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敏琴 王仙萍 +2 位作者 韩宏仕 李敏 雷绍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481-8482,8574,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贵州省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DNA指纹鉴定使用的40对SSR引物对贵州省9个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共扩增出条带191个,其中多态性条带...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贵州省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DNA指纹鉴定使用的40对SSR引物对贵州省9个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共扩增出条带191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43个,多态性比率为75%。经聚类分析,9个油菜品种被分为A、B 2簇,其中A簇包含7个品种,B簇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2个品种。A簇在相似系数0.643 4处又分为A1、A2 2个亚簇,A1亚簇为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3个品种,A2亚簇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另4个品种。[结论]同一单位选育出的品种都有更为接近的遗传背景;在该研究所用品种中,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品种遗传基础相对较广,但黔油17与黔油29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达0.87,遗传基础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主推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尚明 周凌 +1 位作者 田飞 田恩阔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114,117,共4页
就贵州两系杂交油菜制种隔离区的选择与布局、栽培技术、母本结实率研究、可育株拔除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油菜 制种 隔离区 栽培技术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91774AB及同型临保系91774C的选育
3
作者 张敏琴 郭少敏 +1 位作者 高志宏 韩宏仕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甘蓝型油菜三系授粉控制系统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通过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创制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探索油菜育种新路径,为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测配提供材料基础。通过6年12代选育,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 甘蓝型油菜三系授粉控制系统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通过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创制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探索油菜育种新路径,为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测配提供材料基础。通过6年12代选育,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91774AB及同型临保系。91774AB与91774C植株性状相似,中熟类型,子叶肾形,苗期叶色浅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大,在苗期叶柄底部紫色,抽薹期主茎及叶柄底部紫色,初花后大部分紫色消退。角果较粗,抗倒性、结实性、品质等较好。经近经外分析,91774AB芥酸含量为2.75%、硫甙含量为25.20μmol/g(饼)、含油量含量为51.34%、种子蛋白含量为20.99%,91774C芥酸含量为2.26%、硫甙含量为17.37μmol/g(饼)、含油量51.13%、种子蛋白含量为2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油分 上位互作 纯合两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烟地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宇瑶 王涛 +7 位作者 凡迪 雷蕾 张林 钟伟 陈星灼 陈杰 朱迪 代文东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油菜具有油用、菜用、饲用、肥用等多种用途,是贵州最重要的油料作物。针对烤烟长期连作地力下降、冬春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探索烟草与油菜等作物轮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烟地的有效利用、土壤改良以及烤烟-油菜轮作提供技术支撑,在贵... 油菜具有油用、菜用、饲用、肥用等多种用途,是贵州最重要的油料作物。针对烤烟长期连作地力下降、冬春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探索烟草与油菜等作物轮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烟地的有效利用、土壤改良以及烤烟-油菜轮作提供技术支撑,在贵州烟地套种油菜多年的实践基础上,从适宜种植区域、种植模式及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贵州烟地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烟地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诱变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5
作者 方正 梁龙兵 +5 位作者 陈俊锟 张燕 韩宏仕 陈汁雯 李岩 向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4-665,共12页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 为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甘蓝型油菜优良杂交品种的亲本以及优异品系的种子,分析辐射对成苗率、营养体生长及全生育期变异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剂量,并筛选突变体新种质。结果显示,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大,成苗率、苗期鲜重和叶面积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变异率明显增大。甘蓝型油菜不同材料进行^(60)Co-γ辐射诱变的最适剂量约为1000 Gy;处理的4个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依次为GRD328>YY300A>YY300R>GRI1626,其中GRD328得到子叶、茎秆、花期和花朵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分别达0.07%、1.18%、1.87%和0.37%;YY300R得到真叶突变体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96%;YY300A得到含油率变异材料最多,变异频率为0.69%。通过优化针对田间直播油菜的辐射诱变方法,获得了早熟、多子叶、高含油率、多主茎等性状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0)Co-γ射线 诱变育种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机化油菜新品种黔油52的选育及其应用
6
作者 黄莎 李杨 +5 位作者 李继军 张瑞茂 凡迪 肖华贵 高志宏 李超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3-18,共6页
