研究了结实灵对母本柱头生活力的影响,并与其他几种制种激素在杂稻制种上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在开花2~3天内较高,最长可维持6天;喷施结实灵后,不育系柱头生活力显著提高和延长,最长可维持8天... 研究了结实灵对母本柱头生活力的影响,并与其他几种制种激素在杂稻制种上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在开花2~3天内较高,最长可维持6天;喷施结实灵后,不育系柱头生活力显著提高和延长,最长可维持8天。2.在抽穗扬花期间喷施结实灵等4种制种激素,以结实灵增产效果较好,亩产208.1公斤,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增产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外实率和结实率。此外,结实灵还对提高柱头外露率、降低黑粉病粒率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稻制种 水稻 杂交稻 制种 结实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