【目的】选育高产高油适合机械化收获且具有多生态适应性的优良品种,提升油菜机械化水平,为提高我国油菜产能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甘蓝型宜机收油菜DW871为基础材料创制的全不育系L563CA为母本,以自育黄籽常规油菜品系DH2356R为父本... 【目的】选育高产高油适合机械化收获且具有多生态适应性的优良品种,提升油菜机械化水平,为提高我国油菜产能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甘蓝型宜机收油菜DW871为基础材料创制的全不育系L563CA为母本,以自育黄籽常规油菜品系DH2356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隐性核不育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黔油52。【结果】黔油52产量为206.09kg/667m^(2),较对照(油研50、蓉油18、华油杂12均值)增产6.95%,含油量为52.83%,硫苷含量为25.96µmol/g,芥酸含量为0.02%。黔油52株型紧凑(分枝角度<25°),茎秆木质素含量高,抗倒能力强,角果抗裂性强,宜机收。【结论】黔油52兼具优质、高油、宜机化收获等优异性状,宜在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或相似区域秋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黔油52 杂交油菜 双低油菜 遗传育种 宜机化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220的选育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国佐 侯燕 +2 位作者 何惠平 侯剑 曾章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11-13,16,共4页
油研1220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078A与双低恢复系0202R配制成功的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在贵州省2004-2006两年15点次试验中,增产点和增产8%以上的点分别为11个和8个,分别占总点数的73.3%和53.3%,两年平均产量达167.88k... 油研1220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078A与双低恢复系0202R配制成功的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在贵州省2004-2006两年15点次试验中,增产点和增产8%以上的点分别为11个和8个,分别占总点数的73.3%和53.3%,两年平均产量达167.88kg/667m^2,比CK增产7.0%;产油量迭70.72kg/667m^2,比CK增产13.87%。芥酸含量0.6%,硫甙含量28.28μmol/g·饼,含油量达44.03%,种子蛋白质含量达26.85%。选择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高的转育亲本,在后代分离世代中加强亲本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的定向选择是提高品种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的重要选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 高油分 高蛋白 杂交油菜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的抗(耐)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大伦 张瑞茂 +2 位作者 李敏 汤晓华 胡腾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1,75,共3页
为了模清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对菌核病的抗(耐)性,以育成的无花瓣油菜与有花瓣油菜采用病圃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圃条件下,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受侵染率明显低于有瓣品种,成熟期无花瓣品系菌核病危... 为了模清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对菌核病的抗(耐)性,以育成的无花瓣油菜与有花瓣油菜采用病圃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圃条件下,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受侵染率明显低于有瓣品种,成熟期无花瓣品系菌核病危害程度均比目前公认的抗(耐)菌核病能力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轻或相当,比抗性较差的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危害更轻;但人工接种鉴定表明,无瓣品系的病斑扩展速度均较抗性较强的有瓣品种沪油15快。可见,即使无瓣品系本身并不具有较强的抗(耐)病性,在花瓣消失后,其形态避病作用亦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抗(耐)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Ⅰ.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侯国佐 侯燕 +2 位作者 侯剑 伍贻春 路大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22-24,27,共4页
在中等施肥水平(纯N 7.36 kg/667m2)下采用油菜育苗移栽、开行点播、条播和撒播,667m2相应密度分别为4 167株、1万株、2.2-2.4万株和2.3-2.5万株的情况下,贵州思南塘头和安顺兴隆两地试验油研10号产量水平分别为165.0-175.0 kg/667m2... 在中等施肥水平(纯N 7.36 kg/667m2)下采用油菜育苗移栽、开行点播、条播和撒播,667m2相应密度分别为4 167株、1万株、2.2-2.4万株和2.3-2.5万株的情况下,贵州思南塘头和安顺兴隆两地试验油研10号产量水平分别为165.0-175.0 kg/667m2和208.1-232.4 kg/667m2,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点播、条播和撒播比育苗移栽用工减少7.29-10.56个/667m2,总投入减少130.67-173.72元/667m2,单位面积纯经济效益比育苗移栽高79.27-151.32元/667m2。单位劳动生产率比育苗移栽高16.88-30.45元/个工。点播、条播和撒播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产量 投入 产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含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Ⅱ.油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选择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国佐 侯剑 侯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遗传力测验表明,油分蛋白总量(含油率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和)的遗传力为98.9%,品种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变异系数为1.83%,而含油率和种子蛋白质舍量的遗传力分别为92.4%和89.6%,品种群体内个体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38%和6.3... 遗传力测验表明,油分蛋白总量(含油率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和)的遗传力为98.9%,品种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变异系数为1.83%,而含油率和种子蛋白质舍量的遗传力分别为92.4%和89.6%,品种群体内个体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38%和6.30%,油分蛋白总量表现出比单一的含油率或种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强,不同年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栽培条件下其性状更稳定。将此性状作为高油分、高蛋白育种的目标选择性状将会使选择更有效、更快趋于稳定,并可同时兼顾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的选择。选择油分蛋白总量在68%~70%的育种材料,有可能育出含油率在44%~45%,种子蛋白质含量在24%~25%的高油分高蛋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 含油率 种子蛋白质含量 油分蛋白总量 目标性状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RAP标记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敏琴 杜才富 +3 位作者 韩宏仕 雷绍林 陈丽 胡彩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6,共4页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以相似性系数的大小来鉴定6份待测样品的品种真实性。本研究为种子管理部门针对油菜种子执法提供了一种鉴定杂交种真实性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对10份样品进行SRAP引物组合筛选,在分析的80对引物组合中找到多态性引物组合39对,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01个。经聚类分析表明,6份待鉴样品和对照样品油研50被聚为一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92~0.96之间,均大于0.9,而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被聚为其它3类,它们与油研50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37~0.48之间,均小于0.9。因此本研究认为,以相似性系数0.9为阈值是一种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品种真实性鉴定 SRAP 遗传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制种中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 Ⅵ.蜜蜂放养对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燕 侯剑 +1 位作者 韩宏仕 杨雩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22-22,26,共2页
在油菜制种区放养有36桶(群)蜜蜂的情况下,距蜂群850m到150m的范围内比2000m的有效角率增加4.5%~20.2%,增加1.1~1.49倍;角粒数增加1.14~10.36粒,增加1.1~1.95倍;结实系数增加1.01~8.58,增加1.22~2.9倍;产... 在油菜制种区放养有36桶(群)蜜蜂的情况下,距蜂群850m到150m的范围内比2000m的有效角率增加4.5%~20.2%,增加1.1~1.49倍;角粒数增加1.14~10.36粒,增加1.1~1.95倍;结实系数增加1.01~8.58,增加1.22~2.9倍;产量增加3.35~38.8kg/667m^2,增产7.91%~91.7%。结果表明,在制种区内放养蜜蜂能有效的提高制种母本的有效角率和角粒数,提高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放养 母本结实率 制种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表现及高油分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Ⅴ.育成品种高油分高蛋白含量的表现及年度间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国佐 侯剑 侯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1-2,7,共3页
7个油研系列杂交油菜品种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相同环境栽培条件下种植,其平均含油率、种子蛋白含量、油分蛋白总量分别达44.82%~48.99%、22.97%~24.66%和68.24%~71.96%,但年度间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其变化的差异较大... 7个油研系列杂交油菜品种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相同环境栽培条件下种植,其平均含油率、种子蛋白含量、油分蛋白总量分别达44.82%~48.99%、22.97%~24.66%和68.24%~71.96%,但年度间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其变化的差异较大,同品种不同年度环境其相应性状的差值分别达5.0%~7.98%、4.75%~9.04%和0.33%~2.98%,变异系数分别为5.13%~8.34%、6.09%~19.26%和0.24%~2.08%,以油分蛋白总量差异最小,种子蛋白含量差异最大。油研9号、10号、11号和油研1220在高海拔较冷凉环境下表现出的含油量较高,达50.03%~52.2%;4个品种的油分蛋白总量2年平均在71.31%~7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系列品种 含油率 种子蛋白含量 年度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继献 任廷波 +2 位作者 程国平 王华 汤晓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2,114,共4页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转育过程中,采用多亲本复合回交方法,可在任何世代加入优良亲本,可在呈1不育∶3可育分离的任何世代中进行成对兄妹交筛选新的两型系,可操作性强。同时可使选育的新不育系具有多个优良亲本的性状、长...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转育过程中,采用多亲本复合回交方法,可在任何世代加入优良亲本,可在呈1不育∶3可育分离的任何世代中进行成对兄妹交筛选新的两型系,可操作性强。同时可使选育的新不育系具有多个优良亲本的性状、长势强、耐湿抗病、配合力好等优点。组配的组合杂种优势明显,抗病性较强。育成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68.09 kg/667m2,平均比对照增产8.09%,产油量平均为70.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复合回交:转育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才富 秦信蓉 高志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94,共3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础材料117A转育的多个双隐性核不育系复交育成的黄籽高油份双低不育系4655AB作母本,引进的双低材料942经粒选和定向五代选择成42R作父本,于2003年配制成杂交油菜组合绵新油19。2003~2004年度在贵州省思南县...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础材料117A转育的多个双隐性核不育系复交育成的黄籽高油份双低不育系4655AB作母本,引进的双低材料942经粒选和定向五代选择成42R作父本,于2003年配制成杂交油菜组合绵新油19。2003~2004年度在贵州省思南县进行品比试验,单产183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6.75%。在2004~2006年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159.02kg/667m^2,比对照增产6%;以产油量计算,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1.8%。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在绵阳、资阳、广安和双流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单产169.683kg/667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5.43%。两年四川省区试品质分析结果为:芥酸小于0.13%,硫苷19.3μmol/(g.饼);含油率达45.5%,居44个参试组合的首位。该组合区试中生育期226d,与对照蜀杂6号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份 核不育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在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的纯度鉴定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宁洁 陈丽 +2 位作者 朱文秀 曾章丽 王仙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376-6377,共2页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的纯度进行鉴定。[方法]以贵州省油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油研系列"为材料,利用简化的SSR标记技术对制种样品进行纯度分析。[结果]筛选出了2对条带清晰、易于统计的SSR引物;...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的纯度进行鉴定。[方法]以贵州省油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油研系列"为材料,利用简化的SSR标记技术对制种样品进行纯度分析。[结果]筛选出了2对条带清晰、易于统计的SSR引物;大田生产F1杂种群体的纯度鉴定结果表明,SSR鉴定的结果清晰可辨,可信度高,能较准确地反映种子的真实纯度。[结论]该试验为SSR标记在油菜种子纯度鉴定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亲本 杂交种纯度 SSR标记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丽 杨雯竹 +3 位作者 高志宏 胡彩红 杜才富 雷绍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对贵州省内收集到的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并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73%~42.73%之间,其中第一有效分... 本研究对贵州省内收集到的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并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73%~42.73%之间,其中第一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分枝有效角果数、分枝习性、种皮颜色等遗传变异较为丰富,角果长度、每角粒数、千粒重多样性较差。相关性分析显示,12个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69.29%。通过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油菜种质资源被分为两个大类、8个簇,具有较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莫利(Moricandia arv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绍林 陈丽 +7 位作者 杨雯竹 郭贵敏 秦信蓉 张星星 张敏琴 皮明雪 胡彩红 杜才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301,共5页
授粉控制系统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关键一环。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CMS)是目前较理想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创制新型的授粉系统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芥菜型油菜莫利(M.arvensis)CMS是印度Prakash等人于1998年创造的... 授粉控制系统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关键一环。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CMS)是目前较理想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创制新型的授粉系统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芥菜型油菜莫利(M.arvensis)CMS是印度Prakash等人于1998年创造的一个新型油菜细胞质系统,该系统不育系育性彻底稳定,无不良胞质副效应,目前在印度已应用于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本文综述了该不育系统的创制、雄性不育基因研究、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以及该系统在芥菜型油菜育种上的应用,旨在为油菜杂交种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icandia arvensis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不育基因 恢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的缺陷及克服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瑞茂 李敏 +1 位作者 陈大伦 汤晓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了摸清无瓣油菜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缺陷及找到相应的克服途径,以育成的甘蓝型、白菜型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甘蓝型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材料外,白菜型胞质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 为了摸清无瓣油菜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缺陷及找到相应的克服途径,以育成的甘蓝型、白菜型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甘蓝型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材料外,白菜型胞质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均有大量品系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重大缺陷。不同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品系无瓣性状的稳定性以埃芥胞质无瓣系最好,甘蓝型次之,白菜型较差,但相同胞质的不同材料间存在差异。全部胞质的无瓣材料均存在有瓣花朵从花序基部由下至上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开花后期上部花序开放的有瓣花明显增多。其中,又以白菜型胞质的无瓣系最明显,甘蓝型胞质稍次,埃芥胞质再次。无瓣隐性核不育系和正常有瓣的隐性核不育系都存在花序基部特别是主序基部死蕾现象,其死蕾花率基本相近,但不同年度有明显差异。闭蕾现象却只有无瓣核不育系存在,且较重,其比例高达28.6%~33.4%。无瓣隐性核不育系的不育株结荚结实均很差,较正常有瓣隐性核不育系差距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 低温 心叶 缺绿 生长势 无花瓣性状 闭蕾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Ⅳ.育成品种油分蛋白含量与其亲本间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国佐 侯燕 侯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1-2,6,共3页
育成的油研系列杂交油菜油研9号、油研10号等7个品种其含油率、种子蛋白含量、油分蛋白总量与其相应的不育和恢复亲本的平均值十分相近,亲本对其杂种相应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98.23%、96.31%和99.28%,杂种对亲本相应性状不存在超亲(杂种)... 育成的油研系列杂交油菜油研9号、油研10号等7个品种其含油率、种子蛋白含量、油分蛋白总量与其相应的不育和恢复亲本的平均值十分相近,亲本对其杂种相应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98.23%、96.31%和99.28%,杂种对亲本相应性状不存在超亲(杂种)优势。因此,成功选择高含油率、高蛋白含量的不育和恢复亲本可获得相应性状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种 亲本 含油率 种子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